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258|回复: 0

[【其它】] 德国“单引擎”难拉欧元区大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8-24 02:41: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张茉楠

 随着全球经济步入第三季度,国际环境和市场都正在悄然发生改变,欧债危机已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外界开始对欧洲复苏抱有更乐观的预期。

 然而,靓丽数据难掩欧元区内部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状,成员国经济表现参差不齐,分化愈发明显正使欧洲经济一体化遭遇尴尬的境地。欧盟统计局数据显示,欧盟第二季度GDP同比增长1.7%,创四年来最大增幅,这其中三分之二的增长来自于德国的贡献,德国二季度GDP上涨3.7%,这一增长率是自1990年东、西德统一以来的最高水平。

 不过,德国经济的“一枝独秀”仍然无法掩盖欧洲经济整体发展愈加分化的不平衡现实。相比之下,同处欧盟核心圈的法国、英国经济表现差强人意,两国二季度GDP季环比仅分别增长0.6%和1.1%,不及德国的1/3和一半。其他国家的表现则更不尽如人意,陷入债务泥沼的葡萄牙、意大利、爱尔兰、希腊、西班牙五国表现更为疲软,表现最好的意大利小幅增长0.4%,西班牙和葡萄牙仅增长0.2%;表现最弱的希腊萎缩1.5%,萎缩程度较前几个季度有所扩大,成为欧元区16国第二季度唯一出现经济负增长的国家。德国单引擎驱动让欧盟经济这辆战车愈发失重而艰难前行。

 事实上,经济发展失衡问题一直困扰着欧洲经济,也是引发这次欧债危机的重要原因。上世纪90年代,德法等西欧国家人口结构出现老龄化趋势,实体经济逐步进入后工业化阶段,资产报酬率降低,国内需求不足,这导致了西欧经济体对欧洲内部新市场的需求源源不断,欧元区扩张也因此持续加速。

 而随着经济发展状况相对落后的经济体的大规模连续加入,欧盟各成员国经济发展水平差距日益加大。经济结构和金融周期不一致迫使欧洲按发展水平实施“多速欧洲”战略(即允许成员国按经济发展水平高低实施核心和外围国家分步走),这无疑更进一步加大了发展的差距。而希腊等南欧国家由于获得了稳定的货币环境,包括较低的汇率波动、稳定的物价、低廉的融资成本和广阔的金融市场,使其能够享受低廉借贷成本以维持经济增长,也掩盖了其生产率低但劳动成本高等结构性问题。

 根据欧盟委员会一季度报告,欧盟各国竞争力差距逐步扩大,在金融危机爆发之前的10年间,德国竞争力相比其他成员国稳步提升,德国的GDP独占欧元区GDP总规模的1/3。特别是2002年欧元现钞流通后,德国从2003年到2008年持续保持世界第一出口大国地位,而其区内贸易比例高达70%。相比之下,包括欧元区三个大国法国、意大利和西班牙,特别是希腊和葡萄牙都出现了竞争力大幅下降,实际有效汇率被高估10%左右,欧洲整体竞争力正在迅速下降。

 事实上,除了德国外,大部分欧元国家的经常账户都为逆差,且在1998年至2008年间出现急剧恶化。最新的数据显示,德国今年上半年出口同比增长18.2%,达到4584亿欧元,贸易顺差为746亿欧元,其中6月贸易顺差同比大增29%。德国与其它国家之间的贸易失衡持续扩大,强者恒强,弱者恒弱的格局很难有所改变。

 近来德国应退出欧元区的呼声此起彼伏,德国应退出欧元区的观点来自于国内强硬派和海外的欧元反对派,前者向来不甘心德国马克时代的结束,后者则认为德国模式给欧元区其他成员国造成太大压力。德国鹰派认为,本国应自行决定高盈余、强势货币和低通胀的政策,而不是被相对弱小的邻国拖后腿。欧元鸽派则希望欧洲其他地区不必接受德国模式,将低估本币作为调节手段,弥补损失的生产力。无论如何,这反映出欧洲面临经济发展失衡和货币制度协调的困扰。

 短期而言,欧盟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推出的7500亿欧元的联合金融救助基金暂时平息了欧债危机,但是长期看,如果内部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不能解决,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就难以相互协调,我们很难期待这个全球最大的经济货币联盟会有更光明的未来。

 (作者系国家信息中心预测部世界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

http://paper.cs.com.cn/html/2010-08/24/content_117890.htm?div=-1

欧洲经济疲软的根本原因还是人口老化,没人最终就没有需求。德国自己就是老化最厉害的之一,自己还得指望其他国家的需求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1-15 13:50 , Processed in 0.119849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