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楼主: fenglong88

[【辩证轩】] 教学“辅料”汇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0-4 21:41:27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9楼fenglong88于2010-10-04 20:57发表的 :
谢谢hzyuan兄的总结,很是受益,其中有些地方,很值得借鉴。也有些内容提高了我的认识,再次感谢。也有一些想法,现在一时理不出头绪,等稍后再与兄交流。
我应该谢兄的,这次能让自己把东西整理出来,期待和兄的交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0-5 23:15:43 | 显示全部楼层
对话朴质而深挚,对中学语文与大学语文教育教学的贯通有战略意义,希望两位继续下去,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0-6 07:50:38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21楼青柯于2010-10-05 23:15发表的 :
对话朴质而深挚,对中学语文与大学语文教育教学的贯通有战略意义,希望两位继续下去,谢谢。


青柯兄也要多发表一下意见呀。自问,人文素养不及青柯兄。还希望兄能多多赐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0-6 08:39:03 | 显示全部楼层
long兄谦逊而专心,yuan兄博学而自悟,这番对话都是从自家胸中长出来新鲜的花朵,让我心仪让我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0-6 08:54:58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学与大学,教师各司其职,内容各有所从,如果说有什么贯通或相近、相似的话,我以为“与人并立而使人化”,可以算是其一。照本宣科、引导示范、互为主体、师生对话、鱼渔兼授等等,都各有价值,如能导向“使人化”,则更有价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0-6 10:49:24 | 显示全部楼层
青柯兄好一个“化”字,弟似有所悟,大可咀嚼品味一番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0-6 14:28:47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24楼青柯于2010-10-06 08:54发表的 :
   中学与大学,教师各司其职,内容各有所从,如果说有什么贯通或相近、相似的话,我以为“与人并立而使人化”,可以算是其一。照本宣科、引导示范、互为主体、师生对话、鱼渔兼授等等,都各有价值,如能导向“使人化”,则更有价值。



谨受三位仁兄之教,有礼了。

语文教材的使用与语文课堂效果,果能实现“化”,真是光明境界。假以时日,定以文字向诸位仁兄讨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0-6 16:41:06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26楼陶梦于2010-10-06 14:28发表的 :



谨受三位仁兄之教,有礼了。

.......
哈哈,兄是专门研究这个的,等兄赐教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0-6 17:27:01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27楼hzyuan于2010-10-06 16:41发表的 :

哈哈,兄是专门研究这个的,等兄赐教啊



惭愧,楼上诸兄对语文精义的把握,启我心智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0-20 19:31:33 | 显示全部楼层
辅料十五

1、学于古训乃有获。《古文尚书•说命下》
2、玩人丧德,玩物丧志。《古文尚书•旅獒》
3、不矜细行,终累大德。《古文尚书•旅獒》
4、树德务滋,除恶务本。《古文尚书•泰誓》
5、作德,心逸日休;作伪,心劳日拙。《古文尚书•周官》
6、如日之恒,如日之升。《诗经•小雅•天保》
7、量力而动,其过鲜矣。善败由己,岂由乎人乎哉!《左传•僖公二十年》

辅料十六

尊位所体现出来的礼仪问题和社会问题。结合学生生活实际,酒席安排座位中的礼仪;家居格局方面,看老人的住房,可以推断这家人对老人的重视程度。


辅料十七

《鸿门宴》是一篇比较长的文言文,虽然司马迁的文笔生动,但对于学生来说,也有些困难。鲁迅先生曾经评价《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这是从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两方面来说的,以往语文课的教学大多集中在文学性方面,比如分析刘邦和项羽的人物性格,详略得当的叙述、张弛有度的情节、个性化的人物语言等等。然而,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这段文字的史学价值在哪里?如果从史学的“人事的经验”上看,到底能获得一些什么样启示?

带着这个问题,重新审视了一下这一篇文字。从文章中,我们可以看到项羽“不忍”,从文章外,也可知道项羽这样做的后果是什么,但问题是,如果我们抛开后果之后,我们能从文章中看到什么呢?从项羽身上,我们很难找到答案,因为除了项羽的性格上的弱点之外,在项羽身上找不到一些有益的人事经验——虽然项羽的失败也是一种反面的教材,但毕竟不是正面的经验。所以,我又重新审视了一下刘邦的表现。

刘邦在这一段历史中,表现得比较软弱,甚至有些狼狈,有些评论家认为司马迁是在“揭刘邦的短”。其实,在这一段的描述中,司马迁虽然是在《项羽本纪》中来写项羽的失误的,但从刘邦的应对过程中,我们还是能学到一些人事的经验的——尤其是处于“弱势”情况下如何化解危机并转危为安的。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沛公的处事原则

一、遇事询问,不专断。以对自己有利为前提,善于听取并吸纳别人的意见。在文中有两处,一是听取张良的建议,一是在逃跑之前听取樊哙的意见。

二、谙熟于人情世故。人际关系往往是战争中被人们忽视的,而刘邦却非常懂得怎样打好“感情牌”,询问项伯的年龄,是为了制定后面的策略,而一句“我得兄事之”,不单表明对项伯的尊重,也体现了与张良关系的亲近。而后面先与项伯联姻,再让项伯传话的做法 ,一来可以先消除项伯的戒心,二来通过“亲家”的关系使得项伯在传达信息时更会为自己出力。而后来,在项庄舞剑的时候,项伯“翼蔽沛公”的行为更充分显示了这个“拉拢”策略的成功。

三、精心细致的准备。在这故事中,司马迁并没有谈到刘邦的准备,但我们从刘邦阵营的一些行为中也可以看到,刘邦在来项羽大营之前是做了充分的准备的。这些准备有:

1、礼物。玉壁、玉斗,这是社交的礼仪,虽然此行的目的是消除项羽的杀心,但刘邦并没有因为祸将及身而乱了阵脚。

2、随从。“旦日,沛公从百余骑来见项王”,为什么只带“百余骑”?按说,刘邦当时的军队有十万人,能带的人应该改很多,而且这次出访是很凶险的,为什么只带“百余骑”而不多带一些人呢?我想,刘邦也一定考虑过此行的凶险,但也考虑到了多带人来的弊端——容易让项羽起疑心:既然你沛公没有背叛之心,为什么带那么多人来保护你的安全?这样一来,人绝对不能多带。那能不能不带人或少带人呢?也不行,那样的话,如果一旦双方翻脸,那么刘邦就真的不安全了。所以,“百余骑”虽然不多,但移动迅速,足以形成一个保护队形,即便正面交锋也能抵挡一阵子,而这一阵子足够沛公撤退了。更何况,刘邦阵营中的几员大将也已经乔装为护卫跟随而来,这样一来刘邦的安保工作可以说是准备充分了。

3、言辞。在这一点我们可以看到,刘邦方面进行了几方面的考虑。第一方面,表现在言辞的谦卑上。在这方面,刘邦充分揣摩了项羽的自大的心理,见到项羽后连续三次以“臣”自称,表明自己对项羽的尊敬和没有丝毫的敌意,消除项羽的戒心。第二方面,言说内容的一致性。我们从樊哙闯帐之后的言辞中,可以看到樊哙所说的关键语句“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都是刘邦对项伯说过的话,这当然不是刘邦的真心话,但为什么樊哙和刘邦的说辞一致?只能是在来项羽大营来之前,刘邦阵营已经通报了情况,统一了口径。第三方面,言语的陷阱。在言辞交谈中,刘邦和樊哙先后给项羽设置了两个陷阱,第一个是“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这句话,所包含的意思,挑拨离间的是小人,您相信小人的话,那么您也比小人好不了多少。这样一来,心高气傲的项羽马上把曹无伤供出来以表示自己的立场。第二个是“此亡秦之续”,这就把项羽和暴虐的秦王放到了一起,使得项羽不得不选择不责备刘邦派兵把守函谷关的事情。

4、善后。在逃脱路线上,刘邦选择的是一条节省一半路程的小路。这条小路绝对不是到了项羽大营之后才发现的,也就是说,这条路线是来项羽大营之前已经制定好的逃脱路线。另外,刘邦“脱身独骑”只带四员步行的大将,既可轻装上阵,又可不引人注意。留下张良辞谢时,还能考虑到自己平安之后,再让张良进帐,这些做法都可以看出刘邦考虑的细密之处。

四、果断。“沛公至军,立诛杀曹无伤”

从上面的这些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处于劣势的一方所应该采取的态度和策略,怎样才能在弱势的情况下保全自己?刘邦的做法其实可以给我们提供一些参考。如果联系后面的历史情况来看的话,刘邦最后的胜利,绝不是侥幸成功的。毕竟,劣势自保几乎是每个人都会遇到的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0-25 20:11:46 | 显示全部楼层
辅料十八:本周五句

1、君子务知大者远者,小人务知小者近者。《左传·襄公三十一年传》
2、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尔,登高必自卑。《礼记·中庸》
3、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礼记·中庸》
4、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礼记·表记》
5、君子不以其能者病人,不以人之所不能者愧人。《礼记·表记》






辅料十九:如何写写人的文章


一问到这个问题,学生反映大多是“记叙,议论,抒情,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这写内容都对,但也都不对,因为不管是表达方式(记叙,议论,抒情),还是表现手法(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这些都是在写人的文章中必须用到的,但这些内容绝不是组织文章内容的方法,因为只凭表达方式和表现手法绝对不能写出一个活生生的人。要想写一个人必须要先做一番梳理的工作,那这个工作从哪里开始呢?我说,要从与人物的交往史和接触史开始,因为写人的文章中要包含两方面内容,一个是人物的形象,另一个是自己的感受,我们对任何一个人都是随着时间的长河,经过与之“接触——熟悉——了解”的,而相对的我们的感受则是“印象——熟悉——欣赏”把二者结合起来,找具体的几件事,或几个情景从不同层次来表现的话,就可以基本解决内容问题了,解决了内容问题之后,那些表达方式和表现手法就派上用场了。






辅料二十:鲁迅先生的杂文的一般读法


1、 抓住情感
鲁迅先生“嬉笑怒骂”皆成文章,而“嬉笑怒骂”则是情感的强烈表现,所以我们可以把查找文章中带有鲁迅先生情感的地方逐一找出——把这些词语作为理解文章的切入点。
2、 分析源头
找出带有情感的词语是第一步,然后要进一步分析这些情感的源头来自什么内容,是针对什么内容的,这样把情感的脉络一一理清之后,文章的脉络也就是出现了。
3、 找出评价
除了分析清了情感的表现和引发情感的源头之外,我们还要找出鲁迅先生的评价。
这三部分完成了话,也就容易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了。


示例,《记念刘和珍君》


情感——对象——————————评价
哀痛——青年的死————————从容
悲哀——阴险的论调(文人)———下劣
愤怒——非人间(段政府)———— 凶残






辅料二十一:如何写记物抒情的文章


·记物的文章一般分为纯写物的文章,也就是说明文,另一类是以物为中心兼有抒情的内容。这里主要说的是第二类内容。


·写记物抒情的文章要从什地方进行初步的思考呢?关键是要扣住一个“史”字,从两方面的事实进行考虑。一方是物品自身的发展史(或者动物的成长史),另一方面是人对物品的使用史,或者人与动物的共同生活史。因为这些“史”的内容,是人的认知过程,在接触过程对物的不断熟悉,自然会涉及到人的感受——当然,这一部分只是梳理的过程,如果想进一步写好,还要下一番选材取材的功夫。


·在表述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要从两方面交织而写,一方面是物的情态,另一方面是人的感受。落笔时,时时刻刻想着“我的这一句话,表现了物的哪种情态,唤起了人的哪种感受”。如果真的能做到这样,最后完成的文章的可读性就会大大加强了。


·在写“史”时,要注意不要笼统地面面聚到,而是可以全取不同侧面来写的。如《小狗包弟》中,巴金在写与小狗的共同生活史中,为了突出小狗的可爱,不是笼统地说:“小狗十分惹人喜爱,我们全家人甚至连到家里的客人都喜欢它”,而是通过几个段落从小狗的行为来分别写出了,儿子高兴,客人喜欢,爱人喜爱,我受感动。这样一来,既细致地写出了小狗的可爱也不令人感到抽象。


·既然是记物抒情,那么有时候还要注意作者使用的“物性人情”的描写,例如“满园的创伤使我的心仿佛又给放在油锅里熬煎。”这里所说的“创伤”其实也包含着作者内心的创伤。


·深化记物抒情主题的方法。写身边的物,一般来说范围比较小,也很难深刻,当然,有时我们自我抒情时未必非要深刻不可,但应该知道如何使文章深刻的方法,我这里提供一个思路:由个体到群体,由个人到社会。《小狗包弟》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巴金先生写小狗,貌似小狗是主要内容,实际上反映了历史上的社会问题。这样的文章自然是深刻的。如果让我们来写的话,写自己家里的宠物,怎么写才能深刻?可以从家里的现象扩达到小区中的宠物问题,在扩展到人的情感问题。或者,从家里宠物的地位,反思家庭中亲情关系。这样,写宠物不仅仅是写养宠物的情趣,还有社会思考,不仅仅写与宠物的生活史,还有亲情感受。这样一来,既可以丰富文章的内容,又可以深化文章的主题了。




辅料二十二:找词语,求用意

对一些重复出现的词语,深究作者的用意。在文中作者往往对其要表现的内容,进行反复的重申,所以我们要关注那些在文章中多次重复出现的词语(包括同义词语),并进一步,求得作者这样做的意图。例如,《记年刘和珍君》中第一部分中“非人间”的反复使用,是为了表达作者对段政府的强烈斥责。在描写刘和珍君时,多次强调她的微笑和态度温和,除了塑造人物外,也是在驳斥段政府说请愿学生是“暴徒”的无耻谰言。《小狗包弟》中,反复出现的小狗作揖的描写,既突出小狗的可爱,又通过对比从他侧面表现了人的自私与无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0-25 20:27:58 | 显示全部楼层
先捉个虫,记年刘和珍君。

纪念刘和珍君这样的处理是否太简单了?非人间仅是段政府吗,对青年的死的评价仅是从容吗?

说“落笔时,时时刻刻想着‘我的这一句话,表现了物的哪种情态,唤起了人的哪种感受’”可行吗?谁写作时会这样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0-26 06:30:22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31楼hzyuan于2010-10-25 20:27发表的 :
先捉个虫,记年刘和珍君。

纪念刘和珍君这样的处理是否太简单了?非人间仅是段政府吗,对青年的死的评价仅是从容吗?

说“落笔时,时时刻刻想着‘我的这一句话,表现了物的哪种情态,唤起了人的哪种感受’”可行吗?谁写作时会这样呢?


谢谢。hzyuan兄捉虫。已经改过来了。

也欢迎兄详细批评。同时,也欢迎其他各位仁兄批评指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0-27 21:17:22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32楼fenglong88于2010-10-26 06:30发表的 :


谢谢。hzyuan兄捉虫。已经改过来了。

也欢迎兄详细批评。同时,也欢迎其他各位仁兄批评指正。
恩,关于《记念刘和珍君》,痛和怒是交织在一起贯穿全篇的,兄这样的处理,我不敢苟同,说实在的,对这种表格方式,我也是持保留意见,搞不好就有细碎、割裂甚或钻牛角尖之弊。

兄这个表格,在直观上很容易给人以这样的感觉,因青年的从容之死,故哀痛;因文人下劣的论调,故悲哀;因非人间(段政府)的凶残,故愤怒。这样的理解显然就有问题了,比如说,这哀痛仅因从容之死吗?这样优秀的青年竟然死了,竟然是这样死的,这样死的有价值吗,这些都是哀痛啊。再比如说,文人的论调,仅引发悲哀吗,难道不是愤怒吗,而且是出离愤怒吗。另,“非人间(段政府)”这样的表述,很容易让人在非人间和段政府间划上等号,这样理解,肯定是有问题的。

说“落笔时,时时刻刻想着‘我的这一句话,表现了物的哪种情态,唤起了人的哪种感受’”,我们就以常理揆之,我们自己会这样写文章吗?这话恐怕行不通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0-28 06:58:56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33楼hzyuan于2010-10-27 21:17发表的 :

恩,关于《记念刘和珍君》,痛和怒是交织在一起贯穿全篇的,兄这样的处理,我不敢苟同,说实在的,对这种表格方式,我也是持保留意见,搞不好就有细碎、割裂甚或钻牛角尖之弊。

兄这个表格,在直观上很容易给人以这样的感觉,因青年的从容之死,故哀痛;因文人下劣的论调,故悲哀;因非人间(段政府)的凶残,故愤怒。这样的理解显然就有问题了,比如说,这哀痛仅因从容之死吗?这样优秀的青年竟然死了,竟然是这样死的,这样死的有价值吗,这些都是哀痛啊。再比如说,文人的论调,仅引发悲哀吗,难道不是愤怒吗,而且是出离愤怒吗。另,“非人间(段政府)”这样的表述,很容易让人在非人间和段政府间划上等号,这样理解,肯定是有问题的。

说“落笔时,时时刻刻想着‘我的这一句话,表现了物的哪种情态,唤起了人的哪种感受’”,我们就以常理揆之,我们自己会这样写文章吗?这话恐怕行不通吧。


谢谢hzyuan兄的批评。我所列的内容并非是表格,而是领着学生梳理原文第一部分和第七部分内容所得到的脉络。上面所列的基本是板书时的样子,讲课时还有补充。之所以这样列是想让学生的找到阅读的门径,而不是达到精准全面的鉴赏。这样的处理可能简单了一些,谢谢hzyuan兄的深究。


至于第二点,我所说的内容要求其实是想说“作者应从读者的角度去审视自己的文章”。一般人写文章只注重表达自己的情感,很少注意读者的感受,这样写出来的文章大多数很难达到作者预期的效果——这一点在学生身上体现得尤其明显。其实,高明的作者往往都在创作过程中在语言上进行揣摩,在完篇后进行修改,这些一方面是完整表达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心中有对读者阅读效果的预期。

普通的交流和抒发情感毕竟有一定的差距,交流的语言大多是陈望道先生所说的“消极的修辞”。但即便是这些消极的修辞,也要下一番功夫——好让别人明白自己的意思,而不至于误解。这其实也是心中有“预期”的表现。我想,如果能够做到这些,可能会达到的更好的效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1-3 11:44:17 | 显示全部楼层
辅料二十三:

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2.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
3.见贤思齐,见不鲜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
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
5.君子并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论语•卫灵公》
6.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辅料二十四:如何记一次活动

记一次活动要包括的内容:活动的主题,活动的主角,活动的过程(内容和场面描写),活动的效果(现场效果和长期影响),参加者的反应。

辅料二十五:从词语中辨别作者情感

注意从作者的行文的中体察他的情感倾向。有的是直接的表述,有的是间接的表述,再看间接的表述时,要从作者所选用的词语上去揣摩作者的情感。


辅料二十六:如何写一类人

要从衣、食、住、行各方面来写,而且在其中表现出这类人的社会地位,生活状况,家庭关系,工作环境,福利待遇等方面的内容。


辅料二十七:当我们面对新闻时

新闻以其及时性和真实性被人们所接受,但现在的新闻所反映出来的问题,却让人不敢恭维。面对新闻我们应该做出怎样的反应?信还是不信?唯一的方法是提升我们自己的辨识能力。

任何文字都是一种有损的表达方式。既然有损,就不能完全再现事实,所以任何文本都是对事实的不完整描述。但我们同样不能因为文字有损而抛弃文字,因为我们毕竟要依赖文字来传递信息。所以正确的方法是随时保持自己对文本的警惕:

1、要认识不单直接报道的新闻可能存在着遮蔽性,而且指出某新闻不真实的“去蔽”新闻,也存着遮蔽性。因为它们都是用文字构成。而又因为文字本身就是有损表达,当文成字立的时候,有(肯定有必然有)遮蔽事实的出现,所以当我们用文字去揭示遮蔽的时候,往往忽略了一个事实:揭示遮蔽的文字也存在着遮蔽事实的事实。


2、辨别文章中存在的诱导的成分

学习“诱导文”的相关知识,在阅读时,注意不要被作者诱发主观情绪,而进行客观冷静的思考和判断。


附:

诱导文(陈望道《作文法讲义》)

诱导文的旨趣

诱导文的旨趣全在:感化别人的言行

就是诱导别人依了我们的意思去实行。要人依了我们意思去宣行大抵先须传染了真切的情感。因为单被理知开发,无论怎么透澈晓得,必仍在事物的轮廓外彷徨而不能真切体会得事物的核心与生命。如是这样事物的生命决不会在他心中活着,渗透在意识深处,鼓动了实践的决心。所以凡是诱导文十九都是偏向在情感一面,而诱导文的成功与失败也大抵关系着能否感动别人情感的一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2-23 17:25 , Processed in 0.262647 second(s), 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