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5311|回复: 54

[摄影随感♡] 江南第一水乡周庄纪游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9-21 22:34: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提起周庄,爱玩的人没有一个不知道的。周庄是一个有着九百多年历史的江南水乡古镇,它以悠远的传统,淳朴的民风,古老的建筑,清澄的河水和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物,成为一片极有诱惑力的旅游胜地。著名古建筑专家罗哲文说;“周庄不仅是江苏省的一个宝,而且是国家的一个宝。”台湾经纬杂志盛赞周庄是“中国第一水乡”。
  今年三月上旬,有幸以散客拼团的形式去了一趟周庄,领略了江南水乡“小桥流水人家”的风采。

  全功桥,位于江苏苏州市周庄镇北市街。俗称“北栅桥”。始建于清顺治三年(1646年),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重建。东西走向,跨于北市河上。桥长24.1米,宽3.06米,净跨7.35米,矢高4.6米。桥系花岗石质地,单孔拱桥,拱券分节并列砌置。栏杆青砖砌,上压花岗石条石。保存完整。2004年公布为昆山市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







  南北港市河
  这条市河以前是周庄的菜市场。水乡人家,买菜也是在水上进行的。每天早晨,河道上挤满了小船,船上装着鲜鱼、蔬菜等。小贩们一边摇船,一边叫卖,两岸的居民听到以后,纷纷到河埠上来买菜,有些住在楼上的人,懒得下来,就直接从楼上放下一只篮子,篮子里面放着钱,小贩只要把菜放到篮子里,这样一笔生意就成交了。

  周庄古戏台
  作为周庄一景的古戏台前,却很少观众,偶尔有游客走进戏园,也大多匆匆离去。  周庄古戏台,雕梁画栋,富丽堂皇,却显得那样空旷、辽远而苍凉。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9-21 22:39:19 | 显示全部楼层




















  河面上摇来摇去乌篷船,梦中水乡看不见。大街小巷尽游船,载着游客把景看。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9-21 22:47:17 | 显示全部楼层


  周庄张厅,进门拍照时被人撞了一下,手有些抖动,图片模糊了些,出门时也没有补拍,贴在这里凑合着看吧。
  张厅是周庄仅存的少量明代建筑之一,为江苏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张厅为明朝中山王徐达的弟弟徐孟清的后代所建。按理说徐家建的应叫徐厅,为什么叫张厅呢?那是在清朝初年的时候,徐家衰落了,就把这座房子卖给了一户姓张的人家,才被改名为张厅。



  这儿是张厅的正厅“玉燕堂”。玉燕堂原名怡顺堂,早先门前有两棵玉兰树,春天一到,玉兰花开放,引来了许多燕子,燕子在屋檐下筑巢繁殖后代,被张厅的主人看见了,认为燕子和玉兰树给张厅带来了勃勃生机,于是就将怡顺堂改为玉燕堂。

  张厅的特点是“轿从门前进,船从家中过”。大厅的东侧,有一条幽暗深长的备弄,古时候备弄是供下人走的,就像是现在大宾馆里的员工通道。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9-22 06:19:44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2楼大野叟于2009-09-21 22:47发表的 :



  周庄张厅,进门拍照时被人撞了一下,手有些抖动,图片模糊了些,出门时也没有补拍,贴在这里凑合着看吧。
  张厅是周庄仅存的少量明代建筑之一,为江苏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张厅为明朝中山王徐达的弟弟徐孟清的后代所建。按理说徐家建的应叫徐厅,为什么叫张厅呢?那是在清朝初年的时候,徐家衰落了,就把这座房子卖给了一户姓张的人家,才被改名为张厅。
.......
看看人家盖个房子用多少年,咱们现在的房子就是70年的产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9-22 09:12:07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2楼大野叟于2009-09-21 22:47发表的 :



  周庄张厅,进门拍照时被人撞了一下,手有些抖动,图片模糊了些,出门时也没有补拍,贴在这里凑合着看吧。
.......

我把眼镜摘了发现清楚多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9-22 13:09:29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4楼cheming于2009-09-22 09:12发表的:
我把眼镜摘了发现清楚多了
额学艺不精,功夫不到家,让车大侠受累了,在此表示额诚挚的歉意。
额摘下眼镜试了一下,确实比先前清楚多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9-22 21:09:4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儿就是“船自家中过”的地方。你们别看它窄窄的,可是它能通向外面的大湖。它有两个作用。一是张厅是一户大户人家,每天要消耗许多吃的、用的、穿的,都 靠小船从这里运进运出。二是古代社会,兵荒马乱的,说不定什么时候会打仗,主人万一遇到什么不测,就可以坐着小船从这里逃生。











  水面上有四五只鹅,旁若无人地在张家的庭院里游荡。游客对它们的兴趣远远大于参观张家的厅堂,小动物谁不喜欢?!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9-22 21:24:07 | 显示全部楼层






  庭院里几块太湖石堆砌的假山。









  这里陈列的是江南水乡的梨园文化和日常生活。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9-22 21:35:06 | 显示全部楼层






  世道变了,老汉推车上不了台面,美女争相推磨

  作一回下人,在备弄里走走。

  假山后面角落里很脏,这哪对得起远道而来的游客!抓紧时间清理了,不能留卫生死角,否则脏兮兮的,游客就不来了。



  这一条古街俗称一步街,因为它很窄,一步就可以跨过,街道两旁开店的店主不用走出店门,就可以互相握手或递东西表示友谊,所以又称友谊街。上面还有一线天,中间是过街楼,这种建筑在大城市里是很少见的,在周庄却有许多。



  展现在我们眼前的这座桥叫富安桥。它始建于公元1355年,明成化十四年(1478年)、嘉靖年间(1522~1566年)两次重修,为单孔拱桥。桥长17.4米,宽3.8米,跨度6.6米。清咸丰五年 (1855年)重修,桥面改成花岗石,东西有级梯,中间为平面,刻有浮雕图案,桥身四角有桥楼,临波拔起,遥遥相对。据说沈万三的弟弟沈万四,因不愿重蹈其哥哥与朱元璋作对最终被发配充军的覆辙,主动捐钱为乡里做好事,曾捐钱修建过富安桥。富安桥的名字,就是表达了他富了以后祈求安康的心愿。

  富安桥堍可见四座桥楼,这是水乡建筑的一种形式。桥楼的特点是它不是民宅,而是商店或茶楼等公共性建筑。另外,因为桥楼倚桥而建,故楼内不设楼梯从桥上的石阶进入桥楼二楼。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9-22 23:24:34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实说,游记写得真不错,大野兽的精神值得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9-23 11:38:30 | 显示全部楼层
photo by dayesou !
真精致!感受幸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9-23 14:39:03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啊,感叹一下村民还是那么的淳朴~~善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9-23 19:20:41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9楼zhiyongtao于2009-09-22 23:24发表的:
老实说,游记写得真不错,大野兽的精神值得学习。
  毛桃怕我被小鹿姑娘拉走,嘴甜多了,评分也及时,不那么抠门了。怎么说多媒体一条街也是贴图专业市场,系列图片尽量贴在这里,物以类聚嘛!
引用第10楼emppp于2009-09-23 11:38发表的:
photo by dayesou !
精致!感受幸福!
  江南水乡水面窄窄,房子矮矮,显得比较精致。而北方建筑宽敞明亮,显得大气。
引用第11楼onlyloveshu于2009-09-23 14:39发表的: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啊,感叹一下村民还是那么的淳朴~~善良
  江南美女一个个小巧玲珑,水灵水灵的,皮肤白里透红,简直能掐出水来,也活泼好动。而山东大汉是北方人的代表,即使女子也以块头取胜。
  人之初性本善,旅游经济正在逐步侵蚀着村民的淳朴和善良,在车上进入景区前导游一再嘱咐:“不买东西别砍价,砍下来价了就要买,真货假货自己睁大眼睛,与当地人发生争执找导游也不好解决,得罪当地人游客一走了之,导游倒霉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9-23 20:04:02 | 显示全部楼层


  富安桥上走一遭。



  这个姑娘坐在桥栏上休息,似乎陶醉于江南水乡的小桥流水人家。看到镜头也不躲闪,无意中成了风景中的一部分。旁边的孩子受好奇心的驱使,在大人的搀扶下探询桥下的秘密,仿佛在说:“那么多船,咋空着呢?”



  从桥上看过去,两边的房子建在了水上,看来江南人善于节约土地。



  这里就是周庄沈厅,为江南民居之最。沈厅是“七进五门楼”,它的七进可以分成三个部分,第一进是第一部分,是迎接客人的地方;第二、三、四进是沈厅的第二部分,是接待宾客的地方;第五、六、七进是第三部分,是沈家生活起居的地方。总之,这三部分可以用四个字来归纳:“前厅后堂”。

  这就是沈厅的第一进临河而建,称为“水墙门”,便于船只往来及洗衣。以前水乡的主要交通工具都是船,所以这里是沈家的船码头,也是沈厅主人接送宾客的地方。



  对面停着不少船,成了游客水上游览出发地。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9-23 20:42:32 | 显示全部楼层


  石拱桥与水中倒影完美结合,成了一轮满月。

  沈厅的第二进“墙门楼”,又称旱墙门,是沈家办理婚丧大事、张灯结彩的地方。过路的人一看,不必进去,就知道今天沈家又有什么大事了。
  外面有一块沈厅的简介石碑,石碑旁有一段文字介绍,游客现在看到的沈厅就是沈万三的后代沈本仁在乾隆七年时建造的。
  沈厅又名敬业堂,清末时期改为松茂堂,位于周庄富安桥东堍南侧南市街上,是周庄规模最大的一所七进民宅,有五个门楼和百余间房屋,占地约2000平方米。1986年、1990年、1996年分别进行了维修,1995年被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人头攒动,拍张照片不容易呀!

  这里是沈厅的第三进了,叫茶厅,是船夫和轿夫喝茶的地方。因为在那时,船夫和轿夫是不能跟主人一块儿到里边去的。所以啊,这里的家具都很简陋。





  院子里有口井,看过去好像有面圆圆的镜子浮在水面上,又像一轮明月。游客争相观看,看看周围那么多脚就知道了。



  图片上方开着许多窗户的是沈厅的走马楼。所谓走马楼,就是楼道,xxx上的小姐不用下楼,就能在上面绕着沈厅兜一圈,既遵循了礼数又多了些自由。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9-23 21:05:22 | 显示全部楼层


  无意中走到了出口,只好着回去,好在就几步路。

  沈厅的第四进也就是沈厅的正厅松茂堂了。我们看这块匾上的“松茂堂”这三个字,是清末状元张謇写的。这里是沈家主人招待贵宾的地方,所以这里的家具很讲究。
  沈厅一共有三帮建筑风格,在这里我们都能看见。请大家抬头看,屋梁上精美的雕刻有凤凰、仙鹤等。特别是这个图案,你们一定会说这是龙吧,嘿,这回你们可错了!龙,那时候就是天子的象征,沈厅是民居,所以就只能把它称作为“蟒”。这种雕刻属于“苏帮”艺术。这一进的屋顶有两层,我们现在看到的是下面一层,上面还有一个屋顶,这样的结构,可以起到防寒避暑的作用。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9-23 21:36:55 | 显示全部楼层
以前家里人都可以坐在一起好好谈,现在大家都很忙,以前邻居之间可以相互串门,现在个个都是大围墙,围墙不仅阻隔了人际间的交往,也闭塞了人的善心,个个人都在心里打自己的小算盘,特别是城市,住了那么多年,竟然对面住的是男是女,是老是少都不认识!!不可否认,社会的发展,就是善良和淳朴的流失,难怪美国人只注重利益,就连那个世界首富也一样,说财产不留给子女,这种行为是多么的无情,而中国就是朝着那样的情况发展的,金钱社会,亲情也只是盈利的工具!!只有父母才是对你真真的爱,多么的可怜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9-24 15:14:02 | 显示全部楼层



  松茂堂里边是沈家生活起居的地方,当年的规矩外人是不能随便进去的。如今住户迁出游客便能穿堂入室,一睹沈家往昔风采了。
  沈厅是前厅后堂的建筑格局,这里是大堂楼,现在是陈列室。

  抬头看看走马楼上是否有闭月羞花的富家小姐走过。

  这就是沈厅的第六进,小堂楼。这尊塑像就是沈万三。沈万三是元末明初人,是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号称江南第一大富豪。关于沈万三的富有,民间流传着很多说法。有人说:“沈万三有一只聚宝盆,金银财宝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也有人说:“沈万三左脚是金,右脚是银,凡是他走过的地方,都能挖到银子。”还有人说:“沈万三有点石成金的特殊本领。”

  这些呀,只不过是传说罢了。据专家考证:沈万三的富有有三个原因。一是靠躬耕起家的,院子里的这头牛就表明他是靠种田发财的。二是沈万三继承了人家的财产。第三也是最主要的一点,沈万三靠镇北边的那一条急水江和外国人做生意。他把江南一带的刺绣、丝绸卖给外国人,赚了大钱。用我们现在的话说就是做外贸。
  沈万三的富有不仅在我们江南一带数一数二的,而且在全国也很有名气。那时候朱元璋刚做上皇帝,由于连年打仗,没有多少钱,但是他又想在南京修城墙,怎么办呢?有一个大臣提议:“让富豪来承担这笔巨款。”
  于是,沈万三分到了建三分之一城墙的任务。当时沈万三想借这个机会来讨好朱元璋,便很爽快地拿出了许多钱。不久城墙修好了,而且修得很漂亮,沈万三心里很高兴,于是他想缟劳一下修城墙的士兵。谁知这件事情被朱元璋知道了,朱元璋本来就很眼红沈万三,这么一来他就找到借口了。
  朱元璋把沈万三抓了起来,说:“你要和我比富,还想收买军心,要夺我江山,这怎么了得。”于是就要把沈万三判死罪。多亏了那些文武百官出面求情,沈万三才免了一死,被发配到云南充军。 沈万三的家人,杀头的杀头,坐牢的坐牢,家破人亡。他的家产也全部充公了。只有一个小孙子逃了出来,沈家才留下了一条根。
  现在游客看到的沈厅就是沈万三的后代沈本仁在乾隆七年时建造的。这塑像两旁的对联,上联是:甲万户起南浔周庄江南聚宝;下联是:称三秀居东宅客金陵浜东藏银。概括了沈万三的一生。



  这里是沈厅的最后一进,第七进。是沈家吃饭的地方。桌子上摆的都是一些家常小菜,这中间的主菜是沈家特有的,叫万三蹄,它是我们周庄的特产。万三蹄肥而不腻,酥而不烂。





  沈万三家的厨房。这里有许多以前用的器具。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9-24 15:57:4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里是沈家的帐房。

  周庄有许多特色小吃,最有特色的是沈万三爱吃的肘子和猪蹄,它起源于明代沈万三家,是用来招待贵宾的必备菜肴,当地叫万三肘子和万三蹄。做法是用大号砂锅,经过一天一夜的煨煮,火候极为讲究,要经数旺数文,以文火为主。煨煮熟烂要适度,过烂了易碎,破坏原形,煨煮好后皮色酱红,整只蹄膀可保持原状。吃的时候是用蹄膀中的一根细骨代刀。当地的餐馆中都有出售,当地的居民在过节时也都吃万三蹄。我买了四只带回来了。
  它的得名还有一个传说:明初,相传当时朱元璋当了皇帝,于是全国都避讳说猪(朱)。一次朱元璋到沈万三家坐客,沈万三以猪蹄膀招待朱元璋,朱元璋看到后故意为难沈万三,问他这个怎么吃啊,因为是整个蹄膀,没有切开,如果沈万三用刀,那朱元璋就可以名正言顺的致他的罪了(意为杀猪),而沈万三却灵机一动,从蹄膀中抽出一根细的骨头来,以骨切肉,解了朱元璋的难题。也有了万三蹄膀的传统吃法。朱元璋吃了觉得很好吃,就问沈万三这道菜叫什么名字啊,沈万三一想总不能说是叫猪蹄膀呀,于是一拍自己的大腿说,这是万三的蹄啊,于是万三蹄由此得名。

  买了猪蹄膀到附近的饭馆吃饭,这里的饭菜贼贵,还是少吃点省钱。



  河边晒的银鱼干。银鱼的生命只有一年,渔民们捕获的银鱼,不论大小,都是当年的鱼。





  转了一上午,饿坏了,四个人要了四菜一汤。
  银鱼炒蛋是周庄的家常菜,当然要一份。鱼和蛋一块炒,以前我从来没有吃过。清明时节是银鱼大量上市的时候,我来早了些。银鱼银白透明,肉质鲜美;鸡蛋,鲜嫩可口,钱没有白花。
  又要了一份炒鲃鱼。鲃鱼也是周庄的特产,一般就三寸长,小嘴巴大肚子,身上还长着细鳞,一般是花背,白肚皮,那肚皮上还长着小刺,用手指一碰一碰,那肚子就涨得像个圆球。
  “鲃鱼的肺还做个汤么?”服务员问。
  “鱼的肺还能做汤?”
  看到四人不解地看着她,服务员解释道:“鲃肺汤就是用鲃鱼的肝脏煮的汤,这可是苏州有名的菜。汤是白送的。”
  恭敬不如从命,何况不要钱呢!又要了两个菜,其中一个是当地的野菜。

  吃过饭时间还早,走来转了转。看到河边有一块叶楚伧故居的石碑,才知道这里是国民党元老叶楚伧的故居。
  叶楚伧小名小凤,是著名的南社诗人,曾经担任过国民党江苏省政府秘书长,我们周庄有一段时间曾被改名为楚伧镇!
  叶楚伧出生贫寒,长大后虽然做了“大官”,可仍然处处注意节约。一次他到老朋友沈仲眉家去,沈仲眉问他吃什么?他只点了一只糟烧螺蛳头肉,螺蛳在水乡是极便宜的,这也是他童年时代家里最好的菜了,他认为这菜有乡土风味,且价廉物美。吃完饭,沈家的女佣王妈给他绞上一把毛巾,他连忙说:“不敢当,不敢当!您老人家替我绞毛巾,真是过意不去,应该让我们年轻人给您绞毛巾才对。”王妈很受感动,她说:“这个‘叶老爷’虽然官做得大,却没有一点官架子,真是少有的好人。”叶楚伧的作品很多,有《楚伧诗存》、《世微堂文集》等。1946年叶楚伧在上海病逝。故居陈列了叶楚伧的生平家世、著作和有关他的照片、回忆文章。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9-24 20:49: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最近几日深陷12米崖底,刚刚脱身,才知道你被拖欠银珦的事,那赵师傅妒忌你,闭门不出,假装没看见你的状纸,现在我回来了,一定还你一个公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1-14 23:26 , Processed in 0.160157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