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的道 整合的道 格式塔 第十四章 [原文] 视而不见,名曰夷; 听之不闻,名曰希; 搏之不得,名曰微。 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 其上不徼,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 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 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 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译文] 看它看不见,把它叫做“夷”;听它听不到,把它叫做“希”;摸它摸不到,把它叫做“微”。这三者的形状无从追究,它们原本就浑然而为一。它的上面既不显得光明亮堂;它的下面也不显得阴暗晦涩,无头无绪、延绵不绝却又不可称名,一切运动都又回复到无形无象的状态。这就是没有形状的形状,不见物体的形象,这就是“惚恍”。迎着它,看不见它的前头,跟着它,也看不见它的后头。把握着早已存在的“道”,来驾驭现实存在的具体事物。能认识、了解宇宙的初始,这就叫做认识“道”的规律。 [注释] ①夷:无色。 ②希:无声。 ③微:无形。以上夷、希、微三个名词都是用来形容人的感官无法把握住"道"。这三个名词都是幽而不显的意思。 ④致诘:诘,音ji(阳平),意为追问、究问、反问。致诘意为思议。(李小龙对水的悟道,无形,无我,无欲。) ⑤一:本章的一指"道"。 ⑥徼:音jiao(上声)。清白、清晰、光明之意。 ⑦昧:阴暗。 ⑧绳绳:不清楚、纷芸不绝。 ⑨无物:无形状的物,即"道"。 ⑩惚恍:若有若无,闪烁不定。 ⑾有:指具体事物。 ⑿古始:宇宙的原始,或"道"的初始。 ⒀道纪:"道"的纲纪,即"道"的规律。 [引语] 本章是描述“道”体的。在第六章和第八章,分别以具体的形象——山谷和水,来比喻道的虚空和柔弱。本章以抽象的理解,来描述“道”的性质,并讲到运用“道”的规律。在这里,“道”即是“一”。在前面几章中,老子所说过的“道”有两种内涵,一是指物质世界的实体,即宇宙本体;一是指物质世界或现实事物运动变化的普遍规律。这两者之间实际是相互联系的。本章所讲的“一”(即“道”)包含有以上所讲“道”的两方面内涵。老子描述了“道”的虚无飘渺,不可感知,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然而又是确实存在的,是所谓“无状之状,无物不象”。“道”有其自身的变化运动规律,掌握这种规律,便是了解具体事物的根本。(网络资料) [评析] 超脱于具体事物之上的“道”,与现实世界的万事万物有着根本的不同。它没有具体的形状,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它无边无际地无古无今地存在着,时隐时现,难以命名。“道”不是普通意义的物,是没有形体可见的东西。在此,老子用经验世界的一些概念对它加以解释,然后又一一否定,反衬出“道”的深微奥秘之处。但是“道”的普遍规律自古以来就支配着现实世界的具体事物,要认识和把握现实存在的个别事物,就必须把握“道”的运动规律,认识“道”的普遍原理。理想中的“圣人”能够掌握自古以固存的支配物质世界运动变化的规律,可以驾驭现实存在,这是因为他悟出了“道”性。下一章紧接着对此作了阐述。(网络资料) 【悟】道----- 规律,看不见,听不见,摸不到。 又说是:若有若无,捉摸不定。 所以:道是不可致诘---思量。 这里道:更多指得是为人之道,终极之道,自然之道----修为的终点。 和佛家所谓:空,无我,无愿----同一。 其实,儒道佛,没有本质的区别,都是对物质和精神的探索,而且目标都是一样,在这苦难永存的世间,享受尽可能多的平和宁静。 但现代的科学认为,规律虽看不见,听不到,摸不到。但却是可以认识的。但认识后,要最好地应用指导我们的生活,却要把这些规律忘掉。即孔子:随心所欲不逾矩;老子之无为而无不为,用而不用,不用而用;佛家:无我,无愿。格式塔心理学:之整合。李小龙:常把自己倒空,方能注满。 并不是说不要去认识规律,而是去充分地认识规律,把规律的意识融合在自己的潜意识中,不用去思考,自然遵守规律,按规律而行。 这应该是心理学的精髓吧!如何构建我们心理的潜意识?如何形成我们心理的整合?只有混而为一的整合,才是涅槃之路。 整合,是心理的一个规律。不管是涅槃整合,还是糟糕整合,都是整合。整合是基本事实。这应该是格式塔心理学的基本事实。也是心理的基本事实。剩下就可以研究,整合如何发生在心理的各种细枝末节?整合是把那些东西整合呢?----其实,最痛快地不过是:得意忘言! 目前,我更喜欢,中国古代哲学的简练,几十字却能表述万物。 关于李小龙的思考:电影中的李小龙,过于完美,过于展示其肌肉和速度。会给人一个错觉:李小龙,很爱现,很暴躁。其实,电影中,也有很多镜头表现他隐忍的一面。听了,他关于水的描述,我想他应该是一个非常谦逊,坦诚,热心,诙谐幽默,不孤高自傲的,因为他其实是没有门派之别,什么拳好他都会去了解,不管东西,皆取其精华。他眼里,有的是“道”,有的是追求至善至真至美。只是,他很美。又因为我们的嫉妒,和自私,会认为他很爱现,脾气暴躁。----我也曾犯过这样的错,不是很理解李小龙的电影。 一烛 2009-3-3 哈医大一院神经外科研究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