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2340|回复: 6

[【经管类原创】] 城镇化关键在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原创非首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9-4 20:38: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城镇化关键在开发农村人力资源

翁清雄

  城镇化的问题一是农民走出去的问题,农民能否走得出去,关键看我们的农民是否可以在城市中立足。

  在大城市,农民没有任何资源可以利用,想一下成为老板、企业家显然不可能。对于农民来讲,唯一的出路就是通过学习,通过自身人力资本的提高来拓宽自己在城市中的发展路子。不然干一些在城市中最粗笨的工作,这不是城镇化。要实现城镇化,必须为农民创造更多的接受教育的机会,以确保广大农民能够在城市中立足。

  二是农业的现代化、科技化问题。与城镇化相适应的应该是从事农业的劳动者的减少,也就是农业劳动生产力的提高。提高劳动生产力,劳动者素质是关键。

  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公告显示:全国有42989万人只接受过初中教育,45191万人只接受过小学教育,文盲8507万人。这些人口绝大部分分布在农村,这支庞大的队伍又是农村中从业人员的主体。很显然,这一低文化层次群体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目标极不相称。因此,要实现农业现代化科技化的目标,必须加快农业专业人才的培养,扩大农村人力资本总量。

  三是城镇化的过程某种意义上说也就是工业化、信息化的过程。我们的工业化、信息化缺的不是低端的劳动力,而是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

  首都经贸大学劳动经济学院院长杨河清指出“目前我国建筑行业高级技师仅占0.3%,影响了建筑行业的科技转化。有96%的企业缺少机电方面的人才,88%的矿产企业缺少采矿方面的具有高知识含量的专业技术人才。”各个行业中都存在着灰领人才短缺的现象,直接影响了我国工业在现代化技术方面的吸收,影响了我国企业对高技术附加值产品的生产。

  2002年底,有关部门评选我国101名工人“技术能手”,其中竟找不出一个农民工。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农民工流动性强、市场竞争意识薄弱等等,但没有形成新产业工人素质得以提高的培育成长机制却是最主要的原因。

  归结起来,城镇化关键是要加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解决农民的人力资本增长问题,使部分农民可以摆脱土地在城市中过上较好的生活,部分农民继续留在农村通过实现农业企业化、现代化和科技化提高收入。(来源:《经济参考报》200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9-11 13:37:31 | 显示全部楼层
字体太小了,为方便大家阅读,请调整字体,看的眼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9-11 15:37:33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觉楼主文章自相矛盾——“城镇化的问题一是农民走出去的问题,农民能否走得出去,关键看我们的农民是否可以在城市中立足。”
“ 二是农业的现代化、科技化问题。与城镇化相适应的应该是从事农业的劳动者的减少,也就是农业劳动生产力的提高。提高劳动生产力,劳动者素质是关键。 ”

“ 三是城镇化的过程某种意义上说也就是工业化、信息化的过程。我们的工业化、信息化缺的不是低端的劳动力,而是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 ”

都走出去了,沂蒙山区谁来开发啊?再走回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9-11 21:58:4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没看,太费眼,按照robertchrs引用的,是有些矛盾哈
我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很好的思路,国家应切实加大对农村、农业及其涉农政策的扶持力度,这才是紧要的,城市而言大学生都很多了,还让农民和大学生去挤,不利于就业,应该让农民在广阔的农村天地里有所作为,比如积极开展农副产品的本地化深加工,发展科技养殖业、科技畜牧业、科技水产业、科技果园、科技绿色农业、科技中药材产业、农村旅游资源开发、矿产资源的本地化深加工等等,同时鼓励大学生到农村创业和就业,加快配套农村土地的流转和交易制度,进一步大幅度加大农业补贴(发达国家农业补贴很高的)。国家三令五申重视农业,每年一号红头文件都是涉农的,但在实际落实上,却总打折扣,中国的改革开放,要说败笔,最数农村问题没有与国家的发展相适应,这些问题现在是能拖就拖,如果不从总体上彻底有所改变和调整,总有一天,是要付出代价的,发展是系统工程,强调全局思维、科学合理、统筹兼顾,不依从这个原则,势必要走回头路,我们已经有教训,比如以前发展没有重视环保和生态问题,现在返回头再花钱治理,成本是当初的几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9-17 09:57:54 | 显示全部楼层
全国农村住户从业人员平均受教育程度仅为6.66年,基本上是小学毕业水平;纯农业户的从业人员中,有5366.8万人为文盲,占全部农业从业人员的17.23%。从我国农村从业人员受教育程度同发达国家比较来看,1975年日本农业劳动力平均受教育时间为11.7年,大体相当于高中毕业程度;荷兰农民大部分是高级、中等专业农校毕业水平,而且每年还有将近20%的从业农民进入各类职业教育学校,接受专业性的继续教育;德国的农业劳动力中有54%受过至少3年的职业培训。事实证明受教育程度和素质的差异是决定收入差异的关键因素;一般来说,受教育程度越高,收入就越多。由此可见,要想促进我国农民收入持续增加,必须大力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加快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对于深化我国农村经济改革、推动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加快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经济体制 改革和经济发展以及实现我国农业的现代化,是我 国农村新世纪所面临的伟大而艰巨的任务。这项任 务的完成,需要农村人口素质的普遍大幅度提高和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人力资本积累的快速发展。只有通过加快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才能使广大农民提高自身的素质,具备市场经济知识、法律意识、民主意识,掌握各种专业技术和技能,才能推动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和农村社会的进步。
加快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是当前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转变农村经济增长方式的迫切需要。实现我国农村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 转变,所需要的劳动力不是现有的低素质农村劳动 力,而是受过良好教育,训练有素,具有较高文化水 平、科技水平和专业技能的新型劳动者。如果农村 劳动力没有良好的素质,就不能适应新时期对高素 质农村劳动力的需求,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 向城市转移也不能提供具有较高素质的劳动力,农 村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也就会成为一句空话。
加快开发农村人力资源,符合我国城镇化 建设的需要,可以大大提高城镇人口的质量和素质, 从而大大促进城镇化建设的进程。近年来,我国农 民收入的增加绝大部分来自外出务工收入,只有大力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才能促进农民收入 不断地增加。 总之,农民受教育程度低、劳动技能缺乏,是导 致农民增收难的重要因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9-21 18:01:02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2楼robertchrs于2009-09-11 15:37发表的 :
感觉楼主文章自相矛盾——“城镇化的问题一是农民走出去的问题,农民能否走得出去,关键看我们的农民是否可以在城市中立足。”
“ 二是农业的现代化、科技化问题。与城镇化相适应的应该是从事农业的劳动者的减少,也就是农业劳动生产力的提高。提高劳动生产力,劳动者素质是关键。 ”

“ 三是城镇化的过程某种意义上说也就是工业化、信息化的过程。我们的工业化、信息化缺的不是低端的劳动力,而是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 ”

.......

部分农民走出去和发展农业是不相矛盾的。

如果一直保持着现在的这种农业的生产率,农民是没有办法富裕起来的。而农民自身很难改变目前的这种农业生产效率低下的局面。

当然鼓励农民走出去并不一定就都要往大城市去,中小城市也是很好的选择。农民也可以通过前期的资金积累和能力积累自己创业。

留下来或者是走出去再回来的,只要能够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推动农业的跨越式发展都是好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808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9-9-23 20:23:35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很巧。这阵子在家帮忙收玉米,正想这些事情。
农村的目标是城镇化,这似乎是我们一个约定俗成的想法,我们一直觉得现在很多地方依靠人力是一种落后的生产方式。但是,如老子所言,治大国若烹小鲜——这句话有其不合理但是也能触动我们思考一下政策的影响——中国的农民书是8亿,现在在离乡外务工人员有一个多亿,其余则在农村。
这样一个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相信大家都比较熟悉。他们进入了城市,但是他们向泥鳅一样生活在最最底层(大部分),他们城市里面无社保,生大病了,那个他所在的城市一般不会给与什么关怀和保障。都要回到自己的家里。
那么我们说,这是不是城镇化所要的结果?他们使城镇更加的城镇化,而家乡依旧原来模样。如果如此,他们的融入是那么的艰难和无力。他们在城市中的子女也一样因为父母的影响而对自己的成长造成了无形的压力和障碍,比如不能更一样的学校读书,而要进入农民工子弟学校。

这样看来,城镇化的依然是原来的城镇。而他们的家乡,城镇化的步伐如何加快?如果如作者所言,要提高人力资源。那么我想问的是,这一个过程靠的是引进还是自我学习培养?如果是引进,我相信大家应该了解农村条件对于现在大学生和人才的吸引力如何。现在大学生村官很多,对于大学生村官国家有不少照顾政策,这个照顾为何存在?而且大学生村官,在一个村里面,服务了三年,他们能带来的是什么?

其实,我们要的是政策的倾斜,如果政策朝向的是农村,那么人力资源只是一个很简单的问题。政策的倾斜其中重要之一,就是基础设施建设,这其中尤为关键的是大交通概念的建设。

因为只有如此,信息的传递才会加速,才会弥补城乡的信息差,如果信息开始同步传递,那么教育和人力资源的蓄积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1-15 04:08 , Processed in 0.163730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