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日,家庭教育专家孙云晓做客珠海文化大讲堂,以题为《儿童成长需要因性施教》的讲座,指出,由于学校和家庭长期忽视 “因性施教”,中国0至18岁的男孩正面临着学业、体质、心理、社会适应力等各种危机,呼吁未来需要“拯救男孩”。
应试教育是“男孩危机”罪魁祸首
文化周刊:是什么机缘让您关注到“因性施教”这个话题?
孙云晓:20多年前,我曾在中国少年报担任记者,在与孩子们接触的10多年中,我发现男孩女性化,过于阴柔、娇滴滴的现象开始出现,并随着独生子女数量的扩大而越来越明显,且男孩子特别容易成为“问题儿童”。男孩和女孩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个体,无论生理还是心理上成长过程区别很大,需要不同对待,从“因材施教”到“因性施教”的转变是教育模式的重大飞跃。
文化周刊:为什么男孩更容易成为“问题儿童”?
孙云晓:从小学、中学到大学阶段,男孩在学业上的表现已处于全面的落后状态,近年来男孩在身体素质、心理和社会适应性等多方面,都面临着比女孩更多的问题。美国心理卫生研究所专家很早就指出,5岁男孩的大脑语言区域发育水平,只能达到3岁半女孩的水平。但现在一些父母为了让孩子早上学,在竞争中抢占先机,甚至人为选择时间提前生产,我认为让男孩早上学可以说是“灾难性”的选择。
但是男孩成长的危机绝非仅仅因生理发育迟缓所致,男孩成长危机的主要原因在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流行文化走入误区。其中,以升学考试为中心的应试教育倾向,是男孩成长危机中最为凶猛的杀手,并因此而加剧了所有危机对于男孩的伤害。比如男孩喜欢体验、动手和操作性强的活动,女孩喜欢言语沟通,而中国的教育以语言为主,学校追求“静”的文化,显然在这种教育模式下,女孩子更受欢迎,典型的男孩子会成为学校不喜欢的对象,自信心受到打击会影响到他的一生。
“因性施教”可尝试“男女分班”
文化周刊:男女分校是否比较符合“因性施教”的教育原则?
孙云晓:我不赞成男女分校,男女合校是教育发展的进步,男女合作、相互了解是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其实,男孩女孩都是大自然的产物,他们有各自性别的优势,也有各自性别的劣势。正因为这些差异的存在,我们的生存环境才会丰富多彩。我们要做的是为男孩和女孩提供适合他们的教育。
但我觉得在形式上可以适当尝试“男女分班”,,至少可以在某些课程上按照性别进行分班。这样可以照顾到男生女生不同的性别特点,更好地因材施教,更大限度地发挥男孩和女孩不同的优势。像现在北京的一些学校就开始尝试男女分班上课,比如体育课,受生理因素的影响,男女生需要的运动量不一样,可以分别进行教学。现在的问题是,以升学为目标的应试教育正在压抑孩子的个性,受害者不仅有男孩也有女孩,只是女孩的性别特点使她们更能适应这样的环境。
文化周刊:如何进行“因性施教”?
孙云晓:男孩和女孩不同,这是不争的事实,但在我们的教育过程中,却常常漠视男孩和女孩的差异。女孩子上课,老师讲道理讲课文,女孩子往往听得比男孩要津津有味。女孩子适合的学习方式是语言沟通、聊天、阅读,男孩子喜欢的学习方式是运动、实验操作、使用计算机、参与体验。
父教缺失会让孩子终身“缺钙”
文化周刊:随着 “哈韩”、“哈日”现象的流行,现在的孩子追求的偶像乃至打扮和个性越来越趋向 “中性化”,您如何看待这种现象?
孙云晓:这关系到“性别哲学”的问题,人类走向“双性化”是进步,任何一个人都要学习两性的优点。勇敢不是男性的专利,同样温柔也不是女性的专利。但“双性化”绝不是“中性化”或“男孩女性化”、“女孩男性化”。儿童成长过程也是性别的成熟过程,“文弱男人”、“野蛮女友”现象对未成年人的成长都是一种误导。
世界是男女合作的世界,女性崛起是好事,但生理因素决定了男性力量更加强大,男人理应多承担一些社会责任,并且在危难时保护妇女儿童。但“男孩女性化”必然会导致男人责任感的缺失,久而久之将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文化周刊: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是否应该让父亲多参与男孩的教育,母亲多参与女孩的教育?
孙云晓:父亲是孩子第一个男性榜样,父教是无法代替的。加强父教可以让男孩更刚强更阳刚,可以让女孩更坚强更有理想。然而传统的 “男人在外打天下养家,女人在家相夫教子”观念让中国成为一个“父教缺失”特别严重的国家。一项调查显示,高中男生烦恼时寻找倾诉对象,他们都把同性的同学放在第一位,日本、韩国、美国把父亲排在第五位,中国的父亲却排在网民之后。中国的父亲可信赖、可交流的程度还不如网友。
父亲的教育,质量比数量更重要,父教缺失会让孩子终生 “缺钙”,父亲的养育方式更符合男孩发展的需要。社会所推崇和需要的男性风格,比如宽容大度的胸怀、坚强果断的行事作风等等,都需要父亲的言传身教和树立榜样的形象。
精 粹
“因性施教”的必要性
性别不同带来的学习认知风格、学习模式的不同,所以可以根据男孩女孩的这些特点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教育。
“因性施教”的重要性
“因性施教”的原则会使我们的社会更和谐,孩子成长得更健康。
教育的原则是因性施教,教育的方法是培养习惯。当然教育还有很丰富的内容,我多年来总结的三句话:第一句话,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健康人格。第二句话,好的关系胜过许多教育。第三句话,习惯决定孩子的命运。
父亲与孩子更像“同伴”
家庭教育应更注重情感、道德和良好习惯的培养,把知识摆在第一位是本末倒置。
由于女人关注的是联结和亲密,而男人关注的则是分离和分化。因此,父母可能互补,为青少年既提供榜样又提供关系。研究表明,父亲比母亲更能鼓励孩子的坚持性和独立性,父亲与孩子的关系更像“同伴关系”,更可能促进平等的交流。
孙云晓: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研究员、副主任,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常务理事,《少年儿童研究》杂志总编辑,2008年度“中国教育风云人物”。著有《孙云晓教育作品集》、《孙云晓家庭教育文集》等,曾获中国图书奖、全国“五个一”优秀图书奖等。
专题撰文:本报记者 刘雅玲专题摄影:本报记者 于燕敏
************************************************************************************
确实深有感触。
这个问题应该引起全社会注意,进而改善这种社会现象。
原文:
http://search.zhnews.net/tqb/tex ... ;ud_date=2010-01-17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