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5417|回复: 25

[【文史类原创】] 《西游记》与《金。瓶。梅》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27 14:29: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西游记》在今天被许多人视为“童书”,而《金》肯定是儿童不宜的。后一种看法无疑是的见,不过,《西游记》不仅可以不被看作是“童书”,在某种意义上还可说与《金》在写作上共享同时代文人的习语、知识结构与审美。
所谓明代“四大奇书”中,文人独创性较强、改编力度更大的《金》与《西游记》的成书年代非常靠近。在日本发现的“世德堂”本《西游记》出版于1592年,而在1596年的文人书信中就提到了《xxx》。学者柳存仁曾经提到《西游记》中某些文句片断在《金》里反映出来。其实,这两本小说的相似性还远远不止于此。
《西游记》这本小说究竟讲的是什么,历来有很多种看法。清代有文人认定这是一本修身养性的书,义和团成员将之作为宗教教科书,这两种看法曾经都受到后人的嘲笑。当代部分学者抱着“同情之理解”的角度,发现清人的看法也未免就没有道理。就“养生”这一方面来讲,它与《xxx》恰好构成了一枚硬币的两面。普林斯顿大学教授浦安迪(Andrew Plaks)在他的名著《明代小说四大奇书》中将《金》定义为“修身养性的反面文章”,而陈士斌、刘一明等清代学者早就将《西游记》视为修身养性的“正面文章”了。
浦安迪发现,在结构上,两部一百回本的小说都是严格地遵循“一分为二”的原则,在《xxx》的四十九回中——如果是上下卷,就是第一卷的最后一回——胡僧赠送给西门庆一套猛药和器具。从这个分水岭往前看,《金》的人物全部出场亮相,往后看,这些人物便开始纷纷散场了;而西门庆渐渐朝不可理喻的方向——就是兽性与死亡的方向发展。《西游记》的四十九回和五十回中出现了象征意义浓厚的渡河,从此岸到彼岸的过程也就是上下卷分野的标志。在小结构中,《xxx》前六回是对《水浒传》相关段落的精巧改编,用“王婆遇雨”的一段抒情性闲笔将之结束(田晓菲在《秋水堂论金》一书中对此有令人激赏的评论)。《西游记》前七回是与“取经”无关的“大闹天宫”故事,小说作者改变了已有取经故事的结构,天才地将前七回放在小说开头。它在结构上仿佛一次微型的、意义别具的“取经”。结尾处是写来场面热闹、读来却令人心酸的“安天大会”。在小说快要结尾的时候,《xxx》的第八十九回,出现了读者早就等得不耐烦(或者早就忘掉了)的武松的戏剧性归来;而在取经的后期,如来令人意外地亲自出马,降服他那谁也不想惹的舅舅大鹏金翅雕。
在更小的地方,我们会发现《金》经常用“热”与“冷”两个字来建构与点染故事。例子很多,一般在描写西门庆“熊熊欲火”熄灭之后的往往会不经意地提到天气和街景,“一天霜气,万籁无声”。西门庆遭受潘金莲致命一击之后,令人惊悚的画面是“血尽出其冷气而已”。给人印象深刻的是西门庆与宋惠莲在“雪洞”里从缱绻缠绵热情拥抱到牙关打战的描写,张竹坡鉴于此书对冷热问题大书特书的特点将之命名为“炎凉书”。在《西游记》里,“冷”、“热”(还有“寒温”)也是作者爱用的词。但所指有区别。“热”往往用在心浮气躁,丧失本性的时候,而“清凉”说的是人物认识本性之后的境界。如“耳热眼跳,身心不安”,“屏除邪欲得清凉”,“唐三藏师徒四众,水火既济,本性清凉”。
值得一提的是,与《xxx》的作者一样,《西游记》的作者也熟谙房中术,而且水平非同一般。孙悟空在菩提祖师那里学习的时候,祖师介绍的“动门之道”中有一条为“攀弓踏弩”,余国藩先生将之翻译成英文的时候百思不得其解,于是求教于李约瑟之后研究中国科技史的重要学者如席文(nathan sivin)、马瑞志(richard mather)、韦尔奇(holmes welch)等人,他们互通书信,研究该词的涵义,不过最后余国藩先生还是感叹“掇拾无门”。清人常常说的《西游记》之“难解”,于此可见一斑。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8 11:31:34 | 显示全部楼层
“攀弓踏弩”没有高深到要请教所谓“李约瑟之后研究中国科技史的重要学者如席文(nathan sivin)、马瑞志(richard mather)、韦尔奇(holmes welch)等人”吧,就是一些简单的道家肢体导引动作,查查书就可以搞明白。比如我找了一个例证,来自明朝《普济方》二百六十七卷“诸方香煎门”。

祖师道:“此是有为有作,采阴补阳,攀弓踏弩,摩脐过气,用方炮制,烧茅打鼎,进红铅,炼秋石,并服妇乳之类。”

其实也不用查书,根据语境猜猜也大致可以知道是怎么回事,余老先生等“互通书信”还是感叹“掇拾无门”,我看跟不怎么熟悉道教文化、道教术语有很大关联。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8 11:49:45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直想拜读这本书籍 可惜不敢如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8 13:31:51 | 显示全部楼层
祖师道:“此是有为有作,采阴补阳,攀弓踏弩,摩脐过气,用方炮制,烧茅打鼎,进红铅,炼秋石,并服妇乳之类。”

无聊找了个詹纳(W. J. F. Jenner)的译本(http://ifile.it/hc7b01v),读着真好玩啊,尤其这红铅秋石,不进一步注解的话西人怎么也读不明白:

"It involves acting and doing, extracting the Negative and building up the Positive, drawing the bow and loading the crossbow, rubbing the navel to make the subtle humors flow, refining elixirs according to formulae, lighting fires under cauldrons, consuming 'Red lead,' purifying 'Autumn Stone,' and drinking women's milk."

Anthony C. Yu的译本也有(http://ifile.it/g07a8nf),是删节本(The Monkey and the Monk: An Abridgment of The Journey to the West | en |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 022697156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8 14: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马王堆汉墓的腰引弩图


删节本里余国藩也翻译了对应语句:"lenty of activities," said the Patriarch, "such as gathering the yin to nourish the yang, bending the bow and treading the arrow, and rubbing the navel to pass breath. There are also experimentation with alchemical formulas, burning rushes and forging cauldrons, taking red lead, making autumn stone, and drinking bride's milk and the like."

别的不说,“踏弩”译成“treading the arrow”从字面上说也是错误,arrow如何去踏,就是踏,意义何在?弩却可以踏——“射手使用时,将张弦装箭和纵弦发射分解为两个单独动作,无须在用力张弦的同时瞄准,比弓的命中率显著提高;还可借助臂力之外的其他动力(如足踏)张弦,能达到比弓更远的射程。”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phonology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0-1-31 09:34:54 | 显示全部楼层
西游记是一本颇有人情味的书。
央视的老版电视连续剧《西游记》就深入挖掘了这种人情味。

我记得,电视中女儿国桥段,女王邀请唐僧夜观国宝,这一情节在书中是没有的。
女王对唐僧言道:说什么四大皆空,连看也不敢看我一眼。
而唐僧也是坐立不安,额头上汗如雨下。
幼时懵懂,长大后看了n遍西游,才略同人情。

家里面西游记有各种版本,岳麓、人民不乏,也有一些电子版。

相形之下,xxx只看过一遍崇祯版的电子书,
除了觉得辞藻华丽的黄之外,暂时还不能领略它的美。
只好待到中年再说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31 17:49:47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外面开年会,抢同屋的笔记本看了哲人王兄的回帖。敬服。等回家后仔细考虑清楚了以后再来献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2-2 10:15:25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楼主的发布 期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2-6 16:10:14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瓶。梅》中间的。号加的好,汗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2-15 04:34:38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不错,值得研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2-15 06:50:40 | 显示全部楼层
此段文字所言故事,不可理解,楼主能给个出处么?
孙悟空在菩提祖师那里学习的时候,祖师介绍的“动门之道”中有一条为“攀弓踏弩”,余国藩先生将之翻译成英文的时候百思不得其解,于是求教于李约瑟之后研究中国科技史的重要学者如席文(nathan sivin)、马瑞志(richard mather)、韦尔奇(holmes welch)等人,他们互通书信,研究该词的涵义,不过最后余国藩先生还是感叹“掇拾无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2-18 11:04:19 | 显示全部楼层
孙猴子的那根金箍棒,是可长可短,能伸能屈啊,好比那个东西,哈哈。

不过,我对那个梅没什么研究。

请同道看看我的博文:

一个出色的团队需要的人物——反思西游记有感(2002年 我的博文)
http://free4us.spaces.live.com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4b43f1a0100gsm8.html

文字都是作者用来传递信息的。有时候,同时代的人没有办法解读这个信息,作者只好用神话故事来传道。

西游的过程,是师徒四人战胜自我的一个过程。所以,吴承恩的小说名列四大名著,绝对是有内涵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2-20 15:30:44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0楼topwaybest于2010-02-15 06:50发表的 :
此段文字所言故事,不可理解,楼主能给个出处么?
这段文字的确有些交代不清,还有我自己也没有完全想清楚。
“攀弓踏弩”翻译成英文,的确如哲人王兄所说,没有那么难。因为“攀弓踏弩”其实无非就是个古代军事术语而已。
那么难度何在?须知余先生用了十多年时间翻译《西游记》,他要解决的难题可能是我们觉得不难的地方。不知道为什么,真正的学者对一般人想了解的东西兴趣不大,比如说徐福与日本人的关系,谁发明了粽子等等。他们想了解的往往看起来很没意思。杨贵妃青春期的交游史等等。
据现在研究《西游记》的一流学者们认为,《西游记》经过了多次改写。改写的部分不大,涉及到题目、插入的诗词等等。修改的原因在于抢夺《西游记》的解释权。其中,道家-文学批评家的修改力度是得到肯定的。
“攀弓踏弩”这个军事术语后来成为房中术术语,又成为内丹术语。所以翻译起来就很麻烦了。就是说这个词不仅仅是对房中术某种姿势的描摹,可能还有内丹的内容在里面。这方面的权威自然是李约瑟学派的巨子们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2-20 15:33:18 | 显示全部楼层
具体出处见余国藩著《红楼梦西游记与其他》。此书有大陆与台湾两个版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2-20 15:46:47 | 显示全部楼层
君子不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ytao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0-2-22 22:15:21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之分析,文字齐整,内容对仗,真可谓是专业之大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2-24 11:01:39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有才
一是熟悉文本
二是言之成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2-24 15:17:27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篇尝试性的小文引来各位的谬赞,实在汗颜无地。一时冲动,又写了一点感想。贴出来供诸位一笑。

钱文忠教授的《玄奘西游记》中,有一小部分提到了小说《西游记》第九回的故事。钱文忠这样总结该回情节:“玄奘的父亲经历了金榜题名、洞房花烛的喜悦,又遭遇了月黑风高、抛尸江底的惨剧,使玄奘尚未出生就开始经受磨难。”其中这样一段话值得注意:“海州陈光蕊中状元之后娶了殷小姐,按当年怀孕当年生子算,玄奘应该生于贞观十三年,民间传说历来如此,可以将抛绣球招亲记载得非常详尽,在需要精确的地方却往往大而化之。”为什么玄奘不能够生于“贞观十三年”?因为小说中,后来玄奘奉旨西行也是贞观十三年。再往后,玄奘在西行途中也经常回想“贞观十三年”的盛况。
不过,《西游记》不是民间传说,美国学者浦安迪就文人在这本小说创作中的创造性作用有专门论述;另外,芝加哥大学教授余国藩认为第九回尤其不是民间传说。这里出现的年代错误并不是“大而化之”造成的。小说中的某些内容“需要”还是“不需要”精确真还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
黄肃秋《论西游记的第九回问题》、余国藩教授的《〈西游记〉的叙事结构与第九回的问题》、杜德桥(Glen Dudbridge)的《西游记祖本再商榷》,以及中野美代子的《〈西游记〉的秘密》中,都涉及到第九回的研究。这些海内外研究《西游记》的大家中,无不对该问题有自己独到凯切的阐发。正如中野美代子所说,“在《西游记》版本研究方面,这是一个成为焦点的、有问题的部分。”
略过版本学家迷人的考证,我们会发现目前最早的、非常可信的1592年“金陵世德堂”本中,第九回的“陈光蕊故事”是不存在的。如何解释现在的《西游记》又有了陈光蕊的情节?据古代小说研究大家孙楷第先生在《日本东京所见小说书目》中的看法,其实最早的《西游记》里是有“陈光蕊故事”的,但“万历间刻书者嫌其亵渎圣僧,且触迕本朝(高皇),语为不群,亟为删去。而汪氏乃于明本原书百回之外,增此一回。”黄肃秋先生同意这一看法。认为小说《西游记》没有反映出玄奘的“伟大”的钱文忠教授,与明代删书者的出发点是“出而同辙”的。尽管前者认为这回不可或缺,而后者非常看不惯这一回。
为了保持全书一百回的规模,刻书者将小说进行了拆分。但这种伎俩哪里能够逃过读者的法眼?于是,后来的刻书者在某种压力之下,根据书中残留的蛛丝马迹添写了第九回“陈光蕊故事”。据杜德桥的看法,最早的添写者是朱鼎臣。

有意思的是,到了清代,一些敏锐的文人发现了“前人”“将此篇删斥”过,写《西游真诠》的陈士斌是一个常见的捍卫“原作精神”的热情读者和评论者,他觉得第九回的故事“事迹矛盾,于世法俗情亦多未洽,难可信据。”比如“状元之母,何至单身侨寓?宰相之女,宁乏护送赴官?州牧夫人,断难私到江干。片板作筏,亦非保赤善策。抛球之爱女,何一去不相往来?现宦之慈闱,何别后遂成乞丐?”“种种不经,读者厌听。”
说的是非常在理。不过欣赏小说,“挑刺”从来都不是有效的办法。纳博科夫在《文学讲稿》中提到有些人在《包法利夫人》中发现了不符合“常理”的情节,于是,纳博科夫找出了更多“难以置信的细节”。但那又有什么用呢?小说是想象中的世界。“这世界有自己的逻辑、自己的规律和自己的意外。”只要那些细节和结构并不矛盾就成。只有缺乏想象力的教授和耍小聪明的学生才爱提那些问题。
同样,余国藩教授在陈士斌之后,跟着他的思路继续下去,“李唐全国的高僧如何能在榜示一个月不到的时间内就云集长安,参加水陆大会?”“黑风山的熊罴怪在窃取金池长老借自玄奘的袈裟后,何以会突发奇想,邀请该长老赴‘佛衣会’?”“居住在天竺国附近的僧侣,又怎么可能会想借诵经读经来修功果,希望转世投胎在中国?”这些“疑问”自然比陈士斌的那些更耐人寻味,更脱离了乡村塾师气息。但这样下去,余教授认为,“一旦如此做,后果堪虞。”
至于杜德桥所认为第九回陈光蕊故事“无论就结构及戏剧性来讲,与整部小说风格并不谐洽。”限于篇幅,这里无法详细追究了。就阅读经验来看,大多数人认为第九回的添加还是“和谐”的。
最值得关注的倒是,我们能真切感受到小说作者的灵魂一直在大笑。他要挖苦圣僧三藏,他还要挖苦当权者。他令那些刻书者不安,必删之而后快。但删节之后的残缺一直要困扰这些删书者,也令那些缺席的当权者在缺席中受到审判,让他们睡不安稳。最后,噩梦连连的刻书者被迫添加了那些删去的情节。古往今来,这样伟大作者是不多见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2-27 14:03:32 | 显示全部楼层
看《xxx》???禁书啊~~~~我至今没看过这书!!!!!———好流氓的书吧,不能看,不能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1 16:38:3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来一部西游记有这么都的名堂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1-15 14:06 , Processed in 0.148721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