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1210|回复: 0

[【文史类】] 读了陈若曦的《尹县长》(非首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5-10 23:41: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最早是从夏志清先生的《新文学的传统》里知道了陈若曦的经历及小说的写作背景,可惜夏先生强烈的※※立场,让人觉得他对陈的这篇小说从艺术的层面和心理层面上分析不足,但也许是由于满书的口口(大陆新星出版社)破坏了我的理解,总之,他努力的赞美了这篇小说的历史和揭露的价值,我却印象不是很深刻。

今天在搜葛浩文的时候,顺路找到了陈若曦,并且读到了这篇小说。虽然当年在香港发表,但因为反文※革×,大陆还是很愿意将其放置到伤痕反思一起的,比如钱谷融先生编辑的作品选,我则是从台湾小说鉴赏上读到的。要找到这篇小说是比较容易的。

经过了文革后的伤痕和反思小说的轰炸,大家对文革时候的暴力都具有了阅读免疫力,所以枪毙及大义灭亲之类的,觉得见怪不怪,再暴力能到《兄弟》(上)那种奇奇怪怪的死法乎?也难怪一位大陆写香港小说史的认为这篇小说线条比较粗(按,陈女士是台湾人,后留学美国,后会大陆服务,后离开大陆到香港,小说是在香港写的,所以陈女士前面的括号有台湾,美国,加拿大等不同)。但我觉得是这位批评家理解比较粗糙,他也许还没有尝试过仔细阅读。

小说故事简单而且大家都知道,我就不再复述。我更关注的是,在文革期间(初期)人和人之间的关系,用一个字吧,就是“避”字。开始的时候,是红小兵躲避与其有亲戚关系的尹县长的来访(最终将他表叔以革命的名义枪毙),中间是叙述者躲避这混乱与渴血的时态,尹县长在躲避那躲避不了的一枪,群众也不理解,他们沉默,也是一种躲避吧。

而最后,陈和他丈夫终于也躲避开这混乱的时局,来到香港,大陆的经历却让她无可躲避,便有了这篇小说。

和那些在文革结束后的大陆作者的激动心情下的创作相比较,这篇小说写得冷静平实,一下子把握了在乱世中避无可避的不同人的心态,的确是特例。相比之下,伤痕和反思多少有些矫情。这种痛定思痛的情绪,杨绛女士的《干校六记》是很接近的,但小说可供诠释的地方似乎要多一些。

陈女士的《尹县长》是个短篇小说集,共六篇,我还要看看其他几篇再说。
原发地址:http://bbs.gxsd.com.cn/viewthrea ... p;page=1&extra=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2-29 08:04 , Processed in 0.267845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