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288|回复: 0

[【社会视角】] 从“广平兄”谈起:传统礼仪应进入学校教育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5-10 06:40: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是鲁迅与许广平最初交往时的趣事:1925年在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授课的鲁迅收到该校学生许广平的信,鲁迅在回信中称“广平兄”,许广平疑惑不解,去信中问道:“先生之意何居?弟子真是无从知道。不曰 ‘同学’,不曰‘弟’而曰‘兄’,莫非也就是游戏么?”其实鲁迅并没有与其开称兄道弟的玩笑,“兄”在传统书信礼仪中,和“同学”、“弟”一样,也是老师对学生辈的普通称呼。许广平之所以不知晓这一点,是因为辛亥革命尤其是“五四”以后,传统礼仪不再是通行的准则,传统的礼仪教育在学校里被弃置了。今天能够懂得在人际交往中使用传统礼仪的称谓和举止的人,更是寥寥无几了。由此而闹的笑话经常发生。如介绍自己的妻子为“我的夫人”,学生给老师的信封上写着某某老师“敬启”;殊不知称自己的配偶为夫人,是自大失礼的;信封上写“敬启”是要收信的老师恭敬地展阅此信,根本颠倒了师生的礼数。

普及中华传统文化是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题中之义。近两年来,以央视《百家讲坛》为代表的“国学”讲座和由其带动的通俗文史读物,对于传统文化的普及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然而,与此形成对照的,是我们的学校缺少良好的传统文化教育。其中的一个表现是传统礼仪教育在当代学校里几乎是空白。这就失去了从行为方式上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一个有力的抓手。

相传3000多年前,周公制礼作乐,由此奠定了中国礼仪之邦的基础。春秋时期兴起的诸子中,儒学最为注重承继周代礼乐文化,因而传统礼仪主要与儒学相联系,成为儒学的重要教育内容。儒学的开创者孔子以礼仪作为行为方式的准则:“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并以此来训练和熏陶其弟子。人们要从呱呱坠地时的自然人成长为社会所认同的社会人,就必须按照社会通行的行为准则即礼仪来规范自己。正是在这样的意义上,孔子强调“不知礼,无以立”。随着儒学居于独尊地位,对礼仪的重视和教育就拓展到了整个社会。儒学最重要的典籍即《十三经》里有三部是讲礼仪的,就是所谓的“三礼”(《周礼》、《仪礼》、《礼记》),不仅如此,儒学的学者还编撰了大量的日用乡礼、家礼著作。儒学众多的蒙学读物,也强调以礼仪教育来养成儿童的行为举止,如宋代朱熹的《童蒙须知》、明代屠羲英的《童子礼》,对衣着、盥洗、洒扫、行走、语言、视听、饮食等等的行礼之法都有详细的规定。儒学正是通过礼仪教育对普通民众从小进行规范,从而在他们身上打下了深深的烙印:即一方面儒学传统由外在的行为方式得以显现;另一方面习惯成自然,儒学传统仿佛成了人们的天性。儒学在此意义上被称作“礼教”,实际上是道出了礼仪教育对于认同儒学价值观念的重要性。

中国近代尤其是“五四”批判儒学礼教的封建性是完全必要的。传统礼仪不再是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很快就从社会日常生活中退隐了。现在,随着大众传媒(尤其是电视)的普及,儿童甚至成年人更多的是从这里接受礼仪的熏陶,而这些行为举止常常是西方式的。因此,民间大众的礼仪正在急剧地西化。如果传统礼仪完全被大众所遗忘,那么认同民族文化传统就成了空话。所以传统仪礼重新走进当代学校的课堂是必要的。

不过,这绝不是要重新恢复传统礼仪。今天重建传统礼仪教育,首先要将传统礼仪中蕴含的合理思想提炼出来,如反对把践行礼仪当作外在的形式,而要以内在的德性修养为灵魂,即“德辉动于内”而“礼发诸外”的观点;再如强调礼仪的“节文”作用,即对情感、欲望起到有所节制和美化的作用。这些珍贵的思想遗产应当在今天学校的礼仪教育中发扬光大。其次,可以借鉴司马光、朱熹等对传统礼仪简化、改革的经验,选择与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礼仪,如家庭礼仪、书信礼仪、人际交往礼仪、公共场所礼仪等,融入一些具有传统色彩的礼仪,使传统礼仪在与时俱进中得到延续。学校可以和社区联手,定期举行体验传统礼仪的课程。这方面韩国的经验是有启发的。至今韩国大约有234所乡校,每逢假期乡校为7岁到14岁的少年开设忠孝礼仪体验课程,学生必须穿着传统韩服上课,学习传统的生活礼节;也为成年人举行传统成年礼仪和传统婚礼,还举办耆老宴并表彰孝行者和善行者。显然,这样的体验课程会加深人们对传统礼仪的理解。

http://news.guoxue.com/article.php?articleid=20943

应当考虑重新恢复传统礼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1-14 21:36 , Processed in 0.156205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