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1566|回复: 4

[【时事表】] 内容多 课时少的矛盾如何解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2-24 09:43: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赵泽宗 发布时间: 2010-02-24 08:10 来源:光明日报
http://www.gmw.cn/01gmrb/2010-02/24/content_1058880.htm

  前不久,北京市教委下发通知,进一步规范中小学授课时间。要求中学生在校学习时间不超过8小时,小学生在校学习时间不超过6小时。江苏、上海等许多省、市也先后下达“课时限令”。

  我们调查发现,一些小学现在的教学安排与“课时限令”基本一致,上午安排4节课、下午安排2节课或3节课。下午的第3节则以“管理班”或“兴趣班”方式出现,学校解释主要为了帮助还没下班的家长“看管”孩子。但是,还有相当一部分小学和大部分中学不能落实“课时限令”。

  我们还了解到,目前北京、江苏等中小学课程除了语文、数学、外语等主课外,近年来还增加了信息技术、研究性学习、通用技术等新课程,同时学校为发展特色还开设了机器人、面塑、高尔夫等新鲜课程。不少中学校长表示,按照这样的课时安排许多课程无法完成教学任务,因为学生要学的课程太多了,最多的时候一个学期要考18门课,急需要缩减。

  怎样解决学习内容多,教学课时少的矛盾呢?是缩减学习内容,还是转变教学观念,改革教学方式方法?我们认为,答案是后者。

  首先,要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要以学生为本,以学为本。其次,要转变学生的学习观念。要把学生被动接受、被动学习的观念,转变为“我发现”、“我求证”的主动学习。第三,引导学生掌握系统的学科知识,让学生识系统,顾体系,从整体到具体,学有兴趣,举一反三,学会学习,学会创新。
我们这里的小学生昨天开学了。看到上学的孩子的书包喊了多少年,可是大家看一看今天的孩子书包不是比以前减轻了,反而加重了。原因是学校搞素质教育了,又加上几门课。将以前的主科语文、数学减少几节。考试的科目有增多了。由于最后升学高考主要还是语、数、外,老师便对家长们说:“语数外课时少了,主要还是你们家长到家里帮助孩子补。我们上课没时间给学生练习,如果课外不补,仅仅依靠课堂一是进度孩子赶不上二是难度上孩子不理解。你们看着办吧!”于是课外各类辅导班市场形成产业,产业化了。问题在哪?——教育为了谁?教育是谁的教育?是什么在绑架教育,绑架孩子的心灵、思想和快乐的童年?是什么在折腾一个民族的未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2-24 11:26:32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些课文点到即止,让学生自学。
有些进行单元教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2-24 12:49:36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楼五更风于2010-02-24 11:26发表的 :
有些课文点到即止,让学生自学。
有些进行单元教学。
就是初中学生,有些都不好点,都没有自学能力。小学生大部分都喜欢活动和玩的,不太可能像成人那样静心坐下来思考、看书、作业。他们大多也没有自觉能力的。现在的孩子(尤其5年级以下)做作业,大部分都有家长陪着。我们周围的情况都如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2-24 16: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书包减没减轻不能衡量学生负担轻重,两者之间没有多大联系。前者只是形式上的东西。
  
  语、数、外上的内容多,课时少,是实情,也不竟然,关键在于你如何看、如何做。如果只就课程标准来看,上颗能干的老师,半学期就能搞定,不存在“内容多,课时少”,若有,这说明教师自己该提高了;如果教师为对学生的前途出发,补充了其它内容,造成“内容多,课时少”,那是自找的,个人实践,再多给三分之一的时间也不够。个人根据自己情况量力而行。

  所谓研究性学习、通用技术学习,纯粹是扯蛋,比如:空调安装好了,难道还需要你教?纯粹是自己折腾自己,怪不的别人,只能怪自己。“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用在此处,恰如其分。研究性学习最好的做法是应该融入相应课程之中,而不是另搞一套。打高尔夫都要教,更是扯蛋。好比打游戏一样,只要给他们时间和money,还怕弄不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6 15:38:5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在三线大学,已经见怪不怪了,不然你看看现在的本科专业课的课时数跟10年前的专科比比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1-14 19:15 , Processed in 0.180244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