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1414|回复: 7

[【评论探讨】] 物价暴涨的幕后推手,国家是否有能力保证物价稳定!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1-23 20:04: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物价飞涨的幕后推动力:http://www.xsnet.cn/news/gn/2010_11/1236785.shtml
1、资本推动物价暴涨
  最近两年,中国新增贷款17.3万亿元,如此天量的钞票进入到市场,必然要寻找出路。2009年股市翻倍涨幅和大量成交量消耗吸纳了大量货币流动性;2010年第一季度,楼市的暴涨吸纳了部分流动性资金。但是现在,国家对房地产等资产价格进行调控,大量流动性资金抽出,将目光瞄准了农产品、资源等实物产品。国际市场也是如此,2007年至2008年国际市场农产品价格严重脱离基本面大涨大跌,一样是国际投机资金在兴风作浪。尤其是在通胀的预期下,对大宗农产品的投资甚至投机,成为财富保值、增值的重要途径。

2、物价上涨进入全球化时代
  近日,广州市物价局的监测数据显示:中秋节后广州市食用油价格就涨得非常明显,其中散装批发价格平均上涨12%~20%,豆油、调和油、棕榈油每吨均上涨1000元左右;小包装食用油批发价格亦全线上涨,上涨幅度达10%~15%。
  为何食用油突然之间涨价这么厉害?广州市物价局价格监测中心分析表示:首要原因就是大豆进口价格持续攀升。我国是世界豆油进口第一大国,每年豆油、棕榈油、菜籽油进口量均居世界第一。我国豆油主要来源于美国、阿根廷,棕榈油来自马来西亚,国内食用油价格直接受国际市场价格影响。美国农业部10月报告大幅调降2010年美豆产量预估,而拉尼娜气候对南美大豆生产的潜在威胁也令人担忧。在吃紧的全球供给形势下,强劲的出口需求,尤其是来自中国的大量采购势必为国际市场价格的上涨提供助力,市场对大豆价格看涨的心理明显。我国进口大豆均价自今年7月份以来已经保持了3个月的上涨态势,导致食用油价格上涨趋势明显。

3、极端天气拉高物价

  对比其他农产品,粮食价格与物价的重要稳定作用,犹如深海中的定海神针。因此一直以来,粮食价格受国家半控制,要遵循调周期和调价率,不能随便涨价。
  中国的气候也极不稳定。2010年初,西南部出现特大旱灾,北疆地区出现暴雪,华北遭遇低温,南方则出现严重洪灾。5月以来,山西北部又出现50年来最严重的旱灾。如此频密的自然灾害超出人们预期。不过中国农业部网站发布公告称,随着中央扶持晚稻和秋粮生产的政策措施的迅速落实,加之8月中旬以来全国大部分地区气候条件有利于作物生长,南方晚稻和东北水稻生育进程加快,部分弥补了前期生长量的不足。

4、体制结构性问题http://news.sohu.com/20101123/n277852881.shtml

  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美国量化宽松政策重启,中国从美国政策中受到冲击,正与人民币缺乏弹性汇率机制直接相关。政府出台打压物价的一系列“组合拳”,只是周期性措施。要化解美国量化宽松政策及流动性过剩带给中国经济的风险,根本的解决之道还在于艰苦的结构性改革。这一改革具有国内和国际两层含义。从国内来看,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战略,是使中国经济抵御外部冲击、保持平稳快速发展的根本保证;从国际层面来看,中国应积极参与后危机时代的以G20为代表的国际治理,力图改变国际经济秩序、特别是国际货币体系中不公正、不合理的因素,同时加快人民币国际化和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步伐,在未来的国际货币体系中占据重要一席。

二、国务院部署稳定消费价格主要措施:
http://xiaofei.qianlong.com/45344/2010/11/23/5364@6348726.htm

  1、国务院总理温家宝17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分析当前价格形势,研究部署稳定消费价格总水平、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的政策措施。会议确定了以下政策措施:
  (一)确保市场供应,促进价格稳定。
  (二)完善补贴制度,安排好困难群众生活。
  (三)增强调控针对性,改善价格环境。
  (四)加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
  2、国务院办公厅20日通过中国政府网发布《国务院关于稳定消费价格总水平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的通知》,要求各地和有关部门及时采取16项措施,进一步做好价格调控监管工作,稳定市场价格,切实保障群众基本生活。

  3、七部委联手出招遏制物价http://news.sohu.com/20101123/n277833701.shtml

  本报讯 近期,以农产品为代表的消费品价格不断上涨,中央接连出招稳定消费价格,打出政策“组合拳”,力度为历年所罕见。目前,公开消息提到的出手遏制物价的国家部委,已多达7个。

  发改委 举措:派出督察组分赴价格涨幅较大地区,进行检查督导,稳定消费价格总水平。

  财政部 举措:会同民政部指导各地采取适当调整城乡低保标准或补助水平、发放临时生活补助、一次性补贴等措施。

  铁道部 举措:承诺克服运力紧张等困难,全力保障煤炭等关系国计民生的重点物资运输。

  农业部 举措: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抓好冬季蔬菜生产,增加越冬蔬菜供应。

  商务部 举措:制定保障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方案,对蔬菜价格实行每日监测、并及时进行储备投放。

  工商总局 举措:严厉打击农产品市场中的囤积居奇、哄抬价格等。

  国家粮食局 举措:派工作检查组分赴秋粮主产区指导,加大政策性粮食市场投放力度。

国家一下子推出了这么大举措真的能将目前物价飞涨的局面扭转过来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23 20:17:29 | 显示全部楼层
20年一轮回,涨吧涨吧,现在好好吃点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23 22:59:38 | 显示全部楼层
号称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永远"适度".!.  适度收刮民脂民膏

以前是适度的, 现在是适度的, 将来也将是适度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24 08:54:01 | 显示全部楼层
物价这个东西只是一个标签,想稳定是容易的,但是背后各方利益的平衡是困难的

物价下来之后怎样继续保障供应怎样保障生产者有积极性去继续正常生产,这才是管制的真正困难的地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24 16:15:46 | 显示全部楼层
农产品涨价,怎么没有提到农民这个农产品的生产者的收益呢?
我怀疑这次涨价,是因为流通环节的问题,毕竟,社会生产已经不存在不够的情况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24 16:20:32 | 显示全部楼层
都是积极宽松惹的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4 17:22:56 | 显示全部楼层
  过去我们思维里有个误区,我们总认为这些批发商控制渠道是图利一下自己,谁做生意不是为了挣点利润呢,没有那么暴利的。拿上面例子来说,农民种的菜卖给批发商是1块钱1斤,然后因为批发商控制了渠道,它就可以以10块钱1斤的价格卖给我们广大消费者,我们没有办法不买,因为没有其他人卖给我们,渠道都被这些大批发商们垄断了,已经没有竞争了。这样的话,批发商就一下子赚了9块钱。再看看我们政府是怎么处理这个问题的?政府仅仅是简单地提高收购价。就好比过去批发商收购价是1块钱,然后卖给我们10块钱,从中赚了9块钱。现在政府要求批发商把收购价提高到2块钱,透过这个方式,把批发商的利润压缩到8块钱。政府干的事叫什么?就叫做“下游不准涨价,提高农民的上游收购价”。我们的政府到现在还是在用这种古老的思维方式考虑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24 18:40:50 | 显示全部楼层
相信政府有能力保持物价的基本稳定,前几年的丰收是物质保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1-22 20:02 , Processed in 0.182888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