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0/7/234117.shtm
女性, 第三世界科学在现如今都是弱势,理应关注,希望对处境有所改变
[科学时报 洪蔚报道]相对于男性世界来说,女性处于边缘地位;相对于发达国家来说,第三世界的科学处于边缘地位。日前召开的第三世界女科学家大会,则将这双重边缘放到了聚光灯下。
走进大会现场,记者首先感受到的是第三世界女性缤纷的缩影。各种绚丽的民族服装,各种肤色,各种语言在这里聚集。
在接下来的各主题报告中,她们分享了在科研上的成就、对未来的愿望、骄傲与挫折。
一位欧莱雅奖得主、来自阿拉伯世界的女科学家,在专题报告中用科研成果和经历,质疑了阿拉伯世界的传统观念,提出女性和男性一样在科学上有才华与天分。报告最后,她说:“用我们的成就,改变男人,改变世界。”
这几乎是在女科学家大会上,大多数第三世界女科学家的共同愿望与理想。在一个分会场报告中,一位年轻美丽的印度女子,用这样一段话结束了她的报告:“男人的成长,是个体的成长;女人的成长,是家庭的成长,是国家的成长。”
然而,由于第三世界经济相对落后,再加上一些地区政治动荡,女性的成长在这些地区比发达国家面临更多困难和客观条件的制约。
比如基础设施的不足,信息手段的落后,特别是在这些国家中,大城市与边远地区的差距尤为突出。她们表示,目前所谓的进步,几乎集中在大城市,而边缘地区的状况,近10年几乎没有改观。
来自尼日利亚、印度等地的女科学家,在谈到本国女性受教育以及就业问题时,指出了一个共同的现象。尽管女性就业以及接受教育的数量比以往明显增长,但这两个数字的男女比例却没有明显的改观。
也就是说,这种进步是国家整体的进步,在整体进步的进程中,女性依然处于边缘地位。
除了客观条件外,第三世界国家对男女角色的传统认识,也是一个突出的障碍。
尼日利亚的女科学家说,在非洲,人们认为女孩的命运就是结婚,因此投资于女性教育,是没有回报的付出。印度女科学家则表示,在印度的观念中,女人是娇嫩的花朵,经不起户外的风雨。这些传统的道德、审美观念制约了女性的社会性活动。
一位马达加斯加与会者讲述了她在取得学位的过程中所经历的不公正待遇,以及自己艰难抗争的经历。对过往的回顾,使她一度哽咽失语,无法继续,她的发言稿最终由另一位非洲与会者代读。在读完发言稿后,会场掌声四起,大家纷纷走到她面前,向她表示祝贺,祝贺她冲出了逆境,赢得了自己的权利。她发言稿的最后一句是:“我们期待更多的女人成为母亲和科学家。”
由于长期关注女性主义与科学的研究,清华大学刘兵受到本次大会邀请,成为唯一一位分会场男性主席。他主持的论坛,更多地关注女性的科学与社会角色及所处地位。
在他看来,第三世界女性平等参与科学活动的道路,比发达国家有着更多阻力,大多第三世界国家在“男女平权”方面,从理论到实践都处于较为初级的阶段。因此,这些国家的女科学家,应该更多地学习与借鉴女性主义的研究理论,以理论支持实践,探索属于她们自己的成功道路。
那位马达加斯加女子在情绪平稳后,对报告进行了简短的补充说明。在她的国家,在科研道路上面临与她同样艰难处境的妇女,远不止她一人。在她认识的人中就有3位,其中一位在极度的压力面前“几乎死去”。
也正是因此,刘兵表示,大会最积极的意义就在于,给这些“边缘之边缘”的群体提供了一个交流的平台。她们在这里分享成就与喜悦,相互鼓励,共同探索未来。这种精神上的相互支持,可以帮助她们走得更远、更坚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