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258|回复: 1

[【其它】] 加拿大的“大城市”不好玩儿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9-11 15:22: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李牧

我刚登陆加拿大时,负责移民安置服务的顾问告诉我:“不要到市中心(DOWN TOWN)租房子,治安不好。”我对她这句话的理解随着年月积累

越来越深。这位顾问是早年移民加拿大的上海人,她深知华人酷爱大城市酷爱繁华闹市的习性,而加拿大的大城市并不好玩儿。

城市越大,越是政治经济文化重心,财富越多,机会越多——这是一条在中国畅行不悖的“真理”。但并不是说,在别的国家也是如此。至少在我生活了几年的加拿大不是这样。

有这样两个统计数字。第一个数字,是加拿大第一大城市多伦多人口普查的结果,有一半人口不是在加拿大出生。这个表述很“科学”,在写本文时,我对其解读是:加拿大本地出生者用脚投票,没有选择多伦多为居住地。据统计,每40名移民当中,只有1人会住在1.5万人以下的小镇或偏郊地区;相比之下,每5名本地人之中,就有1人不做「城市人」。

第二个统计数字,加拿大三大主要城市:多伦多,温哥华,蒙特利尔,容纳了新移民的七成到八成。每年二十五万左右的新移民中,有约百分之四十三定居在多伦多,超过十万人。

加拿大制定移民政策,是为了解决这个地广人稀国家的人口均衡。在申请移民时,移民目标地就是一个重要的评估因素。但移民还是进入“门户城市”。挤爆多伦多,让该市人满为患、环境恶劣,不是制订移民政策的初衷。议会不知讨论了多少次,加拿大真的不需要更多的博士在多伦多当洗碗工、开出租车。

加拿大统计局(Statistics Canada)发表的一份报告显示,於偏远地区定居的新移民比选择於大城市定居的一群,更容易与加国土生土长人士拉近收入距离,从经济层面融入主流社会。

加拿大统计局这份报告收集了由1992年至2005年的数据。数据显示,选择在大城市定居的新移民,来加首年与本地人士的收入差距37%。但选择於偏远地区定居的新移民与本地人士的收入只差距14%。

同一份了告,由于人口较少较集中的关系,新移民要与主流社会建立人际关系网络会变得更容易,而与主流社会建立这些关系网络,是融入主流社会一大捷径。这份报告没在回避一个事实:居住小城镇的新移民英语或法语水平较高。

以俺的经验,“城市”对相当一部分中国人来说非常敏感。做城里人,拿城里户口,意味着什么,对国人记忆犹新。一直到2000年代以前,国内省级大学还有那来那去的分配方针。于是,考大学是考工作,考研究生是考户口,居然就成了多年流行的口头语——真不能不为教育悲哀。

几年前户籍改革还在原地踏步,俺一老哥们,在上海开着一家年营业额千百万的企业,雇着近百员工,抓着我手愤愤不平:“妈的我要是进上海,得把户口换成蓝本。我有个哈尔滨的红本,为什么要换成上海的蓝本?”听到最后,我也没搞清楚,他是为了发展企业还是为了买房子,遇到了一个什么障碍。

城市与教育、福利、权益甚至尊严有关,这是另一个问题了,本文不想深究。至少在加拿大,城乡差别是不存在的,在多数人概念里,城市的居住环境远不如乡村。西人好房子的概念,是看不见邻居的屋顶。

顺便多说一句该不着的,在俺朋友俞天任有关日本的介绍中,明治以前的日本,有文化的全是乡下人,城里人基本上是文盲。江户也好,大阪也好,役所想找个书记员什么的十分困难。强盛时期的罗马帝国,首都罗马曾经挤满贫民,赛车斗兽很大程度上是为这些人提供娱乐,给他们点儿事做免的惹事生非。据说工业革命初期的伦敦亦如此。

今天,上海人口一半以上是新移民,据说商店里讲沪语没法沟通。那么,蓝本红本的问题,大约已经没有了罢。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92eee70100l2f3.html

看看加拿大的城乡差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9-11 15:25:24 | 显示全部楼层
西人好房子的概念,是看不见邻居的屋顶。

隐私第一,安全第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1-18 13:28 , Processed in 0.266229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