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238|回复: 0

[【其它】] “医院死人正常”,需要大肆宣传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6-12 15:21: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 南方周末编辑部【南方周末】本文网址:http://www.infzm.com/content/46160

北京大学教授、北大司法鉴定室主任孙东东6月5日在2010年中国医院院长论坛演讲时表示,“救死扶伤,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这句口号不对,医院应多宣传“死人才是正常的”。虽然有少数人支持,认为孙教授只不过是说出了事实,而“倒孙派”则更加气势如虹,认为如此丧失人文关怀的话不应出自教授之口。那么,宣传死人正常究竟触到了我们社会的哪一根神经呢?
◇ 正方:如今的医患关系紧张,从某种程度上就是过去把医生这个职业无限拔高惹的祸。医疗是个高度技术化的工作,治病过程中使用的药物和手段本身就具有一定的风险,更有不少被称为“绝症”的生病。但对此,病患少有理解,往往把技术问题变成情绪问题,反而激化矛盾。医生被称为“白衣天使”,但毕竟不是真的天使。宣传“死人正常”正是对现状的矫正,它无非是提醒患者:医疗也是有风险的。
◆ 反方:人都是要死的,老百姓谁不知道呢?但正方只强调病患的“无知”,这属于转移重心。前卫生部部长高强曾说过,患者最大的不满一是服务质量,二是费用。真要碰上不治之症,或者治疗风险极大的病情,大多数人都会选择体谅和接受的。互联网时代,谁不知道自己的病情是怎么回事?患者最不能容忍的是,花了许多钱,却因为医生的业务能力不足、漫不经心,甚至是故意,导致本该治愈的病情恶化,甚至被治死的情况。难道多宣传“死人是正常的”就能解决这些问题吗?
◇ 正方:病患及其家属难道比医生更有资格判断该怎么治疗吗?现实是,病患的情绪已经给医疗造成巨大的压力和伤害。比如,医院在治疗中,更愿意选择低风险,但可能不那么有效的治疗手段;不敢放手使用新人、新药、新技术……结果,病人可能因此长期受罪,从而更加剧了其家人的怀疑和不满,使得恶性循环反复。宣传“死人正常”有助于医患关系走出这个循环。
◆ 反方:不能取得患者及其家属的信任,不正说明医生职业素养不足,工作没有做到位吗?医疗是技术活,病患在医生面前因此处于典型的弱势地位,打消病患及其家属的种种疑虑也是治疗者的工作。我们常说,医生首重医德,医人首在医“心”,否则医生和生产车间的技术工人还有什么区别?
◇ 正方:那也得医生有时间、有精力才能做得到啊!看看一个大医院的医生平均每天要诊断多少人,光看病都已经心力交瘁了,哪还有时间和每个病人交心?更重要的问题是,中国现在的医患对立已经很深了,必须采取主动消解这种对立,对“无知”的启蒙当然是必需的。必须树立医生在治疗中的权威,这才能体现出对技术、对专业的尊重,而这种尊重就是最好的对生命的挽救。
◆ 反方:改变众多病患的认知,注定吃力、费时。如果,医生能够抛掉“专业”的冰冷,改变自己的态度,一定比宣传“死人正常”效果更好。毕竟,人都是知道感恩的,医生干的是救死扶伤这种高尚的活。患者的口碑一定强过那些吃力不讨好的宣传。
【点评者说】孙教授为解决医患紧张抛出这样一个掩耳盗铃的计谋,处处散发着童稚般的痴气。死人确实是正常的,说“死人正常”也是正常的,但如果只强调“死人是正常的”,只希望改变患者的认知,而自己不做反省,就实在太不正常了。制度的完善、法令的执行、道德的坚守、人性的复归……医患关系的调整和解决,有太长的路要走。

个人点评:这篇文章里有一个谬误,谁说专家一定是个懂得最多的人。孙东东只不过是某一方面的专家,并不代表他的话一定是最高尚的、让人都能接受的,请用一个平常心来对待他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0-6 16:17 , Processed in 0.109138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