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欧洲大陆上,东西线战事不断,胜负难定。在北海、地中海、波罗的海、黑海的广阔海域和大洋交通线上,海战也愈演愈烈。随着新式武器的出现,引发了海军战术的革命性变化,也使海上鏖战更为惨烈。德国海军能否撼动英国海上霸主的地位?谁又将是这场海上争霸最后的赢家?
1914年到1918年期间的海战主要是英国皇家海军和德国帝国
海军之间的交锋。早在大战之前,两国海军就开始了疯狂的军备较量。
自从1805年英国在特拉法尔加海战中击败了法国和西班牙的联合舰队以来,英国一直保持着海上霸主的地位。
1888年,威廉二世登上了皇位,他对照了英国的模式,认为德国要想真正的称霸世界,不仅需要强大的陆军,还必须有一支强大的海军。1898年,德国通过了《海军法案》,在海军上将冯·提尔皮茨的领导下,一个大型的造船计划开始了。
这一事件没有逃过大不列颠的注意。这个在19世纪独占鳌头的海上霸主,希望自己对全球的海洋事务拥有绝对的发言权。 1903年,英国将她的海军力量集结到北海地区,以应对德国舰队的威胁。
德国海军指挥官冯·舍尔
今天的海军强国都以航空母舰为中心力量,但二十世纪初还是战列舰当家的时代。战列舰上的火炮是主要进攻武器。
在二十世纪的头几年,战舰上的火炮有多种不同口径,一般在中心炮塔有四门300毫米的主炮,两边装备小口径火炮,这样可以在同一时间从不同角度发起攻击。但1904年到1905年间的日俄战争,却改变了这种舰炮设计。日俄两国为了争夺殖民地在日本队马海峡附近展开了海战。在那场战役中,日本凭借着大口径的火炮的优势,出乎意料地击败了强大的俄国而大获全胜。队马海战证明只有最大口径的舰炮对战争的胜负才具有决定性的作用,这导致了全大口径火炮战舰的发展。
1906年,英国制造了第一艘全大口径舰炮的战船,命名为无畏号。之后,这种新型的全大口径舰炮战船都被称为无畏舰。这种战舰的出现一夜之间使当时所有其他的战列舰都落了伍。这给了德国海军以迎头赶上英国的机会。英德之间开始争相建造无畏舰。德国很快提高了效率,将建一艘无畏舰的时间由三年缩短到了两年,这造成了英国的恐慌,他们开始计划建造更多的无畏舰,并不断地加大新型战舰的舰炮口径。这些早期的军备竞赛加剧了英德间的紧张局势。
到了1914年,德国有了14艘无畏舰,英国的皇家海军有了21艘。其他国家也竞相效仿,当时的世界海军强国都有了这种军舰。其中美国和法国各有10艘,俄国和日本各有6艘,意大利有4艘。03.57-04.20 无畏舰的火炮口径也在不断增加。最早的无畏舰上的火炮口径是305毫米,而到了战争前夕,英国伊丽莎白女王号上的巨炮口径达到了380毫米。
它的火炮射程将近13公里,是普通战舰上火炮射程的3倍。
伊丽莎白女王号还有更特别的地方。它是第一艘使用燃油代替煤炭作动力的战舰,这使它有更远的航程。
巡洋舰,是舰队的主力侦察兵,同时保护战列舰免受鱼雷艇驱逐舰的攻击。 1908年,英国建造了一种新型战列巡洋舰,火力稍逊于无畏舰,但速度更快。为了获得更快的速度,英国人牺牲了保护装甲,这使它在后来的日德兰大海战中付出了代价。德国人却没有这么冒险,他们建造的是装甲巡洋舰。
由于英国皇家海军势力遍及世界各大洋,需要一种能对远洋海域进行控制的轻型舰船,在战列巡洋舰之后,英国又制造了轻型巡洋舰。
德国指挥官冯·施佩
其他国家的海军也争相效仿。
鱼雷是19世纪下半叶发明的一种海军武器。鱼雷理论射程能达到8公里,距目标1000米以内发射的鱼雷有较高的命中率。到了19世纪80年代,小型的高速鱼雷艇已经开始服役。它机动灵活, 能对大型战舰发动袭击。为了保护主要战舰免受它们的威胁,鱼雷艇驱逐舰登上了舞台。
它们不久后还担任了诸如侦察敌情和发射鱼雷等其他的任务。
除了火炮和鱼雷之外,另一个对舰艇的造成威胁的武器是水雷。
现代意义的水雷是俄国人在1855年的克里米亚战争中第一次使用的。1914年的标准水雷都带有触角,如果撞到舰船,就会引爆炸药。潜艇和水面舰艇都可以布雷。
为了清除水雷,扫雷艇开始被使用。最早的扫雷艇往往是用打渔的拖船改装的,双艇同时作业,用两艇间悬挂的缆线将水雷排除。然后用步枪火力将它们破坏。1914年大战爆发之际,英国皇家海军的力量远比德国帝国海军强大。
当时,英国皇家海军有两个主要舰队,一个是基地在苏格兰斯卡珀湾的本土主力舰队,另一个是基地在马耳他的地中海舰队。皇家海军一共拥有无畏级战舰30艘,巡洋舰113艘,驱逐舰229艘,潜艇70艘等,总吨位为270万吨。
英军在西印度和南大西洋还有些小型舰队,同时它还能调动新西兰和澳大利亚为数不多的海军部队。
日德兰海战战图
英国还与盟国法国达成协议,英军可以使用法国的南部港口土伦,以集中双方在地中海的实力,防范基地在基尔和威廉港的德国公海舰队。
德国还有一些海军力量分散在世界各地,大多数战舰在战争爆发后没有能力冲破皇家海军的交叉火力返回德国。他们的任务就是尽量对协约国的海上贸易制造障碍。其中最有实力的是德国海军上将冯.施佩伯爵指挥的远东舰队,基地设在中国的青岛。冯.施佩的舰队包括“沙恩霍斯特”号、“格奈森瑙”号装甲巡洋舰和“埃姆登”号等轻型巡洋舰,它的主要任务是攻击英国商船和运兵船,并在这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远东舰队的艾姆登号轻型巡洋舰在战争的头几个月被派往印度洋袭扰船运。艾姆登号先后击沉过一艘俄国巡洋舰,一艘法国驱逐舰和十六艘商船。最后,被澳大利亚的海军击沉。
冯.施佩的舰队又从青岛出发驶向南美洲,给盟军的海上贸易制造混乱。1914年11月1日,一个基地在南大西洋福克兰岛的英国舰队在智利海岸外与远东舰队发生了交火。
在交火中,英军的两艘巡洋舰被击沉。
十二月初英军在斯特迪海军上将的指挥下进行了报复,在福克兰岛外海域摧毁了施佩的舰队。施佩本人和他的两个儿子也在战斗中身亡,和施佩一起葬身海底的还有他的旗舰“沙恩霍斯特”号和2200多名官兵。海军指挥官应同旗舰偕沉正是从施佩的战死开始成为一个传统。
除了远东舰队,德国在本国水域之外的海洋上还有几艘战舰。其中有两艘是戈本和布雷斯劳号巡洋舰,它们起先得到命令炮击阿尔及尔从而阻挠法国的殖民军队进入法国,后又被命令立刻去土耳其,这两艘军舰在8月4日炮击了阿尔及尔,并且躲过了英法舰队的交叉火力,到达了康斯坦丁堡。
水雷
德国的这两艘巡洋舰在战前进驻土耳其,很大程度上帮助了德国拉拢土耳其加入它的阵营。德国皇帝威廉二世也亲自访问了土耳其。英国对土耳其的亲德行为做出了强烈反应,海军大臣温斯顿.丘吉尔提出远征土耳其的达达尼尔海峡。
英军企图强行突破进入黑海,威胁康斯坦丁堡,从而帮助俄国对抗土耳其。
英法战舰从1915年2月中旬开始进攻土耳其。但恶劣的天气和密布的水雷给它们的行动带来了麻烦,尤其是水雷,它们炸毁了三艘战舰,还严重破坏了其他一些舰船。
派出的扫雷拖船也受到了土耳其防守部队炮火的袭击。最终,土军的炮火被压制了,但水雷还是能对英法的主要战舰构成严重的威胁。英国集结了一支远征军。英国、法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组成的联军部队,在4月25日开始登陆土耳其。但这次被寄予厚望的远征很快就陷入了僵局。
英国又增派了军队,但仍未打破僵局,战争和疾病造成的伤亡不断增加。
虽然辅助登陆的战舰竭力给以火力支持,对土军的阵地进行了轰炸,但却没能直接扭转地面战况。
无畏号
最终联军部队在1916年1月从该地区撤出。 在达达尼尔海峡战役中,联军伤亡共计14.6万人。这场战役的失利直接导致了保加利亚加入同盟国。丘吉尔也被迫辞去海军大臣的职务,前往法国前线作战。
在地中海的其他地方,意大利基本将奥匈帝国的舰队封锁在了亚得里亚海的北部。意大利的舰队主要对被奥地利人控制的巴尔干半岛的东岸进行了炮击,尽管造成了很大的破坏,但对在该地区的战势没有产生直接影响。
虽然联军尽了很大的努力,但德国和奥匈的潜艇还是经常能成功的潜入地中海。德奥的水面舰艇也力图进入地中海,但并不总能成功。在1918年6月10日,一艘意大利鱼雷艇成功地击中了奥匈的战舰圣斯蒂芬号。
舰上的士兵显然被这一突然袭击打蒙了。很多人没来得及逃离舰船,和它一同沉入了海底。
英国和德国的主力舰队的对峙和较量发生在北海。战争开始的时候,英国皇家海军加强了对德国的海上封锁,确保德国船只无法进入大西洋从事海外贸易。 英国的战略构想是用本土舰队封锁多佛海峡,从而将德国的公海舰队困在北海。 然而,还是有个别的德国舰艇穿越了英国的封锁线进行布雷。
德国派出了潜艇侦查英国本土舰队是否离港。
英国也派潜艇进入了波罗的海。
战争开始的时候,德国公海舰队没有贸然出动。双方在北海只发生了一些小规模的冲突。1914年8月底,英国舰队进攻了赫耳果兰湾,在这场战斗中,德国损失了三艘轻型巡洋舰和一艘驱逐舰。
不久,德军采取了报复行动。在11月和12月,德国舰队轰击了英国东海岸滨海城镇,企图引诱并围歼英国部分海军兵力。他们虽然没有达到目的,却杀死了上百名英国平民。
伊丽莎白女王级战列舰
这是一个多世纪来,英国平民第一次在敌国对本土所进行的军事行动中丧生。英德的海战开始进入白热化阶段。
1915年1月,英德在北海上发生了激烈的战斗。英国截取了德军的无线电信号,得知德国的舰队将要发起进攻。英国贝迪海军上将和他的第一战列巡航舰队拦截并攻击了德国舰队。
德国的一艘战列巡洋舰的两个炮塔被摧毁。另一艘布吕歇尔号巡洋舰因为舰体受伤速度减慢,被四艘英国战舰围攻,大约八百名船员和战舰一起沉入了海底。
1916年1月,莱因哈德·冯·舍尔海军上将被任命为德国公海舰队的新指挥官。他制定了新的作战方案,就是通过进攻来消耗英国本土舰队的实力。
冯·舍尔命令手下的战列巡洋舰作为诱饵到挪威海岸进行挑衅,从而将贝迪将军的巡洋舰队诱出它们在苏格兰的基地。这样,德军公海舰队就可以抢在英国本土舰队赶来救援之前消灭它们。
英国B型潜艇
1916年5月31日凌晨,德国希佩尔海军中将根据舍尔的命令率领5艘战列巡洋舰、5艘轻型巡洋舰和30艘驱逐舰组成的“诱饵舰队”驶出威廉港。在希佩尔出发2小时后,舍尔亲率公海舰队主力也悄悄地离开了威廉港。这是一支包括16艘无畏舰在内的59艘舰只组成的庞大舰队,隐蔽在“诱饵舰队”之后50海里处,等待贝迪的舰队上钩。
然而, 此次行动的天机早已泄露。 英国人破译了德国海军的无线电密码。5月30日下午, 杰利科接到一份来自伦敦的绝密情报:“德国公海舰队将于明日出航。” 他决定在海上集结所有的战舰对德军进行先发制人的打击。
皇家海军拥有24艘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军舰,正处于实力的巅峰。杰利科几乎动员了全部的英国舰队。 他率领包括24艘无畏舰在内的99艘战舰,浩浩荡荡地从斯卡珀湾出发了。
贝迪将军接到命令在31日下午和主力舰队会合。他带领舰队驶离了福斯河湾基地。
等到31日天亮时,双方的舰队都已经在海上。一场大战即将打响。这次战斗,成为两国海军交战以来的最为残酷的海战,也就是为后世所熟知的“日德兰海战”。无论是德国人还是英国人都是到后来才明白,他们即将展开的是海军史上最大的一次战斗。
下午两点,贝迪和希佩尔的诱饵舰队在海上相遇了,双方随即展开了激烈战斗。由于使用了立体测距仪,德国的火炮优势很快的显现出来。贝迪的六艘战列巡洋舰中三艘被严重击伤,其中有一艘由于没有装甲防护被炮弹打穿了弹药库,引发爆炸以至沉没。
双方都用驱逐舰向对方发射了鱼雷,但没有一方的鱼雷起到了决定作用。
英国本土舰队
希佩尔以为贝迪已经上钩,立即下令舰队转向,贝迪紧随其后。
此刻,舍尔率领的公海舰队在位于贝迪11.5海里的东南海面上,正等待着希佩尔按计划将贝迪引来,给它们致命一击。
很快,贝迪发现了公海舰队。现在舍尔的舰队开始追击贝迪了。舍尔希望能一举摧毁这支被引诱上钩的舰队,但让他没有想到的是杰里克正率领英国本土舰队向这里驶来。
贝迪将军试图告知杰里科具体位置,但他发出的信号一开始被误读了。直到下午6点,杰里科的主力舰队才与贝迪会合。
6点15分,舍尔发现了英国本土舰队的主力,他明白必须尽快的撤退,否则自己的舰队就会有全军覆没的危险。他果断地命令舰队在驱逐舰的掩护下,180度转向,向西南方向驶去。这个决定成功地使公海舰队从困境中摆脱出来,然而,舍尔面临着一个新的问题,舰队正在远离自己在东南方向的基地。杰里科担心在晚上会受到德国潜艇和鱼雷攻击,并没有下令追击,而是改向南行驶,企图切断德舰返回基地的航线。
英国本土舰队指挥官杰里科
舍尔的舰队如果不能在夜间返回基地,那么天亮之后,情况将十分危险。他下令所有舰船又一次180度的转弯,向东南方向驶去,趁夜向杰里科的主力舰队尾部发起攻击。他派出所有的驱逐舰拦截英军主力舰队,从而掩护公海舰队的主力突围。
按照舍尔的命令,德军驱逐舰从不同的方向进攻英主力舰队,给英军造成混乱。德国舰队和英军担任后卫的驱逐舰遭遇,由此演出了日德兰大海战的最后一幕。双方借助照明弹、探照灯和舰艇中弹的火光到了6月1日凌晨,公海舰队已经接近了基地,他们平安地躲过了英军的追击。
英国海军部给杰利科发来电讯侦察通报,告诉他舍尔的舰队即将回到威廉港,失望的杰利科只好带着他的主力舰队返回基地。这场盛况空前的海上争霸结束了。杰里克很清楚他没能摧毁德国的公海舰队,英军的损失实质上要比德军大。
不谈德国的火炮优势,这些损失也反映了英国军舰设计的基本漏洞。
日德兰海战结束了,交战双方都宣称自己是胜利者,以至于如何评判谁胜谁负成了世界海战史上的一段著名公案。
正如美国《纽约时报》对日德兰海战所评论的那样:“德国舰队像牢房中的囚犯一样,它攻击了牢狱看守,但却没能成功越狱。”
在这次日德兰海战后,德国舰队仍然威胁着英国皇家舰队,德国在经过这场惨烈的海战之后也改变了策略,他们要通过一个完全不同的方式来取得海上的控制权。
mms://winmedia.cctv.com.cn/tansu ... 300_20060524_11.wmv
1.网络不畅遇到关闭时,可反复连接几次即可。
2.用迅雷7下载后观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