最近看完了聂华苓的《金陵十三钗》,讲的是南京大屠杀的故事,也听说张艺谋要把它拍成电影。而在一年之前陆川已经拍了《南京!南京!》(The City of Birth and Death)。无论是小说还是电影,还是小说,提到战争的时候总是给人一种群体性的记忆:战火弥漫,横尸遍野,即使借助各种电脑特技做出来的战争场面也无甚新意,一群又一群的大老爷们在战场上慷慨赴死太稀松平常了。一个男人要没有这样做反而会引起普遍的鄙视。然而一旦战争中有了女人的介入,即使是一个女人,那么人们对战争的价值判断会立刻发生奇妙的变化。以《南京!南京!》为例,教堂里的难民需要食物,日方提出用女人来交换,这时一个妓女站出来愿意牺牲。当时看到这一幕眼泪夺眶而出,现在突然有种受骗的感觉,那不过是导演的一种煽情手法,与艺术无关,更与战争沾不上边。
说实话,我喜欢古代战争,因为那里面是非常个性化的对抗,也并不残忍,甚至可以说战争是一种艺术的表达。例如古代中国的战争,双方都要击鼓助威,然后双方各派一员大将,大战三个回合,分出胜负之后也就告一段落,故而《孙子兵法》翻译成Art of War是非常有道理的。最早关于战争的记录就是修昔底德的伯罗奔尼撒战争,雅典人与斯巴达竟然为了一个妓女而打得不可开交,而一个伯利克里就构成了战争的全部焦点。再看看罗马与迦太基人之间的布匿战争,一个汉尼拔就让罗马人战战兢兢,更不要说打仗了。当第二次布匿战争爆发,罗马人首先要解决汉尼拔,“要求把汉尼拔当作一个破坏和违约者交给他们,除非是迦太基人自己想承担这个责任;如果他们不肯移交,就立即向他们宣战。”(阿庇西《罗马史》(上)页82)最终汉尼拔被迫服毒自杀。
由此看出,古代战争出英雄。而现代战争完全成了“群魔乱舞”,根本无法彰显英雄的魅力,所以只能靠女人来点缀。《紧邻十三钗》是这样,《南京!南京!》也是这样。通常的价值判断是“铁血男人战死沙场是天经地义的”,现代社会也强调男人必须要有这样的担当,所以在战场看到的是丛林世界中生死搏斗,血腥而野蛮。然而有了女人就完全不同了,“一个女人就代表了一场战争”。女人是天生的弱者,无论是体力上还是勇气上,所以当电影中的妓女突然表现出一种少见的牺牲精神,无疑会触动我们的惯性思维。妓女的魄力间接表露了战争的残酷,同时也对我们正常的价值判断造成了困难——批判战争的残酷还是赞颂妓女的牺牲,这让原本赤裸裸的武力较量转变成了伦理选择:如何把暴力施加于女性?既考量男人的宽容,也考量女人的勇气,也完全符合现代人的审美情趣——血腥、野蛮和暴力的艺术化和隐蔽化,所以张艺谋也选择了这个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