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楼主: cmyabcd

[【时事表】] 师范教育是教育之本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5-15 22:43:46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啊,那正说明统治阶级代表不了中华民族的全部利益啊?否则,我们最后为啥挨打,而且要推翻它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15 22:44:31 | 显示全部楼层
说明杨增新在央视的历史节目里面做过介绍,作为正面人物介绍给全国观众的!!!

资料摘引:


杨增新与清末民初的新疆




【  滿清入主中原,經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連年征伐,方始平定西域,納入版圖。迄光褚十年新疆設省,前後兩百餘年間,新疆人很少見到好官,清廷派到新疆的文官武職,十中居九,不是貪墨苛虐的酷吏,便是橫征暴歛的大員。因此,當楊增新在清末民初,統一全疆,敉平變亂,大興地方建設,蘄求民生安樂,新疆人對他衷心感激,非常崇敬,人人尊之為楊將軍而不名,其實,楊增新却地地道道是位文人。

楊增新,字鼎臣,這位半生盡瘁於新疆的大吏,是雲南蒙自縣莫別村人,他的家鄉,距離越南不遠。楊家在蒙自莫別門第很高,人丁興旺,祇是傳到楊增新這一代,家道已經式微,所以他完全是苦讀出身。光緒十四年戊子科(公元一八八八)舉人,翌年晉京應禮部會試聯捷,成進士。(六年後甲午恩科中狀元的南通張謇,也曾參加這一年的會試,落第。)

  他曾在北京做過些時小京官,因為志切邊疆,請求外放,任過甘肅天水縣知事,河州州宮。他在河州七年,使當地漢回兩族,消除畛域偏見,和睦相處,各安生業,更為地方興利除弊,增裕百姓收入。他還在河州辦了河州書院,親自執教,造就不少的人才。河州人基於召伯甘棠之思,當他離任,一致稱他「楊青天」,相沿多年。 】

【 楊增新這個人,極富於國家民族思想,凡事能從大處着眼,小處着手。他就任新疆都督兼布政使之初,在袁大化以次的歡宴會上,曾經發表過一篇慷慨激昂的演說,可以作為他胸襟與志向的說明。

  他說:「新疆孤懸塞外,從漢唐以來,時附時叛,多半因為中原多事,兼顧不暇,於是當地人乘機倡亂;到了中原平靖,武力充實,當地人乃又再事歸附。但是,當時新疆不但與中原關係較淺,尤其還沒有外力之侵略,縱使叛附不定,還不至於發生重大的影響。如今情勢,却已大不相同,自清朝開闢西域,以迄改建行省,歷次大軍西征的軍費,和承平時期協餉之所耗,中原金錢花在新疆的,早已不可勝數。中原對新疆的負擔,如此其重,倘使一旦掌握不住,那麼,外有强鄰之虎視,內有外蒙古的狼貪,只怕此一大好河山,卽將淪於異族之手。數十百年以後,再想跟以前一樣的加以『收撫』,勢不可能。吾人環顧世界各地,非洲、澳洲之窮荒,南北冰洋之貧瘠,外國都已經瓜分豆剖,歐西各國,糜費金錢,施用武力,獲得寸茅尺土,莫不舉國歡騰,如癡如狂,而我們竟將數萬里版圖,棄之如敝屣,這未免太令人痛心了吧!諸公潔身高蹈,各行其是,把保衞新疆的重任,委之於增新。當此國家危急存亡之秋,正是大丈夫擔當事業之際,個人的成敗利鈍,增新決心一概置之不顧!」

  有這樣的壯志雄心,雄圖大略,故所以,楊增新主新,他所喊出的第一個口號,便是「保境安民」!民國元年六月,迪化和伊犂間和議有了眉目,伊犂軍政府一共提出十一項條件,其中重要的有如:新疆實行共和,各機關人員由雙方共舉,廣福都督將來辭職應照最優之典報酬,伊犂軍政府發行紙鈔照舊通用,釋放嫌疑拘禁犯等,楊增新一字不改,全部應允。 】

【楊增新懷有張博望、班定遠的雄圖大略,主新十有七年,他對於各族同胞,一視同仁,全無畛域之見。不過在他底定全疆之初,他確曾特別重用回維各族人士。自宣統三年他初度入新擔任阿克蘇道尹,途經哈密,他所承辦的第一個案件,便是調查回王府和哈密縣府的失和眞象。我每每在想,他接觸的第一位新疆老百姓,只怕便是時為「福勝得百貨商店」掌櫃的在下;他所「重用」的第一名維胞,也許正是拉我去當那一次臨時翻譯。當辛亥革命,伊犂反正,他在新疆巡撫袁大化的同意之餘,編組的五營基本隊伍,亦為始終對他忠誠不二的回維族將士。史家每每多稱楊增新治新的八大功績:一、平定哈密維民事件。二、平定伊犂。三、消滅戕害官員,擾亂地方的哥老會。四、敉平阿爾泰區叛亂,底定全疆。五、整頓吏治,開渠墾荒,大事闢縣設治。六、援全國西北門戶科布多之舉。七、驅逐哈薩克人竄新。八、堵擊白俄竄新之役。在他的八大功績之中,回維族同胞所盡的力量,都不在小。

  例如所謂的哈密維胞事件,楊增新謀定而動,舉措得宜,不僅使維胞心悅誠服,而且永永感念。我在「傳記文學」第十一卷第二期發表的「由賣瓜小販到王府大都統」一文,對於此一事件的來龍去脈,與乎楊增新明查暗訪,大公無私的調查案情經過,業已有所敘述。當時我曾指出:哈密事件純係縣知事李某,為欲增加個人權勢,慫恿回胞,反對回王,因而滋生的事端。此一事端始之於遜清光緒三十三年,由於哈密向有回王之設,採世襲制,回王統率族人,權責不輕。而維胞依律不向政府完糧納稅,只需每月抽出三日,替回王當差服役,這個制度,與今日之國民義務勞動,約略彷彿。】

【經過了兩度慘敗以後,蒙古人不敢再犯科布多,不論俄國人怎樣催促,他們始終按兵不動,楊增新的「烏合之眾」已使蒙古人為之膽寒,帝俄的陰謀詭計無法得逞,這位新疆督軍在抗禦外侮的第一仗上,終於獲得了輝煌的勝利。 】

【  新疆是在光緒十年建為行省的,建省之初,清廷在迪化省會設巡撫,統轄全疆軍民兩政,亦卽所謂的「上馬領軍,下馬治民」,但是當時因為新疆疆域太大,祇設巡撫一員,唯恐兼顧不週。所以清廷又在伊犁設將軍,塔城設副都統,塔城的副都統隸屬於伊犂將軍,兼辦參贊大臣事務,伊犂將軍跟新疆巡撫分權並治,各不相屬。此外,清廷在阿爾泰區也另設長官。同伊犂將軍一樣,直接對清廷負責。因此,新疆一省,在滿清時代一向是分為三個部份。】

【  真正把全疆統一了的人,照說應該是楊增新,伊犁亂事之敉平已如上述,當伊犂地區被楊增新所掌握,第二步他便針對伊犂所屬的塔城這個特區下手。民國五年,他跟塔城參贊大臣汪榘亭取得協議,他說參贊大臣是滿清的官職,如今國民革命成功了五年於茲,再用滿清官銜未免不倫不類。汪榘亭當時對於楊增新已很信任,而且頗有交情,他同意了楊增新的建議,會銜呈報中央政府,將塔城參贊大臣的名義,改為道尹。 】

http://www.360doc.com/content/080904/15/73636_1609669.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15 22:50:49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40楼dspcan于2009-05-15 22:43发表的 :
是啊,那正说明统治阶级代表不了中华民族的利益啊?否则,我们最后为啥挨打,而且要推翻它呢?


您的思维有意思,教育我分析资料的时候一定要我掌握全部资料,要多种解读,要这样要那样

您看材料时候这段就非黑即白了,二元思维严重啊

清朝挨打并不是说明清朝完全不代表中华民族利益啊,
就说一个实例:东沙岛是大清海军从日本海军手里夺回来的

清朝挨打是因为清朝做得不好,并不是说清朝一无是处,孙中山和日本还有密约呢?凤凰卫视说了孙中山还要租借东三省给日本呢?

资料来源凤凰网,大家自己查孙中山和日本的秘密协约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15 22:59:24 | 显示全部楼层
杨增新和赵尔丰,保全新疆和西藏的清末能臣
    19世纪末,中国在甲午战争中一败涂地,宣告了清政府的所谓洋务运动的彻底失败,大清帝国再次成为成为列强严重任人宰割的肥羊,新一轮瓜分中国的热潮从此开始。对瓜分中国领土热情最高的第一是日本,其次是俄国,第三个是英国。日本和俄国都看上了东北三省,为此而争夺激烈。而英国则瞄准了中国的西藏。
    英国对西藏的野心是它在印度势力的向北扩张,1902年英国要求中 英西藏三方谈判所谓“主权”之争,随后进犯拉萨。此时,清政府才加紧了对西藏的军事部署,并进一步展开对西藏的政治和经济改革。1904—1911年间,清廷整治藏政策略主要有二:一是革新藏政;二是对川边藏族地区进行改土归流。
在这段时间中,对西藏改革贡献最大,成效最为显著的当属赵尔丰。赵尔丰是典型的封建旧官僚,他对大清王朝忠心耿耿,但与清末大多数官僚不同的是他勇于任事且能力卓著,不但能带兵打仗而且政治手腕也十分了得。



    1906年七月(光绪三十二年),清政府以“四川、云南两省毗连西藏,边务至为紧要”,决定设立相当于省级建制的川滇边特别行政区,以赵尔丰为川滇边务大臣,其辖区东起打箭炉,西至丹达山,南抵云南维西、中甸,北至青海玉树。赵尔丰在川藏边实行改土归流,废除土司制度和寺庙特权,并在此设立郡县,使当地的行政管理纳入到清政府的统一管辖,极大的促进了川藏边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新政所到之处无不受到当地百姓的欢迎。1908年(光绪三十四年),赵尔丰升任驻藏大臣兼川滇边务大臣。1909年他率兵入藏,与钟颖一起屡败受英国操纵的西藏叛军。同时将改革推广到西藏,在工部和波密地区建立起了查木多、江达(工部)、等十多个县,并在此驻军,挫败了英国继续向北深入的野心,并使这两个地区在法理上正式纳入中国版图。
    1911年,赵尔丰被清政府任命为四川总督,此时,武昌起义的战火已经烧到四川,赵尔丰表面上向新政府移交权利,暗地里却组织人马试图恢复清朝在四川的统治,他对大清的愚忠和个人视野的局限在此时表露无遗。但他的这些举动被新军发现了,他本人则被逮捕并斩首示众。
    不过他在1911年的所作所为并不能掩盖他在川藏边和藏南地区社会改革以及保全国家领土方面所做的卓越贡献,历史应该给予他非常正面的评价。
   和清末民初的西藏类似,此时的新疆也处在分裂的边缘。辛亥革命后,新疆出现了暂时的权利真空,盘踞在新疆的各种分裂势力趁机作乱。此时,逃回内地的新疆督军袁大化委托杨增新代督军之职,管理新疆。而杨增新则在这个位置上统治了新疆17年,倾尽心血始终将新疆置于中国版图之下。
   杨增新是云南蒙自人,于1889年考中进士。之后先后在甘肃担任过知县,知州等职,后因政绩出众被保举到新疆担任道台。知识分子出身的杨精于权谋,他将中国传统政治中的纵横捭阖之术运用纯熟,在新疆各派势力间保持平衡并将其纳入自己的秩序下,让处于乱世中的新疆保持了相对的稳定,没有让内地军阀混战的战火烧到新疆,也让各族百姓免遭战乱之苦。



    杨增新在统治新疆期间为官清廉,生活节俭,体恤民力,积极发展经济,整顿吏治,严厉打击官员的贪腐行为,减轻百姓的负担,对内地政权则采取“认庙不认神”的态度,只要是能够代表中央政府,则一概承认并接受任命。对外则谨慎的保持和苏联及英国的关系,既保持了国家尊严,也阻止了其进一步蚕食新疆领土的野心。
   1928年,杨增新被手下樊耀南刺杀,死时68岁。在他死后,新疆彻底失去平衡,各种矛盾都开始激化,而各继任者都没有杨增新的手腕与能力,新疆遂陷入战火之中。对于杨增新在新疆所做的历史性贡献,没有得到学界的充分认识和应有评价。但他的事迹却早已为外国人所知,如美国人拉提摩尔在《中国的边疆》一书中说:“辛亥革命后,新疆政权落在一个很有经验的中国官员手里,他善于平衡当地各个民族间的力量,使新疆保持了长期的稳定。后来他与苏联签定了通商协定,有效地抗衡了英帝国势力在新疆的拓展。”与杨增新熟识的瑞典学者斯文赫定则说:杨增新,“差不多是过去时代的最后一个代表者,具有高度的中国伟大的旧道德、傲气和爱国心。他唯一的梦想是中国的统一。”
    新疆和西藏的国土面积加起来几乎占到整个中国领土的三分之一,若不是在清末民初年间有此二位时代英杰能够力挽狂澜,当今中国的领土则不知为何状矣。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e749960100bkac.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15 23:05:39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我没有要您这样那样,我没有这个权力,您误会了。我是在说明我的看法以及我对您思维的解读过程。
我不是说清朝怎样怎样,汉朝怎样怎样,孙中山又怎样怎样,我是想把它上升到统治者的范畴来讨论问题。我的本意是中华民族的利益包括各种范畴,而从发展的角度看,某些利益范畴应该是要放到突出位置的,国土仅仅算一个部分而已。统治阶级是中华民族发展过程中比然出现的,然而无论那朝哪代,统治阶级只能代表部分利益。但统治阶级这种形式本身带有某种惰性,它的自我强化统治有时会危害到中华民族的核心利益范畴,比如思想的禁锢,坑儒等等。从这个角度上讲,这对民族利益是有害的。我的本意是想提醒您,您的例子只能说明部分代表,而不是全部代表。我没表达清楚,引起了歧义,也是责任在我。这个问题我不会再发表任何意见,如果让您产生了误解,我表示抱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15 23:14:08 | 显示全部楼层
悍卫西南不惧洋夷,收复西藏的英雄赵尔丰


??19世纪末,英国势力到达印度北部,威胁中国西南,自此西南边疆多事。
  
  1902年英国要求中英西藏三方谈判所谓“主权”之争,1904-1905年,英人借通商要挟,自哲孟雄(今锡金)进兵,在江孜击溃藏军,进入拉萨,签订“中英新定藏印条约”。清廷中央和封疆大臣对英国的侵略野心产生警觉,采取了积极整治西藏的政策。无奈晚清朝政腐败,或愚昧搪塞,或妄自尊大,因循久且,举措失当。英国之窥视西藏已久,正如赵尔丰言:“阴谋百出,居心叵测,西藏情势岌岌可危”。由于英人挑拨离间,加入清朝廷及一些驻藏大臣举措失当,致使达赖喇嘛政教集团,转而成为亲英势力,令藏政更形险恶。
  
  赵尔丰在川招募兵勇,训练了一支装备精良作战悍勇军队。
  
  1905,赵尔丰率川军平定西康叛乱有功,他在当地实施“改革”,赢得了清中央的赏识。
  
  1908年二月,力图全面整顿藏政的清中央很自然地想到主政川边的赵尔丰为派往西藏的人选。赵尔丰被任命为驻藏大臣兼川滇边务大臣。
  
  1909赵尔丰率川兵入藏,屡败英国组织操纵的西藏叛军(英印当局在上呈女王政府的文报里多次要求英政府通过外交努力制止赵军西进)。
  
  1910年,赵尔丰率川军进入拉萨,宣布剥夺十三世达赖的名号。十三世达赖逃往印度。赵尔丰改土归流 “所收边地(指改土归流),东西三千余里,南北四千余里,设治者三十余区,而西康建省之规模粗具。”赵尔丰在川滇边实行改土归流,移民内地民众实边推动垦务,废除土司制度和寺庙特权,对发展藏区农牧业、手工业、交通邮电业和文化教育事业颇有建树。
  
  《赵尔丰经历情况及其永世》注中也说:“尔丰之治边也,先与兵威,……边地既定,即从事各种建设。……但奠定西康政治之始基,宜为赵氏。……赵本人亦明敏廉洁,办事公正。犯法者虽近亲不稍恕,康人多信服之”。近代著名学者李思纯也说:“金沙江以东十九县,尚能归附,皆因清季赵尔丰之余威,于民国以来诸边将无预也。”近年出版的有关川藏边事历史的著作对[清末]赵尔丰的事迹研究颇详,过程清楚。可见赵尔丰对捍卫边缰领土作出突出贡献。
  
  1909年(光绪三十四),驻藏大臣联豫也鉴于达赖有附英异动,奏请朝廷调川军入藏,联豫的目的也是打算把西藏完全改土归流。赵尔丰训练有素的巡防军开始越过金沙江向查木多(今昌都)和类乌齐进攻。朝廷命钟颖—一个年方22岁的帝戚—率四川新军两个标(旅)进藏,
  1910年(宣统元年)初,钟颖军与赵尔丰军会师于查木多(钟颖军自北线即今四川甘孜州德格进兵;赵尔丰军自南线即今四川甘孜州巴塘赵行辕驻地进兵),然后两军迅速推进到工部(今林芝专区首府八一镇附近)一线。对整个工部和波密地区(昌都、林芝地区)进行改土。消灭了这一地区长期威胁丹达岭以西的后藏安全的波密王白马青翁独立政权。消灭白马青翁军,并将白马青翁擒拿处死。这一地区(今西藏东部)先后建立起了查木多、江达(工部)、等十多个县,赵同时向南派兵,进入查隅地区,建立了查隅县(查隅在今西藏自治区最东南,临中印边境东段之东,与印占瓦弄相邻)。
  
  当时很多西藏的边远地区,如白马岗地区(即今墨脱县)和门隅--洛隅--下查隅地区(即今印占中印东段边境以南的约十万平方公里地区)的头人都派人来要建郡县。(事见民国任乃强《西康图经》所引赵派往查隅的管带程凤翔向赵尔丰上呈的“呈报杂隅形势文”档案,以及钟军管带陈渠珍写的艽野尘梦》里第七章“进军鲁郎”)。赵本积极组军备战,随时抗击英国的武装入侵(亦见《西康图经》)。后因辛亥革命爆发,赵尔丰率军回成都“平乱”被杀,清廷被推翻,各土司纷纷自行恢复。此后变乱迭起,动荡不宁。直至民国政府在以赵尔丰在该地设县的基础,与英国斡旋,力争国土,挫败了英国分裂西藏的企图。1928年民国政府能在“东起打箭炉,西至拉萨以东不远,南抵云南维西、中甸,北至青海玉树”建西康省,赵尔丰功不可没。
  
  赵尔丰虽然亲自或派兵镇压过西南藏、夷、姜及永宁苗族等民族起义,镇压了川南会党和四川保路运动,但他率川军亲征西藏,数败英国组织操纵的西藏叛军,维护了祖国的领土完整,赵尔丰在川西康地和西藏实行改土归流,和“移民实边”政策(因为幸亥革命而停止了移民计划,否则察隅等藏南地区将迁移大量内地实边汉人,“号称西藏的江南”的藏南国土也不会落入印度手中,印度于六七十年代,先后向当地移民一千多万。赵尔丰在“改土归流”过程中,将一些环境好的山谷地区,交与迁居过来的川民,由于幸亥革命爆发,使对四川西部的移民计划中止,所以移民量不是很大),及各项措施,促进了藏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巩固了西南国防,维护了国家的统一;特别是他怀有强烈的反帝爱国思想,与帝国主义侵略势力进行不屈的斗争,这些都是应予肯定的。此外,赵尔丰也并非嗜杀之徒。权衡赵尔丰的历史功过,应该说他是功大于过的。
  
  赵尔丰在清末的政绩,得到了不少学者对赵氏高度评价。尚秉和在其《辛王春秋》一书中说:“自清以来,治边者无有著功若此者”。
  
  锡良对赵尔丰极尽推重之词:“忠勤纯悫,果毅廉明,公尔忘私,血诚任事。”
  
  1927年,章氏创作诗卷《将军叹》中:“晚清知兵帅,岑袁最有名;岂如赵将军,川边扬英声。”
http://tieba.baidu.com/f?kz=11108720

赵尔豊的功绩-
瓦弄勒卡玛坝子西南角峰顶积雪的大山之下,在那峭崖上勒石镌刻着每个有八仙桌面大小的十个汉字:“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巨大的刻石下方留款:“大清国一品顶戴、双眼花翎、钦差大臣赵尔丰,亲临勘界、刻石、……”

赵尔丰对推动川边社会生产力发展所作的贡献,对国家、对民族、对社会所作的贡献,特别是对国家统一的贡献是永垂青史的.

在政治上,赵尔丰废除土司制度,改设流官管理;

在宗教方面,抑制寺庙势力的恶性膨胀;

在经济上,禁止土司、头人、寺庙放高利贷,严禁买卖土地,废除土司、头人、寺庙的经济特权,废除无偿劳役和各种杂派,鼓励垦荒,兴厂开矿,改善交通,发展邮政,统一度量衡;

在教育方面,发展官学,打破了寺庙对于文化教育的垄断。

1927年,章士钊创作诗卷《将军叹》中,对赵尔丰的军事才能及整治川边的功绩给予了肯定。“晚清知兵帅,岑袁最有名;岂如赵将军,川边扬英声。”,“政变始辛亥,全川如沸羹;纵贼舞刀来,丧此天下英。”

尚秉和在其《辛王春秋》一书中说:“尔丰自光绪三十一年以次,勘定康地,驰驱劳瘁,至是凡七年,共用款六十余万,部拨经费尚余三分之一,而西康全域皆定。尔丰之治康,以傅嵩谋。狎其人,并知其山川扼要形胜”。断言:“自清以来,治边者无有着功若此者”。

贺觉非在《西康纪事诗本事注》中的《赵尔丰经历情况及其永世》注中也说:“尔丰之治边也,先与兵威,……边地既定,即从事各种建设。……但奠定西康政治之始基,宜为赵氏。……赵本人亦明敏廉洁,办事公正。犯法者虽近亲不稍恕,康人多信服之”。

近代著名学者李思纯也说:“金沙江以东十九县,尚能归附 (归附:指顺应改土归流),皆清季赵尔丰之余威,于民国以来诸边将无预也。”

锡良对赵尔丰极尽推重之词:“忠勤纯悫,果毅廉明,公尔忘私,血诚任事。”

赵尔丰曾在路途发现一家百姓无隔夜之粮,而地方官不知,即以严惩。“知县是知一县之事,即知人民事也。故勤政爱民者,因爱民而勤政。非勤政为一事也,爱民又为一事也。凡民有疾苦,而官不能知之,不能救之,是贼民者也"

赵尔丰在历任地方长官过程中对地方的治安稳定和民生发展起到了重要影响,特别是在对川边的事务处理方面有不可以磨灭的贡献,据统计赵氏所收复的川边土地东西约三千余里,南北约四千余里,赵氏在其中设立行政单位有三十余个,这也成为后来民国西康省设治的基础。这也使得清末的西藏局势没有向更坏的方向发展,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总之,在晚清时局岌岌可危,朝纲紊乱,社会人心疲怠,大臣互相倾轧,任事者动轧得咎的情况下,尚有如赵尔丰等一些勇于任事,悉心边事,维护统一的贤士,其巩固国家统一与领土完整的历史功绩值得每一个中国人永志不忘。

http://zh.wikipedia.org/wiki/%E8%B6%99%E7%88%BE%E8%B1%9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16 06:35:30 | 显示全部楼层
师范师范 师之表率
孔子是中国第一“师范”
那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事情了
试问今之中国还有师范否?
不否认现在还有的
然而真正可称为师之表率的恐怕无有了
孔子讲究因材施教
敢问现在还是这样的教育吗
早就不是了
孔子讲究爱的教育
请问现在还有几个老师是这样的
体罚打骂学生的都屡见报端
我觉得作为一个老师
最基本的应该是爱的教育
而绝非什么传授知识
老师如果没有师德没有师之风范
那么教育从根本上就是失败的
所以师范是老师的素质教育
也就是教育之前的教育
说师范教育是教育之本不为过
现代社会讲究以人为本
那么教育就是以师范为本
但必须强调的是师范是老师的表率
并不是读过师范的人就是师范了
除教育制度设计的缺陷外
还有老师自身的修养问题
有些老师说不好听的
他就根本不够老师的格
说再难听点
他连基本的做人都不够格
你说他怎么能教书育人?
最多做个教书机器罢了
总而言之
无师德不可称师范
无修养不可称人师
无创新不可称名师
师范以孔子为万世之表率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16 07:5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44楼dspcan于2009-05-15 23:05发表的 :
呵呵,我没有要您这样那样,我没有这个权力,您误会了。我是在说明我的看法以及我对您思维的解读过程。
我不是说清朝怎样怎样,汉朝怎样怎样,孙中山又怎样怎样,我是想把它上升到统治者的范畴来讨论问题。我的本意是中华民族的利益包括各种范畴,而从发展的角度看,某些利益范畴应该是要放到突出位置的,国土仅仅算一个部分而已。统治阶级是中华民族发展过程中比然出现的,然而无论那朝哪代,统治阶级只能代表部分利益。但统治阶级这种形式本身带有某种惰性,它的自我强化统治有时会危害到中华民族的核心利益范畴,比如思想的禁锢,坑儒等等。从这个角度上讲,这对民族利益是有害的。我的本意是想提醒您,您的例子只能说明部分代表,而不是全部代表。我没表达清楚,引起了歧义,也是责任在我。这个问题我不会再发表任何意见,如果让您产生了误解,我表示抱歉。


我觉得是这样,统治阶级自我强化是能动性的显示,至于强化的好坏这不是当时时代能评比的,这要一般到相当长时间之后相关利益方都不在了,那时候的后人可以评论汲取教训

而我是这样看这种强化的:

清末因为清朝统治者的不恰当政策和世界局势的变化,导致了中国当时社会处于一种放任的无秩序的没有核心理想和信仰的极其混乱的危机时刻,我们民族的各种精英做了种种努力,试验了各种政治形式,最后我们全体中国人在惨烈的抗战之后又进行了三年的解放战争,最后我们成立了新中国

那么对于清末至抗战这段历史,我们总结的教训就是加强思想教育,建立崭新的思想政治制度和教育机制,强化思想教育是对清末乱局的一种历史经验教训的总结和反应,那么我们今天再看这些措施,当时以至现在还是有历史和现实意义的

我们很多人觉得没有必要实质是不了解历史,不了解我们国防态势的改善是我们那些信奉共产主义思想的杰出的国防工业专家为我们构筑了中国的战略核盾牌,我们今天的安全态势是那些以中国共产党为代表的中国杰出科学家和战士共同为我们赢来的

历史的经验教训,历历在目,可是很多人已经开始不耐烦以至要丢弃我们当年组织和运作的最有效的手段--思想教育了,所以我想回顾一下清末历史和我们曾经的惨痛是有必要的

维护中华民族的利益,需要我们硬实力+软实力,软实力的核心是组织动员民众在中国的核心-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面进行我们的建设和国际联系!

清末时候那时候的那些赵尔丰杨增新在全力狙击国外势力和保持中国版图时候,他们内心那种对国家的担忧和苦楚,对时局的无奈和顽强奋战也是我们这些后人应该理解的,不能说清朝丢了那么多地方把责任推给慈禧就完了,历史不是这样简单的处理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16 14:13:02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47楼henry2000888于2009-05-16 07:50发表的 :



我觉得是这样,统治阶级自我强化是能动性的显示,至于强化的好坏这不是当时时代能评比的,这要一般到相当长时间之后相关利益方都不在了,那时候的后人可以评论汲取教训

.......

探讨这种主观性很强的历史话题没什么意义,因为我们根本不了解历史的真相。你说这是真实的历史,你的依据是什么?是这样的一些“教科书”吗?真实的历史我们谁也不知道,因为历史总是由统治者写出来的。你说那些科技专家信奉共产主义,这只是你个人的臆断而已,我们怎么知道他的信仰等内心的东东呢?我说我是敌特,你信吗?依据又是xxx某年某月某日说的吗?这样的问题在您的帖子里很多,我无法赞同。在您的帖子里,“软实力的核心是xxx国际联系”,对于这样一个论断,您最起码应该阐述一下您的依据和论证过程,否则就是让人莫名其妙。另外,在您的帖子里这些类似于口号类的东西很多,“我们总结的教训就是加强思想教育”这是谁说的?您自己的总结吗?但我看不到充分的事实支持这一论断。说清自己的观点,要讲事实,摆道理,而不能光讲所谓的“事实”,或喊口号!这样给大家理解和学习带来很大的困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16 16:34:56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48楼dspcan于2009-05-16 14:13发表的 :


探讨这种主观性很强的历史话题没什么意义,因为我们根本不了解历史的真相。你说这是真实的历史,你的依据是什么?是这样的一些“教科书”吗?真实的历史我们谁也不知道,因为历史总是由统治者写出来的。你说那些科技专家信奉共产主义,这只是你个人的臆断而已,我们怎么知道他的信仰等内心的东东呢?我说我是敌特,你信吗?依据又是xxx某年某月某日说的吗?这样的问题在您的帖子里很多,我无法赞同。在您的帖子里,“软实力的核心是xxx国际联系”,对于这样一个论断,您最起码应该阐述一下您的依据和论证过程,否则就是让人莫名其妙。另外,在您的帖子里这些类似于口号类的东西很多,“我们总结的教训就是加强思想教育”这是谁说的?您自己的总结吗?但我看不到充分的事实支持这一论断。说清自己的观点,要讲事实,摆道理,而不能光讲所谓的“事实”,或喊口号!这样给大家理解和学习带来很大的困难。


我觉得您是很严格的啊

历史事实您怎么说什么也不知道,呵呵

真实的历史依据,好吧赵尔丰做过的川藏边界的事情为我们当时民国政府和英帝国交涉西藏事务提供了划界的依据,提供了我们实施有效治理的依据,提供了刻在西藏边界上面大山上的石刻文字,这些英国帝国主义者不得不承认的东西,怎么到您的嘴里都是臆造的

科技专家信奉共产主义理想没什么错误吧,我们国防工业当时强调的是又红又专啊,我们不知道他的内心,可是我们知道他们的奉献,他们为了我们的社会主义国家建设在奉献啊,呵呵

我的口号很多,您的对历史事实对我们已经有的历史结论有根深蒂固的充满了怀疑,可是您信奉的东西能不能拿出来给大家看看啊,您反复强调的事实真相是什么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16 16:48:22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49楼henry2000888于2009-05-16 16:34发表的 :



我觉得您是很严格的啊

.......

嗯,事实真相?我已经跟你说了啊,我们站得高度不够,都不清楚真相到底是什么啊?你让我说清真相,是抬举我了。可我不会指着一部书说,看去吧,这就是事实真相!

对于同一个历史事件,有不同解释的书我就看过好几本,所以我不敢说谁说得是真相。这有什么问题吗?

如果我指着一部书说,它说得才是真相,那我会很有兴趣的听您解释为什么。

没有研究思考,没有论证就下结论,不是我的风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16 17:03:22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的师范教育之所以形成这样的困窘的局面,其原因如果从文化的角度看,就是我们的传统士文化教育——培养做官的一直到今天的接班人文化教育——也是培养做官的官本位文化教育,一直没有中断过。师范教育不是培养一心做教师的,而是做各个时期的士、大夫的。为何要做士大夫呢?这里面的原因,就众所周知了。因此,在教师本身的圈圈里,如果谁有本事,那就看看你,在这个圈子里有没有混个一官半职以及多大的一官半职。
(官文化在西方古希腊民主政治时代开始,并不存在。西方的官只是人民自我做主的结果;而我们的官文化,则历史悠久。我们的官则是为民做主的结果。西方的官在中世纪受到教会精神组织的制约,到了近现代宗教改革后又受到议会——体现一个社会相当数量人的立法权力制约。而中国的官从古至今,则缺乏这样的制约。官意味着特权和特利,在国人的内心中获得了深层认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16 17:05:27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50楼dspcan于2009-05-16 16:48发表的 :


嗯,事实真相?我已经跟你说了啊,我们站得高度不够,都不清楚真相到底是什么啊?你让我说清真相,是抬举我了。可我不会指着一部书说,看去吧,这就是事实真相!

对于同一个历史事件,有不同解释的书我就看过好几本,所以我不敢说谁说得是真相。这有什么问题吗?
.......


我记得非常清楚啊,您在以前的帖子里面说了:您是一个实用主义者,那就拿实用来说事吧

赵尔丰保住了川藏,杨增新保住了新疆,这对今天的我们是实用的,我们就该认为这是事实吧,嘿嘿

真相是什么,解释是什么,效果是什么

这里面有什么问题吗?

我不管赵尔丰杨增新怎么盘算自己小九九,人家在维护祖国版图上面做得是实事,我说的没有错误吧,嘿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16 17:39:41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51楼yyg680于2009-05-16 17:03发表的 :
中国的师范教育之所以形成这样的困窘的局面,其原因如果从文化的角度看,就是我们的传统士文化教育——培养做官的一直到今天的接班人文化教育——也是培养做官的官本位文化教育,一直没有中断过。师范教育不是培养一心做教师的,而是做各个时期的士、大夫的。为何要做士大夫呢?这里面的原因,就众所周知了。因此,在教师本身的圈圈里,如果谁有本事,那就看看你,在这个圈子里有没有混个一官半职以及多大的一官半职。
(官文化在西方古希腊民主政治时代开始,并不存在。西方的官只是人民自我做主的结果;而我们的官文化,则历史悠久。我们的官则是为民做主的结果。西方的官在中世纪受到教会精神组织的制约,到了近现代宗教改革后又受到议会——体现一个社会相当数量人的立法权力制约。而中国的官从古至今,则缺乏这样的制约。官意味着特权和特利,在国人的内心中获得了深层认同。)


嗯,确实是这样。不过好像现在“官”的概念发生了一点点变化。现在追求“事业”的人,好像都看明白了,当官不当官无所谓,只要手里有一点权就行,且力图放到最大,无论是事权、人权、财权等等。所以“阎王好见,小鬼难缠”的说法更加盛行。

而在教师圈子中也是如此,一个牛x的教师、教授,只要他的手中有筹码,他就基本上可以在自己的圈子里“横行”,即使他真的横着走了,别人见了也得说,“您走得真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16 17:53:12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51楼yyg680于2009-05-16 17:03发表的 :
中国的师范教育之所以形成这样的困窘的局面,其原因如果从文化的角度看,就是我们的传统士文化教育——培养做官的一直到今天的接班人文化教育——也是培养做官的官本位文化教育,一直没有中断过。师范教育不是培养一心做教师的,而是做各个时期的士、大夫的。为何要做士大夫呢?这里面的原因,就众所周知了。因此,在教师本身的圈圈里,如果谁有本事,那就看看你,在这个圈子里有没有混个一官半职以及多大的一官半职。
(官文化在西方古希腊民主政治时代开始,并不存在。西方的官只是人民自我做主的结果;而我们的官文化,则历史悠久。我们的官则是为民做主的结果。西方的官在中世纪受到教会精神组织的制约,到了近现代宗教改革后又受到议会——体现一个社会相当数量人的立法权力制约。而中国的官从古至今,则缺乏这样的制约。官意味着特权和特利,在国人的内心中获得了深层认同。)


做好了老师再当官也没什么不好,人才自由流动啊

教师都能教导不懂事的小孩子,那些成年人就更不用说了,行业不同但是基本原理是相通的

师范培养官员也是很好的事情,毛主席当年也是师范毕业,呵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16 21:06:29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54楼henry2000888于2009-05-16 17:53发表的 :



做好了老师再当官也没什么不好,人才自由流动啊

.......
这样的文化体制下,要做到真正人尽其才,让每个人发挥自我潜能和自我创造性造福他人和社会,可能很难。人才的自由流动,在今天这个词汇,很时髦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悟性和专长,一个社会之所以能够充满活力,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这个社会能为绝大多数人,找到发展自我的社会位置。这样,对于社会来说,体现为这个社会阶层的合理流动,底层的人能够上得去;上层的人又由于自我的堕落和僵化,又会下得来。每个人通过努力找到适合自我的应有的社会位置。也就是各尽所能,各居其位。一个社会它确实像一个有生命力的有机体,各个子系统、网络互相联系着,处于不同网络的连接点和位置,各自发挥着不同的但互相依存的职能和功用。而社会中人之所以能够结成社会,主要原因恐怕就在于每个人不同的个性和潜能,擅长在社会不同的位置上发挥作用。
  关于这一点西方的柏拉图的政治哲学思想中,其实早就蕴含了这一意义。比如一个国家的政治领导者需要具有何种素质的人才担当,国家的保卫者、国家的生产者等等各自都需要什么样的素质要求。由于每个人的先天天赋潜能却有差异,教育的重要使命就发现、培养和发展人各自的潜能,使之适合自我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如果说一个社会有相当多数的人先天地不适合他应该所处的社会位置,这个社会就会出现问题。当时柏拉图时代的社会政治问题的核心,柏拉图认为就是一些当政者并不具备政治领导人应该具备的素质要求。

   如果说,一个社会的教育试图将所有人朝着一个方向,朝着社会中某个特定子系统的特定位置(比如做官)教育它的社会成员。这种教育就一定会出问题。中国的儒家教育思想中官本位问题病根,可能就基于此。有人说这可能跟孔子有关。但关于这一点,问题可能复杂得多。原始儒家的开创者们关于教育的本意可能并非如此,比如孔子也主张因材施教。他本人的最终理想也不是做官,但他可能(类似柏拉图)认为由于当时社会缺乏应有的治国人才,才批评他的一些弟子们搞家务和农活。

  学者做官,并非不可。教育培养做官也是教育的一个社会职责之一,但绝不是其主要的、本位的使命。官者并非先天的圣贤,这才需要教育和监督。适宜做官的人,按柏拉图和孔子的说法,可能是那些先天具有做官的潜能、天赋和兴趣的人(柏拉图从来没说过这是上一代人血亲遗传的),但如果没有后天的教育和监督以及个人的修身养徳,也不会做好官。但一些先天不具备做官潜能、个性的人,即使后天如何教育,恐怕也难有成就。如果这个社会最高的官者还想让自己的官位通过生理血亲遗传的方式一代代方式世袭下去,专制、残暴、愚蠢就会接继而来。爱因斯坦说过;“在我看来,强迫的专制制度很快回腐化堕落。因为暴力所招引来的总是一些品德低劣的人,而且我相信,天才的暴君总是由无赖来继承,这是一条千古不易的规律。”人类前现代社会就是这样一代代走过来的。在这样的专制社会中,人才流动,谈何容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16 21:20:08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55楼yyg680于2009-05-16 21:06发表的 :

这样的文化体制下,要做到真正人尽其才,让每个人发挥自我潜能和自我创造性造福他人和社会,可能很难。人才的自由流动,在今天这个词汇,很时髦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悟性和专长,一个社会之所以能够充满活力,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这个社会能为绝大多数人,找到发展自我的社会位置。这样,对于社会来说,体现为这个社会阶层的合理流动,底层的人能够上得去;上层的人又由于自我的堕落和僵化,又会下的来。一个社会它确实像一个有生命力的有机体,各个子系统、网络互相联系着,处于不同网络的连接点和位置,各自发挥着不同的但互相依存的职能和功用。而社会中人之所以能够结成社会,主要原因恐怕就在于每个人不同的个性和潜能,擅长在社会不同的位置上发挥作用。
  关于这一点西方的柏拉图的政治哲学思想中,其实早就蕴含了这一意义。比如一个国家的政治领导者需要具有何种素质的人才担当,国家的保卫者、国家的生产者等等各自都需要什么样的素质要求。由于每个人的先天天赋潜能却有差异,教育的重要使命就发现、培养和发展人各自的潜能,使之适合自我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如果说一个社会有相当多数的人先天地不适合他应该所处的社会位置,这个社会就会出现问题。当时柏拉图时代的社会政治问题的核心,柏拉图认为就是一些当政者并不具备政治领导人应该具备的素质要求。

   如果说,一个社会的教育试图将所有人朝着一个方向,朝着社会中某个特定子系统的特定位置(比如做官)教育它的社会成员。这种教育就一定会出问题。中国的儒家教育思想中官本位问题病根,可能就基于此。有人说这可能跟孔子有关。但关于这一点,问题可能复杂得多。原始儒家的开创者们关于教育的本意可能并非如此,比如孔子也主张因材施教。他本人的最终理想也不是做官,但他可能(类似柏拉图)认为由于当时社会缺乏应有的治国人才,才批评他的一些弟子们搞家务和农活。
.......

嗯,丝丝入扣,好厉害!佩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17 12:03:40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55楼yyg680于2009-05-16 21:06发表的 :

这样的文化体制下,要做到真正人尽其才,让每个人发挥自我潜能和自我创造性造福他人和社会,可能很难。人才的自由流动,在今天这个词汇,很时髦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悟性和专长,一个社会之所以能够充满活力,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这个社会能为绝大多数人,找到发展自我的社会位置。这样,对于社会来说,体现为这个社会阶层的合理流动,底层的人能够上得去;上层的人又由于自我的堕落和僵化,又会下得来。每个人通过努力找到适合自我的应有的社会位置。也就是各尽所能,各居其位。一个社会它确实像一个有生命力的有机体,各个子系统、网络互相联系着,处于不同网络的连接点和位置,各自发挥着不同的但互相依存的职能和功用。而社会中人之所以能够结成社会,主要原因恐怕就在于每个人不同的个性和潜能,擅长在社会不同的位置上发挥作用。
  关于这一点西方的柏拉图的政治哲学思想中,其实早就蕴含了这一意义。比如一个国家的政治领导者需要具有何种素质的人才担当,国家的保卫者、国家的生产者等等各自都需要什么样的素质要求。由于每个人的先天天赋潜能却有差异,教育的重要使命就发现、培养和发展人各自的潜能,使之适合自我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如果说一个社会有相当多数的人先天地不适合他应该所处的社会位置,这个社会就会出现问题。当时柏拉图时代的社会政治问题的核心,柏拉图认为就是一些当政者并不具备政治领导人应该具备的素质要求。

   如果说,一个社会的教育试图将所有人朝着一个方向,朝着社会中某个特定子系统的特定位置(比如做官)教育它的社会成员。这种教育就一定会出问题。中国的儒家教育思想中官本位问题病根,可能就基于此。有人说这可能跟孔子有关。但关于这一点,问题可能复杂得多。原始儒家的开创者们关于教育的本意可能并非如此,比如孔子也主张因材施教。他本人的最终理想也不是做官,但他可能(类似柏拉图)认为由于当时社会缺乏应有的治国人才,才批评他的一些弟子们搞家务和农活。
.......

您的问题只看到了都往官路上奔跑的衮衮诸公,可是您想过没有

这些往官路上走的有几个真正当上了自己要的真正有实权的官位,很多都是挂着个名头实质是闲职,这些竞争激烈的朋友们不断抬高了进入的门槛,这样越来越多的人会知道这里面代价会越来越大,他们自己闲着的,吃偏门饭的,找路子的,这些所谓的官员生活质量和他们当初设想的相差如何?别人不知道,他们自己当然要修饰自己门面,可是这些为了面子的闲职官员早晚也会知道自己仕途的极限,外人不知道的当然一如既往的往里挤着,不断的增大这些闲职官员队伍,到了当地财政的极限了,那就是大调整的开始了,这些被调整下来的那时候真是高不成低不就,而且这是多数!

所以市场或者社会运行的规则会早晚给这些向着官场的朋友以代价的!

我还是觉得,往官场或者商场走没什么不好,人各有志,愿赌服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17 12:33:31 | 显示全部楼层
官本文化理念宰制下的市场,不太可能敬畏和遵守真正市场游戏规则的。只有遭遇深刻的危机时候,这个社会才会被迫调整和进入下一个文化轮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17 13:19:29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58楼yyg680于2009-05-17 12:33发表的 :
官本文化理念宰制下的市场,不太可能敬畏和遵守真正市场游戏规则的。只有遭遇深刻的危机时候,这个社会才会被迫调整和进入下一个文化轮回。


市场规则是强者定出来的,所以很多人要去做官,做官多了,这之间也是有比较竞争的,所以还是有比较淘汰机制的,这样循环下来,很多人就要调整的,这个不是我们个人能改变的,这个趋势我们很多人只能顺应趋势来变化,而不能硬抗,所以我觉得平常心,自己做好了对得起学校学生就好了,欢迎讨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5-29 07:37 , Processed in 0.504131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