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1511|回复: 1

冠心病诊断新技术——光学相干断层成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6-22 20:21: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冠心病介入治疗发展到今天,有许多新兴的技术来弥补冠状动脉造影的局限性。从2001年开始,国外首次报道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技术在人体冠状动脉内获得高清晰图像,由此OCT技术在冠心病介入领域中应用报道逐渐增多,成为另一项备受国内外专家高度关注的新技术。

  最大的优势是高分辨率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术是一种实时、在体、高分辨率、无损成像的方法。最初用于眼睛等透明组织成像,其后又发展为非透明组织的浅表成像。OCT基于低相干光干涉测量法,类似于超声成像的原理,区别只是用远红外光波代替了声波来测量反射光波的强度,在生物医学及材料科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OCT技术的高分辨率是其最大优势:OCT分辨率可达几个微米,分辨效果接近组织病理切片水平,并对组织无任何损害,因此它在一些场合有望替代传统的组织病理学检查。另外,OCT与光镜和电镜下的组织学结构也有良好的相关性。

  可精确分析斑块形态

  在冠心病诊断治疗中,OCT主要用于判断冠状动脉斑块形态及性质:区分钙化、纤维及脂质斑块。通过测量纤维帽的厚度以及脂质核,发现导致急性冠脉综合征(急性心肌梗死、不稳定心绞痛)的元凶——易损斑块。第二个用途就是判断血栓病变、内膜撕裂等冠状动脉造影不能发现的情况。第三个用途是精确测量支架与管壁之间的距离,判断支架置入后急性期支架的贴壁程度,判断围手术期血管的损伤。另外,药物支架置入后数月到数年,还可以用OCT评价支架置入后中远期的效果。OCT技术可将原来的支架内血管再内皮化的概念更改为支架的内膜组织覆盖的概念,可以探测覆盖组织的厚度、面积、分布和血栓形成,以判断支架内内膜组织的覆盖程度。从而帮助医生决定患者是否需要继续服用抗血小板药物等治疗。

  已在国内小范围应用

  OCT在冠心病应用中目前主要存在两个问题:一是组织穿透力不够强,有时候会影响图像质量。二是需要阻断血管,在有些心功能差、开口病变的患者不适宜应用。但随着新光源的应用,上述两个缺点最终将被克服。我国在OCT方面的临床应用与研究基本与欧美和日本保持同步发展。目前国内开展OCT技术的医院并不多,而且这项检查还属于自费项目,价格在15000元左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7-1 17:33:46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用双源CT冠脉成像比较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5-8 19:45 , Processed in 0.265163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