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1463|回复: 15

[【时事表】] 湘乡踩踏事件万人痛哭 同学漠然:不难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2-10 10:44: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09年12月10日 05:44 来源: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http://www.chinanews.com.cn/edu/news/2009/12-10/2009665.shtml

12月8日,发生踩踏事件的育才中学已恢复正常教学。 新华社记者 赵众志摄
“朱斌啊?死了!”12月8日下午1点,在湖南省湘乡市育才中学,记者向一位女生询问罹难者朱斌的情况,她直截了当地这样回答。

  “可怜的朱斌”,接下来她这么评价了一句,但口吻却非常奇异,脸上分明还挂着笑意。

  而另一个初一的男生,在小学跟朱斌同班6年,记者问他朱斌的情况,他也是笑笑说,“没什么”。记者追问,朱斌有什么爱好吗?比如篮球、足球、乒乓球,绘画,唱歌等等,他的回答依然是“没什么”。

  我惊讶于他脸上的笑容和丝毫看不到的悲伤,问:“朱斌遭遇这样的不幸,你难过吗?”


  他忸怩了几秒,轻轻地说了一个字:“不。”

  这个校园确实看不出多少异样。下课了,同学们还像往日一样嬉闹着,追跑着,有些同学还把记者拉到事发的楼道,兴奋地讲述着昨晚现场看到的情形。

  悲伤似乎已经远离这个校园,15小时前发生的那起轰动全国的踩踏事故,看起来也像是过去了很多年,学校的秩序一如官方所言“井然有序”,虽然家长和四乡八里的群众云集,但上下课仍然按部就班。一楼的139班教室里,一个英语老师拿着话筒,大声讲述着可数名词与不可数名词的区别。而另一间教室,一个生物老师正拿着树干的模型,告诉学生什么是年轮。

  校园里穿警服的人虽多,但他们没任何管制性举动,任由家长和群众聚集喧嚣,以及数十名记者忙乱地四处拍摄、采访。

  记者惊讶于为什么悲伤遗忘得如此迅速,似乎只有128班门口一对母女短暂的痛哭相拥和一些老师接受采访时的哽咽,以及事发地点一号楼梯拐角处不知谁放的一支玫瑰,才让人想起这里刚刚发生的不幸。

  对孩子们来说,也许他们并非不痛苦,只是习惯于不显露于人前;但也许他们真的不悲伤,而只是孩子们的天性;也许对他们来说,能够自动地屏蔽这场悲痛正是好事,因为不留下任何心理阴影,将会更有利于以后的成长。

  即使如此,在记者看来,这些孩子仍然显得过于缺乏对逝去生命的敬畏,对身边罹难伙伴的悲痛,而且也显然太过淡漠。他们不经意间流露出的对这场事故无所谓的态度,让人深深震惊。记者怀疑,他们真的需要事故发生后官方所提供的心理辅导吗?

  记者还为此与好几位前来该校探视的家长进行讨论,他们也分明感受到了同学们漠然的态度,却又说不出个所以然。有家长说,在这个学校,光知道读书,不知道别的。他把对生命缺乏敬畏放入了“不知道”的范畴。

  为什么会不知道?家长们开始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一个姓张的家长说,育才中学“只抓教学质量,其他不管”。

  儿子寝室里面的馊味让她印象最深。“寝室卫生太差了!”她说,每次来看儿子,楼梯口的满满当当也颇让她忧心,为此还专门提醒自己的小孩,不要成群结队地走。

  在湘乡市人民二医院采访罹难者龚剑的家属时,一名家长还轻轻地把记者拉到一边,说他女儿是在这个学校毕业的,“她每半个月才放一次假,补课现象严重,作业多得要死”,而且,3年也没开过家长会。

  这个开急救车的司机说,这次为什么会出事,还不是因为作息安排得太紧。“9点10分下晚自习,9点半熄灯,留给学生们从教室到上床的时间才20分钟,他们还要洗漱,还要上厕所,这让他们怎么可能不选择走最近的楼道?”

  也是在这个医院,一名50岁左右的瘦瘦的女士,则不断地向记者倾诉,这个学校招人招得太多了,课间就那么一点点时间,吃饭打水都得排队,“好多家长不得已都主动去给孩子送饭送热水。”

  然而,招生多正是源于教学质量不错。育才中学始建于1997年,是一所全日制民办初中,收费比公立学校高。

  有家长认为,作为民办中学,收费还那么高,要能够吸引生源,就不得不拼教学质量。而衡量教学质量的标准只有一个—升学率。为了升学率,其他的都可以放到一边。

  事实上,即使在事故发生后,来到育才中学的人,也首先会被校门口左侧围墙上的大幅红榜所吸引。红榜的标题是《特大喜讯》,通体红色底板上面的大字讲述的正是该校今年在升学上的丰收,包括令人惊讶的升入重点高中的人数和整体升学率。

  而走进校内,类似的宣传也比比皆是,甚至每个班升入重点高中的人数也条分理析地列在了榜上。

  升学上的巨大声誉,让这所还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初级中学扬名湘乡市内外,甚至吸引到了远在长沙、娄底等市的生源,从而让这个学校在今天拥有了52个班、3626名学生的规模。

  然而,平均每班70名学生的规模,却让学校的设施颇为吃紧,不仅每个教室的课桌摆得满满当当,座位之间的间隙也已尽可能地收窄。对于老师而言,任务量也颇重,为了让班上每个学生听清楚,有的还不得不配上麦克风。有教师坦承:“我们在这里很累很累!”

  虽然学校也在宣传栏里宣扬素质教育的特色,比如10个篮球场、两个排球场、4个羽毛球场、40多组乒乓球台等体育设施,以及舞蹈、歌唱、绘画上的成就,但不少学生告诉记者,他们的学习任务非常重。一名男生说,“有时候9点10分下晚自习的时候,我的作业还做不完,只好把有的作业在课间做了。”

  很明显,素质教育的外表虽然靓丽,但每个家长都清楚,应试教育的灵魂仍然贯穿于整个学校。而家长们,也正是看中了这一点,才把孩子送到了这里。

  “如果把升学率放在第一位去考虑,孩子们还有时间去考虑其他的吗?”上述那位姓张的家长反思:“如果连生命都保障不了,升学率再高又有什么用?”

  孩子们对逝去生命的淡漠也让她忧心忡忡,“出了这么大的事还这么不在乎,我们教育的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本报湘乡12月9日电 记者 叶铁桥
点评:“‘出了这么大的事还这么不在乎,我们教育的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我们的教育怎么了?他人的生命和自己的成绩、绩效相比,又能如何相比呢?但愿我们的教育专家再也不要出来说出什么生命教育从娃娃、学生开始了,淡然无味地唠叨学校一方面搞好绩效教育,同时也要搞好素质教育,尤其是强化学生的生命教育了。还有的仍然会大谈要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安全教育,构建和谐校园等等诸如此类的高调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10 10:47:11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啊,孩子就是一张白纸,就看教育
如何去教化了,看到上涂写什么,这些现状的反应都是平时教化的
反应。若对人这根本的教化都出问题了,我觉得需要检讨思考
到底问题在哪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0 10:53:31 | 显示全部楼层

送别病逝的同伴
动物尚且如此,而反观我们人呢、我们社会中所见所观的人呢?要问我们的未成年孩子问题,首先得要手捂胸口问问我们的成年人自己的问题、我们的教育终极目的问题、我们社会的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10 10:53:36 | 显示全部楼层
那想要孩子怎样呢?孩子只不过说的是实话——还不会“含泪高调”呢。这个记者太无良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0 10:58:45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3楼4639于2009-12-10 10:53发表的 :
那想要孩子怎样呢?孩子只不过说的是实话——还不会“含泪高调”呢。这个记者太无良了!
记者的主要动机恐怕不全是停留在惊异学生的表现这个显性层面上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10 11:09:41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4楼yyg680于2009-12-10 10:58发表的 :

记者的主要动机恐怕不全是停留在惊异学生的表现这个显性层面上吧?

接下来她这么评价了一句,但口吻却非常奇异,脸上分明还挂着笑意
  我惊讶于他脸上的笑容和丝毫看不到的悲伤  
记者惊讶于为什么悲伤遗忘得如此迅速
………………

无论他的动机是什么,上面这些话,我看到了一个无良记者的嘴脸!无论他想“隐性”什么,我都看到了一个无良记者的嘴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10 11:15:0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的教育真是失败,能读书,会做题不能说明什么问题。只不过你见过而已,在题海战术不断取效的今天,缺失的是分析、综合的能力。我们的教育从来不会教孩子们怎么去分析,只会教一些所谓的“套略“,我们教出的孩子只是机器,不是有个性的个体。但是孩子他们的个性总是要体现的,就象洪水来了,堵是堵不住的,堵只会让它另找出口。所以我们的孩子学抽烟、学骂娘、学上网、学攀比,这些就很来劲,而真要他们拿出点像样的”个性“,对不住,没有。教育到了这个地步,真不能算成功。当年孔夫子所教诸位高贤,有子贡的善辩,有子路的勇猛,有颜回的儒雅,似乎没有人去比穿衣吃饭,教育是应该反思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10 14:40:53 | 显示全部楼层
教育让我们的孩子(包括我们)逐渐失去动物的本能(人性?),这是否就是达尔文的进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10 15:39:30 | 显示全部楼层
学生之所以缺乏同情心,对生命没有了应有的敬畏,问题肯定不在学生本身,而在于他们所生存的环境,没有给他们提供应有的敬畏生命的行动引导和行动机会。特别是他们过早地看到了包括老师在内的太多的人说一套做一套的真象,领悟了弱肉强食的生存机理。这进一步强化了学生视生命如草芥的意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10 17:23:11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情实感说心底话
难道要伪善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10 17:31:5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记者有问题。

学生的回答是自然的,没有矫揉造作。对同伴的同情和关注并非一定要“眼含热泪,痛哭流涕”才行,他们对悲伤的淡忘,不能说明教育的失败。

第一,学生回答“可怜的朱斌”,本身就表明了说话的学生对朱斌的同情,为什么一定要去追问“难过吗?”其实,这里记者本身在设计好一个圈套,希望学生能够按照他的逻辑去回答,但是学生却如实回答,让记者顿感“失望”。

第二,记者在这里看出“这个校园确实看不出多少异样”。而真正异样的恐怕是记者。“同学们还像往日一样嬉闹着,追跑着。”难道这不正是孩子的天性吗?难道要孩子们一个个垂头丧气、泪流满面才行?

第三,“校园里穿警服的人虽多,但他们没任何管制性举动”。不这是说明学校一切正常吗?难道非得搞得学校“气氛紧张,人人悲伤“才行吗?

第四,”在记者看来,这些孩子仍然显得过于缺乏对逝去生命的敬畏。“显然,记者本人并不懂得什么叫着对生命的敬畏。对生命的敬畏不是对死亡的敬畏,而是对活者的生命的敬畏。记者敬畏这些活泼的孩子们吗?如果说中国的教育有问题,最明显的表现就是怎么培养出这样的记者来。不先敬畏活者的孩子,而本末倒置。同样,如果该记者真的敬畏逝去的生命,就不应该拿死者说事。

第五,接下来的表述好像记者是主题先行:先定下调子——学校教育有问题,然后一一找各种”问题“。什么”宿舍卫生问题“、什么”补课现象严重“、什么”作息安排太紧“、什么”学校招生太多“、什么”收费高“、什么”追求升学率“、什么”学生规模过大“、什么”学校设施吃紧“、什么”学习任务繁重“,一条条有条不紊地列举出来。这里当然有不少问题,但是记者在这里把各种问题跟学生”漠然“放在一起,不禁让人思考:这些问题真的跟学生们的漠然有关系吗?是记者借此说事,还是别的什么呢?

狐狸式的慈悲往往更可怕。

我们在反思各种问题的时候,不要把矛头指向鲜活的孩子,他们的天真淳朴才是真正的本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10 17:36:5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这个记者挺讨巧的,把诉说点选在学生对死者的态度上面

但是也建议大家看看俄罗斯的烟花事件处理报道的角度

第一时间抓了俱乐部老板和相关人
第二好像举办了一定范围的哀悼【俄罗斯举国哀悼夜总会火灾遇难者】
第三全国抓安防
第四所在地政府相关负责人辞职
第五指责中国生产的烟花质量问题(凤凰网报道:莫斯科检查烟花商店 称不合格产品为中国货 )
第六莫斯科公众场所禁止烟花,俄7官员因火灾遭解职

就是想问问,这位报道的记者,能不能多报道一下有责任和能解决这个问题的部门和相关方面的措施和动作,小孩子再怎么样能制止类似事件不再发生吗?小孩子再没有感觉又怎么了,孩子能知道什么,关键是大人怎样做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10 23:48:0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这个记者之所以有隐约谴责学生的意味,是因为踩踏事故是有的学生的无意或故意行为造成的。

课间在楼道、楼梯的推搡、打闹,在中学非常常见。虽然这次造成了这么惨重的后果,但没法把这件事怪罪到学生头上。

所以他拿学生对死者的态度说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14 11:52:27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3楼userwy于2009-12-14 10:03发表的 :
我觉得中国教育出了问题,从小没有养成遵守公共秩序的习惯。
学生无意踩踏,实际上人太拥挤了,可以原地等待。
也是人的修养问题。
不是个别学校,个别学生的问题。
严重同意,我们的教育缺少“秩序”,更多的是投机
如何排队,可说是一个社会、一个民族是否有足够文明的标志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14 12:11:27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3楼userwy于2009-12-14 10:03发表的 :
我觉得中国教育出了问题,从小没有养成遵守公共秩序的习惯。
学生无意踩踏,实际上人太拥挤了,可以原地等待。
也是人的修养问题。
不是个别学校,个别学生的问题。
我们看看到底是排队的问题还是其他的什么问题:
(央视记者 谢宝军:现在是凌晨2:30,我现在就在湘乡市育才学校发生踩踏事件的现场。7号的晚上的9点10分,8个班的400多名学生就沿着这个仅1米2宽的楼梯,从这里准备下到宿舍就寝。当时跑在最前面的一名学生不幸跌倒之后,接二连三的学生就在这里倒成一团。)
我想在发大道理的同时,是不是了解一下实情?
是不排队的问题吗?是意外!为什么一个小小的意外会引发这么大的灾难?是什么!
更应该责备的是什么?是学生的修养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14 16:21:58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5楼4639于2009-12-14 12:11发表的 :

我想在发大道理的同时,是不是了解一下实情?
是不排队的问题吗?是意外!为什么一个小小的意外会引发这么大的灾难?是什么!
更应该责备的是什么?是学生的修养吗?!

天涯有个帖子,发帖人以当事人的口吻说,当时有个别几个学生,故意在拐角处恶作剧。。。

柯南说,真相只有一个。这个真相到底是什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2-24 01:29 , Processed in 0.143592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