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楼主: zs2k

[原创其它♡] 常见外来植物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8-10 09:59:07 | 显示全部楼层
野茼蒿(Crassocephalum crepidioides),在广西某些地区确实称之为“革命草”。我们曾采撷其嫩茎叶打火锅,的确是绿色无公害产品,有野菜的味道,但其非常吸附油脂,用猪统骨熬制的浓汤作为汤底则很好吃。而且烹饪时若少油,吃起来则很干涩,所以无形中也吃下了大量的油脂,不利于减肥。另一方面,由于其过于用油,节俭的农村地区一般极少取食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8-10 11:45:14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19楼redfllys于2010-08-10 09:37发表的 :
校园里面载的石楠,也是花期特别难闻的树。很不喜欢。

闻得少,没感觉。

不过石楠可是道地的本土植物,很早就有记载。全世界石楠属植物约60种,主要分布于亚洲东部及南部,其中中国分布40种,中国西南一带正是该属的演化中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10 23:24:29 | 显示全部楼层
蓖麻,大戟科Euphorbiaceae)植物,学名Ricinus communis。
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原产非洲东部,经亚洲传入美洲,再至欧洲。中国蓖麻引自印度,自海南至黑龙江北纬49°以南均有分布。华北、东北最多,西北和华东次之 ,其他为零星种植 。热带地区有半野生的多年生蓖麻。

蓖麻长期以来都为零星种植,多栽培于大田、低山坡、宅旁或路旁隙地。本地多零星散生在村头地角,或路边、围墙外空地,大田栽培甚为罕见。


蓖麻的叶片掌形,有的呈鸡爪形。
  

蓖麻花单性,总状圆锥花序,穗轴上部着生雌花,花柱红色,下部为雄花。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10 23:33:06 | 显示全部楼层
蓖麻蒴果有刺或无刺,3室,每室1粒种子。皮壳光滑硬脆,有浅花纹,红至黑褐色。
采收蓖麻种子可榨油,油粘度高,凝固点低,既耐严寒又耐高温,在-8~-10℃不冰冻,在500~600℃不凝固和变性,具有其他油脂所不及的特性,为化工、轻工、冶金、机电、纺织、印刷、染料等工业和医药的重要原料。油粕可作肥料、饲料以及活性炭和胶卷的原料。进入20世纪后,由于近代工业需要大量高级润滑油,蓖麻生产才迅速发展。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8-11 00:40:56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20楼猪仔虫于2010-08-10 09:59发表的 :
野茼蒿(Crassocephalum crepidioides),在广西某些地区确实称之为“革命草”。我们曾采撷其嫩茎叶打火锅,的确是绿色无公害产品,有野菜的味道,但其非常吸附油脂,用猪统骨熬制的浓汤作为汤底则很好吃。而且烹饪时若少油,吃起来则很干涩,所以无形中也吃下了大量的油脂,不利于减肥。另一方面,由于其过于用油,节俭的农村地区一般极少取食之。

这个特性有些像萝卜,西南俗谚云:穷来不走亲戚家,饿来不进萝卜园。又云:生消熟补饿难逃。

在川南部分地方,它还有个特殊的小名,叫饿死老公菜。传说某年大灾,家家断粮,只能以野菜度日。时间长了,眼看就快不行,有家老两口商量做个饱鬼。老婆子从柜角袋底扫出一小把米来,和野茼蒿一起烂煮得一锅清汤,老婆心疼老公,把嫩的部分给他,自己吃老茎杆,没料到米粒都跑到茎杆中空部分去了,老婆因此捡得一命,老公倒死了,从此野茼蒿就有了这个新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11 11:40:30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24楼zs2k于2010-08-11 00:40发表的 :


这个特性有些像萝卜,西南俗谚云:穷来不走亲戚家,饿来不进萝卜园。又云:生消熟补饿难逃。

在川南部分地方,它还有个特殊的小名,叫饿死老公菜。传说某年大灾,家家断粮,只能以野菜度日。时间长了,眼看就快不行,有家老两口商量做个饱鬼。老婆子从柜角袋底扫出一小把米来,和野茼蒿一起烂煮得一锅清汤,老婆心疼老公,把嫩的部分给他,自己吃老茎杆,没料到米粒都跑到茎杆中空部分去了,老婆因此捡得一命,老公倒死了,从此野茼蒿就有了这个新名。
还有这样的传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11 14:59:51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有心人,摄影技术一流,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8-11 16:46:40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25楼emppp于2010-08-11 11:40发表的 :

还有这样的传奇?

有,不过我只能保证亲耳听到这个传说,无法分辨其真伪,流布区域也无法具体化。

从这个传说可以推知一点,野茼蒿很早就在中国归化了,比网络流传的三十年代早得多,因为野茼蒿的确具有与传说相符合的特征,即随着茎杆的逐渐老化,中空部分会有所增大,嫩时中空较少(不足以容纳米粒)。传说流传的当地人一定已经观察到这个特点,并且编入了故事,来的时间应该足够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8-11 17:23:45 | 显示全部楼层
收到负师傅赞助的活动基金,请大家监督使用。

欢迎各路大侠参与植物及外来植物的讨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11 17:37:09 | 显示全部楼层
野茼蒿虽是外来植物,但现在已经在本地驯化,就生活在我们的周围,成为了植物生态系统的一分子。相对于其他外来的有害植物而言,野茼蒿则表现为对原生植物干扰较小、无棘刺或刺果、对其它植物的抑制作用不显明等,还可以用于采食。虽然在田间逸为杂草,但防除容易,一般的灭生性除草剂对其均有很好的防除效果。

这是生长在香蕉园里的野茼蒿





野茼蒿在使用除草剂后5天后基本死亡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11 19:03:29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28楼zs2k于2010-08-11 17:23发表的 :
收到负师傅赞助的活动基金,请大家监督使用。

欢迎各路大侠参与植物及外来植物的讨论。
兄用心做,打造多媒体精品好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8-12 15:44:23 | 显示全部楼层
38、白车轴草(Trifolium repens)、红车轴草(Trifolium pratense)、杂车轴草(Trifolium hybridum)

  
白车轴草原产欧洲和北非,红车轴草原产欧洲中部,杂车轴草原产欧洲,现在世界温暖地区普遍种植或归化。中国三种都有。
  

在中国车轴草属的外来植物俗称三叶草,比如白三叶、红三叶。在欧洲,除了车轴草属的植物,苜蓿属的植物也叫三叶草。
  

这三个种都为多年生,是重要的栽培牧草,近年常用于城市绿化,作地被植物。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8-12 22:47:53 | 显示全部楼层
39、胡萝卜(Daucus carota)


胡萝卜属植物有60种,中国有一种一栽培变种,即栽培型的胡萝卜(Daucus carota var. sativa)和野胡萝卜(Daucus carota var. carota)。
  

栽培胡萝卜被认为起源于阿富汗,那里是花青素苷胡萝卜的多样中心。约公元10世纪栽培胡萝卜向西从伊朗引入欧洲大陆,15世纪见于英国 ,发展成欧洲生态型,尤以地中海沿岸最多种植;16世纪传入美国。约在13世纪,栽培胡萝卜向东从伊朗引入中国,发展成中国生态型,并于16世纪从中国传入日本。
  

因为存在文献资料,胡萝卜来属于外来没有争议,其名字中的“胡”即表示外来,且走的是丝绸之路。野胡萝卜或许虽栽培种一起进入中国,也可能反向退化,它与栽培变种的区别仅在于根细、多分枝、棕色,在栽培胡萝卜的多数地方归化。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8-13 00:16:26 | 显示全部楼层
40、豆瓣菜(Nasturtium officinale)

豆瓣菜原产欧洲,具体地点不详。大约公元77年,已在欧洲作药用植物,拉丁名中的officinale就是药用之意。较早时期也采集作蔬菜食用,直到18世纪中才开始大规模栽培,德国南部埃尔富特1750年、英国1808年、法国巴黎1811年已有相当种植规模。
  

豆瓣菜有两个栽培种,一个为二倍体,一个为四倍体,还有一个不育的三倍体杂交种。中国种植的多数是三倍体种,采用无性繁殖。
  

豆瓣菜在广东、上海叫西洋菜,清楚地表明来源境外,而且还伴随一个传说。广东有位黄生,在葡萄牙做生意,患了肺病,依靠野外一种水菜恢复了健康,20世纪30年代,黄生及夫人回乡探亲时,把这种“水菜”种子带回广东中山县故乡栽种,后来传到澳门、香港。广东人习惯称葡萄牙人为“西洋人”,因此该菜得名西洋菜。
  

这个传说或者有其真实的一面,即广东一带的种植或许就是这样引进的,但豆瓣菜进入中国则要早得多,《植物名实图考》的作者没到过广东、上海,但记载了此植物,并起名豆瓣菜,而该书刊行于1848年。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13 16:46:11 | 显示全部楼层
番木瓜(学名:Carica papaya),又称木瓜,是十字花目番木瓜科水果。原产于墨西哥南部以及邻近的美洲中部地区。在广西广泛分布。

我们这里种植番木瓜。一般用于采食其果实,可鲜食,也可腌臜,风味独特。且番木瓜种植容易,粗生滥长,零星栽培的条件下病虫害很少,农村地区常在村边屋角任其自生自灭。以下这些相片中的番木瓜却是另有用途,是用于采集番木瓜的乳汁,成为番木瓜蛋白酶生产的原料。由于属于矮化栽培,所以采收番木瓜的乳汁用工方便,避免了登高作业,省去了好多人工。

这是一种很矮的株高便能结果的番木瓜,株高不过2米以下,形似灌木,与一般植株高大的番木瓜大相径庭。


植物也要向人工选择的方向进化,可见人工选择的巨大的短期作用。这种番木瓜青果含有丰富的木瓜蛋白酶,是木瓜酶工业的主要原料,也是当地农民增收的一个途径。
  

番木瓜乳汁割采可用刀具划破果皮,刀入果的深度以果皮割口容易愈合,而且流出的乳汁量最佳为宜,形同橡胶树割胶。与普通果用番木瓜相比,其栽培管理上更需要大肥大水。
  

受到病毒侵染的番木瓜单株,严重发病时可造成毁产,甚至引起区域性生产障碍。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植物的引种涉及到了有害生物随之扩散蔓延的隐患,而且有害生物一旦定居下来,人们欲根除之则极其困难。在引进外来植物的时候,时必须严格遵循相关的植物检疫法律法规,否则后患无穷。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13 17:14:20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02楼cdscs于2010-08-03 08:50发表的 :
空心莲子草也叫革命草吧?这个名字好,真的是杀不尽,斩不绝。
可以再说说哪些是人可以吃的,哪些不能吃,能吃,这也就是生物除草,很环保。
两湖貌似也叫这个,田间沟旁层出不穷,当地农村可用来喂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13 17:18:45 | 显示全部楼层
豆瓣菜,我们这里常称之为“西洋菜”,是冬季盛产的时令蔬菜。原生态生长条件下的豆瓣菜鲜嫩爽脆,价格便宜,可以炒食或用于打火锅,给人补充大量的叶绿素和纤维素。但如果是在污染水体中长大的豆瓣菜,味道会大打折扣,而且食用会引进人体富集毒物,因此也造成了该植物的销售受到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
反观我国蔬菜产业,夏季绿叶蔬菜的严重短缺一直是一个悬而未决的事情,历经多少年的引种仍然无法解决夏淡问题。象到了现在的立秋之后,南方的蔬菜品种还是非常单调,市场一般只有番薯叶、蕹菜、瓜类、豆类等,而有的蔬菜品种如豇豆因农药残留而声名狼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8-13 18:48:23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34楼猪仔虫于2010-08-13 16:46发表的 :
我们这里种植番木瓜。一般用于采食其果实,可鲜食,也可腌臜,风味独特。.......
腌臜应该是“腌渍”的键误。

顺便请教,广西官话区(非白话),这个‘腌’读作什么音。是否同西南方言的“lan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13 22:40:32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37楼zs2k于2010-08-13 18:48发表的 :

腌臜应该是“腌渍”的键误。

顺便请教,广西官话区(非白话),这个‘腌’读作什么音。是否同西南方言的“lan揽”?
腌臜确实是“腌渍”的键误。
广西官话区,“腌”是读作yān音,如同普通话。由于我不是在广西官话区生活,所以只是问了一下柳州的朋友,柳州话属西南官话区,他们说发音是yān。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14 09:45:13 | 显示全部楼层
胡萝卜也外来户,从小就吃的“主食”之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1-27 11:51 , Processed in 0.197796 second(s), 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