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219|回复: 0

[【社会视角】] 三十岁的特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8-30 10:46: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6e9d5da0100lfpi.html?tj=1

第一次到深圳是1988年,我还记得,那个时候最高的大楼就是国贸大厦,香蜜湖算是很遥远的地方,更不要说蛇口了,简直觉得和深圳属于两个地方。在这个地方,可以看到广东话的香港电视台,可以去中英街,感受狭小的马路对面的香港,可以买到各种各样的舶来品。最重要的,这里的人来自全国各地,在酒楼里面,可以听到不同的方言。到处都是生意人,谁都显得很有把握地在做着这样那样的大大小小的生意。虽然来自上海这样的大城市,但是深圳,这个夜晚总是显得特别热闹的城市,让我充满了好奇。

1992年大学毕业,拿着一只箱子,一个人来到了深圳,住在一个叫做蔡屋围的地方。现在,这个地方已经造起了高楼大厦,蔡屋围的村民,也因为这个城市的发展而拥有了不小的财富,而这些财富的数目,是他们还是渔民的时候,从来没有想象过的。

前些天香港的同行打电话给我,希望能够介绍几个个案给她,她要做一些关于深圳特区三十年的采访。问她需要怎样的例子?她说,当然最好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到深圳打拼,现在事业有成,生活富足的。

看看那些当年在深圳闯荡的时候认识的朋友,个个都是适合的采访对象,现身说法,讲述他们自己和这个城市的共同发展的印记。那个时候,大家要么住在集体宿舍,要么几个朋友合租一套农民房,周末的消遣就是到酒楼喝一顿早茶,或者逛逛东门,最喜欢的是宵夜,那个时候,太多的大排档,几瓶啤酒,几个炒菜,几个朋友,从来没有羡慕过别人的大房子或者名牌,因为大家都相信,只要努力,只要找准机会,未来的生活肯定会比现在更好。

朋友说起当年开大排档的日子,现在的他,已经可以自由支配自己的时间了,而他的第一笔财富,正是得益于深圳上世纪九十年代的股票市场。另外一个朋友说起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他们经常去的那家叫做公爵的酒吧,他们说,当年深圳那些新潮的年轻人都喜欢在那里聚会,而在那里,她认识了自己的另一半,而现在,已经是外国公民的他们又回到了深圳,因为在这里,他们觉得,能够开始自己的事业。而留在深圳踏入仕途的朋友,和其他地方的公务员相比,当年单位福利的房产,让他现在能够安心负担一个小康的家庭。

大家聊起另外一个共同的朋友,这个曾经在深圳翻云覆雨的商场传奇人物,经过了几年的牢狱生涯之后,现在又要低调重出江湖。这就是深圳奇特的地方,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你能够看到太多的人生起伏,一个之前还是腰缠万贯的成功商人,会在顷刻间,变得一文不名。

不过回头来看,最终这些传奇只不过是昙花一现,真正在这个城市留下来的,还是那些依靠自己的努力,踏踏实实工作的人们。那些曾经依靠皮包公司致富的人们,最终,还是无法积累自己的财富,因为他们尝到了欺骗的甜头之后,总是希望能够又一次成功,却忽视了这个城市从混乱走向成熟之后建立的规则,因为他们缺乏眼光,于是终于在这个城市被淘汰了。

但是,三十年后的这个特区,已经不再是当年那个充满机会的城市,和其他的大城市一样,生活的变化开始慢了,社会已经形成了自己的规矩,于是导致了机会的减少,也使得这个城市成长的年轻人也好,带着期望来到这个城市的外来年轻人也好,生活压力开始增加了。或许,这是三十岁的特区需要考虑的问题,不然,特区也就没有特色了。


一个城市的发展总是有周期性的,特区的优势终将缩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1-16 15:33 , Processed in 0.228093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