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楼主: 大野叟

[摄影随感♡] 端午陕北游之壶口瀑布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9-8-5 22:24:32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9楼zhiyongtao于2009-08-05 19:36发表的:
不错啊,大野君,悬念挺多,我明天出去几天,你今晚不传,黄河鲤鱼我就看不到了,那赵师傅只知道吃,你自己看着办吧。
你放心的去吧,我给你传几张,你会失望的。
反正刚到这里额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滔滔黄河竟然束缚在一条峡谷里,很多地方只有涓涓溪流。


  富县境内309国道边的一个水库

  劈山开路,309国道东拐西拐,忽上忽下,不好走呀



  309国道边的小溪里逐渐有了水流,导游告诉我们,快到黄河岸边了。

  青兰高速袁家川隧道,陕西段隧道很多,这一段就有苇子湾隧道、马家沟隧道、向阳隧道、前沟隧道、后沟隧道、亭子隧道、甘草隧道等。





  不管你相不相信,黄河就在眼前。不是导游,谁也想不到,一向桀骜不驯的黄河在这里变成了温顺的绵羊。

  这里正在进行道路施工,黄土满天,坐在车里颠簸得厉害,拍张照片不容易。
  黄河,这条流淌了160万年的母亲河,巨龙般的千古不息,从雪峰连绵的莽莽昆仑奔腾而出,把来自青藏高原冰川和湖沼的丰沛水源,纳入到自己的怀抱,集流汇溪,穿峡越谷,冲出昆仑,九曲回转,横越塞上,到了内蒙古托可旗与山西偏关县接壤之地,突然来了一个90度的大转折,原本由西向东奔流的河势调头向南,一路呼啸,势不可挡。经过千万年坚韧执著的冲刷,在莽莽黄土原上拉开了一道的巨大深邃的峡谷。

  天快黑了,瀑布看不成了。导游告诉额们,这里还有一处景致。请随我来。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8-5 22:56:14 | 显示全部楼层




  车子顺着窄窄的山路走了一段,驶向河边。下了车,眼前呈现一道山门,上书“孟门山”三个大字,两旁的对联写着:“天荒地老黄河龙蟠腾浩气,神工鬼斧孟门虎踞镇狂涛”



  画面中的桥梁横跨黄河,连接山西、陕西,是309国道的一部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6 09:34:33 | 显示全部楼层
山西那面有个山洞,可以下到下面看瀑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8-6 13:32:16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22楼mmh1于2009-08-06 09:34发表的 :
山西那面有个山洞,可以下到下面看瀑布
一个景观,两省各自为战,以邻为壑。买了陕西的票,不能到山西那边去;同样,买了山西的票,不能到陕西这边来。尽管两者只有窄窄的河道,水少的时候一步就能跨过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8-6 23:04:16 | 显示全部楼层


  距壶口瀑布下游五公里处,“十里龙槽”下方,在黄河谷底的河床中,有两块梭形的巨石,巍然屹立在巨流中,形成两个河心岛。

  这就是古代被称为“九河之蹬”的孟门山。相传这两个小岛原为一山,阴塞河道,引起洪水四溢,大禹治水时,把此山一劈为二,导水畅流。此二岛,远眺如舟,近观似山,俯视若门。又传说古时,孟家兄弟的后代被河水冲走,曾在这里获救,故将此二岛称为孟门山。

  走到铁索桥跟前,导游向我们讲解孟门山,嘱咐大家过桥时走中间,不要停留,不要晃动,有高血压恐高症者慎行。
  听到这里,我的头大了。站在桥头看着铁索桥就头晕,何况过桥呢?!正值枯水季节,下面一点水也没有,我四处张望,准备从下面翻上去。临到跟前才发现,下去也不容易,从下面爬上河中央的那块岩石更困难。算了吧,跟在别人后面硬着头皮往前走一步算一步。
  刚开始的时候紧紧的跟着前面的一位,还好,不大晃。渐渐地与前面的一位拉开了距离,晃动越来越厉害了。走着走着,我不敢向前迈步了,害得后面的人也前进不得。没办法,工友从后面走过来,让我紧跟在他的后面,一步也不离。这样果然晃动小多了,整个队伍继续往前走。走到桥头,我浑身都湿透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8-6 23:11:55 | 显示全部楼层
  据说,孟门原是黄河河床上的一处裂点。壶口瀑布当时就出现在这里。由于长期以来地壳上升,河流下切作用增强,溯源浸蚀,裂点上移,瀑布由孟门移动到现在的位置。瀑下深潭发展成今日的“十里龙槽”,而孟门山就是瀑布深潭上移残留下来的岩石块体。












  拍客最痛苦的事情就是拍着拍着相机没电了。这事让我赶上了,路上导游说天晚了不能看瀑布了,途中一阵猛拍,两块电池电量几乎耗尽,在孟门山就没得拍了。


  这幅照片恍恍惚惚的,有点眼晕。更晕的是那时的我——我有恐高症,离开了同伴的照顾,很难想象我怎么能够从这座铁索桥回到岸上来。
  回到岸上,惊魂未定的我一个人孤零零的站在路边,无奈的等待着。相机没电了,一脸茫然。
  集合的时间到了,大家都回来了。上了车开到黄河宾馆。到了宾馆先进餐厅,大家都饿坏了。菜端上来一盘,风卷残云般转眼就消失了。好在要了两箱啤酒,菜没了酒来凑,喝点啤酒解解乏,明天一大早还要去看壶口瀑布,这是陕北游最重要的一项活动呀。
  喝了一半,导游过来送房间钥匙,两个人一间。我赶紧去房间给相机电池充电,然后再回来继续吃喝。两块电池,一块充好后半夜起来换另一块。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相机保持充足的动力才有得拍,不是么?
  吃饭时特意要了两条黄河鲤鱼。这里的黄河鲤鱼比金鱼大不了多少,在鱼缸里有气无力地游着。都什么年代了,似乎这里的黄河鲤鱼还没有解决温饱问题。相机没电了,也没办法留影,吃的时候也没有。





  刚开始入睡的时候外面挖掘机的声音显得格外刺耳,后来不知不觉睡着了,除了中间起来来换过一块电池,一觉睡到手机铃声响起,赶紧洗脸刷牙上厕所,忙得不亦乐乎。不大会儿导游在下面招呼大家上车。我赶紧下去,看着同伴还在楼上忙活,我去了边上靠近黄河的地方。
  这座宾馆建在古河床上,紧贴着急流切割形成的峭壁,站在旁边,稍有不慎跌落下去就没命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8-6 23:25:53 | 显示全部楼层


  河里的这块岩石,孤零零地躺了千百年,心中的寂寞有谁知?!

  一大早叫起来,迷迷糊糊的,坐在车上东摇西晃的,连相机也拿不稳,牌楼上的六个字“黄河壶口瀑布”拍得一点也不清楚。

  下了车,看到河中央腾起一团雾气,转瞬又消失了。接着又腾起一团雾气,如此往复。导游告诉我们,这就是壶口瀑布。人家看瀑布需要仰视,俯视瀑布还是头一回。
  壶口瀑布位于陕西省宜川县境内,为国务院1988年公布的第二批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由县城沿着309国道往东直达黄河即到,距县城48公里。

  “水里冒烟”是壶口瀑布两大著名奇景之一。雾气升腾至几丈高,远远的就可以看到,这景观确实少见。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8-7 06:47:51 | 显示全部楼层




  壶口瀑布是黄河中游流经晋陕大峡谷时形成的一个天然瀑布。滚滚黄河水至此,500余米宽的洪流骤然被两岸所束缚,上宽下窄,在50米的落差中翻腾倾涌,声势如同在巨大无比的壶中倾出,故名“壶口瀑布”。中国古籍《尚书·禹贡》曰“盖河漩涡,如一壶然”。







  移步换景,壶口瀑布是动态的。额将其一股脑的搬上来,让大伙一次看个够。







  模糊的几张是因为瀑布的雾气打湿了镜头。越往下靠近瀑布,溅起的水花越多,水花打湿了头发,湿透了衣服,浑身湿漉漉的。一阵风吹来,禁不住的颤抖。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8-7 06:59:43 | 显示全部楼层
  浑身湿漉漉的,一大早弄成这样时间长了谁也受不了。帮着随团的工友拍了几张照片后就离开了。



















  俗话说,距离产生美。离开一点拍摄的照片感觉也不赖。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8-7 07:13:4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游客装扮成兰花花的样子拍照留念。











   
  许多观景点都设有围栏,防止游客拥挤时坠入十里龙槽。只要坠入水中,肯定玩完。外出游玩一定要注意安全,不要让家人和好友担心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8-7 17:38:51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josephe发表的:
鲤鱼呢?
  鲤鱼吃了,在秦晋峡谷内黄河边的一家宾馆吃的。那么小,两条才一斤多,哪够吃的?更别说拍照了!
  黄河鲤鱼俗名鲤拐子,体侧鳞片金黄色,背部稍暗,腹部色淡而较白。臀鳍、尾柄、尾鳍下叶呈橙红色,胸鳍、腹鳍桔黄色。除位于体下部和腹部的鳞片外,其它鳞片的后部有由许多小黑点组成的新月形斑。
  黄河鲤,自古就有“岂其食鱼,必河之鲤”、“洛鲤伊鲂,贵如牛羊”之说,向为食之上品。黄河鲤还以其肉质细嫩鲜美,金鳞赤尾、体型梭长的优美形态,驰名中外,是我国的宝贵鱼类资源。鲤鱼跳龙门的传说,几乎是家喻户晓。白居易等古代诗人都曾为其写诗作赋,称其为“龙鱼”。民间流传有“黄河三尺鲤,本在孟津居,点额不成龙,归来伴凡鱼”等美好诗句。
  可惜当时饥肠辘辘,看到鱼后赶紧吩咐厨师下锅,人多鱼小,没来得及细细品尝鱼肉便风卷残云般的消失了,只剩下残缺不全的骨架无声的诉说着黄河悲切的往事和不可预知的未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7 21:30:57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有鱼?那可不行的啊。街上的行人都等着见识见识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8-8 08:08:53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31楼josephe于2009-08-07 21:30发表的 :
没有鱼?那可不行的啊。街上的行人都等着见识见识呢。
非要鱼么?我看看十里龙槽里有没有美人鱼出现,或者等待跳龙门的












  



  十里龙槽里找不到鱼,我不顾危险,跨过栏杆到瀑布上游去找,如果有什么不测,也是你们逼的。




  苍天呀,赐给我一个老婆吧;黄河呀,赐给我一条鱼吧!否则这里有可能就是我的归宿啦。
  小伙,想开点,老婆会有的,鱼也会有的,不行回去我从公园的鱼池里给你捞两条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8-8 08:24:29 | 显示全部楼层
  站在壶口瀑布的上方,我也在想:如果从这里跳下去,还会有明天吗?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8-8 08:30:55 | 显示全部楼层
  将生死置之度外,让你们一次看个够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8-8 13:20:27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josephe于发表的:
难道没有其它的啦?
  旅行社在壶口就安排这一处地方,跨过栏杆很危险,景区管理人员马上就过来撵了.过会拍拍十里龙槽,完了就上山到窑洞吃早餐去了。
  据说那几口窑洞是活的历史,村子里为上山下乡的知青们挖的,一直在使用着,不过现在用于农家乐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8-9 07:41:25 | 显示全部楼层














  山脚下这条路google地图上看不到,不知通向何方?



  峡谷里的天空开始放亮,早晨的阳光照亮了西边陕西境内的山头

  这边游客渐渐多了起来。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8-9 08:47:23 | 显示全部楼层








  对面山西管辖的范围冷冷清清,几乎看不到游客,难道他们都在梦乡中?



  景区管理员来了,看到这么多游客不顾危险跨过栏杆拍照赏景,赶紧招呼大家离开,游兴正浓的游客鲜有理会。管理员生气了,声色俱厉地呵斥大家回到栏杆这边。如此看来,在壶口瀑布,管理员上班时间零距离接触黄河水还是有一定困难的。

  不知大家注没注意到,河床上有很多石窝窝,或浅或深,或大或小。但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石窝窝圆圆的,宛如石臼。这是不是仙人捣蒜的地方?

  当然,天上没有玉皇,地上没有龙王,我不信邪。事后经过查找资料得知,这些石臼是河水在特定的涡流状水流中,将沙、砾石推移旋转、刻蚀、磨蚀古河床的结果。地理学上称为涡穴。

  涡穴大者直径可达1~2米,深可达2~3米;小者直径为几十厘米,深约半米。涡穴在河床上可呈单个、串珠或星点网状分布,分散在主瀑飞流区及十里龙槽谷坡岸边黄河古河床基岩侵蚀面上。

  在谷中谷两岸的边坡部位,由于水流的侧蚀作用常使分布在崖边的涡穴受到冲蚀切割而残缺不全,水流洞穿穴底的涡穴称为漏斗,而涡穴被冲蚀切割残留下的半个涡穴称为耳状涡穴。在十里龙槽的两岸谷坡及其南部的孟门山一带残留河床上,耳状涡穴在河流谷坡剖面上如十里画廊一般断续分布,使人颇感耳目一新。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8-9 09:45:08 | 显示全部楼层








  从陕西这边走过来一个老外,难道老外住在了景区内的观瀑舫大酒店?
  观瀑舫大酒店可不一般,号称三星级,价格远不止三星级




  十里龙槽旁边的一个石臼,这些石臼当地有个好听的名字:石窝宝镜。
  洪水过后的涡穴中常有残留水体,水中泥砂经沉淀之后碧清透底,水面波平如镜,“石窝宝镜”的称谓便由此而来。
  “石窝宝镜”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具体内容我从一本书里OCR了下来:
  相传,很久以前,河边有一纤夫,膝下有一女儿,年方十八,成年累月随父亲在壶口岸畔以早地拉船为生。一次,随父拉纤于龙槽之滨,不意被早就妒忌她惊人之貌的霸头之女抓破了脸面。伤心哭泣中,她突见远处一棵酸枣树下有一条七寸银蛇被枣刺钩住,动弹不得,怜悯之心油然而生。于是便上前轻轻挑开枣刺,只见那银蛇脱身之后,匆匆向壶口瀑布蜿游而去,临近瀑布时突然开口说话了。原来,壶口本是南海龙宫后大门,那七寸银蛇是南海龙王三公子,早就听说,岸上人间旱地行船场面壮观豪迈,便偷偷从龙宫后门潜上岸来,想亲眼看看,不慎被枣刺钩住,幸得姑娘搭救,为酬谢姑娘救命之恩,特将随身带着的一面宝镜送给姑娘梳妆用。姑娘接过宝镜,欢喜异常地一照,说也奇怪,刚被泼女抓破的脸上伤痕便消失无存,再照一次,又比原来美丽一分。不久,姑娘便出落成了一个绝色美人。此事传出后,习性卑劣、相貌丑陋的霸头之女即想把宝镜占为己有。有一天,她领着几个恶人在龙槽岸边,准备强行抢夺,情急之中,宝镜从姑娘手中滑落在地,摔成大小各异的碎片,散落在壶口至孟门山沿岸的河床上,变成了一面面大小不同的“石窝宝镜”。

  离集合的时间还早,顺着十里龙槽往下游走走。

  黄河水从壶口奔涌下泻后,以每秒数千立方米的巨大流量归于此槽。由于传说它为龙身穿凿,故取名“十里龙槽”,也称“十里龙壕”。

  “十里龙槽”是壶口瀑布溯源上移,瀑下深潭随之连续延伸所形成的。此深槽嵌在原谷底基岩河床中,槽旁原河床底的大部分,成为非洪水期的河岸。

  这种河岸比较宽、平,全由坚硬的砂岩构成,近水处,几乎没有一点砂石,平坦的可以在上面行车,“旱地行船”正是利用了这种地质地貌条件。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8-10 07:08:36 | 显示全部楼层




















     从无处不在的栏杆和清晰可见的红线可以看出,旅游旺季十里龙槽旁也占满了人。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1-16 00:04 , Processed in 0.198969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