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636|回复: 0

[【其它】] 世纪战争 第三集 堑壕战·地狱岁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1-13 20:16: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914年9月13日,在马恩河会战中失利的德军撤到了马恩河北面的埃纳河畔,这里有他们事先选好的阵地,他们要借此防守并进行反攻,英法联军也追击到了这里。两军经过3个星期的僵持对峙,终于意识到,正面突破是不可能了,于是他们开始试图包抄对方的侧翼。

  从瑞士边界到巴黎北部的这段防线已经被加固了,但是,从努瓦永尔北部直到比利时海岸线这段防线仍然存在着真空。于是双方都想从这一侧突破,即德军想攻打联军的左翼,而联军则设法攻打德军的右翼。这种对称运动的结果,使双方越来越加速向大海前进。这就是战史上所谓的“奔向大海”。

  就这样,机动战开始了,但是,当交战的一方准备包抄另一方时,总是屡屡受阻,无功而返。于是双方又继续向西北推进,往大海的方向奔跑。在此期间,两军试探性的进攻不断进行,伤亡人数持续上升。到了10月中旬,这场奔向大海的竞赛终于因为到达了英吉利海峡而结束。但是德军仍不罢休,企图撕破联军薄弱的防线,他们将部队集结起来,选择了一个进攻点。

  这个进攻点就是比利时西南部的一座古老的小镇,叫做伊普雷。伊普雷曾经是比利时的羊毛交易中心,镇上的一座500年历史的克洛思大教堂,让伊普雷享誉世界。当时,一支法国部队驻守在该区域的北部,另一支英国部队守在南部。德军决定将主要火力集中在英军驻扎的南部防线。

  联军的这部分防线拉得很长,而且兵力不足。所以,德军连续三个星期集中一切力量对此展开了狂轰乱炸。

  德军求胜心切,一度派出未经严格训练的年轻志愿者投入战斗。在战场上,这些志愿军由于缺乏经验,在机枪和自动步枪交织的火线中,成片倒下,死伤惨重。

  后来,德国人把那场战争称为对无辜者的大屠杀。



堑壕内的士兵
  联军虽然勉强守住了防线,但是却付出了极大的生命代价。可以说,英国首批远征军在这一战中大伤元气,再也没能恢复过来。

  伊普雷成为英国部队在法国的一个象征。英军当时死守阵地,毫不动摇。其实,从军事的角度看,他们如果后撤并将防线缩短,情况可能会好一些。

  泥泞、鲜血与恐怖相结合的伊普雷战役,是1914年西线的最后一场大战役。开战后连续几个月激烈的战斗让交战双方都感到麻木和疲惫不堪,双方纷纷深挖战壕,加强掩体,设置带刺的铁丝网,构筑固定阵地。很快,从瑞士边界一直延伸到大海,六百多公里长的战线上,横亘着一条布满战壕、隧道、掩蔽所和铁丝网的坚固防御线。至此,堑壕战拉开了序幕。这个局面一直延续了四年,直到战争结束。

  最初双方的堑壕就是草草挖出来的壕沟,但是后来随着战争的发展,一些指挥人员以及各种后勤力量也深入到了堑壕里,进行指挥和补给,因此堑壕被不断地加宽,防御体系变得越来越发达。

  大战开始前,交战各方都没有持久作战的计划。当英国远征军接受命令掘壕固守的时候,他们都没有挖掘工具,士兵们只好到附近的村庄里去搜罗铁锹,而部队也没有经过阵地战的训练,开始时只是挖浅坑,以提供暂时的掩蔽。但不久,壕沟就挖到两米多深,还开始对壕沟进行了伪装和连通。

  堑壕战对于德军来说也是新鲜的,他们的训练和装备本是用来打一场在6个星期内获胜的运动战,但他们很快就适应了这种新形势,开始着手把自己的堑壕搞得舒适一些,相比较而言,联军的堑壕要简陋得多。

  但对于双方士兵而言,堑壕都是真正的噩梦。进攻者往往失利,而防守者必须与泥泞和脚气苦苦作战,堑壕足成了当时士兵们常见的一种脚气病。

  堑壕网的出现使得作战越来越有利于防守方,阵地之间荒凉的无人地带,被无数黑洞洞的枪口虎视眈眈地瞄准着,攻击部队只要出现在无人区,对方战壕内的敌人就能清楚看见,并予以歼灭。所以在白天,只要一方稍有举动,落入敌方视野的话,必然会引起一阵炮火。因此,夜晚成了工作时间,白天则被有于休息和恢复体力。

  对于防守方而言,机枪此刻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那些埋伏在防御工事后面的机枪手像狂风扫落叶一样,将进攻士兵的生命轻易地夺走。

  在一战爆发的时候,真正认识到机枪重要性的只有德国,当时,德国陆军装备的是马克沁机枪,数量超过了12500挺。马克沁机枪是人类历史上第一种真正的自动武器,它在一战中发挥了无与伦比的作用,以至于后来有人将第一次世界大战称为马克沁机枪的战争。



德军掷手榴弹
  快速射发子弹的特点,使得马克沁机枪的杀伤能力达到了空前的规模。同时它的链式供弹系统,也为士兵们节省了很多装弹时间。

  由于马克沁机枪这种自动武器的出现,不仅大大提高了武器的杀伤力,而且也彻底改变了当时的作战方法。

  机枪的强大威力,使得每一方想发动进攻时不得不付出惨重的伤亡代价,许多士兵就这样在它的扫射下没有任何意义地死去,而那些据壕防守的士兵,伤亡率却微乎其微。为了更有效地杀伤堑壕内的守军,一些新型武器开始出现,迫击炮被越来越多地用于进攻前的打击。

  与此同时,手榴弹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1914年9月27日,德军首次向英军掷出了手榴弹,从那之后,手榴弹就成为了步兵的常用武器。而在早期的时候,空罐头盒或者瓶子常被用来制作手榴弹。

  虽然武器有了创新,但是却仍然不能有效攻克堑壕网的防御体系,随着僵持与对峙局面的继续,既然地面上的进攻没有成效,于是双方又把目光转入到了地下。不管是德军还是联军,都开始试图挖掘隧道通向对方。

  一旦隧道挖好了,隧道工就在里面放置大量的高强度炸药。这是一个非常紧张的活儿。隧道工们必须一直监听着外面的动静,听听是否有敌军也在挖隧道。有时一方会找到另一方埋下的炸药,还有时,挖隧道的敌对双方也可能因挖通隧道而相会,这时,双方就会展开殊死搏斗,直到一方完全倒下。

  炸药埋放好以后,必须将它和电子引火装置相连。整个系统必须经过严格测试,确保其能有效工作,隧道随后就被封死。1917年6月7日清晨,英军埋放在一个叫墨西尼斯高地的所有炸药被同时引爆,响声震耳欲聋,那些被惊吓住的守卫德军,很快被制服。

  随同武器的创新发展,一些新的作战技术也开始在堑壕战中出现,巡逻和狙击成为主要的战术。



德军发射马克沁机枪
  前进中的弹幕射击将会对敌军的堑壕予以重创。

  这种作战方式是用来摧毁铁丝网和被其掩护的工事,并且削弱守军的士气。

  进攻者然后就可以冲破无人区。一旦进攻者冲到对方的战壕边,他们就会卷入一场近身肉搏,用刺刀、枪托拳头搏杀敌军。

  幸存的进攻者需要巩固战果。如果他们不能迅速反应的话,就有可能被再次逐出。而且会在敌人的反攻中死伤更多。

  随着战争的发展,德军后来又出现了一种新的克服堑壕的渗透战术,当时德国第十八集团军司令古特尔在战场中积极运用了此战术,所以这种战术后来又被称为了“古特尔战术”。

  德军在运用此战术时,先派出一支经特殊训练的冲锋队为作战开道,这些冲锋队员懂得如何绕过敌人的火力中心,他们能迅速到达敌军防御体系的纵深,切断敌军通讯,从而给随后担负正面进攻的大部队创造有利的作战条件。

  这种战术在一段时间内取得了很好的战果,但是要顺利并成功地运用它却并非易事。

  但是在一战后期的几次作战中,由于德军的后勤保障支援能力减弱,古特尔战术也因此没能起到有效的作用。

  在很多情况下,战场的信息沟通是通过通讯兵完成的,他们当中很少有人能穿过无人区。这就意味着心急如焚的指挥官们弄不清前方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所以结果常常是,那些少数幸存下来的进攻者不得不独自杀出血路,所剩人数越来越少。

  由于通讯的不畅,剩下来的人还会继续攻击同一地点。这种状态会不断地反复下去。战死和受伤的人数总是不断上升,直到进攻者被迫停下为止。大批大批的士兵就这样在堑壕战中无谓地死去。



最早的防毒面具
  就这样,化学毒气战以它的臭名昭著登上了战争的舞台。

  1915年4月22日,这是一个晴朗暖和的星期四。还是在比利时的小镇伊普雷,

  下午4点,德军又发起一阵猛烈的炮击,90分钟后,联军的士兵们注意到一片奇怪的,略呈黄绿色的烟雾乘着轻微的北风,沿地面滚滚而来。当烟雾卷过堑壕,还沉浸在不知所措状态中的士兵们顿时窒息地喘不过气来。

  伊普雷上空升起的这种黄绿色气体宣告了人类又一种残酷战争方式的诞生,化学毒气战由此拉开了序幕。当时德军使用的是氯气,这些氯气被装在毒气罐里,由士兵带到前线战壕里释放。氯气通过一根蚯蚓般的细管子,从毒气罐里放出,乘风飘向敌阵。

  很快,德军就将这种原始的释放毒气的方法淘汰了,他们制造了毒气炮弹。毒气炮弹的弹药装得比较少,为液体毒气留出了空间,炮弹被射入敌军防线,爆炸后液体变成气体,可以使守军来不及躲避致命的毒雾。

  为了应对毒气攻击,士兵们匆忙准备了防毒面具,这是一张拍摄于1915年5月的照片,捂在士兵们嘴上的只是一层纱步衬垫,里面裹了一些经过化学处理的废棉花,戴起来活像一只肮脏的大口罩。为了保证将毒气过滤,每个大口罩中间还加固了一道绳索,配上酒瓶底一样呆板的黑色眼镜,可想而知,这种防毒面具的效能是何等有限。直到1915年11月,联军在一次突袭中捉到了12名德国俘虏,缴获了他们的防毒面具,德国式的橡皮防毒气面具才在协约国战壕里得到推广。30:54:00——31:41:04

  就在德军于1915年4月底在伊普雷施放氯气的时候,一个德国的知名学者正乘着飞机在战场的上空观战,他正是毒气的发明人哈柏。三个月前,正是他向德国参谋总部建议用有毒的氯气来杀伤敌人。

  当德军成功地使用了氯气之后,他们紧接着又研制出了一种新的毒气,这就是光气,这种无色毒气比空气重三倍半,比氯气的杀伤力大十倍。在通风地区,氯气和光气在3到6小时之内才能消散干净。

  协约国以牙还牙,开始着手制造它们自己的毒气炮弹,但德国人保持了领先。1917年7月,还是在伊普雷,他们采用了被誉为“毒气之王”的芥子气。

  整个战争期间,双方使用了45种以上的毒气,约12.5万吨,造成了100万人的伤亡,其中十分之一死亡。毒气的伤害是长期的,受害者会失明或是躯体变形,给他们带来了终身的痛苦。当时还是德军一个传令官的阿道夫.希特勒就曾经在一次战役中中了毒气,眼睛几乎失明,但是他却没有因此而警醒,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他将这令人发指的毒气又用在了残害犹太人的身上,集中营里这些貌似淋浴间的毒气室成了犹太人的地狱。

  就在1915年4月份,伊普雷的化学战打得如火如荼的时候,联军在其他地方对德军也进行了猛烈的攻击,进攻一直延续了几个月,直到1915年的秋季。但是同以往的结果一样,由于堑壕网的坚固防御体系,除了士兵们毫无意义地冲向死亡的铁丝网外,进攻没有取得任何实质性的进展。武器的创新也没能改变西线战场僵持与死亡的特点,双方的士兵都在麻木而倔强地坚守阵地,在这些徒劳无攻的秋季进攻中,联军的伤亡人数达到250万,而德军方面的数字也高达140万,当冬季来临的时候,双方都在各自讨论作战方案,希望在来年能有所突破。
mms://winmedia.cctv.com.cn/tansu ... _300_20060511_2.wmv

1.网络不畅遇到关闭时,可反复连接几次即可。
2.用迅雷7下载后观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9-23 21:18 , Processed in 0.121392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