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初五与粽子
到了五月份,天气变暖,没有了三月的乍暖还寒,没有了四月的冷空气侵袭。五月之后,天气真正的开始变暖。表现在北方人开始拆洗冬天的棉被,南方人开始穿上夏天的服装。夏天真正开始了。
随着天气逐渐炎热,各种侵袭人们的毒蛇害虫的活动频繁起来。蛇、蝎、蚊、蝇等毒虫都进入旺季,伤口也容易发炎,人们也较容易得各种传染性的疾病。所以古人视五月五日为恶月恶日,以五彩丝系臂驱瘟、避邪,喝雄黄酒防止毒虫叮咬。
以人为中心的方位系统中,最多只能到“五”(前后左右中)。因此,人们就常以“五”来概括的许多概念。如:五官、五音、五毒、五方、五色……。所以,凡是以“五”表示的概念,大多是简单到复杂的中间状态,或者说是简单状态的最高形式和复杂状态的最低形式。
“五月”是从从春到夏的过度阶段,人们就认为是阴阳气息的交互。如许慎的《说文解字》:“五,从二,阴阳在天地间交午也。[sup][1][/sup]”
平时人们做饭吃饭,都是用锅碗之类盛装。但是,由于各种蚊虫苍蝇之类常常会弄脏敞开盛着的饭食,人们便想办法阻止虫蝇的污染。
不知道是谁发明了一种好办法,就是做饭的时候,将米用芦苇或柱子的叶子包起来煮。这样的好处太多了,不仅可以阻止蝇虫的污染,防止疾病,还可以使饭食保存较长的时间。当然,用不同的植物叶子包,煮出来的米饭味道也会增加相应植物的清香。另外,用叶子包起来的饭食,还方便携带,特别是五月正是农忙的时节,人们要到田间耕作,带上这样的食物,方便卫生,保质期长。很快,这种办法便流行起来。
有了新的一种食品,但是人们不知道该给它叫什么。人们根据它的特点,起了个名字,就叫“粽”。
为什么起这么个名字呢?因为zong这个读音,常常表示“层层叠叠”、“上下交错”的意思。[sup][2][/sup]“五”字本身的写法就是上下各有一横,代表“天”和“地”,中间交错的两道线,就是指“交错”。[sup][3][/sup]正好,五月初五做的这种食物便叫“粽”了。其他的读zong读音的字,像“棕”、“鬃”、“踪”等,都有“层叠交错”的含义。[sup][4][/sup]
后来,由于各地的人们融进了各自纪念本地的历史人物的内容。像吴越一带纪念伍子胥、孝女曹娥,荆楚一带纪念屈原。其中,具有爱国主义精神的屈原,得到民众最广泛的认同。五月初五就成了纪念屈原的节日。
当然,粽子的来源就又产生了不同的版本。比如,有的版本就说,屈原投江后,人们为了不让水里的龙虾吃屈原的肉,就向水中投米饭。但投进水里后米饭很快就散开了,于是才用叶子包裹起来。而且还做成尖角,让龙虾等无从下嘴。
随着各种不同文化信息的注入,“端午”节的文化意义也越来越丰富了。
附注:
[1] 许慎《说文解字》,天津市古籍书店 , 1991。
[2] 刘钧杰《同源字典再补》,语文出版社,1999。
参见第110-111页:
“丛是聚集,是密集或集聚在一起的草木、人、动物或其他东西;总是聚束,即聚集在一起系扎起来,是系,结扎,是合,会合;……粽子是用芦叶裹米结扎而成的食品;”“说文新附:‘糉,芦叶裹米也。’集韵送韵:‘糉,角黍也。或作粽。’” 同时,还收录了其他内容。如:“吴均《续齐谐记》:‘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罗水,楚人哀之。至此日,以竹筒子贮米投水以祭之。汉建武中,长沙区曲忽见一士人,自云三闾大夫,谓曲曰:‘闻君当见祭,甚善。常年为蛟龙所窃。今若有惠,当以楝叶塞其上,以丝带缠之,此二物蛟龙所惮。‘曲依言。今五月五日作粽,并带楝叶五花丝,遗风也。’”
[3]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中州古籍出版社,2006。
《说文》:“阴阳在天地间交午也。”段注:“此谓乂也,即释古文之意,水火木金土相克相生,阴阳交午也。”
[4]王力《同源字典》商务印书馆,1982。
可参见第385页对“繌稯(緵)椶(棕)騣(鬉鬃)”等字的解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