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874|回复: 1

[【时事表】] "超级教师"称:仅两类学生适合学奥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9-27 11:58: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学习哪有那么难?昨天下午,合肥一六八中学能容纳1200人的报告厅座无虚席,连走道两边甚至舞台幕布后面,都挤满了学生和家长,由安徽省教育厅、安徽新华发行集团、安徽省图书馆联合主办,安徽商报与省内其他媒体共同协办的全国首个大型公益教育活动——家长学堂火爆进行,特邀主讲人、著名教育专家王金战与学生和家长们面对面交流学习的智慧。

  育才心态:“超级教师”眼中没差生

  王金战是中国科学院博士、全国优秀教师、中国人民大学附中副校长,被誉为“超级教师”,他曾让全班倒数第一的学生考上北大;他带的一个班中有37人被北大、清华录取,10人上了牛津、剑桥等世界名校;他带的一个83人的复读班100%考上大学……作为老师,王金战让无数学生重获信心,找到学习的突破点;作为家长,他为女儿精心设计,全面发展,最终把女儿送入北大。 “学习哪有这么难? ”王金战常说,他用实践证明了“没有教不好的孩子”这句古话。

  王金战说,教师在学生的成功过程中扮演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我的眼里,根本就没有差生的概念,只有不会教课的差老师。”在王老师看来,每个学生都处于不断成长的过程,遇到诸如成绩不好等低潮是很正常的,不能说成绩不好的学生就是差生,他们只是暂时落后,还有机会追上来。“老师要拿着放大镜来寻找他们的优点,淡化他们的缺点,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相信每个孩子都有成才的机会。 ”

  选择学习:仅两类学生适合学奥数

  经过多年的研究,王金战认为,14岁之前是一个人智力开发的关键时期,“所以对一些学有余力的学生来说,14岁之前能够接触一些更具有挑战性的思维能力的训练,对他以后的轻松学习和提升一生的竞争力,都是很有帮助的。 ”

  当下热门的“奥数”,哪个年龄适合学?作为著名数学教师,王金战觉得最好是小学二年级之后开始学奥数,“二年级之前学生应该是多动手,多享受大自然,多享受童真童趣,多进行一些语言能力的培养,二年级之后再开始接触简单的奥数。”

  哪些人适合学“奥数”?“只有两种学生适合学奥数,一种是学习余力特别大,学习能力很强。还有一类就是对数学特别敏感的学生,如果从小开始引导,将来可能会在数学上大有作为。 ”

  注意方式:“动手做”才能发现问题

  家长和学生们问王金战老师最多的问题之一,就是怎么学好数学。

  “我不知道别的学科怎么样,从我的了解看,理科特别是数学,不动手想学好是不可能的。 ”王老师说,光抱着数学课本看书,好像看明白了,其实由于平时不动手,动手能力就会越来越差,解题质量、解题速度这些基本技能就会严重下降。这也就是为什么有些学生说“我上课能听懂但就是不会做题”的原因。 “应该是在听明白后,自己再独立动手做一遍题,问题往往都是在动手做题的过程中才发现的! ” (胡霈霖)


http://www.chinanews.com.cn/edu/ ... 09-27/1888464.shtml

超级老师确实强悍,自己的女儿也教育的这样优秀,真是不易

论坛原先讨论过老师灯下黑的问题,就是教师子女自身教育有些比较痛心的现象,教师投入全部身心为了自己班级的孩子,但是自己的子女最后却有些落后了。

还有就是奥数的问题,人大附中的生源一般来说在海淀也是中上等了(海淀教育资源比较优秀,名校比较多北大附清华附八一中学等等),但是这个超级老师也说:

奥数还是少数孩子的专利,不太适合更多的孩子,因为过于艰深的内容有可能会损害孩子的信心和好奇心,我想这个奥数只是适合两类孩子的观点还是经历了很多实战训练之后的心得吧

欢迎大家讨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0-4 12:14:01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henry2000888的帖子,从中可以获得很多东西。
我的观点也与王金战老师类似,小孩在小时候快快乐乐的去玩,好好过好童年的时代,
在玩的过程之中,看他喜欢什么,对什么感兴趣,然后再结合这些适当引导,鼓励。
千万不能当作负担去要求他们,否则会出现逆反心理。
从目前的学习情况来看,目前学校和家庭在这方面做的不是很好,要么是学校给作业
太多,要么是家庭不引导孩子,放任自己去玩,电脑越来越多,很多小学一年级的
孩子都在父母的熏陶下开始打尤其,现在的小学孩子都戴上眼镜,从中可以看出
家庭和学校在引导小孩的成长确实有待改进。

确实奥数是对思维的挑战,在适当的时候给小孩去思考和学习对其会有好处,
这个实际王老师建议在:小学2年纪之后,以目前来看大概在7~8岁,我觉得有点早,刚上小学一年级的孩子
刚刚开始学习语文数学,就开始上奥数,思维和智力上有难度。建议在10岁左右,有一定数学基础来看会好些。

以上为我自己看法:家庭要正确引导孩子,在整个孩子的一生起到非常重要作用,学校不可能一对一的去引导,
家庭父母这个责任就无法逃避,故想对有孩子的父母,多放点心思在孩子身上,这样才是有利孩子成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6-9 08:04 , Processed in 0.274285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