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4527|回复: 21

[【其它原创】] 论赵朴初书法中见宋人风神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5-14 18:34: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论赵朴初书法中见宋人风神
       (刊于《安徽佛教》创刊号时题为《赵朴初书法中的宋人风神》)
   宋代是文人地位最高,文人价值得到最大体现的一个朝代。在客观上,由于宋太祖以武权夺得江山,故其深畏武将擅权,而以文官行将帅之职,重文偃武的风气伴随了南北两宋三百余年时间,这些措施在巩固了宋代君主的绝对权力以外,也使宋代文人参与国政军事的热情高涨,即便积贫积弱的宋王朝国土狭小受迫,宋代士人的“内宇宙”依然精神昂扬、自在安然。
   从宋代文人的时代心理和审美情趣来看,他们有着独特的追求,可以说,宋人的精神旨趣就是我们现在所确认和肯定的传统文化精神的雏形。第一,宋代文人接受了主动吸取儒道两家思想的禅宗文化,使得三教思想在文化的意义上得到合流,并成为宋人文艺创作的主导性精神;第二,宋代文人的文化性格呈现出承担社会责任和追求个人自由两者统一的状态,这种进退自如的心态也在极大的程度上贯注于宋人的作品中;第三,自我人格修养的完善成为宋代文人生命的最高目标,他们向内心去寻求个体生命的意义、去追求经过道德自律后的自由,他们逐渐形成倾向于理智、平和、稳健、淡泊和追求“余韵”的人生态度,这种人生态度就决定了宋人的艺术追求,于是以平淡美为艺术极境的审美旨谛形成了。
   中国词学研究会学术咨委孙维城先生在其《宋韵-宋词人文精神与审美形态探论》一书中,通过考察“韵”的内涵,接触到了钱锺书先生从《永乐大典》中钩索出的宋代范温谈“韵”的长文(文见钱锺书《管维编》第四册,全齐文卷二五),该文将宋人对“韵”的看法阐尽其赅。钱锺书先生也说,“吾国首拈‘韵’以通论书画诗文者,北宋范温其人也。”在这篇文字中,范温先是否定了“不俗之谓韵”和“潇洒之谓韵”的观点,继而提出了“有余意谓之韵”的论断:
   自三代秦汉,非声不言韵;舍声言韵,自晋人始;唐人言韵者,亦不多见,惟论书画者颇及之,至近代先达,始推尊之以为极致;凡事既尽其美,必有其韵,韵苟不胜,亦亡其美。……且以文章言之,有巧丽,有雄伟,有奇,有巧,有典,有富,有深,有稳,有清,有古。有此一者,则可以立于世而成名矣;然而一不备焉,不足以为韵,众善皆备而露才用长,亦不足以为韵。必也备众善而自韬晦,行于简易闲谈之中,而有深远无穷之味,……测之而益深,究之而益来,其是之谓矣。
   唯陶彭泽体兼众妙,不露锋芒,故曰:质而实绮,癯而实腴,初若散缓不收,反覆观之,乃得其奇处;夫绮而腴,与其奇处,韵之所从生,行乎质与癯而又若散缓不收者,韵于是乎成。(钱锺书:《管维编》,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1362-1363页)
其后又论及书法范畴中的“韵”云:
   至于书之韵,二王独尊。……夫唯曲尽法度,而妙在法度之外,其韵自远。近时学高韵胜者,唯老坡;诸公尊前辈,故推蔡君谟为本朝第一,其实山谷以谓不及坡也。……山谷书气骨法度皆有可议,惟偏得《兰亭》之韵。(同上,第1363页)
   从以上的文字中我们可以看出,宋人——至少是苏门的文士对于“韵”的看法就是平淡、自然和有余意。这种对“韵”的理解也颇为能代表宋人的美学观。
很长时间以来,许多书家都把赵朴初的书法与北宋苏轼的书法作过严格的比较,认为赵字是对苏字的直接继承。启功先生也曾言其“于古人好李泰和、苏子瞻书”。但是,我们若大量观读赵朴初的书法作品,则会很自然地发现,赵书并非谨守苏字的模范。著名书法家林岫女士在《诗书双灿 禅慧独清——追忆诗人书家赵朴初先生》一文中也曾写道:
   书画界一些评者以朴老书法结体形貌宽博和墨色清润类同“苏(轼)体”,即指称“苏体”,未免有些臆断,也有拂朴老心意。每当听到有人评论其书为“苏体”时,朴老或是淡淡一笑,或者温和地申诉:“看到蚕吐的丝,没必要去问食的是哪棵桑树的叶子吧?其实,我在四十岁前没有见过什么苏轼的墨迹,年青时多习‘二王’和唐楷。之外,平素比较喜欢孙过庭、董其昌、赵孟頫\、米芾的行草。
   关于“苏体”的评价,朴老后来在纪念弘一大师圆寂五十周年时还说过:“弘一书法是大师自己的造化,那是大师熔铸各家後以心血书就的精神瑰宝。有人一定要找出弘一书法的师祖,就像去书史长河中寻觅相同的石头,何苦呢?”(林岫:《诗书双灿 禅慧独清——追忆诗人书家赵朴初先生》,《澳门佛教》,2007年11月15日第六十三期)
   可见赵朴初的书法不仅仅呈现出苏字之韵,而是兼有整个有宋一代的书风,即我们在上面提到的“平淡”、“自然”、“有余意”。正是由于苏门文人旗帜鲜明地提出了它们,故而在人们看来,苏字便是这些特点的代言。下面我们就赵书中所见宋人书法风神,逐一加以分析。
                 一 平淡
   赵朴初书法显现出宋人的意味,首先就是因为具有平淡的特点,而平淡又主要体现在书法的结体上。江时发、江健生在《赵朴初与苏轼书法之比较》一文中也谈到,赵朴初的字和苏轼的字在结体上都有“平中见奇”的特点,并认为“平淡”也是宋诗的风格特点。正因为苏轼的字代表了整个北宋甚至宋代的审美倾向,所以赵字的平淡实际上体现的正是宋人心意。
   我们看赵朴初创作于1997年底的《项南同志哀辞》。这幅哀挽之作,通篇共计二百二十七个字,每个字各成其姿,无任何两字沟联,不论从整体还是单字来看,均显得极为简素平淡。哀辞作于赵朴初九十一岁之时,此时赵字已臻“老”境,体势多见“退笔”,且故人突然辞世,自有言之难尽的悲痛之感,行笔更见艰涩,所以此幅手迹中的枯笔不下数十处。由于多处出现“丝白”的笔迹,故也在直观上使得此幅书法显得非常之“淡”,但正是这种笔法上的淡,得以彰示出书家内心的情绪,是以一种力控的手段将悲慨化为平淡之姿的个个独立之字。这幅《项南同志哀辞》字数虽多,但变化极少,就用墨而言,深浅相宜而以浅为主,并没有极深极浅极厚极薄的强烈变化;就笔势而言,没有欹姿异态,整体上均以平为主,极少向右上略倾,二百余字几乎一致地含胸平首,神态庄穆;就每个字的行笔而言,可谓“笔笔还其本原”,丝毫不见狂怪难辨之形。可以说,这幅书法代表了赵朴初晚年书法的主要风格,也昭显出赵书平淡浑穆的精神追求。
                       二 自然
   如果我们进一步把握“平淡”的实质的话,应当存在于“自然”之中。中国的艺术精神崇尚自然的观念,而宋人书法所追求的“意”,也实际上就是一种感情的想象的自然,将这种自然通过一种适当的方式传达和显现出来,那就是我们前面所说的平淡了。
   宋人的自然观念,在苏轼的书学思想中体现得最为明显,其《文说》云:
   吾文如万解泉源,不择地而出,在平地滔滔汩汩,虽一日千里无难,及其与山石曲折,随物赋形而不可知也。所可知者,常行于所当行,止于不可不止,如是而已矣,其他虽吾亦不能知也。
   显然,苏轼只将“行于所当行,止于不可不止”这种自然性精神作为他进行创作的唯一准绳。在《答谢民师书》中,苏轼又再次强调了这一理念:
大略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
   这种自然来自于感情的真切,倘若没有真感情而谈自然,当然只是空中楼阁。文人书法作为一种表情性极强的艺术形式,在这种情感、行笔、字体各方面的自然性要求本来就很强,一笔下去形成的迹画,不容涂抹修改,宋人选择了这种行墨的痕迹来作为他们追求自然心迹的对象,所以对于书法的要求形成了独特的时代特色,他们要求摆脱约束创作的种种程式的束缚,追求“与物俱化”的自然流露和自由发挥,使得书法的文人化程度更获增重。
   我们看宋四家的传世书法手迹:苏轼很少抄录他人之作,黄庭坚仅草书作品常抄录前人诗文或佛禅语录,米芾基本不抄录,蔡襄则完全没有这类抄录的作品。而检视赵朴初的书法作品,大多均为自作的诗、词、曲、赋、文,且时常应人之邀,即兴口占随赋,落笔而成随即赠人。这种创作状态就决定了其书法的文人化特质,而且在骨子里透露出宋人特别是宋代文人书法的潜在的理想性精神。在赵朴初留下来的手迹中,最能体现这种自然的情致的首推那些与人交往酬答的信函,这些最个人的本来面貌体现得正是那一股不俗的文气。
   在赵朴初众多的诗稿中,有一幅“未定稿”颇值得注意,即创作于1971年的一首七律,在诗前赵朴初还详记了此诗的创作因由,全文曰:
   一九七一年一月廿四日凌晨,梦周建人同志赠花一束,云是中南海荷叶所变。视其状不类荷花而颇似芍药,明艳如霞。时有数人在座,余即席赋诗,欲为七律,甫得首四句即醒,因续成之。
其后录诗:
蓬莱水浅手重携,醇朴渊渊是我师。
明月旧归留海阁,奇花今日出天池。
倘能变化丹青笔,畅写江山壮丽诗?
梦觉何分周与蝶,大风回荡起予思。
   此幅书法一气呵成,笔意连贯、文气淋漓,许多自然的连笔显得整张书法作品劲丽飞动。结合诗文的内容来看,似乎又更多了一层梦境的迷幻,令人不觉想到苏轼《永遇乐》中的词句:“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清景无限”;“古今如梦,何曾梦觉,但有旧欢新怨。”但与苏轼追忆往时佳人不同的是,赵朴初梦见的日夜思念的民进同人周建人,这是朋友和战友间的情谊。
   从整体上来看,这幅书法中的字“促其中宫,展其大画”,中宫紧收,四周呈辐射之状,上下字间多连笔,方圆并见,草意极强,速而不滑,自在随意之态尽然流露。此作与赵朴初其它作品相比较,在点画顿留和圆转连勾的关系上更见自然之态,加强了牵连而减弱了顿挫之感,特别是前序中的文字,个体性多化为一体性,依照自上而下的主轴形成左右各见流姿的不可拆分的整体,每个字的伸展性被放到最大,于是便导致了整幅书法呈现出天马行空的自然不羁的气象。
                 三 有余意
   我们在此前已经多次谈到,文人书法最关键的特性就是“意”的连续生发性,也即我们所说的“有余意”,特别是宋代文人,其精神世界的复杂程度超越了前代所有文人群体,儒、道、佛三家的思想在宋代文人的气质中得到融冶,表现在他们笔下的墨迹中,就寄寓了一个连绵不断的文化情趣,这种余意是文人书法追求书外造诣的结果,也是宋代文人追求内宇宙境界的提升的表现。
   熟悉赵朴初书法的人们一定不会否认,赵书是一种不折不扣的文人书法,得出这个结论的判断过程极其简单,那就是赵书极具“余意”——这也是赵书体现出宋人书法风神的关键旨要。很多人认为赵朴初书法学苏轼,一生谨守苏体而不知其变。我们认为,持这种说法的人实际上也看到了赵书的文人气和学者心,同时也感受到了赵书中溢透出的宋代文人书法的风神,但却由于视角的狭隘而无法述其本质。
   赵朴初一生所作诗、词、曲、赋难计其数,他是典型的文人,其书法作为其诗文的第一表现途径,长期以来形成了独具个人特色的符号意象。只要我们从任意一个符号意象扎下眼去,立刻就会随着其文字的衍展、书法线条的律动而续承其意,就如王岳川先生所说:“情思具有朦胧深远的表现性,线条运动具有抽象的造型的规定性,意象则使书法线条运动具有意味。”赵朴初原创的诗文无疑是包裹着他极为宏富的情感精神的,其书法在行游的过程中蕴含着的情思自不殆言,正是这种流动性极强的形式,结合以诗性极强的内容,使得赵朴初的书法成为一种余意袅袅、不绝如缕的抒意性的文人艺术。再者,由于书法具有符号的性质,所以就有纳融万象的可能。赵朴初的书法是一种“阅尽人间春色”的体验性表达,其观感人生、体悟宇宙的精神所得无一不通过手下所产生的笔墨表现出来,正是由于这些观感和体悟的丰富性,才使得赵朴初书法具有余意不绝的气象。
   需要指出的是,宋代文人书法由于在各个方面拓展了书法的形式感受,使得“文”与“书”更生成了一种极为密切的内在关系,即刘骁纯先生所说的“既是发之于体内的升沉冲和之气,又是发之于文章的起伏跌宕之气,最终外显为点画的纵横运行之气。”(刘骁纯:《书写•书法•书象》,《书法研究》,1993年第1期)这种内在联系的不断作用,使得宋人“意”的风神得以成为标举一时代书法精神的意韵,也使得宋代文人能够成功地从一条蹊径走向与前人与晋唐比肩的领地。这种内在的精神品格直接为赵朴初所继承,首先表现在气质上,赵朴初那种三教合一的思想理论体系就已经无比接近宋代士人的心理;其次在书法字体的形质上,赵书的轻灵绝尘、温润含蓄的风貌也符合宋代文人书法的审美情趣与判评标准;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点,赵朴初书法自然的创作方法、平淡的外貌形态和具有丰富的书外余意的精神风旨,恰恰是宋人所追求或云力倡的,通过笔画的行进跃动来含载和表达极为丰富的文化信息和情感信息,“升华出人的精神生命和意向风神,使线条成为艺术家灵魂中伸出的神经元。”(王岳川语)所以,赵朴初书法中所蕴含的不仅具有一般的“文人气”,而且在极大程度上跨越了时间和空间的维度,与最具中国传统士人精神的宋人心性相承接,并将这种风神以自己的经验和体验方式表达出来,展现在我们的面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14 18:56:44 | 显示全部楼层
赵朴初居士的书法有这么多内涵,第一次听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14 19:15:44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其实笔意本来是有几分主观的东西,文人为何物也见仁见智,他学得又深广,所以要说赵朴老的书法有宋人笔意不难(人家学过,自然就有那么些个笔意,这本是没必要写文章说的),说它没有别家的笔意就难一些——当然也更有趣一些。楼主有空不妨说说,何以他兼学二王、唐楷、李北海、孙过庭、董其昌、赵孟頫,最后竟然到了楼主所以为的宋人的风神境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14 19:51:24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项南同志哀辞这幅字,你有图片吗,传上来瞻仰下可以吗?

另外,我对弘一师的字不太理解,他的字从先期的刚猛绚丽转到后期的藏锋敛劲,笔画之间字字圆融,在我们外行看来,仿佛还不如前期的字美观和好看。

请楼主讲解下怎么欣赏,好吗,谢谢了。

毕竟,美是主观的,希望能通过学习你的体会让我也能真正体认到弘一师的字的妙处。

再有,有人说朴老从苏体,我觉得纯粹意想尔。

现代书家,朴老和启功先生是我很喜欢的。谢谢你的文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5-14 20:16:49 | 显示全部楼层
《项南同志哀辞》我是在《赵朴初诗词曲手迹选》一书上看到的,此书不在手边,回头我见到书拍个照。
关于弘一法师的字,我觉得实在是文字难以述说的,这要回还到中国古代书论的范畴里,即字如其人。弘一早年才华横溢,誉满海内,可谓不让当时豪杰,字体故得其刚猛雄强;晚岁精持律法,故严谨、收敛。加之他本就是卓越无比的艺术家,达到一个至高的巅峰,转而无为,当然显得清癯单薄,所谓绚烂复平淡。如果说“美观”、“好看”,当然那种涛撞云击的磅礴之美更有感染力(就像毛的诗词),但要深沉而有内涵,表面一定会是安静详稳、波澜不惊的。朴老字亦如此。
柯文辉先生在《弘一大师的书法》一文中这样评价弘一法师的绝笔“悲欣交集”:“悲欣交集”,脱净铅华,真气流衍,无滞无碍,达到他个人书法艺术的顶峰:忘人忘我,一片浑茫。此作是继王羲之《兰亭序》、颜鲁公《祭侄文稿》、杨凝式《韭花帖》、苏轼《寒食帖》之后,抒情书法的又一座高峰,在文化史上有纪念碑的意义。几十年苦功,二千年书法史上的积累,和具体情景的妙契无痕,才涌出的奇迹。大师晚年风格已推到极至,无法拓展。靠觉心定力和死亡的帮助,终于把平衡打破。他的一生若仅有此作亦足不朽。它最老最嫩,最实最虚,丰饶而单纯,原是随心所欲,忽而变得不全听驱使的腕指,留恋与解脱的悲欣,篆隶真草的风骨神态,生熟碰撞,巧拙对歌,乃至无巧拙生死,不空而空,空又不空,俯仰千秋,品类独特。
谢谢你的关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5-14 20:18:46 | 显示全部楼层
parivraj 兄说的有道理,我思考思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14 22:52:49 | 显示全部楼层
赵公学苏,这是共识,hufu兄恐怕不能不信。不过,苏轼学颜,扁而流利,毕竟属于开拓创造,所以还有些“生辣”;赵公学苏,就已经非常“圆熟”——甚至可以说“甜熟”了。
hufu兄说:“现代书家,朴老和启功先生是我很喜欢的。”依我看,这二家的确有个共同点——就是“书卷气”,非常雅致。然而要是说到书法境界的高超,我以为沙孟海、林散之、白蕉三位才可以称为不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14 23:06:55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是三爷知道得多。不过书风、境界我是不敢说的,看得还不够多,又是多年不关心了。

您说的老几位我小时候也看过不少,现在除了省内到处都是的沙先生写的招牌(现在杭州大概都换成市委书记的字儿了吧,呵呵)之外完全不记得了,呵呵,等夏天回去再翻翻老爸的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15 00:08:15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7楼parivraj于2009-05-14 23:06发表的 :
您说的老几位我小时候也看过不少……,等夏天回去再翻翻老爸的书。
还是parivraj兄家学渊源了不起。“书风”、“境界”之类,环肥燕瘦,见仁见智,姑妄言之,姑妄听之,本来莫衷一是。沙雄浑、林冲淡,白是纯粹魏晋风度,这些私心都爱,其中沙先生的雄浑按《诗品》我就摆在第一了。这里有我在杭州关于沙翁题字的“采风”,呵呵,能不忆江南!http://www.douban.com/photos/album/10881398/?start=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15 02:39:14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懂书法,但跟宋头领一样,很爱看沙孟海的字。
谈赵朴初的文章,用钱钟书的言论作支撑,是很有意思的事。引两段文章: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fa21f9f0100c0fp.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5-15 11:25:15 | 显示全部楼层
公明哥哥,你的相册我很喜欢!沙老是我最为倾心的大师之一,我在豆瓣上加你好友了。
窃以为学二王者,白蕉、沈尹默过于拘束,即便熟知全牛,终少变化;倒是潘伯鹰先生能于二王中出入自得,虽显谨严,亦是逸品。散老不重用笔,线条无甚变化,但精于用水,纵横缠裛间,终显堂庑特大而气象万千,自开新径,卓然大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15 13:14:43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9楼chaque于2009-05-15 02:39发表的 :
不懂书法,但跟宋头领一样,很爱看沙孟海的字。
谈赵朴初的文章,用钱钟书的言论作支撑,是很有意思的事。引两段文章: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fa21f9f0100c0fp.html

  吴忠匡教授拿自己写的几首小诗给钱钟书先生看,钱先生回信说:“尊诗贤于赵钉铰、郭打油远矣。”
.......
诗词都是非常专精的门类,我不懂。例如程千帆教授古代文学,他的诗还被钱锺书称作“野野狐(吴语‘胡乱成篇’ 之意,较北人语‘凑合’更带贬义)”。钱先生自然是“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言必有据,只是我们不大明白。幸亏程门弟子尊师,惹刘永翔写文章来“卫道”,我们才明白程诗“野野狐”的内涵。

赵朴初好像多作散曲,文字浅白,老派诗人可能不大瞧得起吧(?)。那位网上有名的咏馨楼主应该是懂诗的,所作《当代诗坛点将录》,似乎没提赵先生,可见是不大欣赏。这种情况还有,比如林散之能诗,启功比诸杨万里,也是说林诗“平易自然”近于“诚斋体”。也许就是因此,林诗也不见于那个《点将录》。

当年批判《宋诗选注》有“形式主义”倾向,是切中肯綮的。本着“形式主义”的观点,赵诗自然不入眼了。

康生的字章草成分比较多,有些还好(同时也还露出一点取巧的姿态),
http://image.baidu.com/i?ct=5033 ... 618311808&ln=34
有些很糟(举例恰好是一副“左书”)。
http://image.baidu.com/i?ct=5033 ... 731149420&ln=34

当代章草的最高境界出在王蘧常笔下——高古。

郭沫若的书法其实接近于沙孟海一路——包世臣、康有为以来,“碑派”书家都在摸索将“北碑”和“行草”融合起来的最佳方式,到沙孟海登峰造极。郭沫若也是在行草书里面掺入北碑笔法,往往比较粗率,也还是有些“生辣”的趣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5-15 13:16:44 | 显示全部楼层
康生的字确有古意,但郭的字是才气为之,纵逸放荡,不可羁之,此为康不造处;且郭早年字不似后来的“米”意,看他民国间题签、横批,溯及三代之前,乃学问辅之。郭不自期为书家,而康自夸如此,云泥可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15 13:46:30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楼上二位解说!

党的理论家中,王力是跟康生走得比较近的。他的回忆录中有专门段落讲康的事情,似乎还有辩诬的意味。他说
http://club.sohu.com/read_elite.php?b=zion&a=1231187

有一位中国最大的文物鉴赏家之一的人,此人名叫陈叔通,是最早的人大常委副委员长,商务印书馆的老板,文物收藏家。他在一篇文章中说,当代中国有四大书家,是康生、郭沫若、齐燕铭、沈尹默。而康生的条件又是别人比不了的。他家从明清时就是大地主,家里有很多文物,他们从小就有临xxx本真迹的条件。他参加革M后在上海做地下工作,公开的职业是开艺术照相馆,标价死贵,鬼也不上门。除做地下工作之外,他就闭门写字。他在第三国际当执行委员时,闲暇时也是写字。他写字写了一辈子。在延安时他骑快马摔了一跤,损伤了脑神经。解放后,脑病发作,就觉得四周都是哗啦啦的延河水。苏联专家给他治病的同时,他用顽强的毅力用蝇头小楷抄写西厢记,以集中精神有利于治病。一字一句,一连写了十几本,居然就治好了脑病。后来他把这些抄本都进行了装裱,我估计至今尚存。按陈叔通的说法,真草隶篆,康生都精通,而且能左右开弓。尤擅章草,精通篆刻。陈叔通家中就有康生书的真草隶篆的四幅屏。


下面是康的草书:
http://img5.tianya.cn/photo/2007/6/13/3793043_9548706.jpg
还有《宝晋斋法帖》的题签也是他写的:
http://img.namipan.com/p/e7a65b7 ... ddfb13b1200/0/1.jpg

daxia兄说到此人太喜矜夸,确实如此。我记得他也画国画,还喜欢开玩笑似的落款作“鲁赤水”,与齐白石相对,这个绝对是人品问题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15 13: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0楼daxia于2009-05-15 11:25发表的 :
窃以为学二王者,白蕉、沈尹默过于拘束,即便熟知全牛,终少变化;倒是潘伯鹰先生能于二王中出入自得,虽显谨严,亦是逸品。散老不重用笔,线条无甚变化,但精于用水,纵横缠裛间,终显堂庑特大而气象万千,自开新径,卓然大家
当代学习二王,名声最大的当然是沈尹默,此外就是吴玉如、潘伯鹰、白蕉。其中白蕉一向令名不彰,到上世纪末他的书艺才被重新估价。评判他们的高下,当然各人有各人的标准,难求一律。我是从鲁迅对“魏晋风度”的归纳——“清峻通脱”——出发,来看诸位的法书。

沈先生重视技法,过于刻意,弟子胡问遂、任政,充类至极,已经堕入流俗。吴玉如写字是参用北碑的(据说其子吴小如习字就是从北碑入手),潘伯鹰则是“师法智永,取其朴茂而避其平实;师法河南,取其绰约,而捨其妩媚;师法松雪,取其姿质,而弃其纤滑”——吴、潘二位也都不免于“刻意”(潘似犹甚,吴尚生动)。唯有白蕉洗尽铅华,不刻意、不用力,最符合“清峻通脱”的标准。

至于林散之先生草书,妙在全无火气。曾见一本书法史,比对了三幅不同时期的林书《早发白帝城》,愈晚愈淡,从结字和线条上都可以看出来。又,书法不同于绘画,用水虽妙,终究只是“杂技”。以前有李骆公、王方宇以书为画,都喜欢用水。

这些和大侠兄所见不同,姑妄言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5-15 21:33:19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4楼宋公明于2009-05-15 13:51发表的 :

当代学习二王,名声最大的当然是沈尹默,此外就是吴玉如、潘伯鹰、白蕉。其中白蕉一向令名不彰,到上世纪末他的书艺才被重新估价。评判他们的高下,当然各人有各人的标准,难求一律。我是从鲁迅对“魏晋风度”的归纳——“清峻通脱”——出发,来看诸位的法书。

沈先生重视技法,过于刻意,弟子胡问遂、任政,充类至极,已经堕入流俗。吴玉如写字是参用北碑的(据说其子吴小如习字就是从北碑入手),潘伯鹰则是“师法智永,取其朴茂而避其平实;师法河南,取其绰约,而捨其妩媚;师法松雪,取其姿质,而弃其纤滑”——吴、潘二位也都不免于“刻意”(潘似犹甚,吴尚生动)。唯有白蕉洗尽铅华,不刻意、不用力,最符合“清峻通脱”的标准。

.......


公明哥哥所言颇见理谛,小弟略有几句补充。
兄之“全无火气”所言在学养,是从书家一生的纵向来看的,小弟所言“用水”云云,是就同一时段的技法而言,特别是就特点而言。此其一也。
潘伯鹰先生大字和小字风神极不一样,其书札浏亮生动,一派天真,而大字联多用竹笔,撇捺如刀,碑意十足,恐不能几句话能述尽。此其二也。
吴玉如先生亦大家也,但作品优劣不一,佳作与败笔令人以为非一人所作。窃以为这才是名家风流。此其三也。
散老、凫公和吴老,皆皖籍名士,实我等之骄傲。呵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15 23:04:15 | 显示全部楼层
大侠兄说吴玉如“作品优劣不一,佳作与败笔令人以为非一人所作”,甚是。不仅吴公,上列诸家全都不免。因此以上的议论,都是就诸家较“完美”的作品而言的。

另外,说林散之草书“全无火气”,却不是谈学养,主要还是论其书法面目之冲淡。至于“用水”,其师黄宾虹也偶或为之,而白蕉《兰题杂存》也是水墨功夫不浅啊。若干年前,曾在一次古籍书店的展销上,看见高悬一副林散老对联,上联起笔墨全发开成混沌一团,墨团外围还有一片水痕宛然——恐怕是水墨没有用好。当时心想,这种败笔不如毁掉。

其实书法本来就靠笔墨。这墨就离不开水,水多水少各人按习惯运用,“浓墨宰相”、“淡墨探花”各臻其妙。林老雅善丹青,偶以绘事破墨用水之法施诸书道,虽有佳趣,终非正格。即如董其昌善用淡墨,后人学董,仍以用笔结字为要,墨法就不是重点了。

安徽多出人才,就连今上,也是绩溪老乡啊。联想到一件事,当今上继统时,安徽教育出版社恰好推出了一套《胡适全集》,有点儿怪怪的,呵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15 23:13:46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3楼chaque于2009-05-15 13:46发表的 :
感谢楼上二位解说!

党的理论家中,王力是跟康生走得比较近的。他的回忆录中有专门段落讲康的事情,似乎还有辩诬的意味。他说
http://club.sohu.com/read_elite.php?b=zion&a=1231187

.......
王力所述陈叔通那个“当代四大家”里,康生、郭沫若、齐燕铭,都是高官,而列名前三,可见陈氏并无真赏,可以不论。

chaque兄所举《宝晋斋法帖》题签,其中“发帖”两字极好,“宝晋斋”三字就比较软。尤其是“宝”字的部首“宀”,显得格外作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5-16 11:02:55 | 显示全部楼层
用笔何如结字难,纵横聚散最相关。
一从证得黄金率,顿觉全牛骨隙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17 08:11:47 | 显示全部楼层
贴几幅赵朴初书法出来具体分析鉴赏岂不更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1-23 16:47 , Processed in 0.141813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