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3536|回复: 24

[【读书进行时】] 【第一届书香满园读书交流赛分月赛之二】产业经济学读书笔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1-27 01:19: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产业经济学, 李悦,李平主编一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2

全书结构图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9 22:54:2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篇 产业发展

第一章 产业形成与分类
一、基本概念
产业
分工
产业经济学
二、重点内容
产业形成过程
基本产业分类

一、基本概念
产业:
~是同类企业、事业的总和。维基解释:the production of commercial goods in an economy. 总之, 是比较含糊的概念.
分工:这里指劳动分工,是组织生产的一种方法,让每个劳动力专门从事生产过程的某一部分。
产业经济学
研究产业发展规律的学科, 主要包括产业组织、产业结构、产业政策、产业布局等方面的研究内容。现代产业经济学研究的重点为产业组织,即主要着重于SCP框架中企业行为的研究,西方研究某些学者把产业经济学等同于产业组织理论。(见产业经济学与产业组织。。。)

二、重点内容
产业形成过程

本书认为,产业形成是:
1. 社会分工发展的必然产物
一切分工都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结果,而分工的发展又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新产业部门的形成。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社会已经发生了三次大规模的社会分工: 原始社会畜牧业和和农业的分工;原始社会瓦解时期工业和农业的分工;奴隶社会商业活动和生产活动的分工以及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分工对立。 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这种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分工对立就更加显著。潘博著文认为,人类社会现在已经发生了第四次社会分工,即在物质生产过程内部的脑力劳动阶段和实物生产阶段的分工,也就是对物质的创造性构思,与把这种构思变成物质,即实现物质的分工。 ’

2 商品经济的客观要求
商品经济是在社会分工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反过来商品经济的发展,又必然促进社会分工的进一步深化,促进促进新的产业部门的形成。
商品经济越发展,就越要求有能够满足会多种需要的产业部门的产生和发展;商品生产者要在竞争中得到生存和发展,也必须努力去创办和建立社会上还没有的企业和产业部门。

3 科学技术进步的结果由于不断出现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产品,从而为生产和社会分工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领域。。。。实践证明,科学技术越进步,现代化水平越高,新的产业部门 形成得也就越多。

基本产业分类
1 两大部类分类法
马克思按照产品经济用途的不同,从而把社会生产划分为生产资料的生产和消费资料生产这两大部类,揭示了社会再生产运动的总规律。
2 物质生产与非物质生产分类法
3 农轻重分类法
我国通常把主要生产生产资料的工业部门称为重工业;把主要生产消费品的工业部门称为轻工业。
4三次产业分类法
三次产业分类活动的创始人是英国著名经济学家阿·格·费希尔和科林·克拉克。
我国三次产业划分的具体标准和范围:第一产业:农业;第二产业:工业;第三产业:除了上述第一、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各业。

5标准产业分类法
标准产业分类法乃是联合国和西方各国为了统一世界各国和西方各国自己的产业分类,而制定的一种分类方法。
6产业发展阶段分类法
按照产业发展所处的不同阶段进行产业分类的一种方法。按照这种分类法划分的常见产业有幼小产业、新兴产业、朝阳产业、夕阳产业、衰退产业、淘汰产业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9 23:13:59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章
一、基本概念
垂直分工
水平分工
二、重点内容
垂直分工与水平分工并存
产业调整与产业转移并存

一、基本概念
垂直分工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主要分工形式。以发展中国家生产和出口农产品、原材料及初级制造品,发达国家生产和出口高级工业制成品为特征。这种趋势近来扩展到服务业。
水平分工
即经济发展水平大体相同的国家之间的横向分工,既可表现为部门之间的分工,也可以是部门内部的分工.

二、重点内容
垂直分工与水平分工并存

随着分工的深化及发展中国家生产力的进步, 发展中国家不再仅仅出口原材料和初级品,还参与制成品的生产。同时发达国家内部的产业内分工趋势扩大。从全球范围看,产业垂直分工与水平分工呈现并存趋势。
产业调整与产业转移并存
发达国家和地区为了持续保持竞争力和在国际合作中获取更多利益,本土仅集中高增殖环节的的生产活动, 而把主要的制造环节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伴随产业转移的是一批新兴全球产业中心城市的崛起,全球景观发展巨大改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1-30 00:18:47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章 三次产业发展趋势
一、基本概念
产业关联
二、重点内容
产业关联表现
三次产业演变趋势
三次产业演变影响因素

一、基本概念
产业关联

产业关联是指在经济活动中,各产业之间存在的广泛的、复杂的和密切的技术经济联系。
产业关联度是指产业与产业之间通过产品供需而形成的互相关联、互为存在前提条件的内在联系。

二、重点内容
产业关联表现

1 三次产业关联趋势(略)
2 每次产业的各层次与另外两次产业的各层次之间的相互关联(略)
3 相关的关联
3.1 投资结构与产业结构
投资结构是投资在国民经济各部门、各行业、各地区之间的分配比例。投资不仅是构成现实需求的重要因素,而且投资将形成新的生产能力。投资在各产业部门的分布是改变已有产业结构的直接原因。
同时,投资又是来自于现存产业的成品产出, 投资结构又受现有产业结构的制约。

3.2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
就业结构反映了一国人力资源在不同产业之间的配置状况。人力资源产业分布的本身反映了产业结构的生产能力。
(1)就业结构反映了产业结构的收益水平。
(2)就业结构反映了产业结构的要素构成。
(3)就业结构反映了产业结构的生产效率。
  就业结构在反映产业结构状况的同时,也影响着产业结构的变动。随着各产业的就业人员素质的提高、产业内部要素组合的优化,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得到了有力支持。而各产业的就业人员数量的富余,则可改变产业结构的有机构成。因此,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在一定程度上相互推动,互为印证。

3.3 技术结构与产业结构
技术结构是指先进程度不同的各种技术之间的质的组合与量的比例关系。从本质上讲,技术结构在同一产业内反映了资源的组合方式,在产业间反映了资源的转换关系。综观经济发展的历程,技术结构的合理化与高级化的程度直接关联着产业结构的合理化与高级化;而产业结构的状况又制约着技术结构的演变。
  技术结构与产业结构不仅在变化时间、兴衰强度上具有相关性,而且在结构的演化进程上紧密相关。任何技术结构都包含有尖端技术(自动化和智能技术)、先进技术(半自动化技术)、中间技术(机械化技术)、初级技术(半机械化技术)和原始技术(手工生产技术);而且不同时期各种等级技术所占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各不相同。与技术结构相对应的产业结构应该是:知识密集型产业、资本知识密集型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劳动资本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由于各自产业所占的份额不同;构成了不同类型的产业结构。

3.4 贸易结构与产业结构
  贸易结构反映了一国商品贸易的类别结构和国别结构。产业结构是贸易结构的基础,决定了一国贸易结构的水平,而贸易结构是产业结构的反映,引导着一国产业结构的变化。
部门总产出=中间需求+最终需求+净出口
(1)贸易结构直接影响着产业结构中开放部门的增长。
(2)贸易结构直接影响着产业结构的投入产出关系。贸易结构与国内辩L程的结合,直接改变了产业间的供求关系。国内需求结构与产业结构之间差距,一定程度上得到了贸易结构的弥补。贸易结构不仅通过产业中间需求,而且通过产品最终需求影响着产业结构的供求关系。这样,开放程度越高的产业结构,其与别国的产业结构关联程度越高。这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国内产业之问的投入产出关系。因此,本国产业既有可能利用别国产业弥补自身发展不足,也有可能因依赖外向关联而抑制了本国产业的自身发展。


三次产业演变趋势
  “一二三”向“三、二、一”的转变是三次产业发展的基本趋势。
  1 三次产业劳动力比重的变化趋势
  随着一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便向第三产业转移。劳动力在产业间的分布状况是:第一产业将减少,第二、三产业将增加。这不仅可以从一国经济发展的时间序列中得到印证,而且还可从处于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在同一时点上的横截面比较中得到类似的结论。
2 三次产业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的变化趋势
  一般在工业化初期,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以传统农业为主导的第一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占有较大份额,而以食品、纺织为代表的第二产业和以饮食、商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份额较小,因而,国内生产总值三次产业比重呈现出“一、二、三”的格局。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技术进步速度加快,社会消费需求升迁,以机械制造工业为主导的第二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份额迅速上升,国内生产总值三次产业比重随之变化为“二、一、三”或“二、三、一”的格局。进人工业化后期,以金融、保险、医疗、教育为主导的第三产业迅猛发展,产业结构迅速软化,国内生产总值三次产业比重随之演化为“三、二、一”的格局。

三次产业演变影响因素
1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劳动生产宰的提高
  科学技术的进步,一方面为开拓和发展新兴的第三产业创造了条件,另一方面又拉大了第一产业和第=产业之间的技术进步的差距。
在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激化下,第三产业正以自己的新步伐开创成为一个重要的经济体系,以高质量、高效率服务于人民,并正在开拓信息业和咨询业。

技术进步对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是存在差别的,由于第一产业的生产周期长和受自然环境限制较大,所以技术进步比第二产业要困难得多。从技术进步方面看,第二产业要比第一产业优越得多。技术进步使第二产业的劳动力逐步减少;而第二产业的规模的扩大,又不断从第一产业中吸收劳动力。这种减少和吸收相抵后,导致了第二产业产值比重和劳动力相对比重趋向稳定。这也是使第二产业产值和劳动力在国民生产总值和劳动力总量中长期处于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之间状态的重要原因。
2 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与消费结构的变化
随着收入水平提高,生活对第一产业的产品需求比重会相对下降,而对第二、三产业产品需求会相量对上升。
3 社会分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水平
社会分工日益加强是社会化大生产的一大特征,社会分工越发展,生产专业化水平越高,就越要求第三产业与第一、二产业有相应的发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1-30 00:19:27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篇 产业结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1-30 15:50:51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五章 产业结构理论
一、基本概念
产业结构
产业序列
瓶颈产业
主导产业
后向关联效应
前向关联效应
旁侧关联效应
二、重点内容
产业结构与经济发展
西方产业结构理论的主要内容

一、基本概念
产业结构

按照产业结构研究的内涵和外延的不同,对产业结构的研究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一种观点认为:产业结构是研究分布在国民经济各产业中经济资源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提升资源配置效率的运动关系,这是“产业发展形态理论”的观点。另一种观点认为:产业结构是研究产业间技术经济的数量比例关系,即产业间的“投入”和“产出”的数量比例关系。这是“产业联系理论”的观点。广义的产业结构理论是这两种观点的总和。
  产业发展形态理论是从“质”的角度动态地揭示产业间技术经济的相互联系形态和发展趋势, 它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劳动力、资金、各种自然资源与物质资料在国民经济各部门的配置状况及其相互制约的方式, 反映着一国经济的发展水平、发达程度、内在活力与增长潜力,它一般由两个指标来衡量:一个是价值指标,如某一产业的资本额占全社会资本额的比例;另一个是就业指标,如某一产业部门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例。
  产业联系理论是从“量”的角度静态地研究和分析产业间联系方式的技术经济数量比例关系,即产业间的投入产出关系,这种关系说明国民经济各产业间的联系是:一个产业的产出就是另一个产业的投入,一个产业的投入就是另一些产业的产出,投入产出关系就是产业间在投入与产出上的相互依存关系。
  因此,产业结构通过产业间质的组合和量的规定,构成了产业间经济资源的分布结构,这种结构既是产业间数量比例关系,又是产业间质的联系的有机耦合;既是静态比例的关系,又是动态关联的发展。

产业序列
产业序列是指一国产业结构中,基础产业——主导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所形成的序列。
瓶颈产业
瓶颈产业是指在产业结构中由于供给能力不足,对其他产业的发展形成严重制约的产业群。历史经验证明,瓶颈产业常常与基础产业重合。

主导产业
主导产业是指在经济发展的某一阶段对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起着较强的带动作用和广泛的直接、间接影响的产业部门。

后向关联效应
即主导产业在其高速增长阶段会对生产要素产生新的投入要求,从而带动为其提供投入品的产业部门发展。在经济发展史上,产业结构的高度化是主导产业不断更替的结果,是产业结构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产业关联度低到产业关联度高的渐进过程。
前向关联效应
即主导部门的发展诱发出新的经济活力或产生出新的经济部门,为扩大经济恬动范围提供条件,甚至为下一个主导产业的建立搭建了一个重要的平台。
旁侧关联效应
即主导部门的兴起会引起它周围直接相关,间接相关产业部门的运营,以及主导产业部门的发展对地区的经济发展产生影响,包括地区经济结构的改善、基础设施的完善、城镇建设的加强、银行和商业制度的改革以及人员素质的提高等方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1-30 16:18:35 | 显示全部楼层
二、重点内容
产业结构与经济发展
经济发展是社会经济运动的长期发展变化趋势,是经济规模的扩大和经济结构演进共同作用的结果。
1)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
不同的产业结构具有不同的整体效益,必然导致经济以不同的速度增长;不同的经济增长又对产业结构产生不同的要求,促使产业结进行合理化调整。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通过结构效益实现的,结构效益高的产业结构能促使经济以较快的速度增长,它是在不增加投入的情况下实现经济增长,因而属内涵扩大再生产的范畴。在会再生产过程中,技术条件不断变化,产业结构、产品结构不断更新并形成新的组合,引起社会生产力发生质的飞跃,促使经济增长。

2)产业结构效益与经济增长
产业间和产业内各部门间通过合理关联和组合,使组合后的整体功能大于单个产业或单个部门的功能之和。这种来自结构聚合的经济效益, 成为现代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支撑点.
3)产业资源配置效果与经济增长
产业结构实质上可以看做是资源转换器,即资源通过产业间的有效运转,把社会各种资源的总和不断转化为各种产品和服务,以满足社会总需求。因此,这一资源转换器运转效率和质量如何,直接关系到经济增长的素质。
4)产业结构转换能力与经济增长
  产业结构转换能力是指产业结构适应技术进步、社会资源供给状况和市场需求状况的变化的能力。优化了的产业结构可以强化由技术创新所产生的产业波及和放大效应,提高产业结构的整体转换能力,从而带动经济快速持续地增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1-30 16:19:39 | 显示全部楼层
西方产业结构理论的主要内容
包括结构演变理论和结构调整理论结构演变模式三部分内容。
1 结构演变理论
(1)配第一克拉克定理
最早注意到产业结构演变规律的是英国经济学家威廉·配第,他第一次发现了世界各国的国民收入水平差异及其形成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其关键在于产业结构的不同。在《政治算术》中提出了有名的 配第定理:工业的收入要比农业高,而商业的收人又比工业的高,说明工业比农业、服务业比工业具有更高的附加价值。
英国经济学家科林·克拉克于1940年在《经济进步的条件》一书中,按照三次产业分类法,以若干国家在时间的推移中发生的变化为依据, 分析了劳动力在一、二、三次产业间移动的规律性。 他指出:随着经济的发展,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首先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移动;当人均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便向第三产业移动。劳动力在产业之间的分布状况是:第一产业比重不断减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将顺次不断增加。劳动力在不同产业间的流动原因在于不同产业之间收入的相对差异。由于克拉克的研究只是印证了配第的发现,因此,这一研究成果就叫做“配第一克拉克定理”

(2)库兹涅茨的人均收入影响论
库兹涅茨在配第、克拉克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认真挖掘了各国的历史资料,利用经济统计学原理,对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了全面地考察,考察了总产值变动和就业人口变动的规律,指出:在按人口平均的产值较低组距内(70 - 300美元),农业部门的份额显著下降,而工业和服务业部门的份额则相应地大幅度上升,但其内部的结构比例则变化不大;在按人口平均的产值较高组距内(300 -1000美元),农业部门的份额与非农业部门的份额之间变动不大,但非农部门内部的结构变化则比较大。库兹涅茨的这种产业结构变动受人均收入变动的影响理论被称为“人均收入影响理论”。
(3)霍夫曼定理
德国经济学家霍夫曼在1931年出版的《工业化的阶段和类型》一书中,收集了近20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时间系列数据,对工业化进程中的产业结构演进问题进行了开创性的研究,提出了著名的霍夫曼定理,即在工业化进程中,霍夫曼比例(消费资料工业的净产值和资本资料工业的净产值之比)是不断下降的。根据霍夫曼比例,可以把工业化划分成四个发展阶段。霍夫曼认为,在工业化的第一阶段,消费品工业的生产在制造业中占主导地位,而资本品工业的生产在制造业中是不发达的;在工业化的第二阶段,资本品工业的增长快于消费品工业的增长,但消费品工业的生产规模仍然要比资本品工业的生产规模大得多;在工业化的第三阶段,资本品工业的生产继续增长,规模迅速扩大,与消费品工业的生产处于平衡状态;在工业化的第四阶段,资本品工业的生产占主导地位,其规模大于消费品生产规模,基本上实现了工业化。

(4)里昂惕夫的投入产出分析法
  投入产出分析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是美国经济学家沃西里·里昂惕夫提出来的。他于1931-1932年开始研究投入产出分析,主
  投入产出分析是通过建立投入产出模型(投入产出表或投入产出数学模型),研究经济系统各要素之间投入与产出的相互依存关系的经济数量分析方法。

(5)钱纳里的“标准产业结构”理论
美国经济学家钱纳里将开放型的产业结构理论规范化,提出了“发展型式”理论。他在1960年通过对51个不同类型的国家经济统计数据的计算,得到有关随人均收入水平变化,制造业各部门相对比重变化的一组标准值,这可用来对照分析本国在某种经济条件下制造业内部结构,即工业结构是否偏离正常值。之后,许多经济学家进一步发展了钱纳里的理论,在钱纳里的产业结构理论基础上,对世界各国的产业结构变化作了科学分析。他们运用多国模型,对世界一批国家的经济增长因素进行了分析,发现随着人均收入的增长,产业结构会出现规律性的变化。其基本特征是:在国民生产总值中工业所占份额逐渐上升,农业份额下降,而按不变价计算的服务业则呈缓慢上升;在劳动就业结构中,农业所占份额下降,工业所占份额变动缓慢,而第三产业将吸收从农业中转移出来的大量劳动力。表5-4所示是根据100多个国家统计资料计算出的结果,它形象地表现了上述规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1-30 16:54:24 | 显示全部楼层
2 结构调整理论
(1)刘易斯的二元结构转变理论
美国经济学家刘易斯于1954年在他的《劳动无限供给条件下的经济发展》一文中,提出了用以解释发展中国家经济问题的二元结构转变理论。他认为整个经济是由弱小的现代工业部门和强大的传统农业部门组成,发展中国家可以充分利用劳动力资源丰富这一优势,加速经济的发展。
二元结构转变理论的基本假设条件是:①农业的边际劳动生产率为零或接近零;②从农业部门转移出来的劳动力,其工资水平取决于农业的人均产出水平:③城市工业中利润储蓄倾向高于农业收人中的储蓄倾向。

由假设条件可知,农业剩余劳动力对城市工业的供给价格是很低的,而且,由于工业生产的边际劳动生产率要远高于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工资,所以工业生产可以从农业中得到劳动力的无限供给;而农业的人均产出水平很低,因此从农业中转移出来的劳动力工资水平也远低于工业的边际劳动生产率. 工业就可以从劳动力供给价格与边际劳动生产率的差额中获得巨额利润。同时,由于工业利润中的储蓄倾向较高,使城市工业生产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进一步提高,这就由此产生一种积累效应, 即随着农村劳动力向城市工业转移,农村劳动力的边际生产率不断提高,工业劳动力的边际生产率不断降低,
这种效这种效应直到工、农业劳动力的边际生产率相等才停止,这时.城市和农村的二元经济结构转变为一元经济结构,实现工、农业经济平衡发展。
二元结构转变理论的实施有一个前提条件,即从农村转移出来的劳动力能全部被工业吸纳,但在许多发展中国家,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往往存在城市工业的容纳量有限或由于城市工业结构具有一定的素质.使其所吸纳的劳动力要具有相应的劳动技能,这也使农村劳动力不能适应城市工业的需要;此外城市中也存在劳动力供给可以满足、或超量供给的问题,这都会阻止农村劳动力有效地向城市工业转移。


(2)罗斯托的主导产业理论
美国经济学家罗斯托在他的《经济成长的过程》和《经济成长的阶段》等著作中,提出了‘主导产业扩散效应理论”和“经济成长阶段理论。
罗斯托根据技术标准把经济成长阶段划分为6个阶段,每个阶段都存在起主导作用的产业部门,经济阶段的演进就是以主导产业交替为特征的。这六个阶段分别为:
①传统社会阶段:科学技术水平和生产力水平低下,主导产业部门为农业部门;②起飞前提阶段:近代科学技术开始在工农业中发生作用,占人口75%以上的劳动力逐渐从农业中转移到工业、交通、商业、服务业,投资率的提高明显地超过人口的增长水平;③起飞阶段:相当于产业革命时期,积累率在国民收人中所占的比例由5%增加到10%以上,有一种或几种经济主导部门带动国民经济的增长;④成熟挺进阶段:现代科学技术已经有效地应用于生产,投资率在10%? 20%之间,由于技术创新和新兴产业的不断涌现和发展,产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⑤高额民众消费阶段:工业高度发达,主导部门转移至耐用消费品和服务部门,⑥追求生活质量阶段:主导部门从耐用消费品部门转移至提高生活质量的部门,如:文教、医疗、保健、福利、文娱、旅游等部门。
从罗斯托的理论似乎可得出:任何国家在发展经济过程中,都要立足于本国经济现状.不能超越经济成长阶段,而只能从较低级阶段向较高级阶段顺序发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1-30 16:55:07 | 显示全部楼层
3 结构演变模式
(1)赤松要的‘雁行形态理论”
日本经济学家赤松要在1960年提出了产业发展模式的“雁行形态理论”.这一理论揭示了后进国家参与国际分工实现产业结构高度化途径的理论。赤松要对日本棉纺工业从进口发展到国内生产,再发展到出口的历史比考察,认为后进国家的产业发展应遵循‘进口一国内生产一出口”的模式,使其产业相继更替发展。

〔2)产品循环发展模式
该理论是美国跨国企业问题专家弗农提出的,弗农认为工业先行国的产业结构演变模式要与国际市场的发展变化紧密结合,并通过参与国际分工来实现本国产业结构升级,从而实现产业结构的国际一体化,这种产品循环顺序是“新产品开发~国内市场形成~出口~资本和技术出口一进口~更新的产品开发·产品经过这一顺序不断循环,带动了工业结构由劳动、资源密集型向资金、进而向技术密集型演进,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这过程可以通过四个阶段来加快本国
的工业化进程。
第一阶段:研究开发新产品,逐渐占领国内市场;
第二阶段:国内市场饱和后.要开拓国际市场,增加该产品的出口;
第三阶段:产品占领了国外市场后,输出资本和该产品生产技术,促成资本和技术与当地的廉价劳动力和其他资源相结合,就地组织生产和销售;
第四阶段:国外生产能力形成后,又会使这种产品以更低的价格返销国内市场,迫使开发了新产品的先行国削减或放弃该产品的生产,从而促进新产品的开发。因此,产业结构的政策要根据不同时期的特点来制定。
产品循环发展模式和产品的生命周期理论密切相关。

(3)同时开发模式
这是后发的经济发达国家在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中所采用的一种主要的发展模式。
随着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 在发达国家、技术竞争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激烈,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已成为发达国家抢占国际市场的制高点。因此,为取得后发优势,各国纷纷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以至后起的经济发达国家在技术开发和高新技术产业建立的时期,大致与先行的经济发达国家相同。这些国家竞相发展高新技术产品,使它们之间相当多的同类工业品相互进口的数量减少,而且.由于共同发展高新技术,使以后的进口也不会有太大的增长。技术开发发展模式使后起的经济发达国家迅速赶超先行的经济发达国家。典型的例子是日本在其经济发展过程中所采用的这种同时开发发展模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1-30 17:00:32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六章 产业结构演变(略,主要内容第五章已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1-30 17:58:56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七章 投入产出
投入产出分析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是美国经济学家沃西里·里昂惕夫提出来的。他于1931-1932年开始研究投入产出分析,主
  投入产出分析是通过建立投入产出模型(投入产出表或投入产出数学模型),研究经济系统各要素之间投入与产出的相互依存关系的经济数量分析方法。
其基本原理是 总产出=总投入=中间产品+最终产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1-30 18:17:37 | 显示全部楼层
1 价值型投入产出表

投入产出表有如下几个平衡关系:①第1象限中物资消耗之和等于中间产品之和,说明生产过程中消耗的生产资料要以同量的中间产品来补偿。②第Ⅲ象限的合计等于第Ⅱ象限的合计,说明社会最终产值与国民收入加上本年度的固定资产折旧额在数量上是相等的。③每一列的总计等于每一行的总计,说明国民经济各部门生产的产品和分配傲用在总量上是相等的。

水平方向看,中间产品+最终产品=总产品
垂直方向看,劳动对象消耗+固定资产折旧+活劳动消耗(劳动报酬+社会纯收入)=产品总价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1-30 18:18:14 | 显示全部楼层
2 投入产出分析的特点和局限性

1)特点
  ①投入产出表是投入产出分析的基本形式。投入产出表采用棋盘式,纵横互相交叉,从而使它能从生产消费和分配使用两个方面来反映产品在部门之间的运动过程,反映社会产品的再生产过程。
  ②投入产出分析能深入分析部门间和产品间的各种复杂的相互依存关系以及主要的比例关系,揭示国民经济各种活动间的连锁反应,能分析国民经济复杂的因果关系和相互联系。
  ③投入产出分析在投入产出表的基础上,利用线性代数等数学方法,建立数学模型,并利用电子计算机运算求解。
  ④投入产出分析的应用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利用投入产出分析,可以根据不同的经济问题,编制不同的投入产出表,以研究和解决具体的经济问题。
  2)局限性
  国民经济各部门问在投入与产出上存在着极其密切的生产技术联系和经济联系,这种联系可以用投入产出表综合反映出来。投入产出模型的一个重要用途是通过分析产业之问的关联度,为选择某一时期的产业发展重点提供依据。但利用投入产出进行产业结构分析也有它的局限性:
  ①同质性假定,即一个产业只生产一种同质的产品,而且只用一种生产技术方式进行生产,即每个产业只有单一的消耗结构。一种产品不允许由几个产业来生产,也不允许几个产业联合起来进行生产。一种产品的生产形成一个产业,有多少种产品就形成多少个产业。这一假设忽视了现代社会中企业生产的多样化与协作化趋势,而实际上,每个产业都是多种产品的集合体,划分产业部门不可能按产品细分。此外,在应用产业关联度来选择重点产业时,不同的部门划分,会得到不同的排列顺序。
  ②比例性假定,即各产业部门的投入和产出之间的关系是线性关系。每个产业部门各种投入的数量是同该部门的总产出成正比例变动,即各项消耗系数是不变的,而实际上,各产业部门生产量与生产消耗之间存在两种不同的关系:一部分消耗会随产量的增加而以一定比例增加,如原材料、燃料、动力等消耗,在投入与产出之间存在固定的线性比例关系;另一部分消耗并不随产量的增加而增加,而是基本上保持不变,通常称为固定消耗。因此,在比例性假设下,不存在规模经济问题。
  ③模型是静态的,没有考虑各产业部门生产时间先后的影响。这显然与现实的产业发展相悖,因为假设产品X2生产的速度较慢又为X1的生产所需,则X1的生产速度显然会受到X2的影响;如果X1又为生产X2所需,则X2的生产又会受到进一步的影响。此外,没有考虑价格变动、技术进步与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因素,然而在实际经济中,生产技术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而价值型投入产出表中总是要包含价格因素,而价格不可能不波动。
  因此,投入产出模型既是产业结构分析中的一个重要的理论工具,又有它的局限性。一般来说,它适用于短期而不适用于长期,适用于分析而不适用于预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1-30 18:19:07 | 显示全部楼层
3 直接消耗系数
直接消耗系数反映某部门在单位产品生产过程中对各部门产品的直接消耗量,用投入产出表上各种产品的年总产量去除它对某种相应产品鉍的消耗量,便可得出单位产品的消耗量,即直接消耗系数。aij=Xij/Xj

4 完全消耗系数
完全消耗系数是指第j部门生产一个单位最终产品对第i部门产品的完全消耗量,用bij表示。将直接消耗系数与所有间接消耗系求和就是完全消耗系数。
B=(I-A)-1-I

5 投入产出数学模型
价值型投入产出行模型
AX+Y= X
A为直接消耗系数矩阵,X称为总产出量列向量;AX就是各产的中间消耗总量,即生产性消耗总量;Y成为最终需求列向量。由此可见,投入产出表实际上是一套借助于直接消耗系数把最终需求和总产出联系起来的方程组。
变形为
Y= (I-A) X  经济含义是当已知产品总产出量时,可求出能提供给市场的最终产品量。这就是“以产定销模型”,当产品市场处于短缺状态时,可按此模型制定产品生产销售计划。
X= (I-A)-1Y 反映最终需求和总产出之间的函数关系,当已知最终产品量时,可求出其产品总产出量,这就是“以销定产模型”,当产品市场处于疲软状态时,应按此型制定企业生产计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1-30 18:30:53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八章 产业关联

考察关联效应的几个系数:
1)感应度系数
感应度系数是指某产业的生产发生变化时引起其他所有产业的生发生相应变化的程度。它是反映国民经济各部门均增加一个单位最终使用时,某一部门由此而受到的需求感应程度,也就是需要该部门为其他部门的生产提供的产出量。它是衡量某产业前向联系广度和深度的指标,也称为前向关联系数。感应度系数大的部门对经济发展所起的制约作用相对也较大,尤其在经济增长较快的时期,。这些部门将首先受到社会需求压力,进而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2)影响力系数
影响力系数指其他产业的生产发生变化时引起该产业的生产发生相应变化的程度。它反映国民经济某一部门增加一个单位最终用途时,对国民经济各部门所产生的生产需求波及程度。影响力系数大的产业发展对社会生产具有很强的辐射、拉动效应,反之则不然。它是衡量产业后向联系广度和深度的指标,也称为后向关联系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1-30 18:31:27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篇 产业组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1-30 22:03:52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章 产业组织理论

1 马歇尔冲突
马歇尔是最早明确提出把"组织"作为独立的生产要素,为管理和组织作为资本的一部分参与利润分配提供了理论依据.
他还对规模经济进行分析, 并且指出, 企业追求规模经济会导致集中,而集中或消除了市场竞争, 形成市场垄断, 削弱了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 因而就存在市场活力与规模经济效益两者之间的两难选择。 马所提出的规模经济与市场竞争的矛盾, 即被称为~。

2 产业组织理论研究对象
产业组织是指产业市场主体的构成和相互关系,以及由此影响的市场运行效率。产业组织理论主要研究产业内经济资源的组织方式及由此影响的市场绩效,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有效组织产业资源的政策主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1-30 22:04:24 | 显示全部楼层
3 哈佛学派主要理论及观点
贝恩的《产业组织学》发表后,哈佛学派基本确立。哈佛学派主张: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之间存在着递进制约的因果关系。市场结构决定企业的市场行为,而企业市场行为决定市场配置资源的绩效。因此,为了获得预期的市场绩效,就要采取积极的反托拉斯政策,调整和改善不合理的市场结构,使产业的市场结构符合有效竞争的条件,以规范和制约企业的市场行为。正是由于哈佛学派十分重视市场结构标准,赋予市场结构决定性的作用,所以哈佛学派又称为“结构学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1-30 22:04:57 | 显示全部楼层
4 芝加哥学派主要观点

相对于哈佛学派的“结构”决定论,芝加哥学派认为,在对市场的分析中效率是最重要的因素,实现经济活动的效率性最终符合社会福利最大化的原则。在芝加哥学派看来,大企业在生产和配置方面所具有的高效率是超额利润的根源,而不是像嚷哈佛学派所认为的那样,来自高度集中市场结构条件下的垄断。因此,判断市场性质的标准是效率而不是市场结构。芝加哥学派的“行为”中心论和以“效率”为判断市场标准的理论,使其又被称为产业组织理论的‘行为学派”和“效率学派”。
因此, 芝加哥学派主张消极的反托拉斯政策,他们认为,如果企业在竞争中选择了大规模,说明在这一领域规模经济是企业生存的必要条,企业只有在大规模的条件下,才能获得应有的效率。
芝加哥学派相信市场机制的力量,他们认为,市场机制普遍存在,在市场机制存在的地方,竞争就会发挥作用,市场价格随着供给与需求的关系变化,可以将资源自动调节到最佳状态,所以政府不能过多地介入市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1-13 21:30 , Processed in 0.251171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