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1767|回复: 0

[【文史类原创】] 《德语课》读后【原创非首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6-10 20:47: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看完了西格弗里德•伦茨的《德语课》,说实话,不是很喜欢。不知是因为伦茨的风格还是翻译的问题,读起来很累。
  还有没有别的原因呢?主题的局促?作者用主人公警察廷斯作为德国极权神话的一个象征,而且对这个主题过于执着了,所以其中的人物形象多少有些模糊?
  当我重读一些段落时,终于找到了使我的阅读非常吃力的原因:叙述技巧上轻与重的关系问题。卡尔维诺在《未来千年文学备忘录》列出的小说的第一个标准是“轻逸”,当然这个标准是很个人化的,让人想起了《树上的男爵》中柯希莫男爵发现的那条在树上的道路,飞翔在世人之上的那条道路。但是,回想起来,叙述上是否举重若轻确实是我在阅读中的一个不自觉的标准,比如,卡夫卡是如此沉重,但他把人变成虫却是如此轻巧,在《饥饿艺术家》中,他把痛苦甚至表现得象一个玩笑。帕慕克用不断地变换叙述的重心,用游戏般的视角来化解他沉重的忧郁。我喜欢早年的余华,可能也为了他的轻巧吧。
  给人的传统印象,德国的东西总是像康德一样晦涩。所以第一次看到汤姆提克威的电影《罗拉快跑》真是大吃一惊:这竟然是德国的东西?!看来过于沉重的传统使德国的年轻一代产生了反动,近些年很有影响的《香水》的作者帕特里克·聚斯金德叙述上也很轻盈。回到伦茨的小说,我发现他和号称德国三大家的伯尔和格拉斯都爱使用儿童的视角,比如《德语课》是少年西吉对儿童时代警察父亲的回忆,格拉斯的《铁皮鼓》常用的叙述者更是著名的“长不大的儿童”,这是否是因为德国小说的主题过于沉重,而想冲淡一下呢?
  问题在于,我觉得《德语课》在设置了童年视角后,却没有忠实于这个视角,西吉大概是我看到的小说中最不像儿童的儿童了,当然在他被罚写作文的时空中已经是一个少年了,能够进行自我反思了,但这种反思即使对于一个少年也是过于吃力了,为什么要设置这个时空?大概伦茨不能容许自己的反思无处安放吧。小说中的西吉反复纠缠在自我身份的认同、父亲和画家南森的冲突中不能自拔,这就失去了设置儿童视角,化复杂为简单的原意,比起格拉斯的奥斯卡和卡尔维诺的柯希莫,毕竟还差了一筹。
  当然这样来议论一部名著是不敬的,但我觉得作为一个读者,喜欢一个作家是有缘分的,和本人气质和阅读经验、知识结构有关,不喜欢就是不喜欢,但并不妨碍《德语课》被千千万万的德国读者喜爱。我非常喜欢司汤达,但陀思妥耶夫斯基总是读不完。


首发链接:http://blog.sina.com.cn/s/blog_5eb7c0760100cpnk.html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5-21 03:03 , Processed in 0.295617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