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297|回复: 0

[【原创】] 读书,很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7-7 02:26: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有的时候,能够读懂一本书,或者书中的一篇文章,会让人觉得有一种难言的喜悦。

   读书需要共鸣,而这种共鸣常常不一定能够产生。就好像作者在写作的时候需要的灵感一样,也许是转眼即逝,也许是难得产生。

   有不少关于灵感的解释,比如,百度上的解释:“灵感:指在文学、艺术、科学、技术等活动中,由于艰苦学习、长期实践,不断累积经验和知识而突然出现的富有创造力的思路。”“灵感,是人们在艺术构思探索过程中由于某种机缘的启发,而突然出现的豁然开朗、精神亢奋,取得突破的一种心理现象。灵感给人们带来意想不到的创造,然而它的产生却是突然而来、倏然而去,并不为人们的理智所控制,具有突然性、短暂性、亢奋性和突破性等特征。”

   关于“共鸣”,百度的解释是:“文学接受进入高潮阶段的一个标志。通常包括两种含义:一是指在阅读文学作品时,指由于读者的思想情感,或经历遭际,与作家表达的作品中人物所具有的相通或相似,从而受到深刻打动,形成的一种强烈的心理感应状态;二是指不同的读者,包括不同时代、阶级和民族的读者,在阅读同一作品时,可能产生大致相同或相近的情绪激动和审美趣味趋同现象。 ”

   读者是否能够读懂作者的一段话,一篇文章,常常还跟作者叙述的角度和方式有很大关系。有些作者喜欢平铺直叙,有什么说什么,不拐弯抹角,这种作者的东西比较容易“懂”,但很难有“共鸣”。 还有些作者,喜欢或者需要将要表达的东西用象征或隐含的方式表示出来,这些作者的东西,读起来会晦涩难懂,但要真正读懂了,会比前一种带来的感觉更震撼,更强烈。还有的作者喜欢用特殊的形象表达特殊的含义。这些东西,常常会让陌生者望而却步。

   有时候,读书难的原因不在于懂与不懂,还在于对所读的内容的了解的多少。了解得多,对内容熟悉的读者,会有一种亲切感。相反,不怎么了解的读者,却很难读下去。


   为了让大家能够硬着头皮读下去,不少作者会采取一些表达上的技巧,如修辞,格式,用词。华丽的形式常常给人以美的感觉,这也许就是人们常说的美的享受。

   更多的时候,人们常常是没有读书的条件和需求。

   没有条件者,或者迫于生计,不能读书。或者由于自身体生活环境,没有机会读书。儿童们都有读书的渴望,只是到了一定的年龄,很多人不得不放弃这种童年的需要。

   没有读书的需求,也有的是兴趣爱好不同,不喜欢读这一类的书,但总有自己需要读的书。有的是因为社会环境的限制,读那些没用的东西干什么?有不能吃,有不能穿。看来,读书读需求是一种较吃穿更高一层的需求,基本的需求尚未达到,高层的需求就成了空中楼阁。

   因为每个人的条件环境需求不同,又由于各种各类书的性质和质量的差别,看来,读书,确实是一件很难的事。怪不得尽管常说: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但苦读者,给人的影响却常常是其精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9-27 12:18 , Processed in 0.083643 second(s), 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