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243|回复: 0

[【其它】] 温氏模式欲增加“+”号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8-15 06:06: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源:http://nf.nfdaily.cn/epaper/nfnc ... /Articel07002FM.htm

  “公司+农户+客户”意在整合销售资源,提高市场份额,向行业寡头企业迈进


   □本报记者 杨明 林礼广

   实习生 胡静

  “将来,温氏应该将客户纳入现有合作的模式中,形成‘公司+农户+客户’新的模式,增加新的利润点。”7月24日,由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主办,广东温氏食品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温氏集团)、广东农业企业发展研究中心承办的“温氏模式:改革与创新”高层论坛上,温氏集团总裁温志芬提出“温氏模式”上的创新设想。

  以“公司+农户”、股份合作制为特色的广东温氏管理模式,被专家认为是发展中国现代农业、解决“三农”问题的一条可借鉴的道路。

  然而随着城镇化快速发展,农村劳动力逐渐减少;生产成本高涨,生产过程中缺乏新利润增长点;企业运营模式易被复制,行业内竞争愈加激烈等问题逐渐显现。

  在这样的新形势下,温氏如何克服困难并保持强势发展趋势?温志芬的话在行业内引起相当大的关注。

销售模式制约养户增收

  每隔两天,英德市鸡贩陈强(化名)都会下乡抓鸡。在当地摸爬滚打几十年的陈强,每次收鸡近2000只,在这个山区县算是最大的鸡贩。

  每次下乡前,陈强都不断地和两广鸡贩、本地肉商电话沟通,通过鸡贩了解养殖户信息,通过肉商了解终端价格行情,最终确定当天收购肉鸡的价格。

  陈强的工作流程正是传统的肉鸡流通模式:养殖户(公司)—鸡贩(批发市场)—肉商(肉菜市场)。在这个链条中,肉鸡从养殖户开始流通,逐步达到终端市场,每经过一个环节,肉鸡价格就被提升一部分。

  然而事实上,在这传统的销售模式中,不管市场行情如何变化,养殖户(公司)、鸡贩、肉商三者间的利益分配永远不均衡,往往由于市场信息不灵通,养殖户常常被鸡贩压价,在议价过程中处于劣势。

  鸡贩与肉商的流通环节,价格会随产地肉鸡出栏价水涨船高,却不会因出栏价格下跌而跌,尤其是在终端肉菜市场这一环。以100-120日龄中速肉鸡为例,6月前,中速肉鸡养殖户(公司)深陷两年之久的低迷期,出栏价格普遍在6.5元/斤左右(养殖成本约7元/斤),在广州,各大批发市场价格为7-7.5元/斤,肉菜市场价格为12-14元/斤。由此可见,鸡贩与养殖户之间至少有0.5元/斤的差价,肉商与鸡贩之间的差价则高达3元/斤。而在当时,流通商利润稳定,养殖户(公司)却要亏损0.5元/斤,出栏价很难上涨。

  然而,随着鸡市行情好转,出栏价上涨到7.2元/斤左右时,肉价却反应迅速,同步上涨。8月1日,记者在广州各大三鸟市场和肉菜市场,了解到中速鸡批发价、肉价均上涨0.5—1元/斤不等。

  “与所有农产品一样,肉鸡产业链上,养殖户亏本时,流通商(鸡贩、肉商)赚钱,而养殖户稍有利润时,他们赚得更多。即使是养殖公司,在与流通商的合作中也改变不了被动的市场地位。”开平市合民养殖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周智美认为,产业链上养殖户不仅获利少,还需要承担诸如生产、市场等风险,这对养殖户来说很不公平,对产业的发展也不利。

  “由于养殖公司利润空间不大,所以要想增加合作农户的利润并非易事。”周智美介绍,目前,该公司合作农户100多户,公司给农户约2元/只的利润。在无法改变现有流通模式的情况下,只能寄望于通过品牌效应,做差异化产品提高农户的利润空间。

温氏欲整合销售渠道

  “‘公司+农民’养殖模式,近年来在增加农民收入方面的确遇到一些障碍。”温志芬介绍,温氏集团自实行“公司+农户”以来,合作农户数量一直在增加,从2000年时的1.2万户,增加到2009年的4.3万户。合作农户的户均年收入也在增加,2000年是1.42万元,2009年达到3.51万元。

  “虽然农户年户均收入在增长,但增长的幅度并不高。”温志芬说,近三年来社会环境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农户的收入增长愈发缓慢。不过,在温志芬看来,“公司+农民”模式除了遭受传统销售模式下利润分配不均的问题之外,还有更深层的问题需要业内思考。

  “首先,农村劳动力供应逐年减少并不断流向城市,合作农户老龄化问题严重,40岁以下的青壮年不愿意参加农业生产,这是这一模式面临的最大问题。”温志芬说,其次,农户对收入的要求大幅度提高。国家连续多年的惠农政策使农村就业和增收渠道增多了,所以必须提供更高的收益才对他们有吸引力。再者,农村环保意识逐步增强,投资成本增加等都是新时期农村发生的新变化。

  “假如在未来5年内,农户户均年收入不能超过5万元,那么与温氏集团合作的农户将会萎缩,‘公司+农户’的模式也会陷入困境。”在高层论坛上,温志芬提出自己的担忧。

  面对新的挑战,如何才能延续“公司+农户”的模式?温志芬认为,提高农户收入是关键。至于如何实现?温志芬提出要将“公司+农户”模式,延伸为“公司+农户+客户”。他认为,下游的产业销售利润相当可观,如果仅停留在“公司+农户”的生产模式上,利润空间有限,没有办法提高农户收入。只有让更多的客户加入进来,使总体利润变大,起到“开源”的作用,才能使合作农户在产品消售利润上分得一杯羹。

  温氏集团副总裁黄松德向记者具体介绍了这一模式的构想:即在终端消费市场,温氏集团为客户提供优质产品、营销技巧培训、市场调研、档口门店装修设计等,客户只需根据温氏开出的肉鸡出栏价收购,再销售,而其中的销售利润完全归客户所有。此外,公司还可以提供一定的创业资金帮助,并制定合理的奖励机制,年底根据合作客户的销售情况,给予一定资金奖励。

  “其实,10年前温氏就有这一构想。早期曾成立销售合作会,实行客户会员制。”黄松德介绍,温氏“公司+农户+客户”的新模式正是对会员制的完善,目前在全国各地,温氏拥有销售会员6000多人。通过这种模式鼓励客户多向社会销售温氏产品,提高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提高公司整体利润,从而提高合作农户的收入。

新模式小企业难复制

  温氏“公司+农户”模式不仅带领农民致富、促进农民增收,并且创造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0多年来,这一模式被社会同行广泛复制,在全国各地涌现出上百家“公司+农户”的种养公司。

  不过,温氏集团提出的新模式却引起业内一片哗然。不少人士认为,温氏新模式其实是通过网罗客户资源,形成强大的销售网络,提高市场占有率,从而形成“薄利多销”的市场盈利模式。这势必是一场“大鱼吃小鱼的游戏”。两广是全国黄羽肉鸡的主产区,也是消费大区。据广东家禽行业协会统计,2009年广东黄羽肉鸡出栏量约10亿只,广西约4.5亿只,而温氏集团就有6.7亿只,占广东出栏量67%,温氏的肉鸡市场报价一直是两广黄羽肉鸡价格风向标。温氏作为养殖行业龙头老大,通过雄厚的资金实力、技术优势,通过有效的资源整合,势必越做越大,一旦形成垄断,小企业的生存空间将越来越小。

  “放在全国肉鸡行业,温氏集团并不算强大。”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罗必良教授介绍,2009年全国产鸡120亿只,而温氏集团作为肉鸡出栏量规模前三的企业,其全国占有率只有5%。但从2006年美国市场统计看,美国前十名肉鸡企业约占全国71%的市场份额,并且这一比例还在不断提高,其中有一家企业甚至能占30%。“形成寡头企业是行业的发展趋势。”罗必良认为,美国以屠宰加工业或大型流通业为主导,产加销整合的纵向一体化经营模式值得借鉴学习。

  “想复制温氏新模式,很难!”广西凤翔集团总经理庞芳清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流通商与公司都追求市场利益最大化,而流通领域讲究资金为王,流通商只要掌握资金,对公司几乎没有依赖性,不像养殖环节,养殖户在技术、管理等方面必须依赖公司的帮助。

  庞芳清分析,目前,大多数养殖公司产量并不大,市场占有率无法与温氏相提并论,在市场定价方面更没有话语权。“如果,公司定价过高,客户就会流失,小公司间的价格竞争,很难稳定客源。而温氏则不同,以年产6.7亿只计算,一天约183万只肉鸡上市量,在定价方面拥有绝对话语权。”庞芬清说,仅凭这一点,温氏就可以吸引更多的客户,容易将客户融入到新模式中。与庞芬清的观点类似,南方农村报记者采访多位“公司+农户”养殖模式的企业负责人,他们均表示凭自身的经济实力及企业规模很难实施“公司+农户+客户”的模式。

  “合作的前提是温氏能否降低出栏价。”流通商陈强认为,如果在出栏定价方面能比其他企业低,对流通商而言,尤其是那些刚进入流通领域缺乏资金的流通商,无疑具有较大的吸引力。不过这方面目前市场上还没有明显体现出来,因为其他企业的出栏价往往跟着温氏价格走。

评:企业加高校模式的研究,是近年来的热门话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9-24 20:21 , Processed in 0.138612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