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206|回复: 0

[【其它】] 宋庆龄抱硕大弹壳和残垣断壁“合影”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9-4 17:00: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程皓收藏的《上海战事画刊》
  
宋庆龄抱着硕大的弹壳,在残垣断壁前留影。贺佳颖 现场图片


  “一·二八”事变期间,宋庆龄冒着生命危险,抱着弹壳,在残垣断壁前留下珍贵历史瞬间,以此鼓舞军队士气。这是由著名的良友图书印刷公司于1932年2月25日出版的 《战事画刊》特辑中,记录下的真实一幕。

  昨天,上海华皓会计师事务所主任会计师、民进会员程皓为记者展示了良友公司出版的两本《战事画刊》特辑,其中展示的500多张照片,真实记录了“一·二八”事变下的上海。

  战事特辑图文翔实

  历经近80年,程皓手中的这两本《战事画刊》特辑已泛黄,八开本的纸张略有破损,不过封面上刊登的惨烈战争场面,仍让人过目难忘。

  “扫除往日之怯懦,誓以实力雪国耻”。这是第一辑的封面语,与其说是标题,不如说更像誓言和口号。横构图的画面中,真实记录下十九路军在江湾前线抗敌奋战的实况。画面中,战士们个个卧倒在土坡工事中,随时准备射击。

  “一·二八”事变发生于1932年1月28日,日本侵略者于当年年初在上海不断寻衅挑起事端。当晚,突然向闸北的国民党第十九路军发起攻击,随后又进攻江湾和吴淞。十九路军在军长蔡廷锴、总指挥蒋光鼐的率领下,奋起抵抗。战事时间长达一个多月。

  第一本特辑的出版时间,即在战事进行得如火如荼之时。特辑中的照片均以战事行进为时间节点,按“暴日挑衅”、“我军拒敌”、“敌方军情”、“我军巷战”、“惨无人道”为主题拍摄图片,并配以中英文图说,层层深入。

  第二本特辑诞生于同年3月20日,同样记录的是“一·二八”。封面语为 “把牺牲无怨精神、准备作长期奋斗”,图片则为吴淞要塞军队炮兵作战实况。当时战事已歇,因此图片更丰富翔实,将方作战状态一一记录。

  刊宋庆龄视察前线照片

  良友图书印刷公司出版的《良友》画报,曾是中国现代新闻出版史上第一本大型综合性画报。程皓收藏的这两本《战事画刊》特辑,均秉承了《良友》以图片为主打的鲜明特色。

  记者粗略数了一下,两本特辑刊登的照片超过500张。那么多照片中,哪张最有历史价值?上海历史博物馆征集部工作人员在鉴定后,得出了和程皓一样的结论——宋庆龄照片。

  这两张照片均刊登在第一本特辑中,主角宋庆龄当时的头衔是“总理夫人”。一张是与十九路军军长蔡廷锴的合影,两人一前一后,宋庆龄身着黑色长大衣,面露招牌式的慈祥微笑,蔡廷锴则神色凝重。还有一张,她独自一人抱着硕大的弹壳,在残垣断壁前留下珍贵历史瞬间。

  两张照片的图说,均为“总理夫人宋庆龄女士赴前线视察留影”。当年宋庆龄多次冒着枪林弹雨,奔赴前线慰问、慰劳抗日将士;并在战火纷飞的前线发表热烈激昂的讲话。宋庆龄为支援十九路军作战的军需,筹建伤兵医院,援助罢工工人,几乎每天在外面奔走,常忙得连午饭都顾不上吃。

  摄影者和战场“零距离”

  “宋庆龄以这样的方式,为将士鼓舞士气。”上海历史博物馆征集部工作人员指着上述两张图片表示。

  宋庆龄在民族危亡时刻,以这样的举动,体现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

  “难能可贵的是,限于当时的摄影技术,不少画面均需近距离取景。有些照片直接记录了日军的备战场面,摄影者当时蒙受了多少困难艰辛,由此可见一斑。”上海历史博物馆征集部工作人员评价。

  记者 冯兰蔺 报道

(责任编辑:奕君)
http://art.people.com.cn/GB/41123/41126/12622392.html

珍贵的历史资料,记录了历史的瞬间。是既难得又感人的画面。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1-17 05:51 , Processed in 0.191215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