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204|回复: 0

[【社会视角】] 中国治理淮河19项骨干工程基本完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6-4 00:45: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新华网合肥6月3日电(记者蔡敏 詹婷婷)过去,淮河被称为“最难治理的河流”,如今,中国治淮19项骨干工程基本完成,权威评估报告显示,淮河流域防洪排涝减灾体系可防御新中国成立以来发生的流域性最大洪水。

  历史上黄河多次溃决夺淮,使淮河丧失了入海口,这条河流也就变得桀骜不驯、泛滥成灾。新中国成立以来,始终把淮河治理放在重要位置,两次作出重大战略性决策,多次召开治淮会议。

  1991年9月,针对淮河、太湖发生严重洪涝灾害所暴露出的问题,国务院及时召开治淮治太会议,并决定成立国务院治淮领导小组,部署了基本完成以防洪、除涝为主要内容的19项治淮骨干工程建设任务。

  如今,总投资447亿元人民币的治淮19项骨干工程,17项全面完成,2项基本建成。

  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组织的专家组评估报告显示:治淮19项骨干工程已经形成较为完整有效的防洪减灾工程体系,其中中下游主要防洪保护区和重要城市防洪标准从不足50年一遇提高到100年一遇,沂沭泗河中下游主要防洪保护区防洪标准从10年一遇提高到50年一遇。

  同时,由堤防、行蓄洪区、水库、防汛调度指挥系统等共同组成的流域防洪排涝减灾体系,在行蓄洪区充分运用的情况下,可防御新中国成立以来发生的流域性最大洪水,能够基本保障重要城市和主要防洪保护区的安全。

  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主任钱敏介绍,2007年,淮河流域发生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二大洪水,洪水洪量与1991年和2003年洪量级别相当,但流域受灾面积、受灾人口、直接经济损失等各项灾害指标比2003年减少30%以上,比1991年减少50%以上。实践证明,治淮骨干工程布局合理,效益明显,经受住了洪水考验。

  随着治理的深入,淮河治理、防汛工作也从以“严防死守”为标准,转向把“人民的生命安全”“人与自然的和谐”放在第一位,逐渐成为治淮的重要指导思想。

  水利专家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淮河治理仍面临不足。淮河水利委员会副主任汪斌介绍说,中游平原洼地涝灾严重、下游洪水出路不畅、行蓄洪区安全设施薄弱等问题仍然困扰着淮河。新的历史阶段,治淮工作依然面临挑战。

  19项治淮骨干工程陆续完工后,近年来沿淮各省治淮工作进一步走向深入,从防汛抗洪到洼地治理,力图变淮河流域“大水袋”为“大粮仓”。安徽去年以来持续加大行蓄洪区调整、淮河重点平原洼地治理、淮干一般堤防治淮“新三项”工程投入力度,努力化淮河洪水为资源,夯实“淮河大粮仓”。

  经过水利和农业专家的调研和测算,一旦国家和沿淮省市的新治理工程全部启动,将在淮河流域实现年平均减淹耕地400万亩,改善耕地2200万亩,除涝防洪直接效益约78亿元,年平均增产粮食50亿公斤的目标。整个工程预计需投资上百亿元。
http://news.xinhuanet.com/2010-06/03/c_12178751.htm
淮河的治理是我国中原地带水利治理的重点!希望大家都关注!中原地区历来是我国的重点区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0-8 20:37 , Processed in 0.156403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