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448|回复: 0

[【原创】] "偶像"与“异教徒”——观《建》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0-5 16:38: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听闻要看《建国大业》,就像接到了“圣旨”一般恭敬。一个时辰的正襟危坐,原本的虔诚变成了“老大哥”[ 老大哥,即奥威尔在《1984》中曾经描述过的极权主义象征。在老大哥的控制之下,没有人可以拥有私人空间,甚至在交欢时都处在“铁幕”之下。]时代铁幕下生活的恐惧以及中世纪异端裁判所前的战栗。当造神运动已经成为历史的时候,重塑偶像会让人们已经放松的神经再次紧张,“党同伐异”的“十字军东征”[ 十字军东征,就是公元1095开始持续了一个世纪之久的宗教战争,即基督教徒要从异教徒穆斯林手中夺回圣殿耶路撒冷。]也似乎要重演。但愿这一切都随着这场举世瞩目的政治PARTY而烟消云散。
  庄周先生曾说“窃钩者诛,窃国者侯”。当年对此只是一知半解,但现在看到韩三平的“旷世大作”,才对这句话有了深入的体会。因为韩氏娴熟地“摆弄”具体人物来构筑宏大历史话语。其实从艺术的角度来看,韩氏的大作恰好“放逐”了艺术。或许这也并非他的初衷,但是他却欣然接受了“钦差大臣”的光荣使命,并乐此不疲,所以不会放过任何一个造神和献媚的机会。从影片的开头,韩氏就已经开始了造神运动。因为韩氏的预设,所造的两尊神从诞生起 有着悬殊的地位和香火的多寡:一个是“耶和华”,万人膜拜;而另外一个是“撒旦”,世人唾弃。所以最终的结果必然是,“撒旦”当诛,“耶和华”当侯。其实稍有圣经常识的人都知道,撒旦原本也是天国的统帅,也曾要与耶和华平分秋色,怎奈何失手被擒,被贬下凡,从此也就背上了“邪恶”的罪名,“永世不得超生”。而耶和华自此也就高枕无忧,“朗朗乾坤,为我独尊。千秋万代,一统江湖”。所谓历史,就是我耶和华纵横捭阖的结果,“耶氏一出,谁敢不从”。由此我陷入困惑,“不知庄周造就了耶和华,还是耶和华造就了庄周”!如果了解这个典故,那么韩氏大作中的开场白就是“剽窃他人智力成果”,至少按照现在中国的法律,这个旷世奇作是要被禁播的。不幸的是,无处不在的街头执法者面对巨幅的宣传海报似乎突然得了 “白内障”。它不但被支持全球同步上映,而且华夏大地的芸芸众生还要被组织去“欣赏”。
  尼采所言的“偶像的黄昏”,原本要用酒神精神去消解“理性”偶像。可是自诩为本国文化源远流长的韩三平们,却强奸了尼采的本意,而且还转了180°弯,“旷世奇作”的宏大叙事就是罪证。奇怪的是,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特别流行的叙事手法依然还这么有市场,韩三平们还是如此热衷?退一步讲,要想造神,关键是要看造神者的水平,因为现在信神者不再崇拜酒神狄耳尼索斯而是信奉西西弗,故而要把这么多坚持自我的信神者统领起来也非易事。试想当年耶和华遍及欧亚非的世界信徒是靠讲道还是靠“党同伐异”!不可否认,耶和华站在西奈山上向摩西和他的族人许愿争取犹太信徒的时候,多么煽情,多么渴望恩泽信徒,多么希望成为他们的神。然而当信徒们都死心塌地的时候,他却又因通天塔一事狠下心来让信徒们变得陌生而且相互战争。因为有了通天塔,信徒也可以走向权力的顶端,窥见他的全部“阴私”,结果将是——偶像不复存在。然而在争取信徒的初期,“向着流着鲜奶和蜜的地方”是耶和华最纯真的承诺。也许正是因为这样的承诺,才吸引了世界各地的信徒,“为了共同的信念而走到一起”,“四海之内皆兄弟”。当这种信念还处在拿撒勒的一隅时,耶和华与各地的信徒们真是“肝胆相照,生死与共”,甚至不辞劳苦地奔赴希腊去教化那些异教徒,让他们尽早我皈依我主。不幸的是,当它冲出了耶路撒冷,在罗马帝国的上空回荡,连不可一世的帝国君主都顶礼膜拜时,耶和华真的成了“唯我独尊”。巧的是,这么经典的造神故事却再次呈现在韩氏的“旷世奇作”中。“为了共同的信念”,不同的PARTY走到了一起,开始民主协商“共同的信念”。事实上,到底谁才是这个信念的真正主宰者?不同的族人朝圣耶和华的时,他们心中的信念与耶和华的信念交叠了,抑或耶和华的信念主宰他们的思想?这恐怕像“鸡与蛋,蛋与鸡”的问题一样难以解释。事实上,自耶和华“唯我独尊”的那一刻起,信徒们就彻底地放弃了自我,心甘情愿地做信徒,“只信不思”。纵然如此,耶和华仍然因为该隐不够虔诚,致使亚伯与该隐两兄弟反目成仇,贻害后世。无独有偶,这样的情形恰好也出现在我们的历史当中,让人不得不怀疑,是否耶和华过早地预设人类所有的恶!
  或许耶和华“共同的信念”确实能吸引世人。同时韩三平们作为传播信念的“使徒”也很具有鼓动性。在这样一个庄严宏大的信念下,任何概念或符号都会变得黯然失色,感恩成了唯一的表达。殊不知,这种感恩不是来自教徒们,而是来自“异教徒”们。这些异教徒们不远千里前来献媚,渴望“耶和华”的光辉能够“恩泽己身”,那怕是与“他”的目光瞬间一聚,更不用说和“他”说上一句话了!到此时,我就变得异常困惑:在信仰多元的时代,“异教徒”,准确地说,“曾经的信徒”为何仍然眷恋着“共同的信念”?时隔多年还仍在“感恩”?所以才在这个庄严的时刻不辞劳苦地献媚。如果这样,却为何又要变成“异教徒”?耶和华为了考验以撒的虔诚,要他“杀子献祭”,这位虔诚的信徒义无反顾地操刀走向无辜的儿子!然而当“共同的信念”也要考验“昔日的信徒”的忠诚度时,这些“异教徒”们是否也会像以撒那样义无反顾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4-28 04:09 , Processed in 0.308487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