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1800|回复: 8

[【政法哲学类】] 道德经微解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6-11 08:46: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6-11 08:55:04 | 显示全部楼层
   普通的道 整合的道 格式塔
第十四章
[原文]
视而不见,名曰
听之不闻,名曰
搏之不得,名曰微
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
  其上不徼,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
  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
  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
  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译文]
看它看不见,把它叫做“夷”;听它听不到,把它叫做“希”;摸它摸不到,把它叫做“微”。这三者的形状无从追究,它们原本就浑然而为一。它的上面既不显得光明亮堂;它的下面也不显得阴暗晦涩,无头无绪、延绵不绝却又不可称名,一切运动都又回复到无形无象的状态。这就是没有形状的形状,不见物体的形象,这就是“惚恍”。迎着它,看不见它的前头,跟着它,也看不见它的后头。把握着早已存在的“道”,来驾驭现实存在的具体事物。能认识、了解宇宙的初始,这就叫做认识“道”的规律。
[注释]
①夷:无色。
②希:无声。
③微:无形。以上夷、希、微三个名词都是用来形容人的感官无法把握住"道"。这三个名词都是幽而不显的意思。
④致诘:诘,音ji(阳平),意为追问、究问、反问。致诘意为思议。(李小龙对水的悟道,无形,无我,无欲。)
⑤一:本章的一指"道"。
⑥徼:音jiao(上声)。清白、清晰、光明之意。
⑦昧:阴暗。
⑧绳绳:不清楚、纷芸不绝。
⑨无物:无形状的物,即"道"。
⑩惚恍:若有若无,闪烁不定
⑾有:指具体事物。
⑿古始:宇宙的原始,或"道"的初始。
⒀道纪:"道"的纲纪,即"道"的规律。
[引语]
本章是描述“道”体的。在第六章和第八章,分别以具体的形象——山谷和水,来比喻道的虚空和柔弱。本章以抽象的理解,来描述“道”的性质,并讲到运用“道”的规律。在这里,“道”即是“一”。在前面几章中,老子所说过的“道”有两种内涵,一是指物质世界的实体,即宇宙本体;一是指物质世界或现实事物运动变化的普遍规律。这两者之间实际是相互联系的。本章所讲的“一”(即“道”)包含有以上所讲“道”的两方面内涵。老子描述了“道”的虚无飘渺,不可感知,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然而又是确实存在的,是所谓“无状之状,无物不象”。“道”有其自身的变化运动规律,掌握这种规律,便是了解具体事物的根本。(网络资料)
[评析]
超脱于具体事物之上的“道”,与现实世界的万事万物有着根本的不同。它没有具体的形状,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它无边无际地无古无今地存在着,时隐时现,难以命名。“道”不是普通意义的物,是没有形体可见的东西。在此,老子用经验世界的一些概念对它加以解释,然后又一一否定,反衬出“道”的深微奥秘之处。但是“道”的普遍规律自古以来就支配着现实世界的具体事物,要认识和把握现实存在的个别事物,就必须把握“道”的运动规律,认识“道”的普遍原理。理想中的“圣人”能够掌握自古以固存的支配物质世界运动变化的规律,可以驾驭现实存在,这是因为他悟出了“道”性。下一章紧接着对此作了阐述。(网络资料)
【悟】道----- 规律,看不见,听不见,摸不到。
         又说是:若有若无,捉摸不定。
         所以:道是不可致诘---思量。
           这里道:更多指得是为人之道,终极之道,自然之道----修为的终点。
         和佛家所谓:空,无我,无愿----同一。
         其实,儒道佛,没有本质的区别,都是对物质和精神的探索,而且目标都是一样,在这苦难永存的世间,享受尽可能多的平和宁静。
         但现代的科学认为,规律虽看不见,听不到,摸不到。但却是可以认识的。但认识后,要最好地应用指导我们的生活,却要把这些规律忘掉。即孔子:随心所欲不逾矩;老子之无为而无不为,用而不用,不用而用;佛家:无我,无愿。格式塔心理学:之整合。李小龙:常把自己倒空,方能注满
         并不是说不要去认识规律,而是去充分地认识规律,把规律的意识融合在自己的潜意识中,不用去思考,自然遵守规律,按规律而行。
         这应该是心理学的精髓吧!如何构建我们心理的潜意识?如何形成我们心理的整合?只有混而为一的整合,才是涅槃之路。
         整合,是心理的一个规律。不管是涅槃整合,还是糟糕整合,都是整合。整合是基本事实。这应该是格式塔心理学的基本事实。也是心理的基本事实。剩下就可以研究,整合如何发生在心理的各种细枝末节?整合是把那些东西整合呢?----其实,最痛快地不过是:得意忘言
         目前,我更喜欢,中国古代哲学的简练,几十字却能表述万物。
           关于李小龙的思考:电影中的李小龙,过于完美,过于展示其肌肉和速度。会给人一个错觉:李小龙,很爱现,很暴躁。其实,电影中,也有很多镜头表现他隐忍的一面。听了,他关于水的描述,我想他应该是一个非常谦逊,坦诚,热心,诙谐幽默,不孤高自傲的,因为他其实是没有门派之别,什么拳好他都会去了解,不管东西,皆取其精华。他眼里,有的是“道”,有的是追求至善至真至美。只是,他很美。又因为我们的嫉妒,和自私,会认为他很爱现,脾气暴躁。----我也曾犯过这样的错,不是很理解李小龙的电影。
                        一烛
                      2009-3-3
                    哈医大一院神经外科研究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6-11 09:15:22 | 显示全部楼层
  古之为道者

第十五章
[原文]
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
     夫不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
                      豫兮若冬涉川;
                      犹兮若畏四邻;
                      俨兮其若客;
                      涣兮其若凌释;
                      敦兮其若朴;
                      旷兮其若谷;
                      混兮其若浊;
                      孰能浊以静之徐清?
                      孰能安以静之徐生?
                   保此道者,不欲盈
                        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译文]
古时候善于行道的人,微妙通达,深刻玄远,不是一般人可以理解的。正因为不能认识他,所以只能勉强地形容他说:
他小心谨慎啊,好像冬天踩着水过河;
他警觉戒备啊,好像防备着邻国的进攻;
他恭敬郑重啊,好像要去赴宴做客
他行动洒脱啊,好像冰块缓缓消融;
他纯朴厚道啊,好像没有经过加工的原料;
他旷远豁达啊,好像深幽的山谷;
他浑厚宽容,好像不清的浊水
谁能使浑浊安静下来,慢慢澄清?谁能使安静变动起来,慢慢显出生机?保持这个“道”的人不会自满。正因为他从不自满,所以能够去故更新。

[注释]
①善为道者:指得"道"之人。
②容:形容、描述。
③豫:原是野兽的名称,性好疑虑。豫兮,引申为迟疑慎重的意思。
④涉川:战战兢兢、如临深渊。
⑤犹:原是野兽的名称,性警觉,此处用来形容警觉、戒备的样子。
⑥若畏四邻:形容不敢妄动。
⑦俨兮:形容端谨、庄严、恭敬的样子。
⑧客:一本作"容",当为客之误。
⑨涣兮其若凌释:形容流动的样子。
⑩敦兮其若朴:形容敦厚老实的样子。
⑾旷兮其若谷:形容心胸开阔、旷达。
⑿混兮其若浊:形容浑厚纯朴的样子。混,与浑通用。
⒀浊:动态。
⒁安:静态。
⒂不欲盈:不求自满。盈,满。
⒃蔽而新成:去故更新的意思。一本作蔽不新成。

[引语]
这一章紧接前章,对体道之士做了描写。老子称赞得“道”之人的“微妙玄通,深不可识”,他们掌握了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懂得运用普遍规律来处理现实存在的具体事物。也可以说这是教一般人怎样掌握和运用“道”。得“道”之士的精神境界远远超出一般人所能理解的水平,他们具有谨慎、警惕、严肃、洒脱、融和、纯朴、旷达、浑厚等人格修养功夫,他们微而不显、含而不露,高深莫测,为人处事,从不自满高傲。本章里“蔽而新成”四字,有的版本作“蔽不新成”,这样,含义就迥然相异,前者解释为去故更新,后者则是安于陈旧,不求新成的意思。本书取“蔽而新成”,大致符合上下文意。

[评析]
“道”是玄妙精深、恍惚不定的。一般人对“道”感到难于捉摸,而得“道”之士则与世俗之人明显不同,他们有独到的风貌、独特的人格形态。世俗之人“嗜欲深者天机浅”,他们极其浅薄,让人一眼就能够看穿;得“道”人士静密幽沉、难以测识。老子在这里也是勉强地为他们做了一番描述,即“强为容”。他们有良好的人格修养和心理素质,有良好的静定功夫和内心活动。表面上他们清静无为,实际上极富创造性,即静极而动、动极而静,这是他们的生命活动过程。老子所理想的人格是敦厚朴实、静定持心,内心世界极为丰富,并且可以在特定的条件下,由静而转入动。这种人格上的静与动同样符合于“道”的变化规律。






【悟】妙!“得道”,好,其实不必去学做“得道之人”的模样,而是去发现自己的“佛性”,我们自己即是一个小宇宙
   世上的知识分为不同层面,如物理、化学、生物、心理、社会、经济等,而每一层面的具体知识和规律各不相同。但是,也有同样的道在各个层面上都适用,如因果律,阴阳互动,当然可能还有其他的规律,我现在还不知道。我做为一个人,就在我的身体内,就有着世界的普遍规律,认识你自己,就是认识这个宇宙的过程。道是相通的,认识我自己,就能更好地认识这个世界。我即世界,世界即我。
   认识自己的过程,却是要放下自己,倒空自己,才能蔽而常新。这又是“反者道之动”的应用。

                      豫兮若冬涉川;
                      犹兮若畏四邻;
                      俨兮其若客;

                  ----谦卑,谨慎,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像个胆小鬼。大勇若怯。因怯,而不起争端。

                      涣兮其若凌释;

          涣然冰释,即使起争端了,他也能够涣然冰释,既不伤害自己,也不伤害别人。而争端,苦难,恰恰又变成我们觉悟修行地契机。便是,从一切处得福。无好无坏,都是好啊。

                      敦兮其若朴;

         敦厚朴实。道德经38章。
         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处其薄;
                居其实,不居其华。
                道德经3章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
                  弱其志,强其骨。
          美哉,壮哉,道德经。

                     旷兮其若谷;
           何能敦厚朴实,因为他用内心最美的山谷,清净幽雅,花香流水。虚怀若谷,海纳百川。

                     混兮其若浊;
           吾道甚易知,甚易行。世人,不肯知,不肯行,何也?固执自我,是也。 如此,明道在世人眼里便是昧道。概道德经41章有云:明道若昧。清,则浊。浊,则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6-12 16:28:46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子关于政治发展的概述



第十七章

[原文]

太上,不知有之;

其次,亲而誉之;
其次,畏之;
其次,侮之。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悠兮,其贵言。
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译文]

最好的统治者,人民并不知道他的存在;其次的统治者,人民亲近他并且称赞他;再次的统治者,人民畏惧他;更次的统治者,人民轻蔑他。统治者的诚信不足,人民才不相信他,最好的统治者是多么悠闲。他很少发号施令,事情办成功了,老百姓说“我们本来就是这样的。”

[注释]

1、太上:至上、最好,指最好的统治者。

2、不知有之:人民不知有统治者的存在。

3、悠兮:悠闲自在的样子。

4、贵言:指不轻易发号施令。

5、自然:自己本来就如此。

[引语]

这一章里,老子提出了自己的政治思想主张,他把统治者按不同情况分为四种,其中最好的统治者是人民不知道他的存在,最坏的统治者是被人民所轻侮,处于中间状况的统治者是老百姓亲近并称赞他,或者老百姓畏惧他。老子理想中的政治状况是:统治者具有诚杯信实的素质,他悠闲自在,很少发号施令,政府只是服从于人民的工具而已,政治权力丝毫不得逼临于人民身上,即人民和政府相安无事,各自过着安闲自适的生活。当然,这只是老子的主观愿望,是一种乌托邦式的政治幻想。

[评析]

老子在全书中第一次描画了他的理想国政治蓝图。第一句四个层次的划分,不是从古到今的时代或时间顺序,而是指为治理好坏的统治状况。在老子的观念上,理想的“圣人”是要“处无为之可,行不言之教”,要一如处“太上”之世,体“玄德”之君,能够“生之畜之”。在《帝王世纪》中,记载了帝尧之世,“天下太和,百姓无事,有五老人击壤于道,观者叹曰:大哉尧之德也!老人曰:‘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这种生动的画面,可以说是对老子的“百姓皆曰我自然”的最好图解。

在本章中,老子把这种理想的政治情境,与儒家主张实行的“德治”、法家主张实行的“法治”相对比,将其等而下之。实行“德治”,老百姓觉得统治者可以亲信,而且称赞他,这当不错,但还是次于“无为而治”者。实行“法治”的统治者,用严刑峻法来镇压人民,实行残暴扰民政策,这就是统治者诚信不足的表现,人民只是逃避他,畏惧他。老子强烈反对这种“法治”政策,而对于“德治”,老子认为这已经是多事的征兆了。最美好的政治,莫过于统治者“贵言”,从不轻易发号施令,人民和政治相安无事,以至于人民根本不知道统治者是谁。当然,这种美治在当时并不存在,只是老子的“乌托邦”式幻想

【悟】:老子的思想纯粹是哲学上的思辨,以智慧为基础,却不是以现实为基础。也概述人类政治的发展脉络,发展到最后是“无为而治”。无为而治,靠得是健全的制度。制度如何建立,靠得是全民的智慧。所以,民众的发展决定了制度的发展。而民众,是怎样的民众呢?民众,是有“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野蛮之体魄”的民众。无为之治,才有本,才不至于被一部分人牵着思想的鼻子走。这时的统治者,就是制度。说实话,统治者不就是通过制度驾驭人民嘛!这就分,制度是谁建立的,制度是为什么建立的。是为了方便部分人的利益,是为方便统治者的操控,还是为了保障全民的利益,还是为了人民平和宁静地生存。当少部分人在大众的制度下淹没,统治者才消失。

   不过人民,时常愚昧,人民的意识形态时常为少数人所控制,容易走极端。所以,培养“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野蛮之体魄”尤为重要。但人们的意识形态是自由时,社会就是一个平衡的场,社会是中庸的。就像是,一张布,无数人朝各个方向拉,因为是无数人,所以这块布上面的力达到平衡,这时就是平;社会也就是趋于平衡了,安定了。

   但因为人总是向好的方向发展,好的方向就是自然的方向,道的方向。

   所以这样的社会也在,平衡中发展,像人一样往好的方向发展。

   这时统治者,也变成制度的被统治者。个人英雄,淹没于无数人民的洪流。

一烛

2009-3-6


【再悟】:



     悠兮,其贵言。
    [li]对政治制度。  [/li]
     庄子《人间世》有句话:太多政法而不谍。
     南怀瑾是这样解释的:
     为政之道,也就是我们工商业时代,领导一个公司,做一个事业,办法不能太多,事情要简化。老子也讲过: “法令滋章,盗贼多有”【道德经57章】,规章越多,法律越严密,人犯法的机会越多,漏洞越大,处理法律之间,没有办法周详,这就是“太多政法而不谍”。“谍”不是间谍的意思,而是表示语言没有办法解释得那么周详。

     法容易走一个极端:法律太细了,抓别人一点小错,就处罚。就像有的公司,规章制度繁多,抓点员工错误就罚款。而员工没有愿景,没有不断提升自己的希望,心想我做好自己的事就好,做得多,错得多,损失也多。即使有点对公司有益的好想法,也不敢提。同事间互相监督对方的工作,造成同事间的不和谐。在强大的资本,这时候也耗不起。公司,的规章制度要有个总的原则。

     “太多政法而不谍”,并非是不要太多政法。而是政法有政法的中心思想,政法有政法的灵魂。就像一个公司有一个公司的主旨,一个公司有一个公司的灵魂。
      
     如,美国的《独立宣言》:

We hold these truths to be self-evident, that all men are created equal, that they

are endowed by their Creator with certain unalienable Rights, that among these

are Life, Liberty, and the pursuit of Happiness. That to secure these rights,

Governments are instituted among Men, deriving their just powers from the

consent of the governed. That whenever any Form of Government becomes

destructive of these ends, it is the Right of the People to alter or to abolish it,

and to institute new Government, laying its foundation on such principles and

organizing its powers in such form, as to them shall seem most likely to effect

their Safety and Happiness.

  翻译: 我们认为下述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造物主赋予他们若干不可让与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存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为了保障这些权利,人们才在他们中间建立政府,而政府的正当权利,则是经被统治者同意授予的。
  任何形式的政府一旦对这些目标的实现起破坏作用时,人民便有权予以更换或废除,以建立一个新的政府。新政府所依据的原则和组织其权利的方式,务使人民认为唯有这样才最有可能使他们获得安全和幸福.  (还是英语美啊,就像是把《道德经》和《庄子》翻译成英语,一切都变味了。)

    而之后,一切法律的建立都是为了: secure these unalienable rights: life, liberty, and the pursuit of happyness.

    世界上,人人都可以成佛,人人都可以成魔。所以,完全冷静的智慧代表,没有;没有不变的哲人,也就没有了柏拉图的《理想国》。
    所以,美国一开始就实行了三权分立。
    美国的体制,没有给任何个人欲望,畅通无阻的余地。
    但是,美国的体制,也导致了它决策的缓慢。
    这是,民主的代价。
    摘一段林达写的,近距离看美国系列,《历史深处的忧虑》:

    美国不是一个善于遮羞的国家,它投出一片阳光,就落下一片阴影。它全部的阴影毫无遮掩地暴露在所有的人面前,哪怕你是一个陌生人。所以,即使是像我们这样的平常外来者,也会一眼就看出一大堆毛病来。但是我们马上就会明白自己必须从沾沾自喜中醒来,因为后来很快发现,这并不见得就一定是自己比美国人更高明而且目光敏锐。他们似乎也很清楚有这么一片阴影,他们只是迫不得已在承认一个简单的道理,如果你追求阳光,你就躲不开身后的阴影。我们开始奇怪,美国人在容忍这片阴影的时候(这种容忍常常使他们痛苦不堪),什么是他们心中不熄的光明呢?他们在寻求着什么,以至于不惜支付出沉重的代价呢?对于我们,这真是一个问题。在了解它的过程中,我们对这个历史短短的陌生国家产生了与日俱增的兴趣。

    最近的经济危机,世界好像在重新思考中国模式,决策的迅速,和广大的号召力。
    但是,你在中国的新闻中可以看到很多:潜规则和暗箱操作。天哪,谁谁又被潜规则了,听多了也就麻木了。也许这也是,中国阳光政策下的一片阴影吧!
   就如林达提出的那个问题:什么是他们心中不熄的光明呢?
   我们是不是也该问问自己:什么是我们心中不熄的光明呢?

    2009-6-1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6-19 11:07:11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一章
[原文]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
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
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
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译文]
三十根辐条汇集到一根毂中的孔洞当中,有了车毂中空的地方,才有车的作用。揉和陶土做成器皿,有了器具中空的地方,才有器皿的作用。开凿门窗建造房屋,有了门窗四壁内的空虚部分,才有房屋的作用。所以,“有”给人便利,“无”发挥了它的作用。
 
[注释]
①辐:车轮中连接轴心和轮圈的木条,古时代的车轮由三十根辐条所构成。此数取法于每月三十日的历次。
②毂:音gu,是车轮中心的木制圆圈,中有圆孔,即插轴的地方。
③当其无,有车之用:有了车毂中空的地方,才有车的作用。"无"指毂的中间空的地方。
④埏植:埏,和;植,土。即和陶土做成供人饮食使用的器皿。
⑤户牖:门窗。
⑥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有"给人便利,"无"也发挥了作用。
 
[引语]
  在现实社会生活中,一般人只注意实有的东西及其作用,而忽略了虚空的东西及其作用。对此,老子在本章里论述了“有”与“无”即实在之物与空虚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他举例说明“有”和“无”是相互依存的、相互为用的;无形的东西能产生很大的作用,只是不容易被一般人所觉察。他特别把“无”的作用向人们显现出来。老子举了三个例子:车子的作用在于载人运货;器皿的作用在于盛装物品;房屋的作用在于供人居住,这是车、皿、室给人的便利。车子是由辐和毂等部件构成的,这些部件是“有”,毂中空虚的部分是“无”,没有“无”车子就无法行驶,当然也就无法载人运货,其“有”的作用也就发挥不出来了。器皿没有空虚的部分,即无“无”,就不能起到装盛东西的作用,其外壁的“有”也无法发挥作用。房屋同样如此,如果没有四壁门窗之中空的地方可以出入、采光、流通空气,人就无法居住,可见是房屋中的空的地方发挥了作用。本章所讲的“有”与“无”是就现象界而言的,与第一章所说有“有”与“无”不同,后者是就超现象界而言的,读者应注意加以区别。
 
[评析]
   在《道德经》一开始,老子用大部分篇章,通过认识天地、刍狗、风箱、山谷、水、土、容器、锐器、车轮、房屋等具体的东西去发现抽象的道理。他的学说往往是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而并非总在故弄玄虚。冯友兰先生曾说:“老子所说的‘道’,是‘有’与‘无’的统一,因此它虽然是以‘无’为主,但是也不轻视‘有’,它实在也很重视‘有’,不过不把它放在第一位就是了。老子第二篇说‘有无相生’,第十一章说‘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这一段话很巧妙地说明‘有’和‘无’的辩证关系。一个碗或茶盅中间是空的,可正是那个空的部分起了碗或茶盅的作用。房子里面是空的,可正是那个空的部分起了碗或茶盅的作用。如果是实的,人怎么住进去呢?老子作出结论说‘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它把“无”作为主要的对立面。老子认为碗、茶盅、房子等是‘有’和‘无’的辩证的统一,这是对的;但是认为‘无’是主要对立面,这就错了。毕竟是有了碗、茶盅、房子等,其中空的地方才能发挥作用。如果本来没有茶盅、碗、房子等,自然也就没有中空的地方,任何作用都没有了。”(《老子哲学讨论集》第117页)


再悟:

    有之利”:能方便地利用“车之动”“器皿之盛物”“屋室之休憩”这样总总便利,是因为其中有“无之用”在其中把持着。
     我们要透视“有之利”中包涵着的“无之用”。
     一个对社会有利的人,他的内心是“无私之心”在把持着。
     同样,我们在精神中固守“无”,会更加彻底地把握“有”中之本质“无”。
     我们都这样的经历吧,越是强烈地固着一个欲望,欲望实现得越慢,甚至会适得其反,欲速则不达。
     我越是放松,思维之花开得越是娇艳;一但故意去关注它,给它浇了太多的水,思维之花往往枯萎更快。之后,我们就更加不解,更加烦躁,为什么我那么爱它,它却要匆匆地离开我呢?要是,固执之结不解,可能连思维之土壤都要慢慢地贫乏,更别提思维之种子在上面萌芽了。

     同样,“无名,万物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在人类的客观精神世界(波普尔的三世界:物质世界,客观精神世界,主观精神世界)中,何谓名?
     名,即是名相,概念。
     “有之以为利”,“有名”之存在方便人类知识的传承,方便人类对知识的学习,我们的学习的基本目的就是澄清各种概念,把握概念的本质。当我们彻底地认识“有”即“有名”之后,“有”反而会成为累赘,而混乱我们的思维灵魂,因为“有”是不能完全表述世界之本质“无”,每个概念它的具体泛指不一样,适用范围也不一样,而每个人都觉得自己的概念最正确,之后口舌的混战便开始,战争就是固执的结果。所以,当我们认识概念之本质后,就要彻底地抛弃概念名相,从而保持心境的宁静,才能在混乱的表象世界中,从容不迫。这是“无之用”。生活是什么?对生活进行定义,就是一种概念。但是懂得这个概念的人,并不一定真正懂得生活。不懂得人,却是最懂得生活。学习概念的最终结果,是什么都不知道。“无”是无法表述的。
   有这么一个故事说:一次,有几个人乘坐小船横渡恒河。他们中有一位梵学家,大量地显示出自己的博学,说曾经研究过各种各样的书----《吠陀经》、《吠檀多经》,还有印度六派哲学的经典。他问一位同行的乘客:‘你知道吠檀多吗?’‘尊敬的先生,我不知道。’‘那么数论派呢?’‘不知道,尊敬的先生。’‘你什么哲学也没读过吗?’‘是的,尊敬的先生。’这位梵学家徒然地说着,这位乘客坐在那里一言不发。而这个时候,刮起了一阵大风,船快要沉下去了。乘客对这位梵学家说:‘先生,你会游泳吗?’‘不’,梵学家回答。乘客说:‘我不知道数论和吠檀多,但我会游泳。’
   并非说“哲学”无用论,那是太有用了。只是不必执着于哲学的派别,哲学的名相概念。知道那么多名相概念又有何用,还是把它忘了吧!

      一烛
      2009-6-1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6-21 09:18:19 | 显示全部楼层
十二章 有眼却盲


[原文]
五色令人目盲;
五音令人耳聋;
五味令人口爽;
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
难得之货,令人行妨;【行妨,可以解释为,妨碍你的行动,你的自由】
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译文]
缤纷的色彩,使人眼花缭乱;嘈杂的音调,使人听觉失灵;丰盛的食物,使人舌不知味;纵情狩猎,使人心情放荡发狂;稀有的物品,使人行为不轨。因此,圣人但求吃饱肚子而不追逐声色之娱,所以摒弃物欲的诱惑而保持安定知足的生活方式。
 
[注释]
①五色:指青、黄、赤、白、黑。此指色彩多样。
②目盲:比喻眼花缭乱。
③五音:指宫、商、角、徵、羽。这里指多种多样的音乐声。
④耳聋:比喻听觉不灵敏,分不清五音。
⑤五味:指酸、苦、甘、辛、咸,这里指多种多样的美味。
⑥口爽:意思是味觉失灵,生了口病。古代以"爽"为口病的专用名词。
⑦驰骋:纵横奔走,比喻纵情放荡。
⑧畋猎:打猎获取动物。畋,音tian,打猎的意思。
⑨心发狂:心旌放荡而不可制止。
⑩行妨:伤害操行。妨,妨害、伤害。
⑾为腹不为目:只求温饱安宁,而不为纵情声色之娱。"腹"在这里代表一种简朴宁静的生活方式;"目"代表一种巧伪多欲的生活方式。
⑿去彼取此:摒弃物欲的诱惑,而保持安定知足的生活。"彼"指"为目"的生活;"此"指"为腹"的生活。
 
[引语]
对于这一章,人们普遍认为老子是针对奴隶主贵族贪欲奢移、纵情声色而写的,是揭露和劝诫,也是严正警告。但对此章在具体解释时,却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意见。一种意见说,老子从反对统治阶级腐朽生活出发,得出一般结论,即反对一切声色,否定发展文化。持此观点的人认为,老子所谓“为腹不为目”的说法,是把物质生活和精神文明对立起来,是他的愚民思想的一种表现,即只要给人们温饱的生活就可以了,这是彻底的文化否定论。另一种意见认为,老子所说的“五色”、“五声”、“五味”、围猎之乐、难得之货,并非都是精神文明,所以不存在把物质生活与精神文明对立起来的问题,这些反映了奴隶主贵族糜烂生活那令人目盲、令人耳聋、令人心发狂的腐朽文化,这种文化的价值也不过等同于打猎之乐和难得之货。这两种意见都有自己的道理,有理解上的差异,也有学者价值观的区别。不过,此处的争论倒是提醒我们今天在发展物质文明的同时,重视精神文明的发展,反对物欲横流引起的精神腐蚀。
 
[评析]
老子生活的时代,正处于新旧制度相交替、社会动荡不安之际,奴隶主贵族生活日趋腐朽糜烂。他目击了上层社会的生活状况,因而他认为社会的正常生活应当是为“腹”不为“目”,务内而不逐外,但求安饱,不求纵情声色之娱。在此,老子所反对的奴隶主贵族的腐朽生活方式,并不是普通劳动民众的,因为“五色”、“五味”、“五声”、打猎游戏、珍贵物品并不是一般劳动者可以拥有的,而是贵族生活的组成部分。因此,我们认为老子的观点并不是要把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对立起来,并不是否定发展文化,不像有些学者所言,认为老子的这些观点是他对人类社会现实和历史发展所持的狭隘庸俗的反历史观点。他希望人们能够丰衣足食,建立内在宁静恬淡的生活方式,而不是外在贪俗的生活。一个人越是投入外在化的漩涡里,则越会流连忘返,产生自我疏离感,而心灵则会日益空虚。所以,老子才提醒人们要摒弃外界物欲的诱惑,保持内心的安足清静,确保固有的天性。如今,现代文明高度发达,许多人只求声色物欲的满足,价值观、道德观严重扭曲,在许多场合可以普遍看到人心发狂的事例。读了本章,令人感慨不已。人类社会的精神文明应与物质文明同步发展,而不是物质文明水平提高了,精神文明就自然而然地紧跟其后。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悟】:

   当一个追求外在的快乐,自然会关注五色,沉迷于五色,而五色又杂乱,人自然而然地就会失去方向。并且,当一个人专注于外在的五色,他就看不到更多的色,更多的内涵。五色只是小小,更浩瀚的色还在后面,是千千万万的色。但是如何能看到千千万万的色呢?五种色就足以让我们迷失,要看到千千万万的色不是迷失的更厉害了吗?你说得,非常对。正因为我们连五色都伺候不过来,自然不会有余力再去欣赏千千万万的色。
也许你会说:我们执着于五色就够了,我们的生活不需要那么多千千万万的色!
是啊,是啊,我们的生活的确是不需要那千千万万的色,我们的生活甚至都不需要这五色。
啊,不行,不行,五色没了,我们看啥,我们享受啥啊?
那你们说你们享受啥呢?是你们享受五色呢?还是五色,在享受你们呢?五色,多自私啊,千方百计地诱惑你来到它们的身边,而让你们远离千千万万的色,好独享你们呢?
什么意思啊?你说得不懂。
呵呵,我也不懂啊,你们慢慢就会懂了。当你们真正懂得自己什么也不懂,也许就是真正地懂了。


   我们的灵性生活不需要千千万万的色,不需要小小的五色。当一个人不需要钱时,说明他很有钱。当一个人不需要千千万万的色时,说明他有无数的色。无数是什么?是“无”啊!一个人不需要执着于色,因为他有更加美妙的东西可以执着。那更加美妙的东西是什么呢?

     当一个人看不到更美妙的东西,有眼却是盲的。
    只看到人生的一部分,而无视整体;无尽如此,还扭曲了整体,扭曲了人生。
     而人生的整体是什么?
     生老病死!
     如何生,为什么老,缘何病,死是什么?
    这是人生最奇妙的地方,有一堆不知道构成。在某一天知道了,却已经说不出话来了。留下无数的后来人,再去自己探索。他们的话真得消失了吗?没有消失,只是我们没有用渴求的心去寻找罢了。就如你用渴求的心去渴求“女人”和“金钱”一样,你会拥有的,只是这是否是你真正希望拥有的呢?
    “女人”和“金钱”好吗?很好!但是当你去渴求时,就变得不好了,不是“女人”和“金钱”变得不好了,而是你的心变得不好。你的心去追求,注定要消逝的东西,就会无所依了。什么是不易消逝的东西呢?
爱吗?

一烛
2009-6-2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6-22 10:12:46 | 显示全部楼层
道德经微解13章:贵大患若身,为肉体呼告

  何谓贵大患若身?
  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
  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 我们为什么会有“大患”呢?
 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我们“有身”,若“无身”不就无患了吗?
 所以,我们在精神上要放弃自己的身体,才能更好地保存自己的身体。
  七章“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后其身”,与世无争,很谦卑地说:“你们先,你们先”,“无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有王之镇静无争,非世人之明王,亦是真正的王者。
  “外其身”,不顾虑自己的身体,当为则为,却能保存身体。因为不顾虑自己的身体,就能很好地观察外在的环境,当环境中有危险来临的时候,他也就能以最快的反应躲避危险,从而保全自己的身 体。这也是,太极的精髓。看似,漏洞百出,实则滴水不漏。
  “无私”却能最好地“成其私”,人最大的私心是什么?就是平安地活着,身体平安,心理平安。  
  “无私”的人,能最好地保持身体的平安,和心理的平安。“金钱”和“女人”都会滚滚而来,但是他不在乎,视之如粪土,因为“金钱”和“女人”实在不是人生最重要的东西。
    彻底的自私,是无私。
   “无私”的心,并将包容“有私”的心。
   “无私”也就“无争,无执”。
   “无私”的心,看到“有私”的心,不会生气,不会强求,只会心生慈悲,话中透着喜乐。不求改变“有私”之心,因为一求改变,心又落入“有私”。你认为自己有所成,你认为自己的生活状态比别人高,你才会去强求别人跟你一样,这种强求又落入一种“执着”,也就“有私”之残端。
“有私”之心,是否能觉悟“无私”之妙,是他自己的造化了,不必强求,慈悲就好,说出喜乐的话,想着喜乐的事,你散发出的“无私”光芒自然会临照人间。太阳从来不求人类一直处在他的照耀之下,他只管发光,不会把躲进黑暗的人,强行地抓出来暴晒。晒过了,皮肤也会受伤的。强行的爱,会把人的自由精神扭曲的。有了你所谓道貌岸然的“爱”,却没了自由,我不干。我宁愿自由地在泥沼中打滚,也不愿生活在一座富丽堂皇的监狱。


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能脱离身体而存在。身体是灵魂暂居的屋子,很宝贵的屋子。我们应该好好地保护好这个屋子,好好珍惜这个屋子。洁净亲近神性。保持身体的内部和外部的洁净,灵魂住在里面才叫舒服,安心。
   所以圣人们超级爱惜自己的身体。让现实生活的“大患”,慢慢地减小。
   圣人爱惜自己的身体,也知道别人的身体,同样非常宝贵。
   所以,在圣人的国度里,他会引导大家都好好爱惜自己的身体,从而在社会上形成爱惜身体的风气,传递正确爱惜身体的方法。让大家,尽量减少后顾之忧,全心地却寻找精神的依托,探讨灵魂真正需求。“爱,希望,信仰。”

   故,贵以身为天下者,可以寄天下;
      爱以身为天下者,可以托天下。

   这是,最好地面对现实世界的方法。
   爱自身,修自身。
   引导社会,也爱自身,修自身。
   引导就要有引导的条件,一切政治,法律,经济,都以创造这样的条件为根本,社会的和谐才会有了根本。


   曾有过痛恨肉体的想法,因为肉体的脆弱和肉体的欲望,真真实实地给我带来很多痛苦和忧虑。
觉得肉体是龌龊的,肉体是渺小。
   现在,深切地体会到,肉体是多么宝贵,肉体是多么无辜。肉体,承载着我们的灵魂,无怨无悔。而是我们的灵魂在糟蹋我们的肉体,却恶人先告状,状告“肉体的罪恶”,肉体本来是无罪无恶,真得很无辜啊。

   感触之下,写下这样的诗。

【爱的突破

我爱你
爱你可爱善良充满灵气的灵魂
我爱你
爱你婀娜多姿美丽水灵的身体
我爱你
爱你身体里面沉睡的生命种子

曾经傻傻地要给爱排一个位置
什么大爱,什么小爱;
什么灵魂之爱胜于肉体之爱。
肉体之爱,难道不是灵魂之爱的体现吗?
其实爱都一样,没有什麽本质区别。

一烛
2009-6-16】

一烛
2009-6-2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7-12 09: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道德经微解 二十九章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

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不可执也。

为者败之,执者失之。

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故无失。



微解:

天下当做何解呢?

天下,可以是国家。

天下,可以是商业的一个专门领域,如家具零售业---如“宜家”,超市零售业----如“沃尔玛”。



天下,为何不可为?

很简单,因为“反者,道之动。”欲为之,而不可得。

真是,这么简单吗?

那不就变成,我不强为之,而得之,那还不是为了得吗?

这仍旧不彻底,似乎少点什么?



人性,永远是奔向更明亮的地方。什么东西,是最明亮的呢?我们只有知道什么东西是最明亮的,才能毫无挂念地弃绝,才能真正无为,才能无败,才能无失。

什么东西是最明亮的呢?可以引申为什么东西是最重要的呢?

那么,我们生命中,到底什么东西是最重要的呢?







人世间最重要的事是什么



人世间最重要的事是什么?

是死亡的那一刻。



如果死亡的那一刻,

我们的心是,

充满留恋,充满恐惧,

充满怨恨,充满痛苦。

那么,我们便会再开始一个生死的轮回。



如果死亡的那一刻,

我们的心是,

充满喜乐,充满祥和,

充满向往,充满忏悔,

那么,我们便回到久远前的家,

安心,自在地,徜徉在神性的母亲海洋。



人生最重要的那一刻是什么?

是死亡的那一刻。

是吗?是死亡的那一刻重要,

还是,觉悟死亡是人生最重要的那一刻的那一刻重要呢?

我想是那一刻的那一刻重要吧!

可是那一刻的那一刻是从哪里来的呢?

从那一刻的那一刻之前的每一刻累积的善因来的吧!

那么是那一刻的那一刻重要呢?

还是那一刻的那一刻之前的每一刻重要呢?

我想是那一刻的那一刻之前的每一刻重要吧!

那么人生最重要的那一刻是什么呢?

恐怕答案要重新书写了。

是我们平平常常生活的每一刻!

每一刻都是最重要的,这怎么可能呢?

是啊,这怎么可能呢?

这是不可能的可能,逻辑的致命伤。

逻辑引领我们去思考,去认识世界,去认识自己,

最后自己把自己消灭了,留下一个意味深长的空。

这就是无极,这就是寂静,这就是涅槃。



逻辑是重要,是最重要的,

逻辑的逻辑销毁更重要,也是最重要的。



理性是荒唐的,荒唐也是一种理性。



死亡的祥和,只不过是自然成之,

在死亡面前一切荣华富贵,世俗成就都将瓦解;

在死亡面前,没有尊卑,没有长幼,怨亲平等,众生平等。

世俗的一切名利成就,只不过是生命的装饰。

如果活着是为了装饰,装饰装饰你的生命,就像是一个随身携带的牢笼。

活着,是为安详地死亡,那么装饰将给你的生命增添无限光彩,

要不,装饰只是涂抹在我们身上的不洁的粪土而已。



装饰之物,不可为也,不必为也,

为者败之,执者失之。

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故无失。

天下一切可得之物皆不可为也。



活着,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安详地死去。

其他一切都是装饰,都是虚妄,都将粉碎。



一烛

2009-7-10



既然一切成就,当然包括天下了,都只是装饰,终究粉碎。

我们自然可以不去追求必将粉碎的装饰---天下。

而安守“中道”,这是对装饰的彻底的弃绝,没有一点怜惜和惋惜。

   这时,生活慢慢变得越来越好,超越我们的想象得好,一切装饰品都越来越美丽,包括我们的肉体,越来越清洁,越来越充满威严,越来越和谐,但我们的心仍然没有丝毫的挂念和不舍,当我们的肉体粉碎了,我们却充满了喜乐。

   因为,我们只是在种善因,结善果,但是不执著善果本身,只是自然成之,我们唯一的关注就是死后的天国或极乐。



一烛

2009-7-11
续:

无为,其实是真大作为。

无为只是,世俗追求的无为。

弃绝世俗的追求,是因为对彼岸解脱的追求更加强烈,信心来得也更加猛烈。



人生就像是航行在海上,

没有目标,没有方向,

忽然我们看见远处的亮光,

我们就朝着亮光不停地划啊,划啊,

划近一看,原来明亮的亮光啊,

却黯然失色,丑陋不堪。

在遥远的边界又升起更加明亮的光,

我们又义无反顾地奔过去,

也许会经过无数次的希望和失望,

我们才会找到真正不灭的光芒。



一烛

2009-7-1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7-15 11:06:46 | 显示全部楼层
hehee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2-27 09:57 , Processed in 0.173205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