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162|回复: 0

[【社会视角】] 调查显示近七成人坦言与父母有矛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7-29 23:27: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网上,常有“80后”发帖讲述和父母的矛盾:“读什么专业,去哪里工作,认识什么样的朋友,找个什么样的人结婚……父母都将自己的标准套用在我的身上,仿佛就是要让我完成他们未实现的梦。”

  上周,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清研咨询,对3120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69.6%的人坦言与父母有矛盾,其中59.7%的人和父母“存在代沟”,8.9%的人经常和父母发生冲突,1.0%的人和父母“无法沟通,水火不容”。仅28.2%的人和父母关系“很融洽”。受访者中,“80后”占58.1%,“70后”占23.2%,“90后”占10.9%。

  只有16.5%的人认为父母施压对子女的成才有好处

  “我妈眼中的独立,就是会自己洗衣服做饭!”某重点大学大二学生晓龙说,他的家教非常严格,从小学到高中,他的课余时间不是写作业就是看书,为了不让他出去玩,母亲还会把他一个人锁在家里。晓龙上初中时,对一些数学谜题和外国文学很感兴趣,但母亲说:“看那些没用,最重要的是把学习搞好。”


  母亲也不会给晓龙零花钱,“理由很简单,有什么需要跟她说就行了。但另一方面,她又说要培养我自立,经常让我做家务。”上大学后,晓龙开始意识到,母亲的培养方式扼杀了他的独立精神和主动性,“感觉自己一下子从天才变白痴了。大学又缺乏有效的督促,一直靠母亲管制的我,到了没有强压的环境里,变得很散漫。”

  晓龙进大学后的第一次考试成绩在全班属于中等水平,“为此,母亲对我大吼大叫,想用老办法逼我好好学习。我越来越不能接受她的方式了。我们现在一打电话就吵架,比如我觉得photoshop挺有意思,并开始学习一些电脑软件方面的知识,可她认为那是不务正业。”

  “我没读过大学,所以知道知识有多重要。”在晓龙的母亲潘女士看来,现在社会竞争激烈,家里也没什么能耐给儿子铺路,所以孩子自己必须争气,“他就是成绩好才进了好大学,现在必须好好学习专业知识。可他总想着玩电脑,以后怎么找好工作?太不争气了!”

  潘女士对培养晓龙独立生活的能力一直引以为豪,“做饭、洗衣服这些基本的生活技能他都掌握了。我经常很骄傲地跟同事、朋友说,我儿子什么都会做,很独立。”

  本次调查显示,近四成青年(38.8%)认为父母过多管制会抑制子女的独立个性发展;15.6%的人认为父母管制子女的做法很过时、落伍。同时,43.0%的人认为父母的经验和判断很多时候是对的,应该听;只有16.5%的人认为父母施压对子女的成才有好处。

  “在我家永远是我爸批评我做得不够好,我妈夸我什么都好。”中国人民大学研一学生李慧(化名)小时候和父母有矛盾时,就是不理父母,“慢慢长大了就懂得父母都是为我好,只是方式问题而已。现在要是有矛盾,我就哄他们,不会跟他们直接冲突了。读研后,我跟爸爸谈心更多了,我说我长大了,希望他理解,对我的管制不要那么多。沟通多了,他也改变了想法,基本不管我了。”

  和父母有矛盾时怎么处理?调查中,68.0%的人首选“和父母好好沟通”,42.2%的人会“和朋友倾诉”,26.7%的人“自己憋着”。接下来的排序依次为:向亲戚诉说(17.3%),上网寻求支持(14.0%),向老师、心理医生求助(11.8%)等。

  “这都是不听我话的后果”

  “我知道父亲的出发点是为我好,但我不喜欢他强加的经验。”湖北省武汉市一家媒体记者周玲玲(化名)在工作的问题上一直和父亲有分歧,“他不希望我做记者,觉得太累,接触的人过于复杂,有时还很危险。他希望我做公务员或者去国企。我上班一年多,他没少挖苦我,在我事业的低谷期,他也不会安慰我。现在,不管我遇到多大的困难,受到多大的委屈,我都不会跟他讲。”

  但是,在周玲玲的父亲、武汉市某中学教师周建波(化名)看来,女孩子应有一个更稳定的职业,毕竟家里什么都不缺,不需要她那么辛苦,最好早点结婚生子。“她现在的工作没假期,钱挣得也不多,还总是心情不好。我宁愿现在不被她理解,也不想她将来过得不好,反过来埋怨我。”

  看到女儿那么坚持,周建波也感到很矛盾。“她有时打电话说遇到什么事处理不好,我其实很心疼、着急,但最后又会忍不住数落她,说这都是不听我话的后果。”虽然嘴上那么说,但周建波如今每天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上网看女儿写了什么稿子,如果觉得某个词用得不对,还会去仔细翻查辞海。但这些他都没敢让女儿知道,因为他还是期望女儿回心转意,换份工作。

  “年轻时也觉得父母不开明。没想到现在我也成了孩子眼里的老迂腐。”周建波说,女儿毕竟人生经验少,有很多事情会想不到,“我想帮她规划道路,让她过得轻松点。她从小到大都比较听话,为什么工作这件大事反而不听我的?我还真想不通。”

  本次调查中,60.5%的人理解父母管制子女的出发点是对子女的爱;53.1%的人认为子女应该理解父母的苦心。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佟新,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指出,子女和父母有矛盾很正常,只不过在“80后”子女和“50后”父母之间表现得更明显。

  “这是因为当今快速的社会变迁凸显了代际冲突。”佟新说,很多年轻人觉得父母们透过自己的人生经历积累的社会经验和价值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变得不太适用了。对于社会生活各方面的转变,也许父母还没充分认识到,子女却已然心知肚明。他们更愿意在新的社会条件、科技背景和知识领域中自己寻求成长。而长期形成的父母与子女间的“秩序”,又使父母难以适应子女的独立需要进而实现教育的转型。

  “还有一个原因可能是独生子女政策的意外后果。”佟新认为,“只生一个好”让父母们承担了巨大的养育成本,不仅是经济投入,更重要的是心理投入。父母太害怕孩子走错路,所以总是希望对子女的每一个人生关键点进行控制。

  父母应反思对子女的爱是否存在“控制关系”

  河北省承德市退休职工张先生,最近一直为儿子的婚姻大事发愁。在他眼里,高大帅气又在世界500强企业工作的儿子,怎么也不至于成了剩男。他和爱人不断托人给儿子介绍对象。“很多样貌和条件都不错,可儿子都说没感觉,后来又说要好好做事业没时间,我们也不好再管了。”

  “谁知道前年过年时,他竟然不提前通知就带回来一个女朋友,还说已经交往一年了。那女生在其他城市工作,他们还是网恋!儿子竟然想把北京的工作辞了去她那边!”张先生当时高血压就犯了,“我和他妈辛辛苦苦把他送出国念书,找关系给他在北京找了份好工作,他竟然为了一个网上认识的人放弃这一切。我们当然坚决反对他俩交往。儿子和我们大吵一架后不了了之。之后他再也不说他感情的事了,到现在还单身。难道我们管错了?”

  本次调查显示,78.3%的人认为父母教育子女“要把握一个度,该管的管,不该管的不管”;也有58.6%的人认同父母对自己的教育方式。

  父母应该怎么对待子女?调查中,80.2%的人首选“信任子女并鼓励其独立完成某些事”;79.6%的人认为父母应该“在子女面临困难时鼓励和支持”;77.4%的人认为父母应该“尊重子女的隐私”。

  接下来的排序依次为:能容忍子女的不同观点(64.1%),不会在别人面前让子女难堪(59.5%),经常表达对子女的爱和自豪(51.9%),经常花时间和子女在一起(50.0%),不打骂子女(43.0%)等。

  佟新认为,父母和子女之间应该“迈向平等之爱”:一方面,子女要以新的平等沟通的方式,来重建和父母的关系,给予父母更多的理解,因为这不是父母的无理取闹,而是他们自以为是的生活真理,更重要的是,这是父母之爱;另一方面,父母应反思对子女的爱是否存在着“控制关系”,也应当给孩子一点体贴和放手,“控制不是爱,爱的前提是尊重”。

  “80后”网友乐翔说:“如果我做了父亲,不会强迫孩子走我为他规划的道路,我会把经验告诉他,鼓励他独立思考,给他建议,让他学会分析问题,最后决定还是要他做。不过想象总是美好的,我也很难确定自己不会像我父母那样‘专制’,毕竟养儿才知父母心。”

  调查显示,如果有了孩子,17.0%的人会用父母那样的教育方式对待子女,37.5%的人明确表示“不会”,45.5%的人表示“视情况而定”。

http://www.chinanews.com.cn/life/2010/07-22/2418235.shtml
其实父母和子女之间有摩擦是难免的,只要互相能够体谅,相信矛盾是可以解决的。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1-14 17:01 , Processed in 0.223572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