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1522|回复: 11

[【问道台】] 【转】家庭教育专家孙云晓珠海疾呼 男孩早上学是“灾难性”选择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18 11:46: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昨日,家庭教育专家孙云晓做客珠海文化大讲堂,以题为《儿童成长需要因性施教》的讲座,指出,由于学校和家庭长期忽视 “因性施教”,中国0至18岁的男孩正面临着学业、体质、心理、社会适应力等各种危机,呼吁未来需要“拯救男孩”。


   应试教育是“男孩危机”罪魁祸首

   文化周刊:是什么机缘让您关注到“因性施教”这个话题?

   孙云晓:20多年前,我曾在中国少年报担任记者,在与孩子们接触的10多年中,我发现男孩女性化,过于阴柔、娇滴滴的现象开始出现,并随着独生子女数量的扩大而越来越明显,且男孩子特别容易成为“问题儿童”。男孩和女孩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个体,无论生理还是心理上成长过程区别很大,需要不同对待,从“因材施教”到“因性施教”的转变是教育模式的重大飞跃。

   文化周刊:为什么男孩更容易成为“问题儿童”?

   孙云晓:从小学、中学到大学阶段,男孩在学业上的表现已处于全面的落后状态,近年来男孩在身体素质、心理和社会适应性等多方面,都面临着比女孩更多的问题。美国心理卫生研究所专家很早就指出,5岁男孩的大脑语言区域发育水平,只能达到3岁半女孩的水平。但现在一些父母为了让孩子早上学,在竞争中抢占先机,甚至人为选择时间提前生产,我认为让男孩早上学可以说是“灾难性”的选择。

   但是男孩成长的危机绝非仅仅因生理发育迟缓所致,男孩成长危机的主要原因在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流行文化走入误区。其中,以升学考试为中心的应试教育倾向,是男孩成长危机中最为凶猛的杀手,并因此而加剧了所有危机对于男孩的伤害。比如男孩喜欢体验、动手和操作性强的活动,女孩喜欢言语沟通,而中国的教育以语言为主,学校追求“静”的文化,显然在这种教育模式下,女孩子更受欢迎,典型的男孩子会成为学校不喜欢的对象,自信心受到打击会影响到他的一生。

   “因性施教”可尝试“男女分班”

   文化周刊:男女分校是否比较符合“因性施教”的教育原则?

   孙云晓:我不赞成男女分校,男女合校是教育发展的进步,男女合作、相互了解是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其实,男孩女孩都是大自然的产物,他们有各自性别的优势,也有各自性别的劣势。正因为这些差异的存在,我们的生存环境才会丰富多彩。我们要做的是为男孩和女孩提供适合他们的教育。

   但我觉得在形式上可以适当尝试“男女分班”,,至少可以在某些课程上按照性别进行分班。这样可以照顾到男生女生不同的性别特点,更好地因材施教,更大限度地发挥男孩和女孩不同的优势。像现在北京的一些学校就开始尝试男女分班上课,比如体育课,受生理因素的影响,男女生需要的运动量不一样,可以分别进行教学。现在的问题是,以升学为目标的应试教育正在压抑孩子的个性,受害者不仅有男孩也有女孩,只是女孩的性别特点使她们更能适应这样的环境。

   文化周刊:如何进行“因性施教”?

   孙云晓:男孩和女孩不同,这是不争的事实,但在我们的教育过程中,却常常漠视男孩和女孩的差异。女孩子上课,老师讲道理讲课文,女孩子往往听得比男孩要津津有味。女孩子适合的学习方式是语言沟通、聊天、阅读,男孩子喜欢的学习方式是运动、实验操作、使用计算机、参与体验。

  父教缺失会让孩子终身“缺钙”

   文化周刊:随着 “哈韩”、“哈日”现象的流行,现在的孩子追求的偶像乃至打扮和个性越来越趋向 “中性化”,您如何看待这种现象?

   孙云晓:这关系到“性别哲学”的问题,人类走向“双性化”是进步,任何一个人都要学习两性的优点。勇敢不是男性的专利,同样温柔也不是女性的专利。但“双性化”绝不是“中性化”或“男孩女性化”、“女孩男性化”。儿童成长过程也是性别的成熟过程,“文弱男人”、“野蛮女友”现象对未成年人的成长都是一种误导。

   世界是男女合作的世界,女性崛起是好事,但生理因素决定了男性力量更加强大,男人理应多承担一些社会责任,并且在危难时保护妇女儿童。但“男孩女性化”必然会导致男人责任感的缺失,久而久之将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文化周刊: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是否应该让父亲多参与男孩的教育,母亲多参与女孩的教育?

   孙云晓:父亲是孩子第一个男性榜样,父教是无法代替的。加强父教可以让男孩更刚强更阳刚,可以让女孩更坚强更有理想。然而传统的 “男人在外打天下养家,女人在家相夫教子”观念让中国成为一个“父教缺失”特别严重的国家。一项调查显示,高中男生烦恼时寻找倾诉对象,他们都把同性的同学放在第一位,日本、韩国、美国把父亲排在第五位,中国的父亲却排在网民之后。中国的父亲可信赖、可交流的程度还不如网友。

   父亲的教育,质量比数量更重要,父教缺失会让孩子终生 “缺钙”,父亲的养育方式更符合男孩发展的需要。社会所推崇和需要的男性风格,比如宽容大度的胸怀、坚强果断的行事作风等等,都需要父亲的言传身教和树立榜样的形象。

  

  精 粹

   “因性施教”的必要性

   性别不同带来的学习认知风格、学习模式的不同,所以可以根据男孩女孩的这些特点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教育。

   “因性施教”的重要性

   “因性施教”的原则会使我们的社会更和谐,孩子成长得更健康。

   教育的原则是因性施教,教育的方法是培养习惯。当然教育还有很丰富的内容,我多年来总结的三句话:第一句话,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健康人格。第二句话,好的关系胜过许多教育。第三句话,习惯决定孩子的命运。

  父亲与孩子更像“同伴”

   家庭教育应更注重情感、道德和良好习惯的培养,把知识摆在第一位是本末倒置。

   由于女人关注的是联结和亲密,而男人关注的则是分离和分化。因此,父母可能互补,为青少年既提供榜样又提供关系。研究表明,父亲比母亲更能鼓励孩子的坚持性和独立性,父亲与孩子的关系更像“同伴关系”,更可能促进平等的交流。

  

  孙云晓: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研究员、副主任,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常务理事,《少年儿童研究》杂志总编辑,2008年度“中国教育风云人物”。著有《孙云晓教育作品集》、《孙云晓家庭教育文集》等,曾获中国图书奖、全国“五个一”优秀图书奖等。

  专题撰文:本报记者 刘雅玲专题摄影:本报记者 于燕敏

************************************************************************************
确实深有感触。
这个问题应该引起全社会注意,进而改善这种社会现象。

原文:
http://search.zhnews.net/tqb/tex ... ;ud_date=2010-01-17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8 12:16:03 | 显示全部楼层
觉得孙云晓这是在忽略很多因素搞出的一个怪论,不能赞同

第一这些孩子都是啥地方的,考虑过农村孩子没有

第二男孩的个性很多时候也是同龄和年长女性塑造出来,就是说同时代的女性喜好什么,很多男性塑造自己时候就偏向什么,比如现在电视剧里面真的有阳刚气的红星好像不多(目前我看到得就孙红雷比较火爆),像清秀女孩的奶油小生居多,这也是影视票房的需要的

第三孙云晓最早靠炒作什么日本孩子比中国孩子优秀出名,最后的实际情况呢?最好还是请孙专家拿出具体的数据和对比,另外就是拿出他到底说这些为了什么样的利益来代言的,呵呵

欢迎大家讨论,多谢指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8 23:10:11 | 显示全部楼层
缺乏依据的空洞结论,有待理论和事实支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19 15:14:49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楼henry2000888于2010-01-18 12:16发表的 :
觉得孙云晓这是在忽略很多因素搞出的一个怪论,不能赞同

第一这些孩子都是啥地方的,考虑过农村孩子没有

第二男孩的个性很多时候也是同龄和年长女性塑造出来,就是说同时代的女性喜好什么,很多男性塑造自己时候就偏向什么,比如现在电视剧里面真的有阳刚气的红星好像不多(目前我看到得就孙红雷比较火爆),像清秀女孩的奶油小生居多,这也是影视票房的需要的
.......


多谢henry老师的分析!

个人接触孙云晓,就是从中日孩子对比来了解的。
就像henry老师说的那样,对比过程或者结果还不一定怎么样。

我所关注的,是存在这样的事实,在我教育自己的孩子过程中,避免出现类似现象。
对于孙老师这个观点,我也是从这个角度看的,不一定说他全面,全正确,只是说现在确实存在
这种现象,我自己也有这种切身感受,因而转过来,给大家看看,希望给认同的家长一个提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9 16:23:4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男孩女性化与小沈阳走红是一脉相承的,是整个社会的问题,而不单是儿童教育的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0 09:29:10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3楼wangjade于2010-01-19 15:14发表的 :



多谢henry老师的分析!

.......


不知您看过孙红雷访谈没有,孙红雷这样有气质,缘起他的家庭贫困,小时候孙红雷比较自卑而且脾气比较暴躁,经常打架,但是他对自己母亲十分孝顺,为了维护母亲尊严(他们家因为拮据经常借钱)和很多人冲突,所以家境养成孙红雷这样比较进取的外在形象。

我是这样看:

男孩子要怎样怎样是要看用的地方,千万别让孩子学成欺软怕硬的情况出现(换句话就是在老师学校那边无法展示自己男子气,但又不能不折了自己面子,于是找代偿出气口。)

这方面我们先最好看看,专家的这些想法能合理用到什么地方,然后咱们再想办法调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20 21:09:32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5楼henry2000888于2010-01-20 09:29发表的 :



不知您看过孙红雷访谈没有,孙红雷这样有气质,缘起他的家庭贫困,小时候孙红雷比较自卑而且脾气比较暴躁,经常打架,但是他对自己母亲十分孝顺,为了维护母亲尊严(他们家因为拮据经常借钱)和很多人冲突,所以家境养成孙红雷这样比较进取的外在形象。

.......
我同意henry老师的观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0 22:52:53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6楼wangjade于2010-01-20 21:09发表的 :

我同意henry老师的观点。


去年看过一场其他网站上的讨论,就是这位孙专家当年怎么炮制那篇中国孩子落后日本孩子的过程,还有就是当时带队的老师还有第三方当事人的回忆,都是指孙专家完全按照自己思路炮制这篇文章,当然也有带队老师经验不足的原因(日本孩子当时有全套的这种越野生存的商业用品套装,我们当时还没有给孩子的这类商业产品),作为代价就是当时全国很多地方教育部门按照孙专家文章开药方抓孩子的锻炼,不过到今天看,日本孩子还是那样(据说最近宅男宅女和草莓族,还有因为房价问题的啃老族和蜗居族都在日本大城市流行),中国的孩子已经不是当年的孩子了,我这么看:

一个专家有过这样炮制文章灌输自己思路的经历,他再说什么我都不由自主要想他还要塞什么东西在里面,尤其是孩子教育问题,如果不配套,匆匆上马什么新概念,那会是一次很有意思的实验,不过看专家照片,他不用为此付出什么直接代价。

还有就是一个敢于承担责任的孩子将来为了自己所爱的人和亲人一定会好好塑造自己的,这点我们不用太多担心。

以上意见请您考虑,不当之处请大家批评我,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 22:27:56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7楼henry2000888于2010-01-20 22:52发表的 :



去年看过一场其他网站上的讨论,就是这位孙专家当年怎么炮制那篇中国孩子落后日本孩子的过程,还有就是当时带队的老师还有第三方当事人的回忆,都是指孙专家完全按照自己思路炮制这篇文章,当然也有带队老师经验不足的原因(日本孩子当时有全套的这种越野生存的商业用品套装,我们当时还没有给孩子的这类商业产品),作为代价就是当时全国很多地方教育部门按照孙专家文章开药方抓孩子的锻炼,不过到今天看,日本孩子还是那样(据说最近宅男宅女和草莓族,还有因为房价问题的啃老族和蜗居族都在日本大城市流行),中国的孩子已经不是当年的孩子了,我这么看:

.......


社会上的炒作太多,我等小民只能是尽量保持头脑清醒,取其对我们有利的观点
或者方法,别的,却是也管不了。
但henry老师的谨慎和全面,是值得学习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4 11:53:17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的老师中大部分是女老师,这是学校教育!很多男性迫于压力无法选择来做老师,待遇不高。
家庭教育大部分是母亲教育,父亲教育缺失了,都去赚钱养家糊口,这与社会大环境有关。
其实对于女孩子也需要男性老师的教育,男性偏于理性思维,女性偏于感性思维,互补才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4 13:32:18 | 显示全部楼层
也不一定吧,论坛里很多“男”性也很感性,有些甚至让我觉得感性过头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4 18:04:05 | 显示全部楼层
遵照版主指示,找了点作者孙云晓的表白资料,当年确实存在争议,这资料是孙云晓自己针对质疑的辩驳文章,提供给大家参考一下:


并非杜撰 也并非神话---《夏令营中的较量》作者证言

我在博客上转贴了《“夏令营较量”失败14年后,情况为什么更糟?》一文,有人留言说:“ 14年前的文章作者作假已经被揭发,那是汉奸文学啊,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我不知道该网友是不了解情况还是始终持此观念。其实,早在1994年,国家教育部(当时叫国家教委)已经对此做过专门调查,认为《夏令营中的较量》一文是真实的,讨论是必要的。这份调查报告正式上报党中央国务院和全国人大、全国政协的主要领导,应当说做出了明确的结论。为了便于感兴趣的朋友了解内幕真实情况,我将在1994年3月16日《中国教育报》发表的反驳文章在此刊出。


         并非杜撰  也并非神话

         ——《夏令营中的较量》作者证言

  孙云晓

  自1993年秋冬以来,《夏令营中的较量》(以下简称《较量》)一文被广泛转载介绍,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成为一个被热烈讨论的公众话题,尤其是《人民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报》和《羊城晚报》的报道影响很大,对推动教育改革和优化孩子成长环境起了积极作用。

  然而,1994年3月5日《北京青年报·青年周末》,以第一版整版篇幅刊登了该报记者的文章:《杜撰的“较量”:所谓日本孩子打败中国孩子的神话》(以下简称《杜撰》)。该文称:“也许更能令人们震惊的是:孙云晓的这篇文章(指《较量》)是一篇严重失实的报道。”

  人们都明白“杜撰”一词的定义即“没有根据地编造”和“虚构”

  大家都很忙,谁也没兴趣打笔墨官司。可既然《杜撰》一文称《较量》为“杜撰”,让人们一时真假难辨,这就应当“有个说法”。况且,此事涉及新闻观、教育观乃至价值观等重大问题,为文者自应对读者负责、对社会甚至对历史负责。作为《较量》的作者,我愿在这里推心置腹地与大家推敲一下事实并谈谈自己的想法。

  一、《较量》是“杜撰”出来的吗?

  1991年至1993年间,中日儿童探险夏令营连续在中国举办了3届。应当说3届夏令营是相当成功的。中方主办单位宋庆龄基金会为此付出了的努力,达到了友谊、交流和探索的目的。全国少工委协办1992年内蒙草原探险夏令营,与宋庆龄基金会精诚合作,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这种富有远见卓识和勇气的实践,既为我们打开了一扇了解世界的窗子,也为儿童教育探索出了新路。  

  作为专职研究少年并为孩子写作的人,我自1991年10月15日获悉有关信息至1992年底,陆续对前两届夏令营进行了跟踪采访。《杜撰》专设一标题:“为什么不让孙叔叔跟我们走”,这是我同样感到遗憾的事情:从未接到邀请。我是多么想去现场体验一下啊!不过,算起来,我采访了6位中方组织者、工作人员、家长和两所学校的小营员。1993年3月,我在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少年儿童研究》杂志上,发表了《夏令营史上的一场变革--92中日儿童草原探险夏令营启示录》(以下简称《变革)。后应《黄金时代》杂志之约,将《变革》缩写成3000字在该刊7期号发表,而同年11期《读者》转载时,编者将题目改为《夏令营中的较量》。

  《杜撰》一文从第一句话就开始了“杜撰”:“最近一个时期,关于日本孩子打败了中国孩子的话题牵动着人心……”请问:在我的文章里,何处说过:“日本孩子打败了中国孩子?”

  这里,让我们澄清一下该文涉及的主要事实,读者自会明白《较量》是否“没有根据地编造”和“虚构”了。

  事实一:关于“席梦思”与“百感交集”从何而来。

  《较量》在说北京某女孩(为不给孩子再添麻烦,这里称其小A)生病被送回去休息时,曾写道:她“躺在席梦思床上……”《杜撰》一文质问:“大本营里最好的卧具就是行军床,不知孙云晓从何处为孩子调来了席梦思?而孩子‘回味着探险的苦涩,心中百感交集’,更不知未在现场的作者从何得知。”

  事实究竟如何呢?

  小A是诚实的。去年底,她在接受中央电视台记者采访时回答:“我病了,老师把我送到宾馆里。”(此节目即《学会生存》已在2月15日正式播出)一位最熟悉小A的中方领队,曾于1992年10月7日向我详细介绍夏令营的情况,谈及小A生病送回大本营时,提到了睡席梦思床等事。据核实,小A住的是内蒙察右中旗招待所,即当时的夏令营大本营或叫指挥部所在地。显然,《杜撰》的作者连这一简单事实也未弄清楚,徒有汹汹气势。

  让我们再来看小A发表在1992年9月2日《中国少年报》上的文章:“离开了集体,躺在柔软的床上,我心里很不是滋味,我不是成了探险营里第一个掉队的人?不行,我不能当逃兵!第二天,病情稍好,我就返回了营地。可归队后,我听说日本小朋友黑木雄介也得了感冒,发高烧。当领队要送他回大本营时,他急了:‘我能挺得住,我不当逃兵!’就这样,他坚持走完全程,连背包也不让人背。我看到了自己的差距。”   依据小A的自述,我写了一句她“回味着探险的苦涩,心中百感交集”,这就是《杜撰》一文所认为的“杜撰”吗?

  当然,小A有许多良好的表现,我在了解不充分的情况下,笔下尖刻了一些。对此,我诚恳地向小A及其家长表示歉意。但是,这能说“席梦思”是我凭空“调来”的吗?能说“百感交集”是“虚构”的吗?

  事实二:关于扔掉背包的事《较量》写了有些中国孩子因背包带断了,将包扔进了马车里。《杜撰》一文写道;“然而事实是,接着中国老师只说了一句:‘这马车是拉公用东西的。’孩子们立即把书包重新拿起,有的扛,有的抱,有的用铁丝把带子勒上继续前进。”

  事实究竟如何呢?

  从早晨开始行军,有些中国孩子的背包带陆续断了,便将背包扔进马车。据一位中方领队介绍,在行军一天(车拉包时间也相似)之后,当晚八、九点在宿营地,中方带队老师召开了中方小营员会议,进行了严肃的批评教育,提醒他们别忘记自己“代表中国”。这时,中国孩子意识到错了,纷纷修理背包带子,决心与日本孩子比个高低。

  在1992年9月2日的《中国少年报》上,一位中方营员记叙了这件事,并写道:“第二天一早,我们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大家面前,每个人都有了竞争意识,4名中国孩子走在队伍的最前面。日本孩子也不示弱,紧紧跟上……我们挽回了第一天的影响,塑造了新的形象。”

  明明让马车拉自己的背包几小时甚至一天,在《杜撰》一文里却写成了“立即”,这到底是谁“严重失实”?连孩子都承认的弱点,《杜撰》的作者依然为之护短,岂不是民族之大忌?

  事实三:关于日本人呼喊“天空蓝不蓝”之事。

  《杜撰》作者说:“日方联络员板本领喊了两句口号,一句是日中友好,一句是中日友好,而根本不是孙云晓杜撰的‘天空蓝不蓝’的狂吼。”

  事实究竟如何?

  在1992年草原探险夏令营闭营式上,日方队长总结时,大声与日本孩子问答“天空蓝不蓝”等活,是现场耳闻目睹者—一中方队长再三证明的事实。闭营式是个隆重场面,相信不止一人,会明白日本人喊了些什么,这与板本领呼口号是两码事。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我随后发出的议论是感慨日本人心齐势壮,是我们缺乏的教育方式。然而,《杜撰》一文由此带出谈日本侵略中国的事情,用来证明自己的正确或达到某种目的,这是每个有民族自尊心的人所不屑做的。

  事实四:关于中国孩子是不是日本人对手那句话的出处。

  《杜撰》的作者写道:“对于这样一句至关重要、被广为引用、甚至有可能引起严重后果的话,孙云晓总该对它的出处有个说法?”听其耸人听闻并带有恐吓口吻的质问,似乎我瞎编了此话却又躲躲闪闪避而不敢谈出处一样,此意谬矣。

  《杜撰》的作者是今年2月24日采访日本的河边新一先生的,听他“向天发誓”“没说过那样的话”。而在此前一个多月的1月18日,在《中国教育报》等单位举办的座谈会上,1992年的中方队长已经详细说明了此话的出处不是草原夏令营。他说:“从夏令营回来,我向有关同志作了汇报。他当时就说,少先队一定要关心国际少年儿童教育发展的方向。只有多比较和借鉴,才能培养出在未来社会中能站得住脚的竞争者。我听到一些刺激性的话。譬如,有些留学生讲,日本人公开说,如果你们不注意教育,你们的下一代将不是我们的对手。日本人这句话是句较长的完整的话,是出于对中国友好才说出来的,并非恶意……”

  夏令营主办单位、协办单位、各界专家学者和新闻记者约20人参加了这次座谈会,都清楚了此话的出处。

  “对手”一语正是1992年10月13日我采访夏令营中方队长时听到的。现在。由他在正式会议上作出详细解释,应当说来龙去脉相当明白。请看《较量》或《变革》乃至我所有文章,何曾写过此话是XX日本人在夏令营中说的?至于有些报刊转载时加了不适当的言论,从未征求过我的意见。就连《北京青年报·青年周末》在头版以巨幅隆重推出的《杜撰》,事先也未向我告知半个字。我既无奈,又负何责?《杜撰》的作者却毫不犹豫地给我扣上一项“杜撰”的帽子!

  事实五:关于草原夏令营营员的负重与行进里程。

  我在《较量》中写的负重公斤与行进里程的数字,由于核实不细有些出入。今年1月18日经筹办夏令营的人士指出后,我已在2月四日《中国教育报》做了更正说明。我写道:“据有关人士考证,第二届夏令营时,每人负重不超过11千克并非我写的20千克;孩子分两队前进,一队走21千米,另一队走19千米,并非我写的50千米。在这里我感谢他们的指正,特此说明,以免误人子弟。”

  不知何故,就像变戏法一样,《杜撰》一文认为的事实是:“从大本营到目的地的路程由中日双方驾车测量而定,一条23千米,一条29千米。”我至今不知道,《杜撰》这一新发现出自何处?哪一个数字是准确的?不过,依据军事常识,在类似这种野外土路、山地、方位物不明显的地段行军,实际路程应比地图上测定路程多增加一些。据悉,草原上的地图还是人民公社时代测绘的,加上由于雨水毁路而临时改变路线绕行,行进里程难以精确量化。

  以上五个主要事实已经澄清,其结果证明了《较量》是有事实根据的还是“没有根据地编造”和“虚构”呢?请广大读者明察自断。

  二、我为何写《较量》?

  毫无疑问,我们应当正确估价孩子,既充分肯定他们的优点,也不能忽视他们缺点。

  十分明显,《杜撰》一文在竭力证明,中国孩子“不怕吃苦”、“很懂事,很争气”,甚至比日本孩子强。因此,该文作者列举中国孩子饿肚子也不去买东西吃的例子之后写道:“请问中国孩子生存能力是强还是弱?”这是个非常值得讨论清楚的问题。

  我并不否认,参加夏令营的中国孩子尽了极大的努力,迈出了自觉接受磨炼的第一步。在2月28日的《中国教育报》上,我写道:“这些孩子敢于走向茫茫草原探险,敢于和日本孩子近距离地竞争,表现出了相当可贵的勇气。试想,当时有多少城市孩子肯到草原上风餐露宿呢?我也向孩子们的家长表示敬意,因为支持孩子去吃苦去冒险,同样需要一番勇气的……”孩子们是可爱的。即使一度因病掉队的小A,在招待所里只不过躺了几个小时,就再也躺不住了,带病返回队伍,并决心走在日本孩子前面。当时,小A才上五年级,一个大都市里的独生女,有这样的一份自觉性是格外令人欣慰的。

  然而,赞美优点决不意味着可以漠视孩子们的弱点。 

  除了《较量》中写的那些事实之外,感兴趣的读者还可以重读一下《人民日报》1月28日发表的长篇通讯《黄金时代缺了什么》,那里介绍了中国孩子在1993年夏令营里的表现。譬如其中写道:“开始孩子们劲头都挺大。不久,两国孩子的差异就显露出来。我们的孩子嘻嘻哈哈,走着走着会不顾队形凑成一堆,一会丢了这个,一会落了那个,总得让领队不停地招呼;日本孩子行进时紧随队伍,不说一句话,也绝不丢三落四。野外吃的是粗茶淡饭,日本孩子盛上饭菜先谦让,然后便吃得很香;而我们的孩子则等着领队给盛,吃得不对口胃就倒掉。夏令营限量供给食品,结果,我们的孩子一片喊饥叫饿声……”请注意,这届夏令营是在充分吸取1992年夏令营经验教训基础上举办的,为什么顽症难消,不令人深思吗?

  《人民日报》记者在这篇通讯里还介绍,主办单位一位人士根据她在夏令营中对两国孩子的观察,认为两国孩子各有所长,但中国孩子的环境意识和情操修养明显缺乏。她对记者说,1993年的夏令营给每人都发了装废弃物的塑料袋,有意培养孩子的环境意识。闭营时,一个日本孩子来不及理掉垃圾,就提着上了车,一直带回呼和浩特。而我们的孩子有老师提醒时还可以,稍不留意就随手扔垃圾_他们的观念里,野外本来就是可以随便扔东西的地方,难道还要保护?

  还用继续—一列举下去吗?够了!也许有人说,这只是个别现象。那么,这些现象是孤立存在的吗?偶然性中是否包含某些必然性或倾向性呢?广大读者只要看看身边的孩子,便不难回答这个问题。”

  几乎与1992年、1993年两届中日儿童探险夏令营举办的时间同步,我们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和中国少年报社三家联合,进行了“大众传播媒介与城市儿童道德发展”的大规模科学抽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在中国城市儿童少年的道德得分中,独立性得分最低,体育锻炼次之。城市儿童少年道德状况主流是健康的,却突出存在着懒惰、懦弱、自私等道德缺陷。

  1991年,国家教委、国家体委、卫生部、国家民委、国家科委共同组织了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结果发现,与日本同时期资料相比,我国 7—17岁男女学生平均身高分别与日本相差 2.54、1.53厘米;体重分别相差 5.66、4.66千克;而胸围则分别相差4.16、4.76厘米。同时还发现,中国孩子耐力明显下降。这难道不也是一种较量吗?

  21世纪的滚滚风云已经近在眼前,各国的一代新人均在跃跃欲试,谁是竞技场上的胜利者呢?面对中国孩子这些弱点,每个稍有爱国心的人,岂能视而不见?又岂能粉饰不平?

  梁启超曾在《少年中国说》中提出一个著名论断:“少年强则国强”。如果少年弱,国岂能不弱?孩子的弱点,说到底是民族的弱点;孩子的隐患,自然也是民族未来的隐患。可以说,夏令营中的孩子的竞争或叫较量是表面的,而深层的则是两种教育思想、两种文化观念的较量。与其说暴露了中国孩子的弱点,不如说暴露了中国教育的弱点,这教育特指家庭、学校与社会对孩子影响的合力。

  基于上述考虑,我不准备写成夏令营的全面总结,也不想对中日孩子作全面比较,而是从一些发人深省的细节入手,即从新闻的真实性写出社会的真实性。因此,我将视点定位在揭示民族未来隐患上。《杜撰》一文讥讽这种分析是“错误地反思”,甚至称之为“政治放大镜”。莫非,只有天天唱赞歌,才是该文作者说的“心理健康”吗?

  事情发展到今天,我愈加认为,民族未来的隐患依然存在,而隐患之所以危险,是因为它具有可怕的后果,却又不容易被察觉,或不容易为人所正视。

  三、关于友谊

  《杜撰》有一个命题:是友谊还是“较量”。依照该文作者的逻辑:中日只有友谊,没有较量;我既然写了《较量》,尤其是写了“对手”那句话,就可能给国际友谊带来了“严重后果”。实际上,夏令营既有友谊也有较量,这种较量指素质和教育思想的差异或竞争。譬如,日本人花钱给孩子买“罪”受,而中国人办夏令营出现贵族化倾向,这不就是一种较量吗?

  友谊不能代替较量,较量可以促进友谊的深化。与《杜撰》作者的推理相反,我写《变革》和《较量》的重要目的之一,恰恰是促进国际交流与友谊的发展。

  我在《少年儿童研究》杂志担任副主编。当编辑部讨论介绍中日儿童探险夏令营时,我首先提议发表访问河边新一先生的文章,因为我对这位日中孩子冒险实行委员会会长深怀敬意,中日儿童探险夏令营便是他为主倡导的。我把河边先生视为中日友好的使者,又是一位富有现代意识的教育实践家,渴望将其介绍给中国教育界。于是,我们委托专人利用赴日之机采访了河边先生。访问记发表在1993第2期《少年儿童研究》杂志。这篇文章有两个鲜明特征,一是讲中日友好,一是讲儿童教育,两者水乳难分珠联璧合。

  据河边先生讲,仅福冈市懦弱儿童就占10%左右。正为了解决这一危机,他们连续组织日本孩子来中国吃苦和探险。也正是这一举措,切实促进了中日儿童的相互理解和友谊。

  中国的懦弱儿童有多少,我无从推断,相信家长们和教师们比我清楚。我们多么需要学习日本人居安思危的精神,多么需要河边先生这样爱自己祖国的人。中日友好是两国人的幸福所在,这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友谊的基础是平等与信任,友谊的动力是竞争与发展。假若,一个民族只迷醉于辉煌而不改变自身的弱点,也就逐步失去了生存和竞争的能力,获得友谊只是梦想。相反,敢于正视自身的弱点并不断向自己挑战,正显示了一个民族的自信与希望。

  说到底,我写《较量》的根本目的,正是为了使中华民族强悍起来,从而成为国际大家庭中一个受尊敬的议员。真正的友谊都是从尊敬开始的。

  四、关于这场争论

  自《较量》被广泛转载介绍以来,《中国教育报》、《羊城晚报》、《上海青年报》等多家媒体都组织了讨论。中央电视台、已经播出的4集专题片《学会生存》,实质也是一场讨论。由于《杜撰》的出现,又可能引发一场新的论争。这是一件好事。我感谢大家对祖国未来的热忱关心。

  关心这场论争的人,绝大多数都是关心孩子关心民族未来的人。纵然是论争双方,如《杜撰》的作者以久违的手法十几次点我的名字,似乎连“同志”也称不上了,我仍认为彼此之间其实并无多少个人恩怨。那就让我们本着对孩子负责对民族负责的精神,贡献出自己的爱国心与智慧吧。因为这一论争涉及的内容重大而丰富!正如国家教委一位领导同志所说,这也许可以说是一次人们“精神上的草原探险”。

  我只希望,不要再给孩子们增添压力了,既然主要责任在成人,那就在成人世界寻找答案与对策吧。我们的讨论应当走出夏令营,走出草原,走向更广阔的远方。



  原载1994年3月16日《中国教育报》



新浪网友:
2007-10-10 03:49:09 回應您一些看法,野外生存對於日本孩子是必修課,至少在幼兒園裏面的主要内容就是這些活動。我們從沒有接觸過。那個時候我們的孩子有經驗麽?領隊有經驗麽,有那些各種設備的廠商麽?那時候我們買的起價格昂貴的登山包麽(好一些的裝備到現在還是高價)?更不要提各種別的設備了。野外旅行是需要經驗積累和大量金錢的。在90年代初期,我們的經濟水平足夠麽?我覺得根本就不是教育的失敗,而是經濟水平的差距。更多的時候,所謂的生存,不過就是給你個鍋給你個帳篷,然後讓你生活。沒有經驗的人上手自然會手忙腳亂,但是做了幾次以後不就漸漸熟練。遇到問題沒有經驗的人會驚慌失措,有經驗的人淡然處之。那次夏令營説白了就是一群有3年以上經驗的日本孩子和從沒有經驗的中國孩子的競爭。而且裝備條件還不是同等的。如果中國孩子贏了才奇怪。
還有,在您看來日本孩子是多麽的群體,多麽的乾淨,多麽的自強,堅韌。但是在我看來我只能看到刻板教育下的法西斯遺風。任何一群人中間如果只能發出同一種聲音而抹煞其他想法的存在,都是一種可怕的情況。相對起中國孩子所表現出真正的人性,在相對照日本孩子的群體,不得不說中國孩子可愛的多。
還有日本孩子的身高是和駐日美軍混血混出來的,他們的身高樣本更本就不是正態分佈而是兩個正態的疊加。亞洲人的腸胃大多數無法吸收牛奶的營養,就日本人每天吃一點點東西,身高怎麽可能會有那麽快的增長。難道我們也要去開一個天皇慰安婦營區招待美國大兵??
每個社會的新一代都被稱作垮掉的一代,但是時間流逝卻什麽也沒有發生。上一代這樣我們這代這樣,我們的下一代也會這樣。抗日戰爭的時候,我們還要貧窮,我們還要羸弱,我們的裝備還要差。但是最後還是我們贏了,如果那場夏令營時間延長,相信最後贏得還會是我們。
倉促回復,未免挂一漏万,請您不吝賜教。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5b166401000bik.html


另外作为对比,搜寻了当年针对孙云晓的质疑文章:

然而,1994年3月5日《北京青年报·青年周末》,以第一版整版篇幅刊登了该报记者的文章:《杜撰的“较量”:所谓日本孩子打败中国孩子的神话》(以下简称《杜撰》)。该文称:“也许更能令人们震惊的是:孙云晓的这篇文章(指《较量》)是一篇严重失实的报道。”

所有文字均指向孙云晓的辩驳文章,资料没有找到,请大家谅解。


“夏令营较量”失败14年后,情况为什么更糟?

中国每一个青少年的父母都应该问自己一个问题:我的孩子健康吗?

   近期的体质检测表明:青少年学生的部分体能素质指标近20年来持续下降;超肥胖学生的比例迅速增加,城市中超重与肥胖的男生已接近四分之一;中学生的视力不良率已经超过三分之二,大学生的视力不良率高达83%;在2005年高校招生中,有85%的考生报考专业受限;在近两年的征兵工作中,有67.3%的高中毕业生体检不合格。

    体质普遍羸弱,已经影响到特种人才选拔



   在由团中央、教育部和国家体育总局最近联合举办的一次国家青少年体质健康论坛上,有专家痛陈:青少年普遍羸弱的体质已经影响到涉及国家安全特种行业人才的培养与选拔。

   中共中央国务院今年5月颁发了《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为改善中国孩子的健康提出了全方位的指导方针和措施,但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却遭遇种种潜流的抵触。

  参加健康论坛的专家吴军生告诉记者,现在中小学体育课程设置普遍不合理。他说:“现在很多学校强迫孩子参加跑圈、体操等枯燥的体育活动,孩子不感兴趣,被动参加,容易产生厌烦情绪和逆反心理,对体育失去兴趣。我们去过一些学校考察,他们为学生搞的每天一小时的集体舞简直是个笑话,孩子们多数都是应付,根本起不到健身的效果。如何从孩子的兴趣出发设置体育项目?很少有人认真地考虑过这个问题。”

     体育老师自曝:我们学校几乎是在“圈养”学生



   北方交大附中体育老师王艳菊也有同感。她说:“现在的体育课和体育考试很多时候对我们的学生来说是一种痛苦的经历。”

   沉重的升学压力更让学校和学生无暇关注体育健身。北方交大附中一个学生对记者说,她很喜欢打羽毛球,但繁重的学习任务剥夺了她的健身时间。她说:“每周能打一小时球就很奢侈了。”

  7月底在武夷山举行的全国定向锦标赛上,记者发现不少参赛学生都背着一包课本来到赛地,比赛结束后仍要拖着疲惫的身躯读书写作业。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中学体育老师对记者说:“我们学校是县第一中学,三千多名学生挤在十余亩大的校园内,操场面积只有一千平方米,没有跑道。体育课几乎处于停上状态,每周一节体育课都保证不了。学生几乎是圈养,早上六点学生到校直到下午七点放学,课间只有十分钟,没机会吃饭,就这样饿着或吃点零食充饥。乡下的学校就更别说了。这样他们怎会有健康的体质?更具讽刺意味的是,我们学校居然还是市级示范性学校、省文明单位,以及县窗口学校,不时有各级领导来校验收检查,参观学习。”

东南大学体育教师尹红松认为,“唯升学论”的社会意识坑害了大批学生。他说:“高考上来的学生体质之差让我们吃惊,新生军训时在太阳下站两分钟就有一大批晕倒,现在猝死的学生也明显增多。过去我们上体育课让学生锻炼长跑时都鼓励他们加油坚持,现在却要担心地劝他们:‘不行就别跑了。’”

      “夏令营较量”失败14年后,情况更糟了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研究员孙云晓1993年发表的《夏令营中的较量》轰动全国。他通过短短的一次夏令营中国和日本孩子行为能力差异比较,揭示了中国孩子在生存能力方面和中国青少年教育中的诸多弱点和问题。然而,令他感到悲哀的是,14年后的今天,他所揭示的问题非但没有得到改善,反而进一步加剧。

   他说:“熟悉中国教育状况的人,可以列出许多影响学生体质健康的因素,但最根本的原因是应试教育在起主导作用。以升学考试为中心的应试教育在中国教育内部形成了一种巨大的异化力量,以至于无数父母告诫孩子:‘只要你把学习搞好了,别的什么都不用你管!’这句话反映出一种可怕的国民共识。这种扭曲的价值观必然导致扭曲的教育,扭曲的教育必然扭曲学生的身体与心灵。”

   也有个别学校和父母意识到了应试教育给孩子健康带来的危害,但《中国旅游报》记者杨小涟就对不愿健身的女儿无可奈何。他说:“看到我女儿的情况,我就知道多数孩子身体不会健康。她缺乏健身意识,让她去锻炼她才去,但从不主动去。她回家看书做作业之外,很多时间都在网上泡着。”

   网络游戏、网吧现在已经成为损害孩子健康、学业和青春的高效“杀手”。记者到过全国很多地方的网吧采访,每次都能看到大批一脸稚气的面孔紧张兴奋地贴在电脑屏幕上,有些孩子还娴熟地抽着香烟。有位网吧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学生现在是网吧的主要顾客,他们有来看色情电影和照片的,更多是来玩网络游戏的,经常抽着烟白天黑夜地玩,完全上瘾不能自拔。很多孩子就这样被毁掉了。”

  不合理的体育课程设置、“唯升学论”、父母的短视、网络网吧等,正在吞噬孩子的身体健康。如何把健康还给孩子?这不仅仅是政府操心的事情,也是全社会都应认真考虑的问题。(新华社消息  责任编辑:周生斌)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5b166401000bfn.html

我觉得这篇孙云晓的文字其实揭示的就是另外一个问题,有了好的认识,没有配套的东西,按照孙专家的说法就是:

“夏令营较量”失败14年后,情况为什么更糟?

欢迎大家继续讨论,谢谢总版主的莅临指导,我以后一定记住要理性讨论,不能过于感性,谢谢总版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5-11 01:46 , Processed in 0.438071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