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2281|回复: 5

[【文史类原创】] "唁电"的释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8-24 20:51: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什么是唁电?“慰问死者家属的电报。”(《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

然而,随着通讯工具的革命性变化,原来的电报现在几乎已经绝迹。而新的通讯方式不断出现,如电话,国际电话,互联网,手机,等等。现在在各种媒体的报道中,仍可以看到“唁电”在经常使用,那么,原来对“唁电”一词的解释是否还符合实际呢?换句话说,现在的“唁电”是否还是“……的电报”了呢?

在国与国之间的国际交往中,还有可能使用电报形式;但是,在国内的各机关团体或个人之间,可能原来的以“电报”为主要形式的唁电已经改成了其他形式。

因此,“唁电”可能不仅仅是慰问死者家属的电报,而可能还包括其他形式。如果是这样,那么“唁电”一词的定义又该如何下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25 14:31:51 | 显示全部楼层
词语的形式和意义之间往往存在着滞后性,很多词语的形式都很陈旧,但是可以表达新的内容。例如,直拨电话,电话已经不拨了,依然叫作“直拨电话”。
因为意思是无限的,而形式是有限的,利用有限的形式表达无限的意义就会存在这种情况。
再如“鲸鱼”不是鱼,“铅笔”是石墨笔。
这类情况很普遍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29 12:02:02 | 显示全部楼层
唁电是对死者表示哀悼、对其亲属表示慰问的一种文体,它是对死者的一种比唁函更迅速、更庄重的悼念致哀形式。以前在许多地方的邮局开办了这种业务,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运用。最早的是电报,那时通讯不是很发达,这也是此词由来,但是现在通讯技术发达了,很多电话,邮局代理都可以的,但最终目的没变,还是为了追悼逝者,怀念其在世时的好人好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8-30 16:26:45 | 显示全部楼层
二楼的解释甚是。

唁电实际上已经成为一种应用文的文体形式。如果只说是“慰问死者家属的电报”显然更偏重于了“形式”,而实际上唁电、贺电等更应该从文体形式方面来定义更合适。

因此,建议各类工具书在下定义时注重从文体方面,而不仅仅是从传播途径方面来定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0-28 22:36:44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的几位都给了解释,甚是。个人觉得,“唁电”一词也就是词典解释的意思,并无不当,也不需要修正。至于其它形式的当然应该由别的词语表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0-29 17:38:43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这个观摩一下,学习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6-4 06:01 , Processed in 0.398908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