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208|回复: 0

[【社会视角】] 别轻易给审判画上句号 科研工作者需要敲一下警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0-13 10:24: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推荐理由:善恶不分的社会是危险的
原帖地址:http://blog.china.com.cn/liangshichuan/art/4889303.html


梁石川



据新京报报道, 10日上午,备受关注的方玄昌、方舟子遇袭案在石景山法院开庭审理,华中科技大学教授肖传国等5人被指控犯有寻衅滋事罪。法院对本案启动简易程序,近5小时庭审后休庭。方玄昌及辩方律师等都走出法院后,又被通知庭审继续。据称当日5时许,石景山法院一审宣判,5人寻衅滋事罪罪名成立,主犯肖传国和戴建湘被判拘役5个半月。



对此,方舟子在其新浪博客撰文,用五点质疑检方与法院使用法律的不当。其称,被告人肖传国等人应以“故意杀人未遂罪”起诉。由于方舟子的做过“处理”,其博文复制了再粘贴,会出乱码,博文也不让评论。因此,笔者从其博文后,无法看到网友的评论。



不过,新京报在报道此案时称,10日晚,方舟子表示,得知判决结果后,他更担心自己的人身安全,“这些人放出来以后,会不会变本加厉报复我”。他称,还有其他不少曾被他“打假”的人,这么轻的判决,有可能让这些人肆无忌惮地效仿。肖传国提供给打人者的资料中,既有他的照片、地址,还有自己妻子的照片,这样的判决结果,他也担心今后家人的安全。其认为,此案中警方刑侦工作干得非常漂亮,但后期的公诉和审理没有跟上。“这样的结果对辛苦侦破此案的民警和我来说,都是个遗憾。”



虽然方舟子的博客文章复制有乱码,也不让评论。但是,现在是一个互联网时代,就像其利用网络学术打假一样,网络是洞开着的。关于方舟子的报道,可以说是扑天盖地,各路褒贬不一的评论,仅靠方舟子的个人博客“封杀”,仅是隔皮挠痒,无济于事。没做亏心事,不怕鬼叫门,方舟子无需过分紧张,不同的声音对于其调整“打假”战略或许更有帮助。人做事不可以做“山大王”,也不能“天下老子第一”。做为公众人物,没有开阔的胸怀,只是小肚鸡肠,如果那样,与肖传国一样,就成了一个四两另一个半斤。



原本中国是一个生产科学家的大国,没有人出来挑刺,说不准会乱成一锅粥。环球网编译英国《经济学家》的文章称,“从发表文章的数量上来看,中国是地球上第二大生产科学的国家。”中国鼓励科学工作者进行科学研究,发表自己独到见解的学术论文,这无可厚非,因为科技的进步,是强国之本。有报道,18日的美国《时代》周刊亚洲版,将选用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作为封面人物,虽然其议题关注的是“人民币汇率”问题,但是采访温总的CNN著名主持人扎卡里亚,还谈到“中国正投放巨大资源于教育事业,产业链逐渐升级。”



报道称,自1998年开始,中国大规模地向教育投放资源,投放在教育事业的开支为中国国民生产总值的三倍。过去10年,中国的大学总数较以往增加了一倍。2007年,中国的大学生总数为500万人,较1997年的100万名大学生增加了5倍。中国九大高校组建中国版的“常春藤联盟”。



借此一例,我们可以充分看到,国家对于教育发展以及科技进步的重视程度。虽然中央政府下了老本,花了大本钱,但是,庞大的宏伟目标的背后,总有人出来捣乱,让原本纯洁的教育界、学术界就闹出了肖传国雇凶“锤敲”方舟子的国际笑话。早前,笔者看到过一篇报道,说的是成都在校大学生陈双今年高考结束后,为感谢老师,到茶馆里请老师吸毒。笔者在看到报道时,身体正在长病,腰酸背疼的,没来的及“夸奖”这对师生的楷模壮举。对此,四川省教育学会研究员纪大海说了一句话人受益颇深的感言:“坏老师能带坏一代学生。同样,肖传国的行为影响的将不只是打了方舟子出了口恶气这么简单,他败坏的是整个中国科学界学术研究的声誉。



英国《经济学家》的文章称,在西方国家,学术的争议有时也会非常激烈,但他们极少会因此拳脚相加。但8月29日,中国的科学博客作者方舟子在街上遭袭。同年6月,财经杂志的记者方玄昌也遭到相似的袭击。此后,方舟子、方玄昌批评对象之一的华中科技大学泌尿科医生肖传国被逮捕,同月28日,他承认了自己的罪行。



道德,最终获胜了。中国学术已经向文明对话的标准迈进了一步,而这种标准在西方人看来在自己国家已普遍存在。你越深究这件怪事,越会发现中国科学界整肃科学家行为的需要有多迫切。方舟子的网站“新语丝”一年会贴出100篇左右揭露学术欺诈的文章。中国在处理此类的欺诈上没有适当的程序,因此他认为自己的网站平台对于反对学术不端行为是必不可少的。尽管许多控诉是匿名的,也没有真凭实据,被指控的人即使无辜也无法反驳,但这确实给中国学术界点亮了一盏灯。



方舟子与肖传国的恶交可追溯到2000年“新语丝”设立之初。肖传国以“昏教授”的笔名攻击新语丝的运行方式。此后两人有过数次激烈的交锋和互相指责,包括2001年,肖传国举报方舟子剽窃一篇科学文章;2005年,肖申报了中国科学工程院院士,方舟子搜集材料指责其学术诚实及忠诚感不够;此外,方舟子称肖传国夸大了他发明的一项新型手术的疗效,并认为其安全性和疗效都有待检查。等等。



如果这只是一次独立的口角,它很难说明什么问题。可是,它与更广阔的背景相关联。例如,2006年,120个中国科学家,其中很多在美国工作,写信给国家制定科学政策的官员,控诉那些毫无根据和匿名的人身攻击给他们带来的危害。他们不仅要求成立独立的专家委员会来调查学术不端行为,而且认为调查应该私下进行,在罪行被证明前应对当事人做无罪假设。可惜,这事没有什么进展,也没有任何一个人站出来。从发表文章的数量上来看,中国是地球上第二大生产科学的国家。而这样的事件使人不得不质疑这种高效背后的可靠性。没有诚实的学术,中国的发展将受到阻碍。



是的,英国《经济学家》的文章没错。笔者以为,中国的科学家的道德表现是需要提高,教育也应该增加他的纯洁度。但是“打假者”同时,也应该需要肚量,亦学术界、科研界同样也需要肚量,相互敲一下警钟,对于中国这个正在崛起的大国,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0-6 10:28 , Processed in 0.103836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