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206|回复: 0

[【社会视角】] 湖北狠抓促弱转壮夏粮有望增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5-15 23:13: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日期:2010-05-14 17:11 作者: 来源:农业部新闻办公室
     
  本网讯 受播期干旱和冬春低温阴雨的影响,湖北省小麦长势偏弱,生育期有所推迟,大面积长势不平衡。面对这一严峻形势,湖北省突出早抓早管,坚决打好小麦春季田间管理“促弱转壮夺丰收”这场硬仗。由于行政推动力度大,政策支撑作用强,春管措施及时得力,技术指导到位,小麦苗情由弱转壮明显,一、二类苗比例达80%以上,比立春前提高10个百分点,同比增加2个百分点,呈现大面积平衡稳健生长的态势,夏粮有望继续增产。

  按照湖北省委省政府要求,湖北省农业厅先后两次组派17个春季农业生产督导组,分赴17个市州宣讲惠农政策,帮助解决实际问题,督导落实技术措施。各地切实加强小麦田管,狠抓促弱转壮,充分发挥电视、广播、网络、短信等传媒的作用,宣传国家政策。

  为了调动农民开展小麦春管的积极性,省、市、县各级财政先后共计投入5898万元用于小麦春季田管,各级农村信用联社筹措2.4亿信贷资金解决资金短缺。为充分发挥政策的激励支撑作用,各地按照政策先到户,地方先垫付的原则,3月份各类补贴陆续发放到农户,5月前各种惠农措施全部落实到位,政策落实时间比往年早两个月。目前,全省已下拨近50亿元的中央和省惠农资金。

  去年秋播以来,湖北省北部地区有轻旱,造成播种推迟;出苗到冬前分蘖期出现低温雨雪天气造成冻害;分蘖至越冬期较强冷空气频繁、气温偏低,不利壮苗生长,分蘖、拔节比上年推迟5~7天,特别是四月份遭遇了二十年不遇的低温冷害天气,导致小麦生长发育滞后,营养生长不足,有效分蘖偏少,苗情不如往年。面对复杂的天气情况,湖北省改变小麦管理技术路线促弱转壮。

  一是改变技术路线。针对今年小麦苗情较弱的情况,我省小麦管理技术路线由控旺转为促弱转壮。各地按照“保穗数、增粒数”的思路,因地制宜,因苗制宜,一地一策,分类指导。对一类麦田,强化拔节期肥水管理,控促结合,提高分蘖成穗率,促进穗大粒多。对二类麦田,强化起身期肥水管理,巩固冬前分蘖,促进春季分蘖发生,提高分蘖成穗率;对三类麦田管理,强化返青期肥水管理,以促为主,分别在返青期和拔节孕穗期进行追肥。小麦药剂拌种和种子包衣面积占76%,提高6个百分点。测土配方施肥面积达到1178万亩,占小麦面积的78.5%,提高4.6百分点。

  二是加大用种量。去年,我省小麦夏收期间大面积穗发芽,造成了秋播小麦种子数量和质量的隐患,我省迅速采取果断措施,加强秋播用种外调力度,指导农民加大了小麦播种量,比常年增加20%;由于播用种量增多,既减少了种子质量风险,又增加了基本苗,通过增群体数补个体的技术策略,确保小麦单产提高。

  三是推进高产创建活动。全省落实小麦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58片,比去年增加34片。特别是开春以来,各地加强小麦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的田间管理,做给农民看,引导农民干,狠抓清沟排渍,加强病虫防控,搞好“一喷三防”,使万亩示范片内各项管理工作走在全省的前面,新技术应用率达到100%。

  四是强化病虫害防控。立足于早预报、早防治,大力抓好病害防控,加强小麦锈病、赤霉病、白粉病的预报,采取“带药侦察,发现一点,控制一片”的办法,最大限度减轻病虫危害和蔓延。各地在第一时间作出反应,对达到防治指标的田块,普遍开展2-3次防治,千方百计把小麦病虫害控制在流行初期。

http://www.agri.gov.cn/xxlb/t20100514_1485992.htm
抓紧抓好粮食田间管理,确保粮食增产丰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0-13 04:22 , Processed in 0.194557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