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778|回复: 0

[【其它】] 世纪战争第四十四集:铁 幕(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1-19 00:41: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mms://winmedia.cctv.com.cn/tansu ... 300_20060704_11.wmv
1.网络不畅遇到关闭时,可反复连接几次即可。
2.用迅雷7下载后观看。

--------------------------------------------------------------------------------
     [内容速览]《第44集》铁 幕(下)
1949年夏天的一个上午,在哈萨克斯坦荒无人烟的草原上,苏联的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



  1949年夏天的一个上午,在哈萨克斯坦荒无人烟的草原上,苏联的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这意味着自二战结束以来美国对核武器的垄断被彻底打破。

  而美苏之间的核军备竞赛并没有随着苏联拥有原子弹而结束。相反为了拥有比对方更强大的核力量,美国和苏联都不断地进行核试验。

  这里是太平洋中部的比基尼环礁,1946年7月,美国在这里进行了战后的首次核爆,现在看到的,就是当时的影片资料。后来,美国在太平洋中部进行了超过六十次核试验。

  这是美国在内华达州的沙漠中进行假想的核战争试验。1951年后,士兵真实遭遇核爆的军事演习曾经进行了好几次,一位曾经经历过这种演习的美国士兵回忆了当时的恐怖情形。

  演习后不久,这名士兵的头发开始脱落。像他这样参加了核试验的美国士兵据说有25万人以上,由于遭到辐射伤害,大部分人后来都出现了健康问题。

  苏联也秘密进行着自己的核武器开发,这是位于哈萨克斯坦的核试验基地,苏联就是在这里进行了自己的第一颗原子弹爆炸试验。

  飞机仍然是核武器投送的主要工具。五十年代中期典型的机型是美国的B-52,英国的V型轰炸机。他们面对的对手是苏联的图格列夫-20型轰炸机。

  同时双方也在发展远程火箭,他们都主要吸收了那些战时参加过德军V-1火箭研制的科学家。事实上,这个研制小组的负责人,冯·布劳恩,当时就为美国人工作。战略和战术核武器也开始出现。它们要么是以短程火箭的形式出现,要么是传统火炮发射的核炮弹。

  1952年,艾森豪威尔赢得大选,成为第34任美国总统,在他就任3天之前,美国在太平洋上爆炸了第一颗氢弹,它比投在广岛上的那颗原子弹的威力还要大750倍,而那颗原子弹已炸死了78000人,还有成千上万的人由于受辐射而死去,许多迄今为止,因广岛原子弹轰炸而死去的人已达22万余人。

  一年后,苏联在西伯利亚也爆炸了自己的第一枚氢弹。

  1953年3月,73岁的约瑟夫.斯大林去世,他没能听到苏联的第一枚氢弹成功的消息。许多苏联人为他的去世悲痛欲绝。

  斯大林的继任者是尼基塔.赫鲁晓夫。但是西方希望改善关系的愿望落空了,赫鲁晓夫拒绝支持德国统一。他害怕这样做德国会像1941年那样对苏联构成威胁。

  由于有美国强有力的支持,联邦德国经济迅速恢复,它将很快成为欧洲经济强国之一。1954年10月23日,美、英、法等国签订《巴黎协定》,决定终止对联邦德国的占领,并吸收它加入北约组织,允许其重新武装。

  为了应对这一情况,1955年5月14日,苏联同包括民主德国在内的东欧七国在华沙签订友好合作互助条约,6月5日华沙条约正式生效。华约的签订也为苏联在东欧国家长期驻军提供了新的法律依据,

  随着华沙条约的产生,欧洲已经形成了两大武装阵营。

  而德国内部边界充满了铁丝网、雷区和了望塔,成为了欧洲分裂的主要标志。

  1961年8月13日,一个阴郁的星期天。东柏林人一觉醒来,听到的第一条新闻是:“华沙条约国请求东德政府对柏林内部和周边地区建立有效的控制。”一个小时内,东柏林和西柏林之间81个路口均被封锁,剩下的也随即关闭。东德与西柏林间所有的交通路线全部切断,地铁和有轨电车也不再通行。在军警的监视下,铁丝网和加固装置在几个小时内封锁了通往西柏林的所有路口。第二天,布兰登堡门也被堵死。后来。铁丝网又被混凝土墙取代。

  柏林墙现在取代德国内部边界成为了欧洲分裂的主要标志。

  1957年10月4日,苏联把第一颗“伴侣号”人造卫星送入了地球轨道。这让整个世界感到震惊。这颗卫星的球体直径为55厘米,重83.6公斤,绕地球一周需1小时35分,距地面的最大高度为900公里。

  而2个月后,美国进行了自己的第一次卫星发射也已经准备就绪,不过他们的这个试验卫星只有1.5公斤的重。

  在全世界的瞩目中,运载美国第一个试验性人造卫星的“先锋号”火箭点火发射。

  但是它失败了。当火箭发射出去两秒钟以后,第一级火箭丧失了推力,火箭翻起跟斗,头朝东落回发射台,发生了爆炸。躲在重重厚壁保护室里的人们在一阵烟柱以后看见火箭被包围在燃烧的火焰中,这是美国卫星发射首次失败。

  在航空技术上的差距使美国人警觉起来,因为一旦苏联人拥有了能把卫星送入轨道的航天火箭,那么他们就能生产出有巨大冲力,装备着可以瞄准美国本土目标的核弹头的洲际弹道导弹。这就是当时所谓的“导弹差距”理论。

  当时的赫鲁晓夫充分利用了先进导弹技术所带来的外交优势,并促使英国在一年后组织了核裁军运动。

  不过后来人们发现,所谓的导弹差距其实并不存在。根据情报人员的估计,到1961年12月,美国对苏联在导弹方面有3:1的优势,重型轰炸机方面有10:1的优势。苏联在导弹方面并没有实际的优势。

  1959年,赫鲁晓夫应访邀美,这也是苏联领导人首次访问美国。在这次访问之前,苏联的月球二号火箭成功到达月球表面,并把纪念品带上了月球。赫鲁晓夫把和放在月球上的金属一样的纪念品作为礼物送给艾森豪威尔,向他展示了苏联先进的航空技术。

  赫鲁晓夫在美国参观了生产车间、大农场,平易近人地与普通的美国人交流,这一切似乎显示冷战的坚冰开始出现溶解。

  但是一次偶发事件使一度缓和的双方关系再次陷入危机。

  一直以来,美国都使用U2飞机对苏联进行高空侦察,1960年5月,苏联终于获得了他们一直期望的证据。

  苏联公开审问逮捕的U2飞机飞行员,强烈抗议美国的间谍行为。

  美国一开始否认使用间谍飞机,但在确实的证据面前,他们干脆将U2飞机的侦察公开化了。

  艾森豪威尔同期声:美国有必要知道会发动突然攻击的外国军事力量,苏联有意隐瞒情况,所以我们要调查。

  1960年11月,肯尼迪当选第35届美国总统,他当时43岁。

  第二年,苏联在航空技术上的优势再次给予了美国人巨大的冲击。

  这一年的4月12日莫斯科时间上午9点零7分,27岁的空军少校加加林乘坐“东方”1号宇宙飞船从拜克努尔发射场起航。

  在环绕地球1周后,加加林安全返回,完成了世界上首次载人宇宙飞行,实现了人类进入太空的愿望。

  加加林也成为了苏联的英雄。

  载人航天的成功为苏联增加了新的政治筹码。

  1962年10月中旬,华盛顿的美国官员在进行例行情报资料分析时,从飞临古巴上空的U—2飞机所拍摄照片中发现了问题。他们确认,苏联正在古巴首都哈瓦那西南的圣克利斯托瓦尔修建基地,部署中短程导弹和运载核武器的伊尔-28重型轰炸机。从这些基地发射的导弹,可以击中从秘鲁利马到加拿大哈得逊湾的大多数美洲重要城市。对此,美国政府作出了强烈的反应。

  美国一方面公开向苏联发出警告,要求苏联从古巴撤出其中短程核武器。同时,美国海空力量在加勒比海的广大海域对古巴设立了海上封锁线,进行所谓的“隔离”。就这样,在当时世界两个超级大国——美国和苏联之间爆发了一场危机,将整个世界带到了核灾难的边缘。

  全世界都屏息以待,害怕一场核战争就马上到来。

  古巴是如何被推倒世界政治舞台的最前方,而这场危机有着什么样的复杂背景呢?

  赫鲁晓夫曾在他的回忆录里写到:“在古巴安装我们的导弹可以阻止美国贸然对卡斯特罗政府采取军事行动。美国人已经用军事基地包围了我们的国家,并用核武器威胁我们,现在他们将尝到敌人的导弹瞄准自己是什么滋味了。”

  不过,尽管双方在表面上都摆出了咄咄逼人的态势,但苏联并不真地想与美国在加勒比海地区交战,美国也一直严格地把封锁目标确定在进攻性核武器和其他配套设备上,并不想越过这个界线,挑起更大的冲突。

  赫鲁晓夫认识到,长期容忍无法打破而又日益加强的封锁不利于苏联,封锁拖得越久,苏联的损失就越大。而美国也不愿意战争真正爆发。

  两国领导人进行了频繁的接触,希望通过和平谈判的途径解决危机的愿望。

  11月20日,苏联不顾古巴反对,同意在30天内全部撤走在古巴的导弹、飞机及其他军用设施,随之,美国宣布终止对古巴的海上隔离措施,双方的武装力量先后解除戒备状态,危机终于结束。

  古巴导弹危机让美苏两国都意识到两个超级大国直接使用核武器对抗的危险。

  此后,在两国最高领导人之间建立了热线联系,结束了美苏冷战中一个特别危险的时期。在以后的斗争中,两国都较为谨慎地避免直接对抗,特别是避免用核武器对抗,并谋求妥协和合作以维持核垄断,约束无核国家,这次危机也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1963年的部分核禁试条约。

  尽管双方都尽力在战场上推迟使用战术核武器,但是战略核武器的威胁还在继续笼罩着欧洲和北美。主要的投送手段仍然是飞机和地对地导弹,但是现在又增加了一种新的方式,那就是弹道导弹核潜艇。因此这就形成了三位一体的核战略。这种理论就是所有的三种投送手段不可能被同时摧毁,这样就可以保持所谓的第二次打击能力。也就是说,在对方使用核武器之后,自己能够用核武器进行还击。

  早在1946年,耶鲁大学伯纳德·布罗迪教授就意识到原子弹的大规模报复能力使核战争中将没有输家和赢家;在核时代,威慑战略更加重要;保证核威慑成功的不是原子弹实施突然袭击的能力,而是在遭受核袭击后仍能作出有效核反击的能力,这个理论就是核威慑理论。

  这是苏联在进行的一次当时最大规模的核试验,这枚氢弹的威力

  但是到了七十年代,双方都开始认识到他们拥有的核武器已经远远超过了实际的需要。不仅是因为核军备竞赛会加剧紧张局势,而且也使维护费用更加昂贵。因此,限制战略武器谈判开始了。谈判持续了整个七十年代,当时的苏联领导人勃列日涅夫和美国总统吉米.卡特达成了一定程度上的协议

  在七十年代,苏联采取了另外一个步骤来加强她的军事力量,那就是建立一支远洋海军。

  当时,东方和西方阵营都不遗余力的在第三世界里扩大自己的影响范围。西方在这方有一个主要的优势,那就是她的海上力量,特别是美国海军。

  但是在谢尔盖.高斯科夫海军上将的领导下,苏联海军开始了一个庞大的扩张计划。大量的现代化水面舰船开始出现,很快就在世界的所有的大洋中都能见到他们的身影。

  双方都向第三世界国家出售武器,试图扩大自己的影响。

  中东战争这样的地方武装冲突使得这些武器在战场上接受了检验。

  在七十年代末,两位西方新领导人上台了――美国的罗纳德.里根总统和英国首相玛格丽特.撒切尔。他们开始了武器现代化计划,目的是在各个方面获得核优势。

  包括低空飞行的巡航导弹和潘兴-2型火箭在内的新战区核武器被研制出来了。

  1983年,美国在联邦德国境内部署了潘兴-2型火箭,在包括英国在内的其他欧洲国家部署了陆基巡航导弹。

  苏联在发展太空武器方面起步比美国早,但由于经济实力不如美国,不可能像美国那样投入巨额资金毫无节制地发展下去,因而主张禁止太空军事化。苏联要求美国放弃“星球大战”计划,美国则以此为“王牌”,要求苏联在陆基洲际导弹方面让步,双方对此争吵不休。直到苏联解体之后1993年,克林顿政府才宣布不再继续星球大战计划。不过,有人认为正是“星球大战计划”拖垮了苏联经济。

  1990年,北约宣布冷战结束,但是这场没有硝烟的对战争给以后的世界格局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而冷战的几十年间东西方置备的大量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至今还在危及人类的安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9-23 15:20 , Processed in 0.141832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