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169|回复: 0

[【教育时事】] 感恩教育缺的不是钱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9-15 06:01: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这句曾经流行于网络的话,用到郑州市第26中学应对渐渐变成“送礼节”的教师节上,还是有几分贴切的。今年,该校以每个学生发10元的数额,共发给学生约1.8万元的“感恩经费”,让学生自制贺卡、玫瑰等礼品送给老师。该校校长表示,以后父亲节、母亲节,还要给学生发钱,让学生给父母送礼物,以提倡感恩和孝道。

  在连篇累牍地报道和批判教师节成了家长“送礼节”的背景下,郑州26中的逆向做法无疑让人感到些许欣慰。在这个过程中,既减轻了家长的负担,又启蒙了学生的感恩意识,还让老师们感受到了节日里的尊敬。

  当然,质疑依然难免,譬如“这是学校在鼓励学生给老师送礼”。但是,设若“感恩经费”发生在父亲节或者母亲节,这种质疑当会偃旗息鼓,原因就在于学生所送礼品的对象不同。既然如此,我们为何不能像鼓励学生感恩父母一样,理解学校的良苦用心?事实上,我们现在所缺乏的恰恰是对下一代多维度的感恩教育,而不是感恩教育已然泛滥成灾。

  据实而论,“感恩经费”的局限并不体现在学生所送礼品的对象上,而是体现在单调的送礼形式上。我们固然是一个礼仪之邦,很多送礼与收礼是属于正常的人情礼节,但即便如此,也决不能将感恩教育完全理解成送礼。在形式上,小学生郑重地向老师行一个队礼,或者如同亲吻父母一般给老师一个纯洁的吻;中学生给老师一个深情的拥抱,这都应该是感恩的表达形式。在时间刻度上,也并非只有在节日里才能让感恩之情乍现,发自肺腑与真情的感恩,恰恰应该流淌在平凡琐事的细枝末节处。

  进一步说,当我们发现孩子们日益突出的自我意识后,在切实具有矫正力的感恩教育建构上,却显得茫然失措,于是“洗脚”、“献花”乃至下跪等等要求,都被我们作为法宝,却往往形式的意义大于内涵的价值。究其根本,这些举措多是节日性的或者运动式的,构不成触及心灵的培养。

  由此来看,设若能够将这笔“感恩经费”用来支持系统的感恩教育的研究与实践,让感恩教育贯穿于学生求学的全过程,让学生的感恩情愫不只表达给老师和家长,还要向更多需要感恩的人致以心灵的敬重与回馈,当是最为理想且颇具价值的经费花销。

  “过去这些年里,师生关系沾染了铜臭味,不正常,我们想回归传统。”从郑州26中校长的这番话中,我们能够读出其致力于矫正庸俗的努力。只不过,这种矫正还过于浅层化,有一点头疼医头的局限。当然,任何试图突破沉疴积弊的革新,都不可能一蹴而就,充满良善的“感恩经费”还能够产生更温暖的价值。
http://opinion.people.com.cn/GB/12718316.html
推荐理由:感恩教育是全社会的事情,要多方面的努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0-1 09:39 , Processed in 0.127381 second(s), 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