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185|回复: 0

[【教育时事】] 孔夫子怎么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0-21 18:51: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孔夫子怎么说?

http://www.bbc.co.uk/zhongwen/si ... ong_confucius.shtml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子又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圣人的话,今天的英国孩子听得明白?听得进去吗?

70年代初刚上小学,就赶上“批林批孔”,被告知两千多年前有个叫“孔老二”的家伙阴魂不散,被野心家林彪借尸还魂。印象中,孔老二除了周游列国“克己复礼”到处碰壁之外,就是开办“补习班”、搞讲座,赚点腊肉之类的学费。

长大了,才知道这实在是对圣人的亵渎。华夏大地,尊孔祭孔之风劲吹,且有日渐西行之势。

年初,英国政府负责中小学教育的主管官员吉姆·奈特(Jim Knight)专程到北京的孔子学院“取经”,实地感受孔子教育思想的硕果。
英国华人孩子的成绩为什么最好?
尊孔

尊孔之风日渐西行,孔圣人的话,今天的英国孩子听得明白?听得进去吗?

奈特北京之行,有这样一个背景。英国华人孩子的考试成绩,从小学到中学,无论是与英国白人孩子比,还是与其它少数族裔群体比,都是最好的,而且趋势明显、一贯。

英国对11岁学童的国家教学课程测试(大致相当于小学毕业考试)中,华裔学生的合格率是86%,英国白人孩子是80%。到了中学会考GCSE,这个差距更为明显,华裔学生取得五门考试A*-C成绩的达到65.8%,而英国白人学生只有44.3%。
英国的中学里都供上孔夫子的牌位?

奈特考察得出的结论是,英国华裔孩子的优异成绩,是孔子注重教育,尊重知识,强调家庭亲情伦理关系的儒家思想熏陶下的必然结果。

奈特回到英国,就着手把孔子的教育理念引入英国的中学,计划在英国的公立中学中建立“孔子教室”(Confucian classrooms),推广儒家教育思想和汉语普通话教学。

我在上周的文章中列举了一些颇让人“刮目相看”的提高成绩的招数。把孔老夫子请来英国“走穴”,英国孩子能受用的了么?
学习几段孔子语录
图书馆

好学、乐学,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孔子的教育思想博大精深,这里挂一漏万,仅就一个态度问题看看圣人是怎么说的。

文章开头引用的孔子第一段语录出自《论语》的《学而》篇。“好学”,是孔子教育学生的一个最根本理念。也就是说,学习不是为了“求饱”、“求安”,不能哄着、逼着,而是发自内心的愿意,志在掌握知识,不用扬鞭自奋蹄。

为了能掌握更多的知识,就要“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要能做到“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要虚怀若谷,像海绵一样吸纳,“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但是,孔圣人并不提倡死读书,读死书,而是要乐在其中,以读书为乐事,正所谓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大家见到久违的老朋友,往往文绉绉的来一句“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句话同样出自《学而》篇。在这句话之前,孔子先说的是,“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这和文章开头引述的孔子第二段语录强调的都是要“乐学”,以学为乐。

之乎者也了一通,说到底是要有个主观能动性,勤学好问,锲而不舍。用老百姓的大白话说,就是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说到这里,我必须要提提Thomas Telford中学取得的成绩。
独占鳌头的秘诀是什么?
毕业典礼

学无止境,毕业典礼只标志着一个新的学习阶段的开始。

Thomas Telford是英格兰中西部一所普通公立中学,它却取得了令众多学费昂贵的私立学校和入学竞争激烈的重点中学(grammar schools)自愧弗如的骄人成绩。

该校参加GCSE中学会考的学生,99%取得五门考试(包括英语和数学)A*-C的成绩。

成功的秘诀?很简单,学生每天只上三节课,但每天上课10个小时。

早上8:30-11:50第一节课,课间休息20分钟;12:15-4:00 第二节课,包括40分钟午餐时间;第三节课从下午4点至到6点。

中国的学生对这样的作息时间表可能觉得是小菜一碟,但在英国它却是独树一帜。

学生家长要在与学校的合同上签字画押,保证支持学校的教育方针,而学校则每隔数周就向家长汇报一次学生的学业情况,而不是一般学校那样每个学期末尾开一次家长会。

校长凯文爵士(Sir Kevin)把成功归结于:“老师和学生非常刻苦,家长充分支持。”

就这么简单。Thomas Telford中学是否准备建立“孔子教室”我不得而知,但孔子教育理念的精髓似乎已经心领神会。其他准备引进孔圣人的英国学校是否能得到点启示?

评价:也值得当代中国教育界借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2-25 21:44 , Processed in 0.152566 second(s), 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