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250|回复: 0

[【社会视角】] “买书送黄金”也就是个商业噱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9-25 19:23: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http://star.news.sohu.com/20100925/n275236447.shtml

 韩寒披露,在他的新作《1988:我想和这个世界谈谈》限量版中,每本书附送了价值3000元的足金。“‘书中自有黄金屋’,我用最直接最粗俗的方式印证一回。”此事一经公开,立即引起了舆论很大反响。有人称韩寒的形象因此“再一次高大起来”,认为他是在用“最实在的方式彰显知识的价值与力量”。

  我倒不认为此举有那么多崇高意义。即便韩寒的个人形象可以从中获益,究其根本,这也不过是一场事件营销。“买书送黄金”,看上去更像是一个噱头,而不是什么“惠民”之举。100本限量版图书,充其量也就是送出了价值30万元的促销品。而这个成本,出版商一定事前经过了细密测算。否则的话,你让出版社推出1000本限量版黄金书看看?就算韩寒肯这么做,想必书商也不会有这个气魄。

  和以往一些限量版、珍藏版图书的营销方式有所不同,《1988》没有采用卖包装的盈利形式,而是倒贴钱,赔本赚吆喝,这自然容易博取读者好感,也和韩寒自身形象十分契合。这也说明,此番“买书送黄金”策划活动技高一筹,颇具正面意义。但并不是说,这就一定彰显了什么“知识的价值与力量”。再高明的商业行为仍然是一种盈利方式,而知识的力量当然也用不着拿黄金来衡量。韩寒作品的文化价值在他作品的字里行间,而不在于书中多了或少了一片金叶子。

  有些人一直搞不明白商业和文化的关系,以及二者边界所在。通过这次一些人对“买书送黄金”的评价,依然让人看到了这种状况。不错,韩寒是个作家,而且是个有思想的文化人,可这并不意味着,他就应该无私奉献,视金钱如粪土。话说回来,作为现代文人,韩寒(尤其是他的代理书商)不可能不关注作品的销售情况,但也没有必要像有些“文化商人”那样以文学的名义捞钱,混淆了自身角色定位。譬如时下某些所谓偶像派作家,作秀的本事远远比写作来得厉害,这样做其实是舍本逐末,甘心沦为娱乐化、商业化的模特儿。

  相较而言,韩寒是清醒的,他也赢得了众多读者的青睐。但是,却也不能因此无限拔高一个人的作用和意义。不说韩寒也有自身局限性,仅以“买书送黄金”活动而言,明明就是商业行为(何况这可能是出版商所为),何必夸大事实,赋以其近乎神圣的价值。爱一个作家,最好的方式是阅读他的作品,而不是像明星粉丝一样追随于作家的屁股后面,更不是充任“护法使者”,对持有不同看法的人加以嘲笑、谩骂。

  我对这个商业噱头并不反感,但对那些莫名其妙的溢美之词感到不舒服。远离崇高,做一个独立的、清醒的人,这其实也是韩寒一直提倡和期许的品格。我想,韩寒本人对这些说辞也不见得会很受用吧———虽然这可能正中出版商下怀。

捧韩族无限夸大了此举的意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1-20 15:17 , Processed in 0.252233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