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2544|回复: 20

[【时事表】] 四成家长力挺奥数:这是上名校唯一的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8-5 09:11: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奥数还能疯狂多久?

  调查

  42%的家长赞成招生看奥数成绩,68%的家长认为奥数利大于弊……截至昨晚10时,由本报在成都全搜索网站上发起的“成都奥数‘白皮书’大调查”已引来200余人投票。至本周五,调查仍将进行,有兴趣的读者可参与投票,点击进入

  挺奥派


  -别把我们唯一的名校之路封死了

  “封杀奥数能解决根本问题吗?咱老百姓的孩子只有凭成绩考个好学校,没有了奥数,是不是奥语,奥英又该来了。”在全搜索网站的调查表之后,很多家长发表了自己对取消奥数的看法。

  “孩子争气,成绩一直不错,中学一定要上名校。艺体特招是条路,一打听,钢琴一堂课动辄200元,实在支撑不起,作罢;特长生,围棋一堂课 100元,且太费时,作罢;绘画、体育,实在是没有天赋啊,怎么办?咱凭智力啊!英语外教课,一堂课一百好几,不现实,对语文,咱可以到书店白看书,奥数,一堂课才60元,还行,说干就干!”在对整治奥数的建言中,一位成都家长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讲述了娃娃被逼上奥数的心路历程,“学习奥数后,娃娃的思维能力确实提高了,在班上也算是名列前茅,孩子上名校有望了!”可令他担心的是,一旦取消奥数,“难道我孩子上名校的唯一道路也被堵了!”

  -和升学挂钩的测试多了,为何偏要封杀奥数?

  网名叫hongpeng67的家长也表达了对奥数的支持。“我的孩子在小学三年级开始学习奥数。作为家长的确抱有功利心,希望孩子有特长,能升入好的中学。”“现在社会针对孩子升学的有唱歌考级、跳舞考级、书画考级、乐器考级、体育项目考级等,为什么偏要对奥数口诛笔伐呢?这不是对有奥数学习兴趣的孩子的不公吗?”他认为,奥数测试就像如今的高考制度,虽然不完善,但对普通学生而言还算是比较公正的选拔方式。教育主管部门要警惕封杀奥数会造成新的社会不公现象。

  倒奥派

  -奥数地位太高,对其他孩子不公平

  宁妈妈的小孩今年15岁,也曾学了很久的奥数,并从中得到了益处,但她认为,学习奥数要的是兴趣和孩子自身的天赋,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宁妈妈认为造成这一局面的根本原因还是各个学校的升学机制。各方面对于奥数的重视,导致奥数的地位越来越高,“难道每个人都是未来的陈景润吗”?宁妈妈认为,行行出状元,奥数好的人是人才,其他方面好的人也应该是人才。降低奥数的地位,就是为了对其他孩子更公平。

  故事

  徐琴这段时间常常失眠。

  儿子今年小升初,虽然成绩不错,但因为既没能被“推优”(推荐进入好学校),又没什么“特长”,尤其不喜欢奥数,于是被名校们拒之门外。

  最终,徐琴和丈夫心一横,让儿子读了摇号摇进的那所二流中学。可最近她老听人说一些这所中学的坏消息,要么校风差,要么老师不够好之类的,让她心里不停地打鼓。

  就在徐琴着急上火的时候,他的弟弟徐东却做出了一个遭到全家强烈反对的决定:徐东的女儿正上小学5年级,他却把女儿的奥数班退掉了,原因是,女儿不喜欢。

  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长得最好,徐东也不例外。“家里人都说我这样做会毁了孩子,可我觉得他们那样做才是在毁孩子,我不想把她培养成考试机器。”徐东说。

  可徐琴用自己的教训狠狠批了徐东一顿,“真到了要用的时候,你就知道现在苦一点,总比将来哭好。”

  徐家的争执并非个案。面对残酷的升学,很多父母都被迫收起了当初那句承诺———“我不想求他(她)出人头地,只要他(她)快乐就行”。

  孩子,为了升学,请原谅妈妈无视你的不快乐

  一位家长的挣扎

  从事事尊重孩子到逼着孩子学奥数

  王丽梅是一家大型国企的会计。对儿子,王丽梅自认非常用心,无论做什么决定,从来都特别尊重儿子的想法。但一次意外的聚会,却让她改变了自己的想法。

  4年前,儿子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王丽梅参加了一次大学同学聚会。当年的同学少年如今都已为人父母,话题自然而然就集中在了孩子的教育问题上。也正是这次聚会,让王丽梅明白:作为一个普通人家,要想让孩子上一所好初中有多难。“要不然就是孩子特别争气,奥数或科创成绩特别好,要不然家长就得有过硬的关系。”很多同学都这么说。

  王丽梅觉得自己的儿子太轻松了。

  因为聚会上她听说,“好小学”一般二年级就开始有奥数班,学生们很早就开始参加各种比赛,为以后的小升初做准备。而儿子,至今没有参加过任何培训或比赛,更别说拿奖。

  王丽梅和丈夫这才赶紧寻思着“发掘”一下儿子身上有没有稍微靠谱一点的兴趣或爱好。但儿子除了对英语有一小点兴趣外,其他都兴趣平平。研究了一番各个中学小升初的条件和要求,王丽梅发现,奥数是一个最好的突破口,几乎所有名校都对“奥数小冠军”敞开了大门。王丽梅赶紧为儿子报了一个奥数培训班,每周三次课。

  一个孩子的郁闷

  愁眉苦脸多了,笑容少了

  一年后,王丽梅发现儿子变了。以前儿子放学回来总是不停地给她介绍学校里的逸闻趣事。现在,儿子一回家就埋头写作业,愁眉苦脸的时候多了,咧着嘴笑的时候少了。早上也总要赖在床上,不愿意去上学。

  一天晚上,儿子突然暴躁地把奥数草稿本撕成了碎片。“太难了,都是些什么题啊!你们还要不要人活了?”儿子朝着她疯了似地大吼。王丽梅被震住了,呆了好一会儿,才抱着儿子哭起来:“现在吃点苦,妈妈也是为你以后好啊!”一番安慰后,儿子这才平静下来。

  了解了儿子的不快乐后,王丽梅也很挣扎,“不知道养儿子是为了让他快乐,还是让他成绩好”。但一番挣扎后,王丽梅还是觉得成绩好重要些,现在苦点,但将来的人生就会顺利点、快乐点。于是“在成绩和升学面前,这些不快乐也只能暂时搁置了”。

  小学六年级上学期,儿子拿了个华赛三等奖,但王丽梅并没见着儿子为这个奖项得意多久,“每次开始做题的时候,他又会陷入一种深深的郁闷中”。

  去年小升初,由于奥数上的特长,儿子顺利地进入了一所公办民助的名校。王丽梅说,虽然儿子不喜欢数学,但现在每周仍要花上一段时间在奥数上, “因为他知道,进重点高中还得看奥数成绩”。不过有一次,她看到儿子在QQ空间里写道:“太BT(变态)了!下辈子,我死也不会学奥数了!”

  本报记者 骆燏
http://www.chinanews.com.cn/edu/ ... 08-04/1803532.shtml

这个文章家长说得是大实话,现在孩子们的竞争基本就是家长的竞争了,可是看了这个文章觉得家长满心酸的,辛辛苦苦为孩子找学校,找辅导,孩子未必能领会这份感情,但是这样还要接着做,家长的苦心希望孩子能理解。

这些家长自己吃过亏,知道自己孩子没有核心竞争能力或者没有特长的话在学校没办法争夺更多资源倾斜,所以是跟在高端家庭后面,人家玩钢琴自己就让孩子学,人家玩奥数自己就把孩子送去奥数班,人家现在玩出国读中学了很多低收入家庭就跟不上了

孩子的幸福也是家长的幸福,但是家长要是一直这样把着孩子的航向到不一定能让孩子顺心,还是多看看自己孩子实际喜欢的专长吧!

欢迎大家讨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5 16:35:20 | 显示全部楼层
是不是该反思为什么要上名校?
是为了什么一定要让自己的孩子上名校.
  没有经过孩子的同意,也许孩子自身并不愿意用
  自己童年去换取名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
   我想是不是应该让孩子自己去选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5 19:32:2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的孩子童年并不快乐。这是我在一篇文章上看到,为什么不快乐。因为生活在一个人口大国,和一个还需要不断发展的国家里,所以我们需要不断完善我们自己,民族感。但孩子们应有一个美丽的童年。为什么不让孩子么选择。是家长们的随波逐流。还是各方面问题的出现这个完全在当前教育本身。需要我们不断思考,不断探索。早在九几年已故的国学大师提出取消高考文理科问题,同样在这之后又有很多呼声。这些问题还需要时间去解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5 19:33:43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0楼henry2000888于2009-08-05 09:11发表的 四成家长力挺奥数:这是上名校唯一的路 :
奥数还能疯狂多久?

  调查

  42%的家长赞成招生看奥数成绩,68%的家长认为奥数利大于弊……截至昨晚10时,由本报在成都全搜索网站上发起的“成都奥数‘白皮书’大调查”已引来200余人投票。至本周五,调查仍将进行,有兴趣的读者可参与投票,点击进入
.......
   看来偶该补数学了!算了N遍,42%+68%≠100%。。。。。。怎么算也是110%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5 19:47:18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2楼normanguo于2009-08-05 19:32发表的 :
我们的孩子童年并不快乐。这是我在一篇文章上看到,为什么不快乐。因为生活在一个人口大国,和一个还需要不断发展的国家里,所以我们需要不断完善我们自己,民族感。但孩子们应有一个美丽的童年。为什么不让孩子么选择。是家长们的随波逐流。还是各方面问题的出现这个完全在当前教育本身。需要我们不断思考,不断探索。早在九几年已故的国学大师提出取消高考文理科问题,同样在这之后又有很多呼声。这些问题还需要时间去解决!
  变成了人,又有多少人从头到尾是快乐的呢!!

  我们不能改变这个社会多少,那我们就用积极的心态面对吧!

  我们每个人每天都在不停的努力着,为着自己的生活,为着更美好的明天!

  很简单的道理,就算是我们这个园地,无论是版主还是普通的园友,都在努力的工作着!如果不努力,连虚拟论坛币都没得!

  我想任何人都不会否认,在总体上来说,最爱孩子的莫过于他的父母,其它的要说更爱这个孩子,基本上是扯蛋!他的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今后有更美好的明天,让他去学奥数,这应该是可以理解!他们明白生活的艰难,他们希望自己的孩子以后的生活好,这没什么不对!

  总有一些人,稍微看作孩子承担一点责任,就要出来说几句!由于是替孩子说话,所以更容易获得别人的支持与共鸣!这当中的科学性,能否有数据的支撑,恐怕大多数是缘自于自己的想象!

  现实生活中,更多看到的是对自己孩子要求严格的家长,他的孩子与子女在学习的道路走得更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5 21:58:3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没什么太大问题呀~虽然理想状态下,奥数、钢琴、美术、围棋等等都应只作为兴趣爱好、修养身心的考虑,但鉴于我国目前教育失衡严重,将这些持续的纳入扶持项目中也是合适的呀。以各式爱好作为择校助力,我以为挺合适的。

或许在有了这些途径之后,诸多家长趋之若鹜,但我以为这只是个简单的博弈问题。家长们可以选择非功利的修身养性、素质教育,也可选择追名逐利地恶补“爱好”或奉行应试教育,这些都可以。所谓素质教育的成功,不仅在于教育制度的转变,而在于民众真正认识到素质教育更重要,畸形的追逐某方特长不好。

因此奥数地位的变动,我以为很平常呀。这些入校的助力应该处于一种动态的平衡,如果对奥数过于热衷了,那么就降降温,对其他项目也是如此。更重要的是两项:一、维护家长们自主选择教育方式的权力。二、改良入校机制,尽量使其不僵硬不死板,避免让家长们以为:A+B+C=名校=前程似锦。把这个公式复杂化,更多体现孩子本身的人格,如此大概才是健康的前景吧,虽然有些困难的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5 23:20:10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3楼hsq2516941于2009-08-05 19:33发表的 :

   看来偶该补数学了!算了N遍,42%+68%≠100%。。。。。。怎么算也是110%啊。。
>>>>您的数学真的要好好补一补的。那是调查问卷的统计结果,两个不同的概念和范畴,不能简单相加的。
引用第1楼comeon15于2009-08-05 16:35发表的 :
是不是该反思为什么要上名校?
是为了什么一定要让自己的孩子上名校.
  没有经过孩子的同意,也许孩子自身并不愿意用
  自己童年去换取名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
   我想是不是应该让孩子自己去选择..

不要说什么名校了,现在招工,很多单位挂出的条件是本科一批的学校,甚至要求211或985学校的毕业生才可以参加竞聘。本市有一家银行规定,本科一批学校毕业的可以留在本市,而本科二批的则要去县级基层!

大学招教师也是如此。名校毕业的博士,好找到工作,单位也不考察以前的本科学校情况。三流大学毕业的博士,如果以前是大专出生的,那么,等等吧。

为什么要上名校?名校是资源,名校是品牌,名校是身份!所以,哪怕是到名校读哲学,很多人也乐此不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8-6 11:36:14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6楼swell于2009-08-05 23:20发表的 :


不要说什么名校了,现在招工,很多单位挂出的条件是本科一批的学校,甚至要求211或985学校的毕业生才可以参加竞聘。本市有一家银行规定,本科一批学校毕业的可以留在本市,而本科二批的则要去县级基层!

大学招教师也是如此。名校毕业的博士,好找到工作,单位也不考察以前的本科学校情况。三流大学毕业的博士,如果以前是大专出生的,那么,等等吧。
.......

听过一个朋友(铁路系统)说过,说有个公司月月找人,要求211学校机电专业毕业,只要女性要开朗大方善于交流,做什么---销售业务,公司不到100人挤在某交大的一个优惠本校毕业生办公楼,每个月都有新人(当然是女同胞)来单位找他谈业务,呵呵

现在很多单位就是要重点院校的孩子来撑门面,没有办法,就好像古代的一个典故:

楚王好细腰,宫人多饿病(为了瘦)

还是导向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8-6 11:39:38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4楼hsq2516941于2009-08-05 19:47发表的 :

  变成了人,又有多少人从头到尾是快乐的呢!!

  我们不能改变这个社会多少,那我们就用积极的心态面对吧!

.......

现在记者找报道角度很不好找,既不敢招惹教育部门,也不敢招惹学校,更不敢招惹政策,只好把批评角度加在家长身上了,呵呵

学校要选人才,当然要差异化了,学校怎么玩,家长就得怎样变化,没有办法,孩子是自己的,钱是终究要花出去的,所以孩子就是要读这样差异化的专业班成为人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6 11:40:52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6楼swell于2009-08-05 23:20发表的 :


您的数学真的要好好补一补的。那是调查问卷的统计结果,两个不同的概念和范畴,不能简单相加的。

.......
呃,,,,是这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6 13:29:15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7楼henry2000888于2009-08-06 11:36发表的 :

现在很多单位就是要重点院校的孩子来撑门面,没有办法,就好像古代的一个典故:

楚王好细腰,宫人多饿病(为了瘦)

还是导向问题!.......

这个与撑门面没有多大关联。撑门面一般是为了公家的好处,而现在消费高学历的,大多是为了自己的私利。现在的职场已经是买方市场了,求职的人太多了,好单位又太少,所以,只好提高门槛。设想一下,有一个银行的柜台会计职位,应聘者有300多人,有大专的,有职高的,有本科二批的,有本科一批的,更有硕士学位的,采用考试的办法,几轮下来,还是有各种层次的学校毕业生。虽说银行柜台会计不需要很高的学历,也不需要多少创新能力,高中生就可以了,可是,层层有人拜托,你说行长怎么办?行长要是大声说,我们只要大专的,那么,那些有关系的本科毕业生和硕士生,就会招关系向行长施压,甚至告上总行,说这个行长不重视人才储备。对!就是人才储备!行长能不吓坏吗?

再说啦,要是手下的小兵都是高学历的,那么这个行长就能够间接获取一份资产,一份非常值得炫耀的资产,大声说自己的水平高过硕士学位,尽管自己原本是高中都没有毕业的退伍军人,于是脸上就很有光彩,也可以间接满足驱使硕士学位的人员的虚荣心,当然也可以间接嘲笑那些高学历的人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8-6 19:17:23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0楼swell于2009-08-06 13:29发表的 :


这个与撑门面没有多大关联。撑门面一般是为了公家的好处,而现在消费高学历的,大多是为了自己的私利。现在的职场已经是买方市场了,求职的人太多了,好单位又太少,所以,只好提高门槛。设想一下,有一个银行的柜台会计职位,应聘者有300多人,有大专的,有职高的,有本科二批的,有本科一批的,更有硕士学位的,采用考试的办法,几轮下来,还是有各种层次的学校毕业生。虽说银行柜台会计不需要很高的学历,也不需要多少创新能力,高中生就可以了,可是,层层有人拜托,你说行长怎么办?行长要是大声说,我们只要大专的,那么,那些有关系的本科毕业生和硕士生,就会招关系向行长施压,甚至告上总行,说这个行长不重视人才储备。对!就是人才储备!行长能不吓坏吗?

再说啦,要是手下的小兵都是高学历的,那么这个行长就能够间接获取一份资产,一份非常值得炫耀的资产,大声说自己的水平高过硕士学位,尽管自己原本是高中都没有毕业的退伍军人,于是脸上就很有光彩,也可以间接满足驱使硕士学位的人员的虚荣心,当然也可以间接嘲笑那些高学历的人员。


是您说得这样,还有一个案例就是前段时间的富士康的苹果样机丢失的事件主角也是哈工大的,富士康这样的企业也是名校员工如云,还有很多企业使用的是人事代理公司员工来做(就是所谓第三方公司的员工),看过一个这样公司的员工,他们也是挺辛苦的,那点费用用工单位砍一刀,代理公司扒一层,到手时候还缴各种费用,真是不易,招工时候也是要名校好专业,好一点的过几年给解决户口。

名校的号召力还是很多的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9-13 22:08:16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看央视讨论这个话题了,结果是没讨论出个结果,关于这个问题,我这么看:

问题的根源在于教育资源的不平衡,导致有的学校好有的学校差,由此产生择校问题,

而好的学校希望有好的生源,如何选择好的生源呢?那就涉及到评价,而将数学素养

的评价引入其评价要素,无可厚非,以奥数成绩作为实操的依据也是很正常的,都没

错,现在的社会到处存在着不均衡,不平等,这是现实,无论如何都无法消除,而每

个人都是追逐优势的资源,或追逐利益最大化,这也人之本性,不能消除,由此就会

导致竞争,有竞争就会有压力,古今中外概莫能外,所以对每个学生而言如果想在竞

争中脱颖而出就意味着必须要加倍努力和勤奋学习,即使成人社会也是如此,问题的

关键在于,对每个人如何能在自己现有的条件下获取竞争优势,实现“做最好的自己”

呢,这就需要科学的人生规划,而不应盲目跟风,首先对于家长和孩子应注意发掘孩

子的优势特质和兴趣所在,同时也应注意引导,有的孩子数学不好,不喜欢,那么我

们作为家长和老师应该引导其培养兴趣,确保其能够具备基本的数学素养即可,而不

必参加奥数培训班,对其优势的学科或兴趣则可以善加引导,使其优势更加突出,比

如孩子喜欢音乐,可以参加音乐班,强化其音乐技能及优势,简言之使孩子优势尽可

能优,劣势尽可能不差,社会上很多人士呼吁孩子应该减负,我觉得不能盲目地提倡,

一个人要想有出息,不勤奋可能吗?那是不可能的事情,但是过度学习,过度勤奋也

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规律,这是一个科学安排的问题,在不影响孩子身体发育,身心

健康的情况下,以兴趣为主要引导的前提下,有点压力,勤奋点反而是好事,对人的

成长大有裨益,我们很多素养和能力得益于小时候的扎实基础,不努力怎么行呢?任

何人想舒舒服服的有所成就和出息,很难。现在的教育都呼吁取消很多评比,取消很

多竞赛,我看虽有利,但弊端也是有的,不能培养孩子的竞争意识,不能培养孩子挫

折心理承受能力,不能培养孩子争强好胜的亮剑精神,任何事情都不能搞极端,应该

理性对待。很多政策需要调研之后,综合平衡而制定,制度也不能因为某些人质疑和

反对而随便就放弃,走到另外一个极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9-14 10:38:5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认为国内的奥数热只会对孩子的数学能力的发展适得其反,它只不过是应试教育的外延而已,成了功利性的工具。
   奥数,归根到底,是为了训练孩子的较高数学思维(相对课堂教学而言),为国家的基础科研培养和发现数学人才。从IMO来看,许多优胜者后来成了杰出数学家。
   而中国从1985开展所谓奥数以来,在IMO取得了不少成绩,但这些人中,以数学为事业、成为数学家的有多少?兴趣被应试扼杀了!
   另外,必须承认,数学需要天分,没有天分的人,耐不住寂寞的人,成不了杰出数学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9-23 14:43:18 | 显示全部楼层
奥数没有错,
    家长没有错,
    都是竞争惹的祸,
   都是我们这个社会急功近利,唯利是图的风气惹的祸.

   在我们这个社会中,一切东西都成了"资源","资本",人心已经严重异化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9-24 16:14:21 | 显示全部楼层
奥数本身并没有错,问题是有些老师教的方法。接触过一些学奥数的学生,发现现在有些老师纯粹是教背公式,学生根本不懂,只会套公式,结果稍微变化一点就不会做,这样学生怎么会有兴趣。当然,背公式能迅速提高一些学生的奥数成绩,但真正的“高手”绝对不是这么培养出来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9-30 11:24:07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个专家说的,大概意思是学习奥数就是使大部分孩子一遍又一遍的相信自己是个白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0-1 19:24:03 | 显示全部楼层
花了那么多精力去奥数,在笑的时候拿了那么多国际竞赛的金牌,怎么现在一个个都销声匿迹了?中国的教育制度存在问题:给孩子的压力太大太重,扼杀了孩子的天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0-24 18:48:04 | 显示全部楼层
坚决不赞成奥数!
数学是极少数天才的游戏,只有极少数的人能取得成就!
强制孩子学习奥数,只会增加孩子的负担,而且兴趣也被抹杀了!
学英文,学奥数似乎成了时尚,自己五千年的文化却在丢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0-26 12:01:21 | 显示全部楼层
就业导致了家长让孩子上名校,现在的企业大多少打着非名校不要的牌子,家长能不让孩子上名校吗?想上名校怎么办,孩子有些科目不好,就不可能上了,就只能搞所谓的特长了,这所谓的特长不是那些名校搞出来的吗?要是名校不招收特长生,也就不会这样了,这样最终导致的还是孩子各个科目失衡。这就是一个恶性循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6-1 03:20 , Processed in 0.437086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