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782|回复: 0

[【其它】] 世纪战争第二十集:绝地反击(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1-16 19:58: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mms://winmedia.cctv.com.cn/tansu ... _300_20060531_5.wmv

1.网络不畅遇到关闭时,可反复连接几次即可。
2.用迅雷7下载后观看。
--------------------------------------------------------------------------------
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6年04月05日 14:34 来源:CCTV.com
  面对纳粹空军1940到1941年的空中闪击战,英国独自进行着艰难而顽强的抵抗,这使得许多观战国和参战国深感赞叹,一位远在香港的中国战略评论家陈孝威也在题为《论大不列颠之战》的文章中做出预言:德国征服欧洲的多数国家后,必然要对苏联开战,英伦三岛之围很快就会得到缓解。然而,一些中立国仍对英国能否最后打赢这场战争持怀疑态度。

  一个大西洋彼岸的中立国一直在深度关注着英国,那就是美国。它和英国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不仅使用着同一种语言,而且大多数美国公民的祖先都来自英国。美国这时已经从大萧条中完全恢复过来,经济高速发展,成为中立国中最具有实力的一员。

  英国首相温斯顿·丘吉尔很清楚,单凭孤军奋战是很难打赢这场战争的。不列颠群岛需要美国的帮助。丘吉尔把希望寄托在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的身上。面对丘吉尔的求助,他立即做出了回应。在一个对美国人民的演讲中,罗斯福警告民众,四个最基本的自由正面临挑战——言论和宗教信仰自由、免受贫穷和恐慌的自由。为了捍卫这些自由,美国必须成为“民主国家的兵工厂”。

  从美国买到的武器极大地支持了英国的抵抗行动,然而,随着战争持续时间的延长,战争物资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后勤补给显得捉襟见肘。战争已经使不列颠的经济陷于瘫痪,受尽磨难的英国再也无力支付巨额资金,新的困难又摆在了英国人面前。

  罗斯福很想帮助艰难中的英国,但又不能损害美国的利益,于是,他想了一个折中的办法,称之为《租借法案》。法案规定向正在与德国纳粹作战的英国和抵抗日本军国主义入侵的中国提供战争物资,战后以实物的形式偿还,罗斯福将之比喻成在邻居家着火的时候借给他们消防水管。



欢呼的英国海军
  英国把他们在加勒比的海军基地租借给了美国。作为交换,美国将提供给英国50艘一战期间的老式驱逐舰和其他装备。这些四层甲板的驱逐舰对于大西洋海战至关重要,为了争夺制海权,皇家海军急需这些舰只作为战略后备力量,随时补充到大量消耗的一线作战部队和商船护航舰队中。

  《租借法案》也保证了美国在一旦需要参战时可以拥有一个坚实的军事工业基础,而不会再像1917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时那样仓促。

  为了确保美国提供的战争物资能安全运抵英国,1941年4月罗斯福进一步扩展了泛美安全区。

  范围从东径60度一直到西径28度,几乎延伸到了冰岛。

  在这一区域内,美国战舰可以为英、美商船提供保护。美国军队还在格陵兰岛上建立了基地,并且登陆冰岛,接替了原本驻扎在那里的英国部队。



罗斯福的讲话
  海上巡逻飞机和护卫舰也被部署到了冰岛,以便更好地为商船提供保护。此时,美国的态度已经明显偏向英国,但希特勒还是命令他的潜艇,绝对不要击沉美国的战列舰,以免被视为挑衅。

  罗斯福还是一个现实主义者,他敏感地认识到,和1917年一样,美国最终还是会被卷入战争的。

  所以,罗斯福在也在积极地做着参战的准备。

  罗斯福开始大规模扩张海军,其中包括一项造船计划。国会授权总统可动员国民警卫队和其他的预备役部队,并将他们编入现役部队一年。美国将原先的志愿兵役制改为有限的义务兵役制,并通过抓阄确定征兵号。

  罗斯福的一系列行动似乎表明,美国已经准备对纳粹作战,这给了丘吉尔很大鼓舞。1941年8月,丘吉尔登上“威尔士亲王”号战列舰横跨大西洋,与罗斯福在纽芬兰附近的岛屿上举行了历史性的会见。这位英国首相期望能说服罗斯福总统立即参战,但罗斯福让他失望了。既然罗斯福一直在为美国参战所忙碌,为什么此时又要拒绝丘吉尔的请求呢?

  这次会晤虽然没有达到丘吉尔预期的目的,但罗斯福答应如果日本进攻英国在远东的殖民地,他就会向轴心国宣战。这次会议还制定了《大西洋宪章》,它不仅确定了反法西斯国家不以获得领土为目标;而且号召所有国家合作以保证持久的和平。这成了今天联合国信念的基石。



罗斯福发展船舶工业
  尽管美国的民意调查显示当时五分之四的美国人还没有为参战做好准备,但英国人抗击纳粹的英勇表现和坚忍不拔的毅力已经足以打动了美国人的心了。

  丘吉尔让英国广播公司海外频率日夜不停地广播不列颠岛的战况。

  自己也亲自到BBC发表演说,以鼓励人们继续战斗。

  哥伦比亚广播公司驻伦敦的记者爱德华·默罗对闪击战的系列报导更是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这些通过电波从大西洋彼岸传来的声音让看似平静的美国掀起了小小的波澜。美国人被丘吉尔与德国法西斯战斗到底的决心所感动,他们还绘制了这幅战争宣传画,把丘吉尔比作守住阵线的雄狮,用这种特有的美国式的幽默表达对英国首相丘吉尔的敬佩。于是,根深于美国国内的孤立主义开始动摇了。

  1940年11月美国举行了总统大选,奉行极端孤立主义政策的文代尔·威尔奇输给了罗斯福。形式在逐渐向有利于英国的方向发展。



美国人的反战游行
  于是,一些美国人就像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那样志愿加入了英国军队。

  七名美国飞行员参与了不列颠空战,他们协助英国人组成了老鹰中队。

  虽然获得了美国的大力援助,但在1941年初的大西洋海面上,英国商船和战列舰的损失数量还是巨大的,仅3月份一个月里就有50万吨货物沉入海底。英国在当时号称海上强国,但面对德国的潜艇,皇家战舰为什么显得如此脆弱?

  英国损失的主要原因是遇到了德国潜艇猝不及防的攻击,英国人把这些神出鬼没的德国潜艇称之为“海狼”。“海狼战术”是由德国海军上将邓尼茨一手策划的,在英、德交战之初,为德国海军取得了辉煌的战果。面对“狼群”的一次次进攻,皇家海军也在积极地谋划对策。

  终于,一个天才的想法诞生了。英国人开始训练海鸥。他们每天将潜艇浮出水面,用丰厚的食物宴请海鸥,久而久之,海鸥就形成了条件反射,一见到水面下显现出潜艇的轮廓,就迫不及待地蜂拥而至。即便是德国潜艇,海鸥也会把它们当作慷慨的朋友,用同样的方式为之欢呼。

  德国潜艇对海鸥毫无戒心,仍然我行我素。然而,这却成了英国反潜部队的指示目标。有了海鸥“报信”,皇家海军大大提高了反潜作战的效率,英国的潜艇和商船一次次成功地躲过了这些德国“海狼”的攻击,英国在海上的损失数字开始下降。



美国士兵参战
  不过,英国海军也在主动进攻,并取得了一些胜利。比如,曾经击沉战列舰“皇家橡树”号的德国U-47潜艇在它的第十次围猎行动中被英国的鱼雷击沉,之后,另一艘王牌潜艇U-99也缴械投降,它拥有着击沉26万吨英国舰船的可怕战绩。

  这些胜利主要归功于一种新型的船载声纳,它能发现2600米范围内浮出水面的潜艇。

  不过,更大的胜利还是5月1日的一场不起眼的海上战斗,英国驱逐舰“牛头犬”号用深水炸弹成功强迫U-110潜艇浮出水面投降,随后皇家海军官兵登上德国潜艇,赶在德国人销毁英格玛解码机和密码本之前把它们抢到了手。这就意味着英国以后可以解开德国潜艇发出和接收的密电,制定商船航线时也可以绕开它们集中出没的海域。德国潜艇所谓的“黄金时期”结束了。

  最值得一提的还是英国海军围歼德国战列舰“俾斯麦”号的精彩战例。“俾斯麦”号是德国海军最引以为骄傲的战列舰,舰上配有12门火炮、44门高射炮,在40年代,号称世界上最新式、最强大的战舰。它舰上的8门381毫米主炮,比英国战列舰上的主炮还要大25.4毫米;而它的速度比英国同类舰船更快。正是这艘战舰,仅仅几分钟的时间就将英国首次参战的“胡德”号付之一炬。

  击沉了“胡德”号就如同击碎了英国人的心,这条20年来一直被英国海军界认为是世界上最强大的战列舰竟如此不堪一击,他们无法忍受这个屈辱的事实。英国海军司令部决定集中最大优势,不惜一切代价围歼“俾斯麦”号。

  在直布罗陀海域待命的H舰队接到调令,北上追击“俾斯麦”号。在“胡德”号沉没的6个小时后,另外16艘战列舰以及大批的“剑鱼”式鱼雷轰炸机直接加入了这场追击。又过了一天,从H舰队“皇家方舟”号航空母舰上起飞的“剑鱼”式飞机终于击中了“俾斯麦”号。英国水面舰艇随后进行围攻,不可一世的“俾斯麦”号终于被击沉。包括司令在内的2千余名官兵葬身鱼腹。



丘吉尔登上威尔士亲王战列舰
  击沉“俾斯麦”号让在艰难中的英国人欢呼不已。

  虽然英国得到了美国的支持,但在英吉利海峡的另一边,德国占领下的欧洲大陆却是一片黑暗。

  波兰的情况最为悲惨,它在臭名昭著的德国总督汉斯·富兰克的统治下已不再是一个主权国家。

  犹太人被集中起来关进隔离区,在饥饿、寒冷和疾病的折磨之下慢慢死去。

  这些小孩儿在试图往华沙的犹太人隔离区里偷运食物时被抓住了。从他们脸上恐惧的表情可以想象得到即将面临的残酷刑罚。



丘吉尔签订租界法案
  越来越多的犹太人成为奴隶式劳工,他们被塞进运送牲畜的闷罐车厢里,一连数日没有食物和饮水,运往正在广为修建的纳粹集中营,不久后,一个更加凄惨的命运将会降临,那就是——大屠杀。

  捷克斯洛伐克也不得不忍受纳粹的野蛮占领,那里到处挂着纳粹标志。

  党卫军保安处首脑,冷酷狡猾的莱因哈德·海德里希充当了那里的最高统治者,他的正式头衔是波希米亚和维拉摩亚保护长官。

  在挪威,叛国者吉斯林的名字正在遭到唾骂。

  丹麦保存了一个自己的政府。虽然只有越来越少的行动自由,丹麦人民还是能够从他们的国王克里斯蒂安十世身上得到鼓舞。他没有离开丹麦,而且每天骑马走过哥本哈根的街头。

  这是比利时国王利奥波德在战前的阅兵式上,他也没有离开自己的人民,但事实上,这位身兼比利时武装部队总司令的一国之君觉得自己和战俘相差无几,因为他的国家正处在盖世太保和纳粹陆军的控制之下。



守住阵线
  荷兰的女王撤到了伦敦,组织武装力量继续抵抗,一些降敌者趁机建立了一个文官傀儡政府。

  在其它被占领的国家,也有人出于政治或物质的引诱积极与德国合作。像这些法国军人就组成了效忠纳粹的警察部队。

  这些比利时人报名参加了纳粹党卫军弗兰德师,相信苏联的布尔什维克才是他们真正的敌人,当列车载着他们开往东线战场时,他们不曾想到,这却是最后的临别了。

  在德国的部队中还有一些丹麦军人,他们中的很多人也都葬身东线战场。

  虽然沦陷区的人们都在忍受着德国法西斯给他们带来的痛苦,但痛苦并没有让他们就此消沉。很多国家在英国伦敦成立了流亡政府,准备推翻德国的占领。英国鼓励这些不甘向暴政屈服的流亡领袖们建立自己的军队,还向他们提供武器和装备。



英国人受到美国的援助
  法国将军夏尔·戴高乐无疑是其中的杰出人物。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戴高乐还是个中尉,他在凡尔登战役中身负重伤被俘,战后才回到法国。

  1940年6月,本来是法国最迷人的季节,然而德国侵略军未发一弹就占领了“不设防城市”巴黎,法国陷入一片恐慌。正当德军向法国腹地推进时,意大利也派出了32个师,越过阿尔卑斯山,入侵法国。

  法国总统雷诺把老态龙钟的亨利·贝当元帅调回国内,组成傀儡政府,也就是维希政权,他声称与德国合作是保护法国人民的唯一方法。

  他敌视英国,但不久,这种敌视就转化为仇恨。这种态度激化的根本原因在于英国对法国的一次进攻行动。

  因为担心法国投降之后,法国的军舰会落入德国之手,皇家海军向法国在北非的殖民地奥兰和梅尔比尔港发起了进攻,试图摧毁停泊在这里的所有法国战列舰,使之无法出港作战。

  攻击不仅摧毁了这些舰只,还使近千名法国水手丧生。这是主张绥靖政策的维希政府所不能原谅的。戴高乐虽然也为法国水手的牺牲而悲伤,但他更多的表示了对英国的理解。他强烈反对维希政府的做法,坚决要求抵抗德国的入侵,只可惜戴高乐当时只是法国国防部副部长,这种主张在一个纳粹控制的傀儡政府中显然得不到任何人的支持。

  6月17日清晨,戴高乐在机场送别丘吉尔的私人联络官斯皮尔斯将军时,突然跃上将要起飞的飞机,这个举动震惊了在场的所有人。飞机载着戴高乐飞往伦敦。



英国袭击德国战列舰
  第二天,在英国首相丘吉尔的支持下,戴高乐将军在英国广播电台发表了《告法国人民书》,他向三千万法国人民和全世界宣布:“法国的事业没有失败,他只败了一仗,并未输掉整个战争……法国的抵抗火焰决不会熄灭!因为他并非孤军奋战!法国不是单枪匹马,它不是四处无援!” 在讲话中,戴高乐还请求法国人向英国集结,加入到他发起的“自由法国”运动中来。

  忠于法兰西的志愿者们或者从德占区绕道西班牙,或者从北非殖民地经过直布罗陀海峡,甚至从远东来到英国。在戴高乐发表6·18讲话之后的一个月里,有7000多法兰西的爱国志士团结到戴高乐的身边。1940年7月14号是法国的国庆日,戴高乐率领他新组建的这支自由法国的军队,在英国伦敦的一个公园里举行了阅兵式,他向全世界表明了法兰西人坚决抵抗侵略者的决心。

  戴高乐的讲话使有良知的法国人沸腾了起来,在这幅叫做《法兰西未被征服》的宣传画中,画家用这个英勇不屈的女战士的形象代表法兰西,而她身后象征着自由的洛林十字架则正好点明了这幅画的主题——敌人可以用绳索束缚法兰西的身体,却难以桎梏法兰西人那颗向往自由的心。

  惊慌、恐惧和恼怒促使法国贝当政府组建军事法庭对戴高乐进行了缺席审判,判处他4年徒刑直至死刑。戴高乐并没有理睬这出闹剧。他把“自由法国”的总部设在泰晤士河畔的一座大厦里,在这里,戴高乐组建了法兰西的武装力量和日后的法兰西民族委员会。

  1940年8月,也就是他到达英国仅仅两个月,就亲自率领一支刚组建的“自由法国”部队和英军组成联军,在今天塞内加尔的达卡尔港登陆,进攻维希政府统治下的法属西非。

  虽然进攻不幸失败,但是戴高乐并没有因此而气馁,这个有着“公鸡”、“大鼻子”、“流亡国王”等等一系列绰号的倔强的法国军人在沉稳地积蓄着力量,等待反攻的时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1-14 20:36 , Processed in 0.265505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