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3464|回复: 6

[【文史类原创】] 《雨霖鈴 寒蝉凄切》赏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3-9 12:34: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雨霖鈴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聚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寒蝉凄切”写当前景物,点明节令,与下片“清秋节”呼应,不但写所闻、所见,并写出所感,可称融情入景。

所谓点明节令,在于“寒蝉”一词,传统文化背景中,有“孟秋之月……凉风至,白露降,寒蝉鸣”的基本常识。而更值得关注的是,“寒蝉”两字韵母相同,成为叠韵词,“凄切”两字声母相同,构成双声;这更使得词作开篇即生出婉曲之致。黯然销魂者,唯有别离,而别离心思的柔肠婉曲,正借助了双声叠韵的婉曲在一瞬间弥散在我们身边。

“对长亭晚”一句暗寓别情。“长亭”、“短亭”是古诗文中常见的两个词,传说为李白所作的《菩萨蛮》词有“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而“长亭外古道边”的《送别》之曲也是脍炙人口。从现存文献材料来看,这两个词最早出现于南北朝时代庾信的《哀江南赋》:“十里五里,长亭短亭。”《辞源》解说两词是:“长亭:秦汉十里置亭,亦谓之长亭,为行人休憩及饯别之处。”“短亭:旧时于城外五里处设短亭,十里处设长亭,以为行人休止之所。”由此可知,柳永“长亭”一词,已含别离之事。“晚”字进一步点明时间,并且也为下面的“兰舟催发”铺垫。在“对长亭晚”一句中,“寒蝉凄切”所弥散的黯然似乎更多了一种顿挫吞咽,这种顿挫,首要来自于“对……长亭……晚”的一二一结构,孟秋暮色之中,别离的氛围已经溢满心胸,这场悲莫悲兮的千古恨别也就此完美地揭开帷幕。

“骤雨”是“留恋”之由,“初歇”则是“催发”之由。本来该走了,忽然一阵急雨,于是因雨留恋,但天色向晚,雨也停歇了,拖延的别离终究还是要继续上演。

由“都门”二字可知此词作于汴京,“帐饮”是离别的筵席,读词者或者预期作者会就此铺叙一场,但转目即发现,作者竟以“无绪”二字飘然略过,因为满腹别恨离愁,故此饮也不畅,食也无味,心绪之寥落可见一斑。这也暗示出留恋之情深,别离之味苦。紧接帐饮是一笔实写,驾船的,“催发”;乘船的,“留恋”。“留恋”,则不忍别;“催发”,则不得不别。此时此刻,别情恰似东流之水,绵长无际,辗转难绝。

留恋处,一作方留恋处。版本不一,如见到不一者知道原因即可。
“执手”两句,并无特异之词,但就是这平俗之语,却将千古以来话别之境完美诠释,其深挚细腻、妙到毫颠。不得不说,柳永之词作或有失之于俗,却也胜之于真。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所云:“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与此同意,不过一个是生离场,一个是死别梦而已。

作为领字,“念去去”的“念”字上承凝噎,“去去”两字迭出,一字一顿,更显天涯孤旅,凄然前行,前路的茫茫修远与此刻眼前所见的“暮霭沉沉”,并“烟波”的实景,虚实相合,余韵不绝。读词至此,如何不使人身入离别境界,无可自拔……

上阙中正面话别已经曲尽,于是下阙首句即推开一层,泛说离愁别恨自古皆然。但接此,第二句又立刻翻进,极言清秋之日作别尤为可悲。这翻进的一句,一则暗暗和鸣于文士悲秋传统,一则也遥接上片“寒蝉”的起句。这种翻进之法在柳永《乐章集》中并非孤立,如昼夜乐》一词中“何期小会幽欢,变作离情别绪,况值阑珊春色暮,对满目乱花狂絮”,与此比照,一春一秋,悲苦则并无不同。
“今宵”两句,是全篇精粹,课本中征引东坡“我词何如柳七”知名典故,也正是引此句作为柳词范本。“酒醒”一词,遥接上片“帐饮”,也可见帐饮别筵,虽然“无绪”,但酒入愁肠,终究有醉意朦胧。设问后自答,虚景而做实写。扁舟夜发,明朝醒后,想必已是拂晓,而所见,也惟有杨柳岸边的晓风残月吧!风月犹残,景中人,则又情何以堪?历来赏析本句者,多征引出清代刘熙载在其《艺概》一书所作评点,刘氏说,词有点有染。柳耆卿《雨霖铃》云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上二句点出离别冷落,今宵乃就上二句之意染之,点染之间,不得有他语相隔,隔则警句亦成死灰矣。刘氏所说点染及不可隔,实际生于柳永在这几句中以一处冷落的清秋送别熔铸出的古今别情,并且将此处与千里外的何处暗相比照。推究全词,未别之日的此地,有“良辰美景”,是“千种风情”,千思万想皆有可与说之人;而明朝的未知何处,是晓风残月,是千里烟波,是冷落孤寂,凄凉暮霭……于是,古今彼此对比、凝结于文字,将此一种瞬间最终描摹做一种动人心魂的永恒。

“此去”以下,接“今宵”而写,更重情语。无一语道寂寥落寞却又无处无有。前人评述其无一弱笔,可谓名至实归。

反观整篇词作,情与景融、虚与实生。
寒蝉、长亭、骤雨、都门、兰舟、清秋、杨柳等物象,相对执手、帐饮留恋、无语凝噎、念去去之心思、那堪之情绪、酒醒之寂寥等等事象,二者合于清词丽句之间,以本属哀怨的曲调格律,写尽爱别离的愁苦。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实非虚言了。

至此,我们梳理了《雨霖铃》一词的内在风致,那么,要更深入了解本词,我们还能做些什么?应该说,至少还有一件事要做。而在完成这两件事情之前,我们之前的赏析,实际上还只是建构了一个平面的《雨霖铃 寒蝉凄切》,能否将之化作活泼泼圆润立体的《雨霖铃 寒蝉凄切》就取决于这一件事。

《雨霖铃》写“良辰好景”虚设,这良辰好景,所指是什么?别离之时拈出这四个字,作者心思所系,又是什么?只有回答了这个问题,才能使《雨霖铃》这场别离的动人心魂有所着落。
答案,正在《乐章集》中。

《乐章集》,柳永所词作集录的名称。今本《乐章集》收录213首作品,使用了127个词牌,慢词占了180余首,这两点都远远胜过同时代的晏殊、欧阳修等人。而在《乐章集》中,良辰美景,与其同义表述达十一处之多:

对好景良辰,皱着眉儿,成甚滋味【慢卷紬】
愁肠乱、又还分袂。良辰好景,恨浮名牵系。【殢人娇】
好景良天,彼此空有相怜意。未有相怜计。【婆罗门令】
奈好景难留,旧欢顿弃。早是伤春情绪,那堪困人天气。【内家娇】
把酒与君说。恁好景佳辰,怎忍虚设。【应天长】
良天好景,深怜多爱,无非尽意依随。【驻马听】
最苦是、好景良天,尊前歌笑,空想遗音。【离别难】
当此好天好景,自觉多愁多病,行役心情厌。【安公子】
可惜恁、好景良宵,未曾略展双眉暂开口【倾杯乐】
无语沉吟坐。好天好景,未省展眉则个。【鹤冲天】
想别来,好景良时,也应相忆。【两同心】其二

加《雨霖铃》中“良辰美景”,计十二处。综观后很容易看到,这些“良辰美景”,皆属两情相悦的言情之作。其频度之高,在柳词中已属前列。而从中可见的,正是柳永这位多情才子对“良辰美景”的珍重不舍。有此,我们也才能更彻心扉地明白雨霖铃一曲所奏响的哀婉迷离。

十二处的统计应该说并不完全,最根本的原因是,宋词传到清代,名人佳作总集别集不少,最为残阙的,恰恰是柳永这部《乐章集》。因此,我们也需考慮。为何是柳永的《乐章集》?《雨霖铃》在《乐章集》中是否已是最动人之作?这次的答案,已经到了柳永自己的身上。

普遍而言,某一古代人物如果到今世还值得人们去了解,一般意味着此人的重要性与众不同。而依次逆推,则此人在其所处年代也应当比较重要。而既然如此,后代修前朝史书时,这样的人物就当被采入正史相关类属。

但历史从不缺少特例,柳永其人,于其所在之时已是声名鹊起,万众瞩目;其后世之名亦传扬不息历代有之。可是,你即便将《宋史》一字一字拆碎,也找不出柳永传记……个中缘由在于,柳永生前的声名后面还要加上两个字——狼藉。是的,声名狼藉,正是柳永。这份狼藉来自两个字:一个字是“艳”,但诗庄词媚,艳词本是常情,所以还有一个字是“俗”。历来赏析柳词,多言其俗。你是否认可,还需自己到《乐章集》中慢慢品读。而今日可见柳永生平,大致可信者如下

柳永本名柳三变,因为他有两个兄长分别名为三接、三复,所以三变之名可以肯定。其家族自唐代以还都是书香门第。柳永被称作柳七,原因不得而知。其字一为景庄,更名永后,该字耆卿。改名原因,或说因病,或说为升官。前者较为可信。

柳永青年时期应在汴京渡过,其词作提及汴京者有二十多次。在汴京,他既是教坊乐工的朋友,也是秦楼楚馆的常客,歌妓们的宠儿。他有大量作品描写世俗生活,却极少有与士大夫唱酬之作。可能在宋真宗初年他即已参加科举考试,但考场上的柳永,可谓是一个失败者。也因此,有了《鹤冲天》一词中“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的自我安慰。柳永因写作俗艳之词且多狂放之事,错过了进身仕途的机会。这就是传说中的君王评点其“且去填词”的故事。


最后,我们举出《乐章集》中与《雨霖铃》题材近似的一首《采莲令》稍作分析。

 【采莲令】
月华收,云淡霜天曙。西征客、此时情苦。翠娥执手送临歧,轧轧开朱户。千娇面、盈盈竚立,无言有泪,断肠争忍回顾。
一叶兰舟,便恁急桨凌波去。贪行色、岂知离绪。万般方寸,但饮恨,脉脉同谁语。更回首、重城不见,寒江天外,隐隐两三烟树。
 
同样是别离,《采莲令》一曲,首句亦以月收天曙之景色点明时令,后则直言客心临别之苦。“翠娥”以下,皆是送行人之情态。执手相送,有泪无言,何其相似。“断肠”一句,摹写依依之情。
下阙写别后舟行。“万般”两句,写别后心中之恨。“更回首”三句,以远景作收。
上片之末言回顾,谓人。至下阙之末则谓舟行已远,人已不见,城亦已不见,所见者唯两三烟树,且隐隐约约。一顾再顾,总见步步留恋之深。

]那么,两相比照,《雨霖铃》所以胜出,又在哪里?请尝试比较两词,给出你的答案。


按语:请勿转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3-9 12:40:19 | 显示全部楼层
附言:《乐章集》读罢,柳永之艳俗,着实骨鲠,若仅以雨霖铃一首见其人,未免大误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9 13:29:07 | 显示全部楼层
特别喜欢这首《雨霖铃》,曾经痴迷于宋词之中,虽然那个时候未必懂得什么,但是却真的有那种“未赋新诗强说愁”的心情在其中!现在偶在闲暇的时候,重温一下那些曾经陪自己走过难忘的三年高中生活的日子,心里的触动真的非常大,如果我们真的能设身处地地站在作者的角度来看待,也许和我们所看到的字面意义会大相径庭,也许有的时候就随心所致,可能更能领悟此中的深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9 20:25:39 | 显示全部楼层
雨霖鈴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聚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采莲令】
月华收,云淡霜天曙。西征客、(此时)情苦。翠娥执手送临歧,轧轧开朱户。千娇面、盈盈竚立,无言有泪,断肠争忍回顾。
一叶兰舟,(便恁)急桨凌波去。贪行色、(岂知)离绪。万般方寸,(但)饮恨,脉脉同谁语。(更)回首、重城不见,寒江天(外),隐隐两三烟树。

此中转折,别有风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10 08:33:22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喜欢这首,上大学时有同学还能清唱一下,怀念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11 21:13:52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3楼wegg于2010-03-09 20:25发表的 :
雨霖鈴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聚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采莲令】
.......
wegg兄真是惜字如金,让人猜谜呢.
此词多以虚词一气斡旋,曲折圆转,于领字处又多下去声,若对字、竟字、更字等等,而念去去更是连下三去声,音节极拗峭有力,故圆转而不流于软沓。只是兄于“处”字、“外”字上加括号,弟却不明何意,还请赐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11 21:37:41 | 显示全部楼层
此两字,有承上启下之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1-15 17:36 , Processed in 0.243315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