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181|回复: 0

[【社会视角】] 不要吃着地沟油,指责麦当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7-9 23:58: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红网7月8日发表题为《不要吃着地沟油,指责麦当劳》的文章,作者:于德清,全文如下:

  麦当劳身陷“橡胶门”中,似乎一时难以抽身。麦当劳回应称,在中国麦当劳售卖的麦乐鸡中聚二甲基硅氧烷、特丁基对苯二酚两种物质的含量完全符合现行国家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对消费者的健康无害。这一回应似乎可以入选公关失败的经典案例。

  尽管,麦乐鸡中添加的“神秘”佐料有来自世界卫生组织乃至若干专家的“安全承诺”,但是,对于已成食品安全“惊弓之鸟”的国人来说,怀疑一切权威已经成为习惯。所以,麦当劳抬出“国标”来应对消费者和社会舆论,几乎是完全忽视了中国国情。因为,几乎每一个中国人都已经通过“人肉实验”而知道了,所谓的“国标”只是一张白纸。其既在现实中缺乏对不法企业的有效约束,而且内容陈旧而宽松,没有考虑到当代人敏感的神经。事实上,没有与时俱进的“国标”已经被民众看做是不法食品生产商的“帮凶”。尽管,这种看法有失公允,却是大众心态的真实反映。

  不信任“国标”,不信任食品生产商,不信任知识权威,这是在诸多食品安全事件中,屡屡呈现出来的一种社会情绪。如果承认这是不可否认的现实,那么,就应该看到,在一个食品安全危机四伏的社会中,任何食品安全事件,也都是一场社会心理事件。

  按理说,中国人几乎每天都在吃地沟油,都在吃药残超标的蔬菜、水果,而众所周知,这些东西的危害要远远大于麦当劳的“佐料”。而且,与那些小商小贩以及国内的不良食品企业相比,麦当劳是一家更加负责任的企业。大家本来不该厚此薄彼,不该一边吃着地沟油,一边又指责麦当劳。其中的问题一方面在于,“吃的东西不能有毒”这一古老的信条,另一方面又或许在于,“明知有毒而吃”与“不知有毒而吃”的本质区别,所以,很多消费者不能容忍的是,他们对麦乐鸡的烹饪缺乏知情权。然而,不论基于那样的一种理由,如今诸多消费者的极端表现,皆难以说是理性行为。而这种非理性的表现,恰恰也正是一个社会心理事件的应有特征。

  食品安全事件之所以兼具社会心理事件的两面性,并非大众的主动选择,而是因为这种心理阴影主要是由制度理性的缺失而造成的。在食品安全领域,制度理性就是具体体现为国家标准,其既包括国家标准的制定,以及对于违犯国家标准生产者的惩罚等。

  在三聚氰胺等近年来多起具有国际影像力的食品安全事件中,大家已经看到,中国的国标要么是执行的还是上个世纪80年代的标准,要么就是有些食品添加剂的标准要么是“人无我有”,要么是“人低我高”。吾等尚未听说过一个案例是,我们在食品领域的国标比国际更严格。如今,西方国际严格执行的食品卫生与营养标准,到了中国这里只是简化为超标不超标、卫生与否、健康与否以及营养的多寡均不在约束之列。我们不知道,麦当劳的添加剂在美国合不合法,为什么在英国就没有,而在中国却又是合法的。只是,麦当劳敢于理直气壮地为自己的行为在中国声辩,恰恰说明了我们的国标有问题。

  中国的国标之所以如此不堪,很重要的原因是,国标的制定过程中,缺乏消费者的声音。在曾经轰动一时的“馒头”国标事件中,我们看到制定国标的竟然最后竟然是一家企业。这实质上道出了国标制定的秘密。在国标制定过程中,企业与消费者话语权的不对等,也就决定了很多国标实质上是尽最大可能保护了企业的利益。而法治环境的缺失,又令那些无视国标的生产者幸福地活着。

  国标制定环节的不公,以及执行环节的松懈,也就不可能使这一制度获得合法性,也使这制度充满着荒诞。最该保护消费者的制度却去保护企业、甚至是纵容违法者,那么这样的制度也就不能确立其合法性,也不可能取得人们的信任。这就把人们逼向了怀疑一切又担心一切的心理困境。让人们变成了食品安全事件的“惊弓之鸟”。所以,在麦当劳事件中,大家更应该追问“国标”之失与制度之蔽。

  如果说,国人真的要在麦当劳事件上较真的话。那么,就应该在地沟油、成都小吃等等事件上保持同样的立场和态度,要求改变“合法投毒”的食品添加剂政策。国标的制度绝对不能以“吃不死人”为底线,而是真正体现消费者的利益。“吃着地沟油,指责麦当劳”,如此可笑的行为,无助于食品安全制度的改进。这也不会令我们吃的“地沟油”更安全,更健康。



来源:http://society.stnn.cc/life_op/201007/t20100709_1360762.html

评论:当我们在指责麦当劳时,社会及国家政府部门更应该深刻的反思中国的食品和卫生安全,保障民众的身心健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1-6 02:48 , Processed in 0.161021 second(s), 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