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224|回复: 0

[【社会视角】] 图文:首条交流特高压验收为何一拖十个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9-9 23:09: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简要内容:这一宣称已获成功的示范工程为何拖了十个月才验收呢?曾德文是国家验收组中对晋东南—南阳—荆门交流特高压示范工程建设运行心存忧虑观点的代表人物,他系原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公司专家委员会委员,教授级高工,现已退休,从事电力规划与系统设计研究工作近五十年。




  

国家电网隆重庆功工程评价意见分歧
  8月12日,国家电网公司为晋东南—南阳—荆门1000千伏交流特高压试验示范工程通过验收召开表彰大会,并宣布:“到2015年将建成三华特高压电网,形成‘三纵三横一环网’,我国特高压电网建设驶入快车道。”
  然而,据记者了解,国网公司这一“宣布”似为时过早,围绕交流特高压的争论从未中断。国家验收终验专家组去年7月就提出了《终验检查报告》,直到今年5月,验收组成员才分别签字。
  这一宣称已获成功的示范工程为何拖了十个月才验收呢?曾德文是国家验收组中对晋东南—南阳—荆门交流特高压示范工程建设运行心存忧虑观点的代表人物,他系原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公司专家委员会委员,教授级高工,现已退休,从事电力规划与系统设计研究工作近五十年。曾德文对这一特高压示范工程的总体评价是:“工程建设的成就不容低估、存在问题不应忽视、工程的作用有待充分发挥。”
  实际输电能力就像换季服装——折上折
  2004年以来,国网公司力推交流特高压,把其强大的输电能力作为重要宣传点。国网宣称,一回特高压交流线路输送能力为400万—500万千瓦。
  然而,不少业内人士认为,国网宣传的这个数字只是线路自然功率理论值,就像一些科研机构称,人在饮食、情绪控制、环境改善、医学、基因等科技获得重大突破时,理论寿命应该在200岁以上一样。要实现交流特高压远距离输电的理论值,要么代价太大,要么技术不可行,从而根本无法实现。
  这一点在工程设计阶段得到了验证。据悉,考虑到示范工程的经济、技术问题,设计输电容量最多可能达到250万—280万千瓦,相当于打了六折(设计输电容量是最大可能的运行容量)。
  清华大学电机系教授王仲鸿从事电网研究50余年,其专业性与独立性为业界称道,他对《中国能源报》记者说:“这样一来,国网公司曾论证的交流特高压优势就会成比例地下降,一般工程人员不好将其理解为成功。”
  即使打了六折,250万—280万千瓦的输电能力仍然只是停留在纸上谈兵,示范工程运行1年7个月来,实际情况又如何呢?
  掌握第一手数据的曾德文对记者说:“试验工程调度运行中的最大输送功率控制在190万—200万千瓦,曾经在调试时不到一秒钟内‘唰’地闪到了283万千瓦,与直流输电相比没有任何优势。并且由于供需限制,投运以来一般送电只有100万—150万千瓦,特高压工程应有的作用尚难以充分发挥。”

为什么会有如此巨大的差距?
  业内元老蒙定中以其电力工作经历回答了这一问题。蒙老从1950年参加工作至今从未间断对电网运行的研究。他为记者解释了其中的原因:“示范工程用交流线将华北—华中电网相联,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低频振荡。验收数据证实,按低频振荡小于10%的规定,其输送功率大多在160万千瓦以下,否则就会影响电网安全,现有技术无法解决,限制了输电能力的发挥。”
  记者观察了示范工程运行时录波图,出现低频振荡时,功率曲线就像心电图。
  经济效益差河南-河北联网被迫成“盲肠”
  任何一项工程的建设,都要评价其必要性和经济效益。试验工程和国网规划的三华同步网经得住这样的考核吗?
  曾德文对记者说:“在实际投资大大低估的情况下,试验工程输电距离只有645公里,单位千瓦输电能力的投资却高达近3000元。如果仅仅具有没有容量效益的输送电量功能,靠山西对华中电网燃煤发电的可变成本优势是无法支撑耗资巨大的特高压工程建设的,经济分析及财务评价显然很不合算。从取得水火互济、事故支援等联网功能,也完全不需要采用交流特高压电压等级。”
  联合国经济社会事务局2005年在纽约发表《国际电力联网多方面要点颁布》文件指出:“长距离输电应采用直流,和交流比较,超出600公里都是直流输电的经济距离。”
  曾德文向记者透露了一个情况:“为确保试验工程不出事故,原来的河南-河北500千伏联网线退出了运行,否则会形成1000/500千伏的电磁环网,严重影响电网安全。”
  电磁环网,对电力行业外的人士也许是个陌生词汇,它的存在常常给电网运行埋下重大隐患,是国内外很多大停电事故的元凶。
  蒙定中给记者举了个例子:“1996年5月28日的华北电网失稳和2006年7月1日的华中电网事故,都是这个电磁环网造成的。更为严重的是,三华同步网的1000千伏线路输电必须靠500千伏网支持才能多送电,所以1000/500千伏电磁环网不能像500/220千伏环网能够解环,后患无穷。”
  记者查阅了《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导则》,《导则》明确规定:“应避免和消除不同电压的电磁环网。”
  “为了确保通过验收,避免示范工程与河南-河北联网形成电磁环网,随着晋东南—荆门交流特高压的投运,后者被迫退出运行,完全闲置,成了名副其实的‘盲肠’。”
  名曰水火互济实为煤电倒流
  晋东南-荆门交流特高压线路全长645公里,横贯华北、华中两大电网。
  2009年10月16日有报道称:“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团考察山西长治1000千伏变电站,当代表们得知,通过特高压输电线路,今年盛夏首都北京用上了华中水电时,由衷感叹:由可再生的水电能源替代火电,从运煤到输电的用能结构调整,从火电设备向特高压输变电高端技术的转移,将悄然引领我国向高科技含量、高生产力的经济发展方向演进。”
  曾德文对记者说:“这纯属瞎忽悠,把典型的煤电倒流宣传成了交流特高压工程建设的伟大意义。”
  数据显示,2009年1月初至2010年7月底,试验工程累计输送电量157.54亿千瓦时,其中华北送华中106.92亿千瓦时,华中送华北50.62亿千瓦时。
  看到这组数字,读者已经可以看出端倪。华北送华中电能的近一半又回流到了华北,可以这样形象地描述:从山西运煤240万吨到湖北发电再送回山西。
  曾德文向记者介绍:“即使在丰水期,华中电网也可以完全消纳三峡、四川外送华东、广东、西北后的全部自发水电,任何名义的‘南电北送’,都是典型的长距离煤电倒流及电力潮流迂回,大大增加了电网能耗。电网企业固然可以通过这种电能交易的过网费增加收益,但却严重违反了国家能源发展战略和能源合理流向,违背了电网企业在节能降耗、发展低碳经济中应尽的社会责任。”
  曾德文补充说:“即使华中电网内偶尔有多余水电,也可用现成的湖北至河南的四条500千伏线路多送河南,这些线还远远没有得到充分利用,根本没必要通过交流特高压工程,以造成能源浪费的煤电倒流方式来实现南电北送。”
  背景链接
  2006年8月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式核准建设1000千伏晋东南-南阳-荆门特高压交流试验工程。工程于2006年底开工建设,2008年12月全面竣工,12月30日22时完成系统调试投入试运行,2009年1月6日22时完成168小时试运行正式投入商业运行。
  据统计,截止2010年7月底,试验工程累计共输送电量157.54亿千瓦时,其中华北送华中106.92亿千瓦时,华中送电华北50.62亿千瓦时。线路最大输送功率按150万千瓦至200万千瓦控制,一般送电100万—150万千瓦,瞬时最高超过220万千瓦。
  国家核准特高压交流试验工程静态总投资为56.88亿元(其中不包括荆门特高压站的第三回500千伏出线间隔投资3103万元,也不包括两端接入500千伏电网的配套工程投资14893万元),动态总投资为58.57亿元。

http://www.022net.com/2010/9-9/483572193046713.html

任何新科技都是摸索中前进,美国一直都是这样。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5-1-6 06:15 , Processed in 0.284252 second(s), 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