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1999|回复: 1

[【文史类原创】] 蔡廷锴“军长”称谓初探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2-11 16:41: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是我一位学生所做的小论文,请各位大侠批评指正!代他谢谢各位了!
蔡廷锴“军长”称谓初探
——兼论十[九路军与第十九军的编制关系

一.缘起
蔡廷锴,广东罗定人,著名的国民党爱国将领、民主斗士。以参与领导1932年一二八淞沪抗战和1933年“福建事变”而闻名。新中国成立前夕,参与筹组“中国国民党民主促进会”以及“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两个民主党派,并担任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副主席,还参加筹备并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建国后,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国家体委副主任等职。
提起蔡将军,家乡人民总津津乐道:赫赫有名的抗日英雄、十九路军军长。笔者为家乡出了蔡廷锴深感自豪和骄傲,早在读小学五年级时,就开始去了解蔡将军的生平事迹。
2007年去广州探亲,一位长辈亲戚在赠送笔者一本1991年出版的文学纪实《蔡廷锴》,时提到“蔡廷锴不是‘十九路军军长’而是‘第十九军军长’,很多人都被误导了”。于是,笔者就开始留意这个问题:蔡廷锴是“十九路军军长”还是“第十九军军长”?
笔者查看了许多关于蔡廷锴的资料,包括阅读文学纪实《蔡廷锴》,上网查阅资料,又去参观了广州十九路军陵园、家乡的蔡廷锴故居等地,所找到的信息均显示:蔡廷锴为“十九路军军长”,这个问题就暂且被搁置了。
2008年初,笔者在网上买到一本书,名为《1933福建事变始末》,里面提到蔡廷锴1930年升任“第十九军军长”,一开始并没有太注意,甚至认为这是印刷的错误。到2008年末,笔者阅读了由蒋光鼐之子蒋庆渝先生写的回忆录《天地悠悠-我的父亲蒋光鼐》一书,其中再次出现“蔡廷锴为第十九军军长”的提法,因此,蔡廷锴“军长”称谓的问题,又一次引起笔者的关注。
某日,笔者在网上浏览时看到一篇帖子,题为《十九路军和第十九军是不同的两种军事编制》,看到此题目,一股喜悦涌上心头:困扰了自己许久的这个问题,终于能找到答案!可是,看完整篇帖子以后,笔者却发现结果是大失所望:文章的前半部分讲了十九路军的历史,后半部分却把1937年因忻口会战而闻名的第十九军拿出来大讲特讲,很显然,这和自己想要的答案相去太远,甚至可以直接说是完全不搭界。
于是,笔者下定决心,一定要把这个问题查个水落石出。

国民党军制中的“路军”和“军”
蔡廷锴到底是“十九路军军长”还是“第十九军军长”,到底哪一个正确,哪一个错误?抑或两者都对?这个问题的实质,就是“十九路军和第十九军的关系”。
按照国民党的军事制度,“路军”和“军”是两种不同的军事编制。
1.路军和军的概念
路军:又称路,即“国民革命军第××路军”,简称“第××路军”或“××路军”、“××路”,本是作战中临时编组的战役战术指挥层次,一般在战后即取消。但是在十年内战时期并没有取消,而是把它作为一级正常的指挥层次保留下来,在它之下的指挥层次是“军”或“师”。路军的最高长官(即最高军事指挥员,一把手)称为“总指挥”,二把手称为“副总指挥”。
军:即“国民革命军第××军”,简称“第××军”或“××军”,同样是国民党军中的临时战役战术指挥层次 ,在它之下的指挥层次是“师”。军的最高长官称为“军长”,二把手称为“副军长”。
由此可见,路军和军是两种不同的军事编制,在十年内战时期同时存在,最高长官的称谓也不同,分别是总指挥和军长,于是我们做出基本判断:十九路军和第十九军也应该是不同的军事编制,它们很有可能是两支军队,可能互不相属,也可能存在隶属关系。
2.路军和军的关系
1929年3月15日起,蒋介石以编遣委员会的名义,废除(第二次)北伐时任命的各集团军、方面军总司令部,一律以编遣区的名义领导各地编遣,并将以军为战略单位改为以师为战略单位。可是没隔几天(军事编遣会议尚未结束,届时新军阀混战已经爆发),蒋介石为了对桂系作战,又以陆海空军总司令部名义任命各路军总指挥、各军军长。
蒋介石准备以“路军”代替“军”,但由于国民党军派系甚多,关系错综复杂,且内部矛盾尖锐,加上编制十分杂乱,故不能在同一时间内完成整编任务。所以,路军和军就同时并存,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抗战结束。
从军的编制来看,一般情况下,一个军下编两个师、三个师或者更多数量的师(也有下辖一个师的)。
从路军的编成来看,路军下辖的部队中有军的编制(可以下辖两个军、三个军或更多数量的军,也可以仅下辖一个军),此时路军应该大于军;但是大多数的路军下辖的部队只有师而没有军(可以直接下辖一个师、两个师或多个师,一般情况是三个师),路军的编制级别此时又相当于军 ,还有的路军根本没有下辖作战部队,只是个空架子(也就是缺编)。
根据《国民革命军沿革实录》记载:路军是用于代替军的一个战术指挥层次,级别略大于军或相当于军,在使用过程中并不方便,推广不开。
根据以上内容,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原则上,路军的编制级别本来应该是大于军的,但由于整编的问题,路军在实际编制级别上也可以等于军,用数学的不等式表示,就是“路军≥军”。
到现在,关于十九路军和第十九军的关系,我们可以得出如下推论:1.两者是不同的军事编制;2.两者很有可能是两支不同的军队,它们的关系是互不相属或者相互隶属;3.两者在实际编制级别上有可能相同。
三.“十九路军”和“第十九军” 的确切编制关系
1.来自《蔡廷锴自传》的误导
根据上文,在国民党军队的职官称谓中,只有“××路军总指挥”和“第××军军长”,那么“路军军长”应该是不存在的。
其实,要知道蔡廷锴是“十九路军军长”还是“第十九军军长”,最简单直接的方法就是查看《蔡廷锴自传》。
可是笔者查看了两种版本的《蔡廷锴自传》,一种是大陆版,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2年出版,一种是台湾版,台湾龙文出版社有限公司民国七十八年(1990年)出版,据注解,此书是由香港自由出版社于1946年初版《蔡廷锴自传》校对后全部转录的(未有任何删改)。两个版本中都有以下一段记载:中央以蒋(光鼐)师长兼(第一纵队)指挥官为十九路总指挥,以我为十九路军军长,但我不就职 ”。可见,是此记载一直误导着人们。
正因为有了这个“非常可信的误导”,各种有关蔡廷锴和十九路军的文史选辑、传记、纪录片、宣传资料、简介(包括中国大陆的权威工具书—1989年版的《辞海》)以及小说、历史课本等等都一直“不约而同”地沿用了“十九路军军长”这个称谓。于是有不少的历史教师、讲师都依书直说,把此称谓灌输到学生脑海里。渐渐地,人们就都几乎理所当然地认可和接受了蔡廷锴“十九路军军长”的称谓并且对此深信不疑。
这样也就不可避免地带来了负面影响。
一方面,坚信蔡廷锴“十九路军军长”称谓的人越来越多。久而久之,人们甚至就不去关注蔡廷锴“军长”称谓的问题了;人们也弄不明白(也似乎不想去弄明白)十九路军和第十九军之间到底存在着什么样的编制关系。
另一方面,有许多人用惯性思维看问题,把“路军”和“军”划等号,以为路军的最高长官也叫军长;因为蔡廷锴是“十九路军军长”,所以人们也就错误地认为,十九路军的最高长官理所应当就是蔡廷锴,并且把十九路军真正的最高长官,也就是蔡廷锴的老上级——总指挥蒋光鼐忘到了九霄云外。
2.新的突破
“路军军长”原本不符合国民党军制中职官的称谓,但偏偏出现在目前最可靠的史料《蔡廷锴自传》中,这样一来,问题似乎又回到起点。左思右想之后,笔者又找到了一个可能的突破口,在上文得出的结论中有“十九路军和第十九军在实际编制级别上有可能相同”一条,从这点出发,笔者查阅了国民党军队以及十九路军的历史。
《国民革命军沿革实录》对蒋(介石)、桂(李宗仁)、冯(玉祥)、阎(锡山)中原大战时期十九路军和第十九军的记载如下:
十九路军:1929年,阎锡山以陆海空军副总司令名义,委周玳为第十九路军总指挥。次年(1930年)7月24日 ,蒋介石为支援津浦路方面作战,将驻广东的第六十师和第六十一师等部(笔者按:除六十、六十一两师之外,可能还有其他的师)编成十九路军,以蒋光鼐为总指挥,北上参战。攻下济南后,蒋介石将其所辖的第六十、第六十一师编成第十九军,仍隶属十九路军。
第十九军:1930年夏,蒋介石在中原大战中津浦路泰安方面吃紧,遂调广东的第六十、第六十一师北上支援。攻占济南后,于8月17日,蒋介石任命蔡廷锴为第十九军军长,指挥第六十、第六十一师。
十九路军老战士何宝松在《忆述蒋光鼐将军》一文中回忆“进军山东时,蔡廷锴擢升为十九军军长”。
黄士奎等编著的《中国军事百科全书•军事历史卷》里关于蔡廷锴的介绍中提到“(蔡)1930年任第19路军第19军军长” 。
   另据熊尚厚主编的《民国著名人物传》中《爱国将领、民主人士蔡廷锴》一文的介绍:“(1930年)8月17日,蒋介石以第六十、第六十一师扩编为十九路军,任命蒋光鼐为十九路军总指挥、蔡廷锴为第十九军军长”。
笔者再次查看《蔡廷锴自传》时又发现,蔡廷锴本人在写到自己正式就任军长职时又说“我自奉委第十九军军长后,并未就职。那时蒋总指挥病留沪上,不能回部服务,指挥无人,经蒋总司令及陈铭枢先生屡责,我为一时从权,不得已在吉安防次就军长职 ”。
蔡廷锴在文章《忆十九路军闽变失败被蒋介石消灭的经过》中忆述道:当时阎、冯联军在豫鲁战场占优势,打得蒋军焦头烂额,蒋介石命蒋光鼐率六十、六十一两师增援津浦线作战,于七月底占领济南,将阎锡山在山东战场的部队击败。八月间,蒋光鼐升十九路军总指挥,我升第十九军军长。
从以上七段记载看,再依据国民党军制,我们可以得到三个事实:1.十九路军和第十九军确实是两种不同的军事编制且存在于同一个时期;2.十九路军和第十九军关系相当密切,两者不但是不同的军队,而且存在着相互隶属的关系。3.蔡廷锴为第十九军军长,即“国民革命军第十九军军长”。
现在,十九路军和第十九军的关系似乎已经很明确。有以上的证据,我们就可以断定:蔡廷锴的“军长”称谓的正确表述应当为“第十九军军长”,而并非“十九路军军长”,但是问题在于,《蔡廷锴自传》中“十九路军军长”的称谓又该作何解释。是蔡廷锴笔误或者记忆错误吗?还是另有原因?
我们不妨继续看一看,《国民革命军沿革实录》对第六十、第六十一师的描述:
第六十师 第六十一师:1929年春,第十一军缩编为广东编遣区第三师和独立第二旅,(原)军长陈铭枢调任广东省主席,以蒋光鼐任师长,戴戟为副师长,蔡廷锴任独立第二旅旅长,沈光汉为副旅长。是年(1929年),独立第二旅旅扩编为第六十师,蔡廷锴任师长。(广东编遣区)第三师改番号为第六十一师,蒋光鼐、戴戟仍任正副师长。1930年,蒋介石将这两个师编成第十九军和第十九路军,蔡廷锴升任第十九军军长仍兼第六十师师长,蒋光鼐为十九路军总指挥,戴戟继任第六十一师师长。
从上述材料中,“蒋介石将这两个师编成第十九军和第十九路军”,加上前文提到“一个路军可以仅下辖一个军,一个军可以仅下辖一个师”的内容,那么关于十九路军和第十九军的关系,笔者又可以提出一个大胆的假设(观点):十九路军和第十九军是拥有两种编制的同一支军队。
为了进一步证实这个假设,我们可以继续看一下十九路军和第十九军的相关记载。
解放军出版社2003年出版的《国民党军简史》中,在围剿红军时期(1931年10月-1934年10月)对十九路军和第十九军的记载:
第19路军:总指挥蒋光鼐,由北伐战争中出征参战的粤军第4军一部编成,下辖第60、第61、第78师,参加了对中央苏区和红一方面军的第一、第二、第三、第四次围剿,还参加了抗击日军侵略的一二八淞沪抗战。1933年11月20日,该路军发动“福建事变”,公开提出了反蒋抗日宣言,并成立反蒋的“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福建事变”失败后,部队被蒋介石全部拆散,分编入蒋系各部队,第19路军不复存在。
第19军:即第19路军,军长蔡廷锴,下辖第60、第61、第78师,粤系军部队,由北伐战争中国民党军的劲旅粤军第4军一部编成,参加了对中央苏区和红一方面军的第一、第二、第三、第四次围剿,九一八事变后调往上海驻防,发动和参加了一二八淞沪抗战,失败后被调往福建参加对中央苏区的第四次围剿;1933年11月,该军发动“福建事变”,与红军订立抗日反蒋协定,在福州成立“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公开反对蒋介石的内战政策。1934年1月在国民党(中央)军的残酷镇压下失败,部队被遣散。
我们再回头看一下《国民革命军沿革实录》中对围剿红军时期十九路军和第十九军的记载:
十九路军:1932年5月第十九路军入闽时,下辖第六十、第六十一、第七十八师,后又扩充第四十九师(师长张炎)、第一补充师(师长谭启秀)、第二补充师(师长翁照垣)。“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成立后,该军被福建政府扩编为第一方面军。1934年1月在中央军镇压下失败。蒋介石下令将该路军主力第六十师、第六十一师、第七十八师、第四十九师改编遣散。随着福建事变彻底失败,十九路军的历史也宣告结束 。
第十九军:该军军长蔡廷锴,辖第六十、第六十一师。1931年7月又扩编第七十八师 。1931年参加对红军的围剿。1932年参加淞沪抗战,后入闽。1933年11月,以该军为骨干扩编为“福建政府人民革命军”。是年(1933年)12月15日,南京政府下令免去蔡廷锴的军长职。该军撤销。
《国民党历史上的158个军》一书中对第十九军的记载如下:
第十九军:该军的前身是北伐战争中粤系军一部。1930年夏,中原大战爆发后,蒋介石在津浦路方面吃紧,遂调广东的第60师、第61师北上支援。同年8月,在济南攻克后,蒋介石将奉命北上的第60师、第61师合编组成该军,并任命蔡廷锴为第19军军长。辖第60师,蔡廷锴任师长(后为沈光汉);第61师,毛维寿任师长;第78师,区寿年任师长。中原大战结束之后,该军南下闽赣地区,先后参加了对中央苏区和红一方面军的多次围剿作战。九一八事变后,该军调往上海驻防,发动并参加了淞沪抗战。1933年11月,该军因不满蒋介石的内战政策,发动了震惊中外的福建事变,在福州成立了抗日反蒋的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公开反对蒋介石的内战政策。1933年12月,南京政府下令免去蔡廷锴军长职务,该军撤消。
另外,汪新主编《中国民主党派名人录》对蒋光鼐的介绍中写到:
1930年7月,在蒋(光鼐)、蔡(廷锴)所部再次站在南京方面参加蒋、冯、阎大战时,蒋介石以示怀柔,编成十九路军,以蒋光鼐为总指挥,蒋、蔡所部编为第十九军,蔡廷锴出任军长 。
我们可以看出,十九路军和第十九军都参加了中原大战、一二八淞沪抗战以及对中央苏区和红军的四次围剿,1933年参与并领导了福建事变。
据笔者考证:其实从1930年8月17日蒋介石任命第十九军军长起,一直到第十九军进入江西剿共成立军部为止,第十九军有名无实(上文提到蔡廷锴在记述中说“升任军长但不就职”,表明他没有履行军长职权),但1931年初正式就职和军部的成立,标志着蔡廷锴开始与蒋光鼐共同指挥一支军队,也标志着第十九军的正式存在,且一直与十九路军在实际编制级别、下辖建制都保持一致[十九路军成立之初,下辖建制仍为两个师,即第六十师、第六十一师,与十九路军下辖的师相同。1931年5月十九路军扩编第七十八师,入闽后又扩编了第四十九师、第一补充师、第二补充师,这四个师也同时被纳入第十九军的编制中]。
[笔者按:实际编制级别保持一致是指两者实际上处于同一个军事编制级别;下辖建制保持一致是指两者所辖的师(旅团)的发展历程、番号、组织架构、兵员人数各方面都保持一致]
从以上材料中“十九路军和第十九军的履历相同的情况”以及“第19军,即第19路军、“蒋蔡所部编成十九路军、编为第十九军”等一系列表述,加上十九路军和第十九军在在实际编制级别、下辖建制都保持一致,可以直接说明两者实质上极有可能是同一支军队。
1933年1月23日《陈铭枢、蒋光鼐、蔡廷锴、戴戟告十九军全体官兵同志书》(原稿)中有“本军自邓上将仲元(笔者按:即邓铿)第一师(笔者按:即粤军第一师)以来,而十一军(笔者按:即由陈铭枢任军长的第十一军),而十九军,无日不在革命搏斗之中”以及“保持十九军千秋万代的光荣历史”、“十九军胜利万岁” 等内容。
1932年1月23日《第一道抗日战争密令》(原稿)的起头和落款中“十九路军总指挥、十九路军军长蔡廷锴、淞沪警备司令戴戟” 的称呼。
1932年1月29日《蒋、蔡、戴联合签发之第一道抗日通电》(原稿)落款处又有“十九路军总指挥蒋光鼐、十九军军长蔡廷锴、淞沪警备司令戴戟” 的称谓。
以上三段来自书件原稿文字是第一手史料,为笔者提出的“十九路军和第十九军实质上是同一支军队”这个观点作了有力的佐证:1.“本军自邓上将仲元第一师以来,而十一军(笔者按:即由陈铭枢任军长的第十一军),而十九军,无日不在革命搏斗之中”正是简要地概括了十九路军的发展过程;2.从《告十九军全体官兵同志书》的标题 和内容来看,它的对象毫无疑问是十九军全军官兵,而这里的“全军”很明显也就是指十九路军全体将士,而不可能指某一个师或某几个师的人;3.蔡廷锴‘十九路军军长’、‘十九军军长’两个称谓均在密令、通电和讲话中同时出现(加上在《蔡廷锴自传》中,“第十九军军长”、“十九路军军长”两个称谓也同时出现),用数学等式关系表示即“第十九军军长=十九路军军长→第十九军=十九路军”(也同时说明“十九路军军长”称谓在当时就有 )。
有了笔者的考证和上述的佐证,我们就可以断定:蒋光鼐、蔡廷锴共同领导的十九路军、第十九军实质上确实是同一支军队无疑。
“第十九军”这个编制的特殊性在于,它虽然在原则上应该比“十九路军”略小,但实质上却在实际编制级别、下辖建制上与原十九路军保持一致,只是在内设机构和人员分工上与“十九路军”有细微的区别,因此“第十九军”很多时候是可以融入到“十九路军”的编制体系中,两者就可以合为一个编制 [笔者按:例如,十九路军和第十九军分别设有最高的指挥机构,即总指挥部、军部,但这两个机构通常是可以合并的,只有在少数特殊情况下才会分开(军部通常可以设置在总指挥部内,也就是根据战时需要与总指挥部分开设立)。军部的设立意味着可以有效分权,这是很大的优点:首先,决策、统筹等任务主要由蒋光鼐完成;直接控制军队、前线指挥的任务则主要由蔡廷锴负责;其次,将部分事务以总指挥部名义下放到军部完成;在进行作战部署和决策时也更为方便。但缺点在于,军部与总指挥部两机构部分重叠,人员分工不是十分明确。当蒋光鼐不在军队时,蔡廷锴就全权负责领导全军,为代理总指挥(笔者按:本来按照职务级别,十九路军总指挥部参谋长应该比蔡廷锴要级别要高一些,但实际上他是听蔡廷锴调遣的,也就是说,他同时也是军部的参谋长,蒋光鼐、蔡廷锴都可以指挥他),但这样并不影响两者是同一支军队的实质,所以那些细微的区别经常被忽略不计]。此外,无独有偶,这个军番号中的序数恰好是“十九”,这就与十九路军番号中的序数相同(惊人的历史巧合)。
综上所述,笔者的结论是:“十九路军”和“第十九军”实质上是一支军队同时使用的两种编制,它们虽然不是完全等同的关系,但是由于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两者的实际编制级别、下辖建制保持一致,所以两者是可以融合的。那么如果把内设机构、人员分工上细微的区别忽略的话,人们就可以说,“十九路军=第十九军”,因此两者的关系也可以理解为“等同”(第十九军=十九路军→:第十九军军长=十九路军军长)。其实从另一个角度讲,上文所引《国民革命军沿革实录》记载中提到的“隶属关系”是确实存在的,但这种“隶属关系”非常特殊,也就是说,十九路军在绝大多数的情况下,仅下辖一个(第十九)军的编制(上文提到,在军的编制当中,也有仅下辖一个师的情况,这就与十九路军的情况相同),此编制是可以与十九路军合成一个编制的,加上此军部队番号中的序数又恰好是“十九”(这个历史的巧合是十九路军、第十九军两种编制能够合一的重要原因之一),这就极其容易造成人们的疑惑和误解。

3.十九路军的临时编制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十九路军是临时性的战术指挥层次,所以根据作战需要,经常有其他部队暂时归入十九路军指挥,这样就形成了十九路军的临时编制。
关于十九路军的临时编制,有两种不同的情况,笔者将通过两个例子进行解析。
A.临时编入师
1931年初,十九路军接到命令入江西剿共,蔡廷锴吉安就任军长,又扩编了第七十八师,此外,韩德勤的第五十二师也暂时归十九路军指挥(时为1931年5月)。在这个临时编制下,五十二师也同时归蔡廷锴的第十九军指挥,那么,十九路军仍然是下辖一个军的编制。其实在大多数的情况下,临时编入十九路军的部队都是师 (一个、两个、多个的情况都有,但这些师都隶属于其他的路军或军),它们没有形成军的编制,所以,此时十九路军和第十九军相互隶属的关系依然很容易混淆视听。
B.临时编入军
1932年1月28日夜,十九路军开始对疯狂挑衅的日军作战。双方激战至2月14日,上海战况于日军不利,日本内阁于当日调陆军第九师参战,改由第九师师长植田谦吉统一指挥。同日(2月14日),中国政府派请缨抗日的张治中任第五军军长,率临时组建的所部第八十七、第八十八师及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教导总队增援上海,归第十九路军统一指挥,第五军于15日出发,17日全部到达。此时,十九路军下辖两个军,即第十九军(军长蔡廷锴)、第五军(军长张治中)。
十九路军与日寇激战至3月1日,因孤立无援加上战略需要,被迫撤退。同年5月5日,南京政府同日本方面签订了屈辱的《淞沪停战协定》。5月7日,第五军与第十九军分兵。
在这个特殊的临时编制之下,因为第五军的加入和参战使十九路军的建制扩大,所以我们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到:第十九军和第五军是同一级编制,十九路军的编制在原则上应该比第十九军要大(此时十九路军的编制才是最符合国民党军制常规的)。此编制从1932年2月中旬一直维持到1932年5月初,共2个多月的时间。尽管如此,很多史料都把这个时期里同时隶属于十九路军的第十九军和第五军表述为“十九路军和第五军”,此种表述,笔者认为原因可能在于,因为十九路军在通常情况下仅下辖第十九军(也就是上文所说的“等同”关系),所以当时十九路军官兵和后来的人们已经非常习惯地把两种编制的细微区别忽略,把“十九路军”和“第十九军”划了等号。
著名实业家严庆祥(号光藻)先生于一二八凇沪抗战期间向十九路军捐赠一万元大洋作为军费。在收条落款处有“国民革命军十九军驻沪办事处收条”字样;日期处盖有“国民革命军陆军第十九军路总指挥部驻沪办事处”公章 (原件图片见于附录)。
1932年3月2日,十九路军撤退后的第二天,十九路军发出《十九路军泣告国人通电》,落款处为“总指挥蒋光鼐、十九军军长蔡廷锴、(淞沪警备)司令戴戟、第五军军长张治中暨各师旅团长同叩江午” 。
以上内容就很清楚地说明了一二八淞沪抗战时期十九路军的临时编制具体情况,同时又一次说明了“第十九军”的存在。
根据以上三节内容所述的“十九路军的特殊编制”,笔者认为,蔡廷锴的“军长”称谓应该可以详细表示为“(国民革命军)第十九路军第十九军军长”,而“十九路军军长”称谓应当理解为:十九路军(所下辖的第十九军的)军长,而不能理解为“十九路军最高长官”。很明显,“十九路军军长”是一个不太符合规范的简称。
笔者认为,“十九路军军长”的简称之所以会产生,首先,其根本原因在于十九路军“编制的特殊性”(第十九军=十九路军→:第十九军军长=十九路军军长)。其次,“第十九路军第十九军军长”这个详细的称谓本身读起来就比较拗口,写起来也过于烦琐,加上战争时期的应用公文写作不用十分中规中矩,于是在签署文件、发表讲话稿落款、对外宣称时,就被简化为“第十九军军长(十九军军长)”或“十九路军军长”(最简略的时候甚至仅保留了“军长”二字,直接把前面的“第十九路军第十九军”全部省略)。
四.十九路军为什么会有两种编制
蒋介石于1930年7月23日,委任蒋光鼐为十九路军总指挥;于同年8月17日任命蔡廷锴为第十九军军长,但“蔡廷锴很不以为然,一直不肯就职,军部也没有成立。后来十九路军调到江西剿共,十九军军部才正式成立” 。
蒋庆渝在《天地悠悠-我的父亲蒋光鼐》中讲述:“中原会战时,蒋介石先委任父亲为第十九路军总指挥,后又委任蔡廷锴为十九军军长。两个师长(笔者按:蒋光鼐时为第六十一师师长;蔡廷锴时为第六十师师长)一个冠以路总指挥的名义,一个升为军长,看似褒奖军功,却也让人很难明白蒋介石的真实意图” 。
1930年3月,李宗仁、冯玉祥、阎锡山联合反对蒋介石,中原大战爆发,张桂联军趁机再起。5月间,桂系与张发奎部由广西出湖南,企图进攻武汉,与阎、冯互相呼应,袭击蒋介石。时任第六十师师长的蔡廷锴和第六十一师师长蒋光鼐奉蒋介石的命令,堵截桂军、张军北上之师。蒋、蔡两师由桂回粤转湘尾追在衡阳七圹一带与桂、张联军决战,恶战两昼夜,将敌军击败。此时中央军在山东战场津浦路与阎锡山军激战,处于劣势,蒋介石为了扭转困局并加强对济南的攻势,调蒋、蔡两师北上增援并成立十九路军,以蒋光鼐为总指挥。第六十师、第六十一师在陈诚第十一师等友邻部队 的配合下击溃阎军并攻克济南。十九路军最先攻入济南城。两天之后,蒋介石再升蔡廷锴为军长。
笔者认为,蒋介石提拔蒋光鼐、蔡廷锴此举的原本用意是这样的:以褒奖军功和激励、控制与稳定来掩盖自己对非嫡系部队的限制和打压。
一方面,蒋光鼐、蔡廷锴率所部第六十一师、第六十师作战英勇,为蒋介石立下赫赫战功。蒋介石会觉得,无论于情还是于理都应该给予他们嘉奖,先把蒋光鼐升任路军总指挥,在表彰他的同时激励一下士气,好让他们迅速攻下济南。克济南后,那么蒋光鼐的下级,同为师长的蔡廷锴也应该升官高一级(为军长),作为激励和军功的奖励。
另一方面,蒋光鼐、蔡廷锴是不可多得的优秀将领(蒋光鼐精于谋略、谦虚谨慎;蔡廷锴机智骁勇、豪爽刚毅),而第六十师、第六十一师源于北伐劲旅粤军第四军第一师,是战斗力非常强悍的部队[笔者按:后来的历史也证明了这一点,在此举三例:中原大战中,十九路军第六十一师第十四团第三营围攻河南新郑以南地区的蒋家庄据点,面对着拥有重迫击炮和机关枪等武器的冯玉祥军一部,以步枪为主要武器的第三营用猛烈火力射击、班排跃进式攻击的方式,竟非常迅速地攻破敌阵地,进入蒋家庄 ;发生在1931年9月8日—10日的江西兴国高兴墟一役,蔡廷锴率领善于阵地战的十九路军第六十师、第六十一师(当时第七十八师留在吉安)与擅长游击战的红一方面军主力遭遇,与彭德怀红三军团正面交锋 ,打成了平手,双方均有很大伤亡(国民革命军战报称:红军共伤亡八千余,被缴枪支五千;红军方面的战报称:国民革命军伤亡2000余人,红军亡780人,伤1490人,伤亡共计2270人);一二八淞沪抗战中,德国军事专家赴前线考察时亲眼见一名十九路军与数名日军肉搏,竟占上风,感慨道:实未见过如此能战的军队],蒋介石必定要给蒋光鼐、蔡廷锴二人好处,千方百计稳住这两员将领并控制住他们的部队,让他们继续为自己卖命,最重要的是,要把这样有实力的精锐部队作为以后消灭共产党的重要力量。在蒋光鼐升任十九路军总指挥后,对待蔡廷锴,蒋介石是这样做的:因为蔡廷锴一直比蒋光鼐低一级,想收买人心,就必须一来使蒋、蔡二人的职务级别、权力范围近乎平衡相当,又不能提升到同一个级别;二来要增强十九路军的凝聚力。能达到此目的办法只有,在十九路军的原有编制之下,允许一个军的“空”编制存在,任命蔡廷锴为第十九军军长(而不是直接任命蔡为十九路军的副总指挥),让他握主要兵权,更直接更有效地控制部队,尽量不用操心其他事情。实质上蔡廷锴和蒋光鼐已经成为这支军队共同的长官,但是因为原则上路军的编制可以大于军,所以蔡廷锴仍然是蒋光鼐的下级,接受蒋光鼐的领导,服从蒋光鼐的指挥。蒋介石还以金钱收买来配合这个对于蒋、蔡二人来说没有实质意义的加官进爵:家乡罗定市作家贺朗先生著文学纪实《蔡廷锴》中说:“(攻克济南之后)100万元(一说是20万元)赏金如数发到,十九路军即照两师人数按官兵阶级分发,并赏给蒋、蔡二人数万元 。
其实隐藏在褒奖、激励和控制、稳定背后的,是蒋介石对十九路军这支非嫡系部队的限制和打压,其手段是,冠以路军和军的编制和番号,但不给予实质性的兵员补充和装备加强。
东莞市作家协会主席詹谷丰先生著《喋血淞沪-蒋光鼐将军传》中写到:“当时只有两个师的第十九路军,兵员没有扩充,装备也没有改善”。
蒋庆渝在《天地悠悠-我的父亲蒋光鼐》中也讲到,十九路军自建立到任命蔡廷锴为军长时,“军队没有扩充,还是两个师” (笔者按:两个师即第六十师、第六十一师。前文提到,十九路军直到1931年夏才扩充了兵员,即第七十八师)。
毫无疑问,蒋介石想打一箭双雕的如意算盘:既在表面上达到褒奖激励和控制稳定的目的,更从根本上限制和打压了十九路军这支非嫡系的部队。
军队私有化、军阀混战时期纷繁复杂的、动荡不安的社会背景、国民党军队内部各个派系的明争暗斗,导致了南京国民政府不能完成统一的军队整编(上文已有提及),才是导致十九路军有两种编制的根本原因。
这样,第六十师、第六十一师就戴上了两顶帽子,同时有了两种编制(两者有着相互隶属的关系,但实质上是可以融合的),就是“十九路军”和“第十九军”,并一直保留到第十九军被撤销。

五.“第十九军军长”的多重含义
在笔者看来,蔡廷锴的“第十九军军长”称谓,其实质含义是多重的。
1930年中原大战中,十九路军攻克济南以后的8月17日,蔡廷锴被升为第十九军军长。因为时任第六十师师长的蔡廷锴没有就职(但总指挥蒋光鼐致电广东省的报告中说“贤初兄 已奉命升军长” ),还与原来一样指挥一个师,一直持续到1931年5月蔡廷锴正式就任军长为止(笔者按:蔡廷锴就任军长的同时,沈光汉升为第六十师师长;十九路军扩充第七十八师,区寿年为师长;第六十一师代师长戴戟因病辞职,师长由毛维寿接任)。所以此时这个名义上的“第十九军军长”相当于第六十师师长。
   1931年5月到1931年12月,蒋光鼐离开军队(6月到达上海入住医院养病),此期间的十九路军由蔡廷锴全权负责指挥(笔者按:1931年初,十九路军入江西剿共,在蒋光鼐离军后,蔡廷锴暂时代替蒋光鼐为最高指挥官 ),这样,“第十九军军长”就等同于“十九路军代理总指挥兼副总指挥”。
  1931年12月,蒋光鼐病愈归队,一直到一二八淞沪抗战爆发,第五军参战前,蔡廷锴“第十九军军长”就可以与“十九路军副总指挥”划等号。
1932年一二八淞沪抗战期间,从第五军参战到战争结束后第十九军与第五军分兵,这段时间里,“第十九军军长”不仅是“十九路军副总指挥”,最重要和关键的,它是最名副其实的“第十九军军长”(其中原委已在第三节阐述)。
[笔者按:一说蔡廷锴在1932年任十九路军副总指挥兼第十九军军长(也有1930年就任的说法) ,但是在1932年1月到蔡廷锴入闽就任十九路军总指挥(1932年9月)之前,十九路军发出的命令、通电、往来电文中(笔者目前所能查阅到的)显示,蔡廷锴的称呼都是“军长”,并无“副总指挥”之说,所以蔡廷锴具体在何时就副总指挥职、蒋介石到底有无任命蔡为副总指挥,似乎已经无从考证。]
1932年5月20日,十九路军总部接到军政部密令:红军主力扰闽南,十九路军火速入福建剿共 。同年6月初,国民政府发电调升蒋光鼐为驻闽绥靖公署主任 、蔡廷锴为十九路军总指挥兼第十九军军长,并令十九路军尽快入闽进剿。蔡廷锴入闽后于9月就任,直到1933年12月15日,因此十九路军的两种编制和蔡廷锴的总指挥兼军长职就保留到此时。这段日子里,第十九军军长就与十九路军总指挥兼副总指挥是相同的。
(笔者按:1933年11月20日,福建事变爆发,十九路军也于同月24日改编为人民革命军第一方面军,蔡廷锴任总司令 。但是原“十九路军”和“第十九军”的编制仍然存在,故自此开始一直到同年12月15日,“第十九军军长”既是“十九路军总指挥兼副总指挥”,也是“人民革命军第一方面军总司令”)
[笔者按:根据《民国大事日志》、《中华民国史事日志》记载,蔡廷锴总指挥、军长职在1933年12月(15日)被罢免 ,但十九路军编制以及总指挥名义却仍然保留到1934年1月。
那么关于“十九路军总指挥”的保留以及“第十九军军长”的撤销,笔者猜测,情形应该是这样的:
根据福建人民革命政府的改编方案,保留了十九路军的编制(番号)的名义 (直到1934年1月十九路军主力被收编),自然就保留了蔡廷锴的总指挥职;扩编后的人民革命军第一方面军变成了下辖六个军的部队 ,对福建政府而言,原第十九军的编制不符合现实,与第一方面军所下辖“军”的编制相冲突,已经没有必要继续保留;而原“十九路军”编制可以与“第一方面军”一样,都可以下辖“军”,所以就算保留下来也不会发生编制上的冲突;但对南京国民政府而言,因为蔡廷锴的总指挥兼军长职还没有撤消,所以“第十九军”编制的名义还是存在的。
蒋介石于福建事变爆发前虽然已经对十九路军准备反叛的事情了如指掌,但是迫于形势(当时的中国表面上统一,实质上支离破碎;国民党内四分五裂,反蒋势力众多;红军旗帜最鲜明,反蒋始终最坚决,是为蒋介石的眼中钉、肉中刺;民众抗日救国反内战的呼声日益高涨;蒋介石本身也在思考第五次围剿的进行),暂时无暇处理,故蔡廷锴总指挥兼军长职以及十九路军的两种编制仍然同时存在。
1933年11月20日,福建事变揭幕,蒋介石也于同日开始筹备对付十九路军的事宜;福建事变爆发后第三天,1933年11月22日(也就是反蒋的“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成立当天),蒋介石立即正式开始对付反叛自己的十九路军(“讨逆令”正式下达到各部队),在各路大军完成对十九路军的包围前夕,蒋介石把蔡廷锴“十九路军总指挥”和“第十九军军长”职务撤销 ,意在惩罚蔡廷锴这个叛逆者,并向福建人民革命政府的后盾—十九路军发出最后通牒和警告:若不归降,各路大军立即挥师进剿(其实在此之前,蒋介石就已经开始对十九路军采取内部分化瓦解的行动)。
虽然十九路军扩编后实质上已经与南京国民政府的军队分庭抗礼和决裂,但南京国民政府方面以及当时的民众都依然照旧,把福建政府的“人民革命军第一方面军”非常习惯地称为“十九路军”)。]
六.结语

十九路军这一支特殊的军队,由于特殊的时代和特殊的原因,它拥有了特殊的编制,所以才衍生出了“十九路军军长”这个原本不符合国民党军制的简称,这个令人疑惑的简称至今仍然被广泛沿用。但是蔡廷锴“第十九军军长”的称谓到现在,确确实实仍然是鲜为人知。而为什么会有“十九路军军长”这个称谓的原因更是几乎没有人去注意。作为一个历史爱好者,笔者有责任把历史的真相公诸于世。

参考文献
1.刘绍雄主编《民国大事日志》,台湾传记文学出版社,民国六十七年(1979年)出版
2.蔡廷锴著:《蔡廷锴自传》,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2年出版
3.贺朗著:文学纪实《蔡廷锴》,广东人民出版社1990出年出版
4.蔡廷锴著:《蔡廷锴自传》,台湾龙文出版社有限公司民国七十八年(1990年)出版
5. 丁荣光撰:《第十九路军在津浦线的战斗》,载于山西文史资料编辑部《中原大战内幕-1930亲历者揭秘》,山西文史出版社1994年出版
6.熊尚厚主编《民国著名人物传》卷4,第283页,中国青年出版社1996年出版
7.汪新主编《中国民主党派名人录》,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年出版
8.黄士奎等编著:《中国军事百科全书•军事历史卷》, 军事科学出版社1997年出版
9.戚厚杰等编著:《国民革命军沿革实录》,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出版
10.曹剑浪等编著:《国民党军简史》,解放军出版社2003年出版
11.吴明刚著:《1933:福建事变始末》,湖北长江出版社2006年出版
12.广州市十九路军淞沪抗日阵亡将士陵园管理处、十九路军淞沪抗日将属广州联谊会编《淞沪烽火-1•28淞沪抗战75周年纪念画册》,2007年出版
13.张明全等著:《国民党历史上的158个军》,解放军出版社2007年出版
14.詹谷丰著:《喋血淞沪-蒋光鼐将军传》,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出版
15.蒋庆渝著:《天地悠悠-我的父亲蒋光鼐》,中国文史出版社2008年出版。
16.何宝松撰:《忆述蒋光鼐将军》,来源于网络博客“蒋家第三代”(由蒋光鼐将军后人创建),原文发表于《广东文史》,2001年作者重新审订。
17.《中华民国史实日志》,来源于台湾中华文化网。
18.黄道炫撰:《蒋介石日记谈如何处理福建19路军兵变》,摘自《历史学家茶座》,王兆成主编,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
19.蔡廷锴撰:《忆十九路军闽变失败被蒋介石消灭的经过》,来源于中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17 21:49:24 | 显示全部楼层
以前只说第十九路军,原来还有个“第十九军”的说法。

顺便提一下蔡挺锴的军队。


蔡挺锴是老四军的人,他的嫡系部队,即著名的“铁军”(一部)。我军资格很高的上将肖克,曾提出“铁军三分”的概念,即指北伐铁军后被分解为叶挺部、蔡部、张发奎部。
三只部队走上了三种道路,结果,叶挺部最后壮大了,而其余两部,解体了。

蔡挺锴的军队还是“八一”南昌起义的主要军队,但是,起义成功后,他就带着军队脱离了,不象贺龙,继续跟着共产党。这也是由蔡将军及其军队的阶级性决定的。

我军军史上,对八一起义各领导人的军职,始终找不到一个完整的说法,譬如,朱德担任的职务是副军长,那么,这个正军长是谁呢?

怀疑蔡挺锴当时的军职,至少是个正军。因为叶挺、贺龙都是正军,蔡的军职,似乎不应该在叶、贺之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1-7 14:42 , Processed in 0.158482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