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158|回复: 0

[【其它】] 再多刺激 难阻西方颓势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7-27 01:38: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经济学家 谢国忠 为英国《金融时报》撰稿

  

在多数亚洲人看来,目前欧洲和美国围绕是否需要刺激举措的辩论显得有些奇怪。当中国人来到西方,会觉得这些本以为陷入停滞的经济体简直是经济天堂。毕竟,当收入达到如此高的水平,经济就算停滞也没有那么糟糕;问问日本人就知道了。但无论当前这场经济辩论如何发展,中期来看,西方国家经济的相对停滞已无可避免。

目前,全球经济似乎正出现“二次探底”,许多人(包括参与英国《金融时报》紧缩与刺激之争的专家们)认为,需要进行新一轮的刺激。但新一轮的政府支出,只能暂时支撑经济增长,同时却会加大更多主权债务危机和新兴经济体过热的风险,并将全球经济推向更高的通胀。

一些反对无限制刺激举措的论据已广为人知。过高的国家债务可能让债券市场陷入恐慌。币值可能也会因此大跌。而且,当一个经济体面临眼下这种结构性失衡之际,刺激措施对就业的影响也很小。但有一个支持紧缩政策的新论据或许更加有力:全球化使得连美国这样大型的、此前按照特殊规则运转的经济体,都表现得更像小型的、开放的经济体。

这是因为,如今全球化的主要参与者不是国家,而是跨国公司。出于成本和监管水平等因素的考虑,这些大型企业目前在全世界各地配置它们的投资和生产。由于现在企业的投资可以跨越国界,一国政府用于提振需求的支出也会“渗出”边境,流入其它国家。这种渗出效应显著削弱了任何“凯恩斯式”刺激措施的效力。简言之,要创造同等水平的增长,现在所需的成本更高,而且这种增长无法自我持续。

同样的趋势,也解释了为什么近来西方经济体日渐削弱、而新兴经济体的贸易表现却不断增强。在2008年经济严重低迷时期,许多跨国公司关闭了开设在高成本的西方国家的工厂,同时在中国等低成本国家拓展业务。因此,目前西方国家采取更多的刺激措施,对国内经济增长的影响将更为有限。但尽管如此,这仍将加大新兴经济体的通胀压力,这些经济体的平均通胀率已超过5%,而且还在不断攀升。当它们的通胀借由贸易和外汇市场传回西方国家时,后者将遭受滞胀之苦。

有人或许会辩称,新兴经济体成本不断攀升,最终将使西方重获竞争力。但这将是非常漫长的等待。西方目前的平均劳动力成本,仍比新兴经济体高出10倍以上。而后者的人口数量是前者的5倍。全球化正为西方的增长形成难以克服的阻力。因此,即使推出新的庞大刺激方案,西方仍很有可能会在十年甚至更长时间内,经历日本式的增长模式。

当然,全球化对于西方而言并非一种“双输”的主张。西方跨国公司的利润将远高于以往的水平。未来十年,西方股市有可能与其经济表现脱钩,走势良好。对于眼下正艰难应对老龄化成本的西方社会而言,这将是一大福祉。

一些人主张实施贸易保护主义,以推动西方的增长。由于失业率一直居高不下,类似的呼声将会增强。但这也不是一种解决之道,尤其是在西方企业部门可能即将走向繁荣之际,此举将会导致这些企业价值暴跌。

甚至存在这种可能:未来十年西方的生活水平将有所下降。但是,正如亚洲人所认为的那样,西方不应该只盯着增长,而忽视(收入)水平。尽管西方对亚洲的繁荣艳羡不已,但在亚洲,人们宁愿要人均收入4万美元的“停滞”,也不愿要人均4000美元的“繁荣”。由于新兴经济体未能更“有组织”地竞争,西方国家享受了数十年高水准的生活。这是一种幸事。如今,好运已经结束。再多的刺激举措也无法将其挽回。

本文作者是驻上海独立经济学家

http://www.ftchinese.com/story/001033753

点评:如果老谢预料不错,那么西方的食利者和劳力者的鸿沟有多大?利益受损人群有多大?他们的损失有多大?他们会作出什么反应?这些都是大问题。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1-15 16:39 , Processed in 0.264640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