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733|回复: 19

[【隐师林】] [书园学士教研专用帖]人教版八上语文教材的删改与谬误举隅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4-29 15:19: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人教版八上语文教材的删改与谬误举隅

署名:课题组
2008年,由晓涛老师牵头申报的“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的删改与谬误”系列课题被列为深圳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编号A201)后,我们备受鼓舞,努力争取在2010年之前完成初中六册语文教材的分析。
我们身处中学,原始文本的收集、相关科研资料的查阅都异常困难。课题组成员克服重重困难,颇有收获。七年级两册语文教材的分析已由晓涛老师独立完稿,在《语文教学与研究》首发后,多家刊物予以转载,影响甚大。
八年级的两册语文教材由秀娟老师协助完成:秀娟老师不辞辛苦,牺牲了大量课余时间组织课题研究,并作了很多细致的文本分析,最后由晓涛老师补充、统稿。课题组成员“批阅一载,增删数次”,才有了这篇文章。
本文立足于人教版八上语文教材,详尽剖析其“删改”与“谬误”,希望于新课程改革有所裨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4-29 15:23:3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是《新闻两则》──《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中原我军解放南阳》,作者毛泽东。编者加的按语是:“两则新闻把我们带回革命战争年代。在解放战争的决策阶段中,我军以排山倒海之势夺取了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两则新闻高屋建瓴,气势磅礴,语言准确简洁,感情色彩鲜明,是新闻作品中的瑰宝,今天读来依然令人回肠荡气。”
  细读《新闻两则》的时候,我们也不得不佩服毛公在半个多世纪以前就能写出如此简洁、流畅的白话文。
  按语说这两则新闻“气势磅礴”、“感情色彩鲜明”,不由让人想到了一段有关钱穆先在解放前夕对中共文告解读的文字:
  时共党广播称荣德生为民族资本家,嘱勿离去。荣氏集团中人,亦劝余留校,可随队同迁。又族叔孙卿乃子泉孪生弟,亦屡劝余勿离去。言下若于共军渡江有深望。余告孙卿,吾叔日常好谈论古文辞,不知共军先后文告,亦有丝毫开国气象否。孙卿无以应。然其力劝余如故。余既受多方挽留,临去只行春假旅行.学校寝宽中床铺书籍安放如故。
钱穆•八十忆双亲•师友杂忆•岳麓书社•1986•P237
  孙卿即钱基厚(钱基厚字孙卿)与钱基博(字子泉)是孪生兄弟。1949年解放军以锐不可当之势越过天堑长江,开始向江南挺进,知识分子面临去与留的两难抉择。以研治古典文学著名的钱基博先生的孪生弟弟钱基厚,劝钱穆留下来。钱穆问:“吾叔日常好谈论古文辞,不知共军先后文告,亦有丝毫开国气象否。”钱基厚无以应对。
  钱穆先生从中共的文告中读出了磅礴的气势和鲜明的感情色彩,认定作为史学家的自己不能见容,所以转赴广州,辗转至香港。钱基博先生大约受乃弟影响,不为所动。更多的文人墨客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参加新中国的开国大典。
  由于对中共文告的解读不同,导致了他们其后的命运也大相径庭。钱穆先生1949年在香港创立亚洲书院(1950年秋改建新亚书院),以其文化理想与艰苦奋斗的精神培养出一批又一批高质量人才,受到了国际社会的尊崇。其后先生到各国讲学,桃李满世界,著作等身,终成一代国学大师。
1957年,71岁的钱基博先生向中共湖北省委写信陈情。随即,反右派斗争开始,先生惨遭批判,郁郁而终。而其心血所凝的著作手稿,一生所珍藏的经典古籍,也在1959年的学界“拔白旗”运动中被付之一炬。再看看老舍、吴晗、傅雷、邓拓、马寅初……,能够苟活下来的,有几个没迫害过恩师恩?有几个没出卖亲人朋友?又有几个能不落井下石,坚持独立人格?
研究至此,我们开始讨论研究的价值,晓涛老师说:“当我给学生讲这些的时候,我的学生们定然是满脸茫然,他们会说:‘有过这样的事吗?’‘你讲的我听不懂!’‘请讲课本上的东西!’……
其实,我们心里都很清楚:启蒙不管有多艰难,我们也一定要坚持走下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4-29 15:24:01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课《芦花荡》较为标准的出处注释应为:孙犁著. 孙犁文集 第一卷. 百花文艺出版社.1981.
课本的出处注释一向不标明卷次,给学生的感觉就是某某的文章出自《某某文集》,如此简单的逻辑已成了编者们的定势。课文删除了原文的小标题“——白洋淀纪事之二”,只是在出处注释里加了条不伦不类的说明。
校对完这篇课文,掩卷,沉思不得,苦笑不已。我们的心情像高速公路蔓延堵塞一百公里有余,脑海里残存的还是那八个字“无耻之至,无聊透顶!”
原文:苇塘里才有水鸟飞动和唱歌的声音,白天它们是紧紧藏到窠里躲避炮火去了。
课文:苇塘里才有水鸟飞动和唱歌的声音,白天它们是紧紧藏到窝里躲避炮火去了。
“窠”改成了“窝”。我想起了七年级下《春》一文中的删改。
原文: 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
课文: 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
“窠”被编者们巧笔一挥,便删去了,连让它与孩子们打个照面的机会都没有。我无论如何也想不明白为何编者们对“窠”存在如此偏见,竟到了“闻”之不爽,见之“动手”的地步?《芦花荡》虽写于1945年的延安,但孙犁的叙述和描写语言却不是当时延安有些作家所追求的口语,而是较为精炼的个性化的书面语,是“五四”后所形成的白话文语言。显然,“窠”字更贴切了这一实际。
原文:大江大海过了多少,为什么这一次任务,偏偏没有完成?自己没儿没女,这两个孩子多么叫人喜爱?自己平日夸下口,这一次带着挂花的人进去,怎么张嘴说话?
课文:大江大海过了多少,为什么这一次任务,偏偏没有完成?自己没儿没女,这两个孩子多么叫人喜爱!自己平日夸下口,这一次带着挂花的人进去,怎么张嘴说话?
不过是一处极小的改动,第二个“?”号被拉直成了“!”号,但却使这句话失去了嚼头。君不知,这属于标点符号的变异运用吗?君不知,标点符号除了一般的用法之外,通过变异,还具有独特的修辞效果,在文章中,对表达人物的某种情感,描绘人物的某种心态,反映社会的某种现象,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吗?正如对标点符号修辞作用做过大量研究的叶菲莫夫说的:“整个标点符号体系,在文学(不论是诗歌还是散文)里获得最全面和最生动的采用。……用它们可以刻画主人公话语的特点,表达他们的激动心情、感受以及话语之间的色彩。”[(苏)叶菲莫夫(А.И.Ефимов)著 高时江译. 论文艺作品的语言. 时代出版社, 1958.P222] 这三句连续的反问,表达了《芦花荡》中那“过于自信和自尊”的老头子深深的自责和愧疚,是表现强烈情感的反问。
君不知?恐怕真的不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4-29 15:24:15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篇课文《蜡烛》出处极不负责,课文原注为:“选自《阅读和欣赏》(北京出版社1985年版)”《阅读和与欣赏》是北京出版社出的一个系列图书,1985年就出了十多种,诸如《阅读和欣赏 外国文学部分 五》、《阅读和欣赏 现代文学部分 四》、《阅读和欣赏 古典文学九》……我们仔细查阅了北京出版社八十年代出版的全套《阅读和欣赏 外国文学部分》(一——七)居然没有发现茅盾翻译的这篇《蜡烛》,所谓的专家学者做学问能严谨到这种程度,我们真的不想再多说些什么。
我们能收集到的《蜡烛》一文最初的出处为:宋云彬 朱文叔 蒋仲仁等编. 初级中学语文课本 (第三册).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50.
数字游戏还在继续:
原文:一九四四年九月十九日……
课文:1944年9月19日……
照例的是无聊的替换:
原文:十九日是她搬进地窖去的第四天。
课文:19日是她住进地窖去的第四天。
相信只有鬼才知道“搬”和“住”的特殊意义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4-29 15:25:02 | 显示全部楼层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
原文:你征求我对远征中国的意见。你认为这次远征是体面的,出色的,多谢你对我的想法予以重视;在你看来,打着xxx女王和拿破仑皇帝双重旗号对中国的远征,是一次由法国和英国分享的光荣,而你很想知道我对这次英法的胜利又想给予多少赞赏。
既然你想了解我的意见,以下就是:
课文:您征求我对远征中国的意见。您认为这次远征是体面的,出色的。多谢您对我的想法予以重视。在您看来,打着xxx女王和拿破仑皇帝双重旗号对中国的远征,是由法国和英国共同分享的光荣,而您想知道,我对英法的这个胜利会给予多少赞赏。
既然您想了解我的意见,那就请往下读吧:
开篇一段,原文五个“你”,改为五个“您”。众所周知,“你”是对听话人的一般称呼,而“您”则是对听话人的敬称,包含敬意。此刻,我这个历史盲也不免冲动地想给我们的编辑们补补历史课,以便说明此处的修改是否妥当。
一场恣肆的掠夺,一群强盗的疯狂。1986年,强盗巴特勒率领法国远征军带着狼的嘴脸回国了!然而,这不足以让他满足,他口水垂涎三尺,想让雨果为他所谓的“胜利”喝彩 ,想让雨果的显赫名声为他添以荣耀的砖瓦。然而,雨果愤怒了,《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这把尖锐的匕首,投向了那无知匹夫。文中,雨果高扬愤怒的火焰,极尽讽刺的能事,谴责英法联军强盗行为——圆明园,稀世瑰宝,尽化尘土,万劫不复啊!敬爱的编者们,你们还认为用“您”合适吗?如果依然无法改变您们的想法,我只能谴责我的无能了。
原文:圆明园在幻想艺术中的地位,和帕台农神庙在理想艺术中的地位相同。一个几乎是超人民族的想象力所能产生的成就尽在于此。这不是一件稀有的、独一无二的作品,如同帕台农神庙那样;如果幻想能有典范的话,这是幻想的某种规范巨大的典范。
课文:圆明园在幻想艺术中的地位就如同巴特农神庙在理想艺术中的地位。一个几乎是超人的民族的想象力所能产生的成就尽在于此。和巴特农神庙不一样,这不是一件稀有的、独一无二的作品;这是幻想的某种规模巨大的典范,如果幻想能有一个典范的话。
面对课文中这么一段话,我那细心的学生提出了一个问题:文中说圆明园在幻想艺术中的地位和巴特农神庙的地位一样,但后文的意思则是说圆明园“是幻想的某种规模巨大的典范”,而巴特农神庙则不是。这不是明显地位不一样吗?不是前后矛盾吗?这个问题,最终也不了了之,因为我像我的学生一样,对这么几句话充满了疑惑。与此同时,我甚至怀疑起了伟大的浪漫主义作家雨果先生是否在执笔之间打了个瞌睡一不留神让哪出了错。
直到今天, 看到雨果先生的原文,我恍然大悟:估计是我们的编辑们摔了一跤,把脑袋给摔坏了,竟在修改原文的时候,把雨果先生的意思曲解得支离破碎。实际上,雨果先生认为,圆明园和巴特农神庙都是世间玄邈丰美灵思巧构的集大成者,在理想艺术中的地位是相同的,它们虽不是一件稀有的,独一无二的作品,但却都是“幻想的某种规范巨大的典范”。这是雨果先生对圆明园和帕特农神庙更深一层次的赞誉。若把课文中“和巴特农神庙不一样”一句中的“不”字删掉了,便符合了雨果先生的意思,但语句依然稍显别扭而拗口。还是那么一句老话:一个蹩脚的编辑去篡改一位大家的文章,大抵就是这样的效果。还有一例佐证:
原文:在历史面前,这两个强盗,一个将会叫法国,另一个将会叫英国。
课文:将受历史制裁的这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兰西,另一个叫英吉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4-29 15:25:41 | 显示全部楼层
当我把《亲爱的爸爸妈妈》(原题为《亲爱的爸爸妈妈——三百个孩子最后的呼唤》)一文校对完,我出离愤怒了!可耻的编者,竟然将南京大屠杀的史实删除了:
原文:我不由想起南京大屠杀。“南京大屠杀纪念馆”也在当年日军集体屠杀中国人的地点。馆外一大片石子。每颗石子象征一位牺牲者。馆内陈列着日军屠杀的证据、文件、照片、报纸。一个生锈的铁皮水桶,日军用来在尸 体上浇汽油。年老的母亲没找到儿子尸体,却找到这个水桶。日军在一个月内强奸两万多妇女,有十几岁的女孩,也有老妇人——她们在照片上全是赤裸裸的。一个叫季秀英的年轻女子,练过气功;日军威胁强奸未成,刺了37刀,以为她死了。有人发现她鼻孔冒血泡,才把她救活。两个日本兵比赛杀人,谁先杀死100人谁就是赢家。两人分头杀、杀、杀,都杀了100人。但是没人知道谁先达到100人的目标。再杀150吧!日军在南京杀死24万人。
课文:我不由想起南京大屠杀。“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也建在当年日军集体屠杀中国人的地点。馆外一大片石子,每颗石子象征一位牺牲者。馆内陈列着日军屠杀的证据、文件、照片、报纸。
此刻,我终于明白,当我向学生展示日本鬼子凌虐、残杀中国人民的痛苦、血腥图片时,为何学生的表情是冷漠的,是木然的,是不屑的。没有同情、没有愤慨、没有奋起,甚至,面对中国老百姓遇到鬼子时惊慌失措、惶恐万分的扭曲表情,不少中国的新生代,笑了……原来,这一切让人痛心疾首、可恨可悲的事不得不说是我们可敬的编者们的功劳——多少年来,多少这样的史实在他们的大笔一挥之下,被抹杀?!多少年来,正由于他们对这些残酷事实的讳莫如深、避而不谈造就了多少心中道德底线被淹没的青少年?!国足参观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事件、赵薇“军旗裙事件”……这些依就还在上演的事实,难道不是我们中国教育的悲哀?
怪不得作者聂华苓说:“中国人所展现的只是一座冰冷的纪念馆,没有感情,没有未来的信息。”也正因为聂华苓说出了编者们内心的恐慌,做賊心虚的他们把这句话从文中删掉了。
原文:这是历史事实。但是,多少中国人记得呢?多少世界上的人知道呢?中国人所展现的只是一座冰冷的纪念馆,没有感情,没有未来的信息。人,是健忘的。不记仇。很对。但是,不能忘记。
“华苓!”莫马指着山路边两座墓碑,“你看这两个孩子!”纪念会已散。我们正顺着人潮淋着雨往回走。“男孩、女孩,一对小情人,就在这儿被纳粹杀死了。”
墓前两把血红的鲜花,在雨中闪闪发光。
课文:这是历史事实。但是,多少人记得呢?世界上多少人知道呢?人,是健忘的。不记仇,很对。但是,不能忘记。
其中,特定的范围“中国人”被改成了“人”,是的,很对——这是一个要忘记自己也是忘记历史的中国人的人的所做所为。同时,与那对“小情人”有关的描述也被删了。是的,也很对——对于这么“有伤风化”的史实,怎么可能写进中学教科书呢?那些满脑子里都是“男盗女娼”的专家、学者,怎么能体会到童话世界里的爱情呢?建议这些冷血动物们去观礼一下英国八岁男孩的临终婚礼吧:
英国8岁男孩里斯•弗莱明从2004年起不幸患上白血病,在与病魔斗争4年后,7月初他的生命终于走到尽头。令人意外的是,里斯在弥留之际的最后心愿竟然是——与他最要好的女同学艾琳娜•普斯格罗夫“结婚”。
……
在婚礼上,艾琳娜的母亲汉娜充当主持婚礼的“牧师”,在她的指引下,艾琳娜与躺在病床上的“新郎”里斯共同宣读结婚誓词,并互相交换婚戒。在婚礼的最后,这对“新人”甚至领到了一张“结婚证书”!婚礼结束后,里斯显得快乐极了,并对母亲罗莱妮说:“现在我可以安心地走了。”7月5日——就在“婚礼”第二天,小里斯含笑离开了人世。
                  ——《重庆晚报》 2008.07.2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4-29 16:01: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阿长与〈山海经〉》是鲁迅《朝花夕拾》集子里面的一篇,我们在山区的初中,尚能找到鲁迅著作的原始版本,不知编者们为何要注个“选自《鲁迅全集》”,典型的简单思维定势,给学生造成的不良影响就是某某大家的文章出自《某某全集》,甚为荒谬可笑!
比照初始版本:鲁迅著. 朝花夕拾. 北新书局, 1927,全文仅做了两处删改:
原文:书的模样,到现在还在眼前。可是从还在眼前的模样来说,却是一部刻印都十分粗拙的本子。
课文:书的模样,到现在还在眼前,可是从还在眼前的模样来说,却是一部刻印都十分粗拙的本子。
不过是标点符号的修改,殊不知道,鲁迅先生是比较喜欢用短句的。
原文:大概也有了30年了罢。
课文:大概也有了三十年了罢。
无聊的数字游戏,美其名曰“规范汉语用字”,那为什么不把“CCTV”改为“中央电视台”呢,太不规范了!
这是整册书中修改最少的篇目。不由想起了郭沫若说的一句话:“鲁迅的作品,一个字都不能动,我的作品可以删得一字都不剩。”幸亏鲁迅死得早,不然,先生怕也是要说这样的话,只不过是换个主角而已!
本来,随意的篡改就是对作者的不尊重,更使语言缺少了作者独特的味道。如果尊敬的编者们能够如此善待每一篇文章,我们便失却了发牢骚的市场。在此,我们姑且学着雨果先生对待巴特勒上尉那般,说一句“感谢您给了我抗议的机会。”
然而,鲁迅作为上世纪初的作家,他的语言必然或多或少地打上了那个时代的烙印,又难免让现代的学生感到晦涩难懂。那么,作为编者,在尊重作者的前提下,必然要求多些注释。例如:
课文:我还很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
众所周知,按照现代汉语的规范,副词不能修饰动词。这里,“很”怎么能修饰动词呢?课文中,没有给予注释,而这不是要混乱规范的语言系统吗?不是要扰乱学生的视听吗?其实,在这里,“很”有“清清楚楚”的意思,强调了“记得”的程度。编者们如此一注释,学生不是明明白白了吗?
类似的语句不想多举,尚待我们的编者们去发掘吧!抢别人饭碗的事我们不干,“耕了人家的田,荒了自己地”的事更是可悲。另外得强调一点,照搬而来的所谓的“现代汉语”规范,破坏了我们国语的味道,当“国语”成为“普通话”的时候,我们就知道,民族文化丢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4-29 16: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背影》从1925年创造发表至今经历了各种及至的——或是赞赏,或是批判,或是不屑。我们姑且分为三个时期。
从1925年《背影》发表到朱自清先生逝世的1951年为萌芽时期。1930年,《背影》被收录进《初中国文教本》第三册(张弓编著 蔡元培,江恒源校订. 初中国文教本 第3册. 大东书局. 1930),真正地培养了大批的读者群。人们一致认为:《背影》歌颂了父爱的伟大,真实、情致。1934年叶楚伧主编的《初级中学教科书•国文》第一册(叶楚伧主编 汪懋祖选校 孟宪承校订. 初级中学教科书国文 第1册. 正中书局.1934)对《背影》有如下的说明:
文体 本篇是“主美”的叙事文,虽然含有许多伦理上的亲子之爱的“善”的意味,然其给予读者是一种“趣味”,并不是一种“教训”,所以这是“美”的亲子之爱而不是“善”的。
章法 本篇行文,以总叙起,以总叙结,中间依照时间先后的顺序,次第说来,是顺行叙事。
风格 本篇是纯写实的。文中虽有怆然哀思之处,但论其作风,却不是沉郁,而是“清新”。
思想 文中所表现的思想有两种:一种是表现少年人的心情和老年人不同,一种是表现亲子间的自然的真爱,而尤以后者为本文的中心思想。
1948年8月12日,朱自清不幸逝世,时代被撞了一下腰。许多中小学生都哭了,由此可见“朱自清”这三个字已经和《背影》成为了不可分割的一体。各界纷纷拿起笔,追思这位杰出的文化战士。而这又更进一步为《背影》成为经典注入了强有力的力量。
然而,1951年7月,《人民教育》中黄庆生的《一篇很不好教的课文——〈背影〉》一文,引发了一场全国性大讨论,打破了对《背影》的“顶礼膜拜”。他提出了“究竟是教材有问题呢,还有我的教学能力太差或认识上有毛病?”的质疑。从此至1978年成为了《背影》研究的冰峰期。
他们认为:《背影》“宣扬父子间的私爱和充满了小资产阶级伤感主义的情绪”;《背影》,在历史上已经起了腐蚀青年的作用,在新的历史时期,是决不能再有它散布‘秋天的绸子’的地盘的——当作语文课文的范文”(引自,《人民教育》编者,《对〈背影〉的意见》.人民教育.1951年第三卷第六期)。一场大讨论,对于朱自清先生来说是一场文化浩劫。《背影》被全盘否定,被当作“毒草”彻底从语文教科书中铲除。无可否认这与当时的社会意识形态有着密切的联系,政治总让人伤感,不想多谈。
自《背影》被封存以来,1978年,甘竞存在《雨花》发表《重读〈背影〉》一文,使社会对《背影》的评价如繁花竞艳,越来越多。直至今天,成为《背影》研究的繁荣期。《背影》又再次入主中学语文教科书。
纵观现代教材,《背影》删改共22处,其中标点13处,字词9处。都不过无足轻重,删改后亦不能见之更胜一筹。不列举也罢。但我们明白了一个当代教材编写的潜规则:朱自清先生的名声远不如鲁迅先生的名声,编者们对朱自清先生的敬畏也远不及对鲁迅先生的敬畏。那么,朱先生无法享受鲁先生的优待,也便在情理之中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4-29 16:32:53 | 显示全部楼层
《台阶》选自1988年第6期的《上海文学》,作者李森祥,名不见经传,在编者们看来,他的文章自然可以随意删改。以下是被删除的一个大段:
“父亲光着很宽大的背脊,一个夏天就这样光着背脊。太阳把他的皮肤烧磨得如牛皮般厚实,油腻腻的,仿佛是涂了一层蜡。然而,却并不光滑,上面结满了芝麻般的痱子。痒起来时父亲就把光背靠在门框上擦,啵、啵、啵,父亲一下下擦得很有力很响。结果把那些痱子都擦破了,痱子便淌着黄水,也流着汗。黄水与汗流到他那块洗白了的围腰上,围腰很宽很长,手摸着,竟能触摸到一粒粒的汗斑。那汗斑仿佛是用油漆刷上去的,很硬实。父亲说是菜油汗,菜油吃多了的缘故。可我们家为了造屋,经常空锅子烧菜,哪有多少菜油好吃。
课题组老师把这一段念给学生听的时候,不少人发出了“啧啧啧”的声音,有人说“这让人感到变态”,又有人说“这有点恶心”……。课题组的老师在讨论原稿的时候,大都感慨万千:《台阶》的辛酸,是90后的学生们所无法感知的!有的老师潸然泪下:“我想起了我的父亲”……
我们开始难过,不明白编者们为何会把这一段精致入微的刻画荼毒在笔下?!仅仅是因为里面的描写显得有点“肮脏”吗?怪不得现在的学生越来越缺乏社会的体验了。其中一个原因,不能不说是被人为地剥夺了体验的权利。
原文:因为沙子多的缘故,父亲要了个板刷在脚上沙啦沙啦地刷。
课文:因为沙子多的缘故,父亲要了个板刷刷拉刷拉地刷。
作者说“他(父亲)的脚板宽大,裂着许多干沟,沟里嵌着沙子和泥土。”由此,用“沙啦沙啦”不是更形象生动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5-6 15:35:34 | 显示全部楼层
《老王》写于1984年3月,作者杨绛,原载于《随笔》1985年第1期,编者们摆脱不了他们的定式思维,出处注释按惯例为:“选自《杨绛散文》”。
在研读这篇课文的时候,我们不由而然的想到了鲁迅的《一件小事》,“矫情”二字涌上心头,再联想到某对夫妇在文革中惬意地苟活——清楚地知道什么话可以长说,什么话可以短说,什么话根本不能说;也知道什么事能光明正大做,什么事只能遮遮掩掩做,什么事绝对不能做;更知道什么人可以成为“密友”,什么人只能“君子之交淡如水”,什么人只能“避之唯恐不及”。真是彻底地心寒!
本文的删改并无多大建树。
原文:有人说,这老光棍大约年轻时候不老实……
课文:有人说,这老光棍大约年轻时不老实……
原文:后来我在坐着老王的车和他闲聊的时候……
课文:后来我坐着老王的车和他闲聊的时候……
分别删了一个“候”字和“坐”字。呵,对于编者们来说,反正闲着也是闲着……
对于这一课的教学,还有一个不得不说的小插曲:
课堂上,要求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他面如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象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此时,“噗嗤”一笑,却刺痛了我。我严肃地问:“你们笑什么?”“因为写得很好笑!”不少学生高声回答。这不得不让我沉思,一方面,对于老王的年老体衰、奄奄一息,学生缺乏了怜悯、同情之心固然应该斥责。但是,另一方面,作者以一种戏谑的调侃的笔调来描写那个善良仁义、老实厚道、知恩图报,却充满悲苦色彩的老王是否也欠合适?若有机会,实愿与杨绛女士探讨此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5-13 15:38:24 | 显示全部楼层
在讲授《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一文时,适逢央视故意屏蔽余秋雨的点评。
2008年3月25日晚的央视青歌赛进行到尾声时,一位选手的问题是:火烧圆明园发生在哪一次战争中,这次战争主要的参加国是谁?当时,选手没能回答出正确答案,即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烧毁了圆明园。为此,余秋雨点评的时候,引用了雨果非常有名的一句话,“可是这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这个园子,一个说要抢,一个说要烧,这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兰西,一个叫英吉利。”就在这个时候,余秋雨的画面突然被青歌赛的宣传片所代替,并且连续播放了三遍,这三遍播放结束切回演播现场的时候,恰巧余秋雨的点评结束。
事后,网络披露了屏蔽的内容:
可悲的是,由于当时的中国文化人还沉浸在咬文嚼字、亭台楼阁等琐碎的事物当中,加上当时传媒还不发达,使得他们无法抓住社会变革的主流。圆明园的一场大火,在某种程度上说,也点燃了中国知识分子改革自身的烈火。我们也不要忘记,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躲在英、法后面的是沙俄帝国,它虽然没有直接参与“火烧圆明园”,却趁火打劫,从中国拿走了大片土地,那些土地的面积超过了法国和德国的总和。
公园2009年2月15日,一艘中国货船只在日本海被俄罗斯边防军击沉,7名同胞罹难,我们选择了保持沉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14 17:28:46 | 显示全部楼层
也不知道合不合适,我总觉得现在的语文课本和语文教育的问题大而且多,楼主兄从删改的角度谈也许是好的,但总让我有种挠痒痒的感觉。韩愈也说,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问焉,或否焉。也许句读也有其价值,但大疑惑,比方过死的诠释模式,更是糟践这些著作的祸首。

随便找个例子,比方说背影吧,我们仔细分析一下送别这件事情上父亲与儿子的心情的不同,儿子想摆脱家庭的束缚,独立到新世界闯闯;父亲则更多要把对儿子的爱通过“关照”释放出来,这是前半部分的矛盾。当儿子接受了父亲的爱,他顿时要“融化”在这爱里。我曾说过,这爱多少带有母性的色彩。
至于50年代的批判,无非这是一种家庭的私密的关系,和革命的公开的情感不符合;现代人也许难以理解,这爱是传统的舐犊情深,也和现代的亲情不同。

至于杨绛先生的散文,楼主似乎过于苛责了。谁也没有可能想到自己的文章会被选当课文(领导人除外吧),而且作家要表达什么不表达什么,也没有人能强迫。鲁迅的软刀子杀人说法(木皮道人),楼主也该知道。我读这篇文章就很好,文革时候人际关系被毒化了,人情淡薄的紧,这种情形下,几个受难的老人之见的关心,显得很珍贵。我想,不要因为杨和钱两个人读书多,就要按照所谓的知识分子来要求他们,知识分子是圣人不要吃饭么?实际上,无论是老王还是老杨,都愿意在传统的情感中温暖一下自己和对方,这便是老王最后送鸡蛋的动力,也是杨要给钱并老王接纳钱的理由。至于杨绛关于老王身体的描写:““……他面如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象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的确让人无法“深情的阅读”,因为这本不是篇深情或者矫情的文章,它逼迫你去看,无法移情只能审视地看,就像要远远地看你不愿意看的死亡场面。文章的魅力也在于此。学生笑是有道理的,因为笑可以增加文本与内心的距离感,只是他们不知道如何处理这种距离感而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5-21 08:03:06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石拱桥》原载1962年3月4日《人民日报》第5版,入选中学语文课本后,茅老先生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好好补充、修改了一番;编者们居然还是不满意,“也有改动”。
据了解,自《中国石拱桥》入选中学语文教材以来,就有不少老师,甚至学生给茅以升先生写信提出各种疑难问题。其中的质疑不再一一阐述,但是通过茅以升先生的回信,我明白了质疑不断的原因。“关于‘中国石拱桥’,……由于几次再版,提法不同,以致引起解释上的不同理解。……几次版本不同,于是产生了疑问。……”(引自《江苏大学学报》1981年03期)课文亦注解:“……后经作者补充、修改,编者也有改动。”
确实,对照原文,从课文中我已经看不出原貌了。结构的变化是天翻地覆的,段落、字句的删减更是不在话下。结果,很多原文本来详尽的资料,在修改过程中,失了真,甚至成了不解之谜。突然想起一句批判性的话:天真可爱的学生,总是在教师的引导下,拿起屠刀,把自己的文章修改得面目全非,以达教师所期望之效果。
无疑,茅以升充当了一回学生,我们的编者们则是庸师的典范。
而其中最失败的修改,莫过于最后一段了。
原文:为什么我国石拱桥会有这样长远的光辉历史呢?首先,我国富有建筑用的各种石料,往往离桥不远就有石山,从就地取材说,用石造桥是非常自然的。其次,我国对石料制作的各种工艺,有极其丰富的经验,可把它切成整块大石碑,如同刀削一般,也可把石块雕刻成形,恍如泥塑,这是在宫殿、楼台、墙堡、陵墓等各种工程上,都可以看得清楚的。再其次,我国对石桥的建筑技术,有种种独到的创造,特别在起重吊装方面,比如福建漳州有江东桥,建成于八百年前,那里的石梁有的一块重达二百吨,至今还不知是怎样搞成功的。再其次,我国对石拱桥的设计施工有长期的优良传统,不但式样多、强度高,而且用料省,结构巧,暗合科学理论;尽管当时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但象这样积累来的经验,在世界上无疑是先进的,上述的赵州桥就是一例。又如福州万寿桥的大桥附近,有一小桥,也是石拱造成,其拱圈极薄,而且拱顶离路面也很近,但已行车几百年之久,并且近年还走载重大汽车和坦克车,竟然丝毫无损,这难道不是高度造诣的科学产物吗?
课文:为什么我国的石拱桥会有这样光辉的成就呢?首先,在于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他们制作石料的工艺极其精巧,能把石料切成整块大石碑,又能把石块雕刻成各种形象。在建筑技术上有很多创造,在起重吊装方面更有意想不到的办法。如福建漳州的江东桥,修建于800年前,那座桥有的石梁一块就有二百吨重,究竟怎样安装上去的,至今还不完全知道。其次,我国石拱桥的设计施工有优良传统,建成的桥,用料省,结构巧,强度高。再其次,我国富有建筑用的各种石料,便于就地取材,这也为修造石桥提供了有利条件。
课文中把“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作为我国石拱桥取得光辉成就的首要原因。然而,埃及的金字塔,巴比伦的空中花园,印度的泰姬陵……不都显示着那里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智慧吗?恐怕,只要稍微不大迷信权威的人都会提出这样的质疑:别国人民同样勤劳智慧,但他们国家的石拱桥为何却不同样地辉煌?无疑,把“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作为我国石拱桥取得光辉成就的首要原因是牵强附会、贻笑大方的。茅以升无愧是桥梁建筑方面的专家,哪怕原文存在着语句不尚通顺,连接不够紧密的缺点,但其所叙述本是贴切而实际的。但是,在庸师们的影响下,却离弃了严谨的学术态度,以致产生如此多的质疑,不禁想冒天下之大不韪问一句“孰更可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21 09:35:53 | 显示全部楼层
  十分佩服楼主的精神,也很赞同楼主的观点。赞同的就不说了。有一点小小的不同和楼主商榷。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
原文:你征求我对远征中国的意见。你认为这次远征是体面的,出色的,多谢你对我的想法予以重视;在你看来,打着xxx女王和拿破仑皇帝双重旗号对中国的远征,是一次由法国和英国分享的光荣,而你很想知道我对这次英法的胜利又想给予多少赞赏。
既然你想了解我的意见,以下就是:
课文:您征求我对远征中国的意见。您认为这次远征是体面的,出色的。多谢您对我的想法予以重视。在您看来,打着xxx女王和拿破仑皇帝双重旗号对中国的远征,是由法国和英国共同分享的光荣,而您想知道,我对英法的这个胜利会给予多少赞赏。
既然您想了解我的意见,那就请往下读吧:
开篇一段,原文五个“你”,改为五个“您”。众所周知,“你”是对听话人的一般称呼,而“您”则是对听话人的敬称,包含敬意。此刻,我这个历史盲也不免冲动地想给我们的编辑们补补历史课,以便说明此处的修改是否妥当。

  对于“你”和“您”的使用,中国和西方是有着差异的。中国的“您”是敬称,西方的“您”更多表示的距离和陌生感,有时候甚至表示截然不同、泾渭分明的立场。尤其是在讨论文章中,用“您”有时可以认为是“由于立场不同,我不屑于和您为伍”的意思。楼主所引原文,我想是翻译过的汉语原文,可能是由于译者已经按照中国习惯修改过了。这样虽然理解上通顺了。但在日益繁多的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时代,却使得学生失去了一个知识点,和一个引发学生疑问和思考的兴趣点。我以为,改用“您”,然后由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讨论,不仅增加了一个日后学生要经常接触的知识点。也能够加深学生对雨果在此信中所站的立场和所持的愤怒的态度的理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5-22 15:04:18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bulunuo”、 “观者 ”兄的鼓励,你们的批评与指导使我受益匪浅,对我们的课题也有极大的促进,我们向你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在日益浮躁的今天,能如此认真地探讨学术,并不吝赐教,实属难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5-31 20:54:59 | 显示全部楼层
《桥之美》原载《旅游天地》1984年第2期,编者们沿袭××的作品出自××文集的思维定势,给它加了一条注释:“选自《吴冠中人生小品》(花山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一方面,他们垄断了优越的工作、研究资源,另一方面,他们的表现相当的不专业,让我们这群山区的教师“汗颜”。
作者吴冠中不但是位散文家,更是位画家,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吴冠中是一位综合艺术家。吴冠中的散文创作和他的绘画经历息息相关,如果没有吴冠中的绘画艺术,也就不会有吴冠中的散文成就。其散文最重要的艺术特点就是:文笔流畅灵动,情感丰富真诚。面对这位“学生”的优秀作文,编者们的删改尤显拙劣:
原文:美术工作者大都喜欢桥,我每到一地总要寻桥。桥,它美!
课文:美术工作者大都喜欢桥,我每到一地总要寻桥。桥,多么美!
“它美”是如此强烈真挚的赞叹。“多么美”又是多么俗气得呛人心脾的感叹!假、大、空的话语系统大概就是这么训练出来的吧。
原文:煞它风景,如果将江南水乡或威尼斯的石桥拆尽,虽然绿水依旧绕人家,但它彻底摧毁了画家眼中的结构美,摧毁了形式美。
课文:如果煞它风景,将江南水乡或威尼斯的石桥拆尽,虽然绿水依旧绕人家,但它彻底摧毁了画家眼中的结构美,摧毁了形式美。
  如果是打着让我们的孩子们能够更顺利地读懂课文的旗帜而做此修改,虽则有一定的建树,但个人认识,却得不偿失。无可否认,改句确实更符合所谓的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但是殊不知,这却破坏了原文的语境::把“如果”的位置放在前面就没有放在后面那么中心突出,寓意明确。课文将风景来假设,原文将中心目的来假设 ,更显画家手笔,课文真真实实地“煞它风景”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5-31 21:08:34 | 显示全部楼层
《苏州园林》最初刊于《百科知识》1979年第4期,编者们删改了题目和一些章节。
原句: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览者远望的时候仿佛观赏宋元工笔云山或者倪云林的小品,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
课文: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
编者们也许是过于担心国民素质偏低无法理解“宋元工笔云山”,不认识“倪云林的小品”吧,把黑体字部分删去了。
工笔,也叫做“细笔”。是指用精谨细腻的笔法描绘景物的一种画法。工笔画一丝不苟,“尽其精微”“通过‘取神得形,以线立形,以形达意’获取神态与形体的完美统一。”在宋朝达到成熟水平。
此“小品”非赵本山所擅长之小品也。这里的“小品”是国画名词术语。小品画属于国画画家比较随性发挥的作品——兴趣所致,即兴发挥。虽其篇幅比较小,但是却雅致得能给人以美感,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而倪云林则是江南元代的名画家,其小品画独占一隅。
由此可见,删句可充分表现“假山的堆叠”的艺术性,删掉实属失误。真希望我们的编者们能够以博大的胸怀来容纳这些相对某些人来说是“偏门”的艺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6-1 20:41:06 | 显示全部楼层
故宫博物院》原刊于《地理知识》1979年第11期,早已被编者删改得面目全非。我们认为,能够入选中学语文教材的文本,必须具备一定的经典性,被删改得体无完肤的东西,是不适合入选教材的。
某位同事坦言:读到这类文章,我产生了一种极度厌恶的情绪。它给我的感觉,就那么一句话“像臭婆娘的裹脚布,又长又臭!”实属老师不愿教,学生不愿学的典范之作。难以想象,天下文章大千,就到了无以选择的境地?
原文:在首都北京的中心,有一座城中之城,这就是举世闻名的紫禁城。现在人们叫它故宫。它是我国现存的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有将近五百六十年的历史了。这座过去属于封建帝王的宫城,解放后已建成我国最大的博物院,成为国内外广游客参观、游览的胜地。
课文:在北京的中心,有一座城中之城,这就是紫禁城。现在人们叫它故宫,也叫故宫博物院。这是明清两代的皇宫,是我国现存的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有五百多年的历史了。
原文较好了交待了故宫和故宫博物院称谓的变迁:解放后已建成我国最大的博物院。课文修改成了别扭的一句话:现在人们叫它故宫,也叫故宫博物院。
两相对比之下,无疑是课文更简洁、明了。但是,这种建立在“剔肉削骨”基础上的删改,不要也罢。试问,没心没肺,如何称之为人?而没点实事内涵,又如何称之为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6-1 20:42:13 | 显示全部楼层
《说“屏”》的课文出处为:“《陈从周散文》(花城出版社1999)”,我们能找到的较早版本是: 陈从周著. 帝青集. 同济大学出版社, 1987.01。
这一系列散文中除了《说“屏”》,还有《说“帘”》、《说“影”》,细细品读发现,多引用古诗词是这三篇散文的共同特征。
《说“帘”》中有“碧楼帘影不透愁,还是去年今日意”“重帘不卷留香住”“垂帘无个事,抱膝看屏山”“百尺虾须上玉钩”……《说“影”》中有“花落鸟啼春寂寂;树如人立影亭亭”“花影压重帘”“云破月来花弄影”……课文不仅散发着浓浓的诗意,更增添了无尽的韵味。相比第四单元另几篇枯燥无味,缺乏情趣的文章,《说“屏”》实属精品之作。然而,作者却在《说“屏”》中做了如下删改。
原文:在古代皇家的宫廷中,屏就用的更普遍了。“屏山几曲篆烟微,闲庭柳絮飞”、“曲曲屏山,夜凉独自甚愁绪”、“画屏闲展湖山翠”,这些皆在屏上做文章,描绘出了建筑美。
课文:在古代皇家的宫廷中,屏就用的更普遍了。
作者精当地引用古代诗文介绍屏风的有关知识,开阔了学生视野不说,还提高了学生的文学素养,这是何乐而不为的事情?我不禁想:我们的编者究竟哪根筋出了问题?
原句:“屏”有室内室外之分。
课文:屏可以分隔室内室外。
明显地,这是两句意思截然不同的话。再仔细分析该段,作者先描述了“院子或天井中”的屏,再描述了“厅上”的屏,一出一里,一外一内,与该段起始句“‘屏’有室内室外之分。”是相吻合的。无疑,对于改句,是编者们随意篡改,并没有真正用心领会作者意图的证据所在。此种工作态度,此种学术精神,实在不敢恭维。
原句:诚如是,则我的小文,岂徒然哉!
改句:诚如是,则我写这篇小文章,也就不为徒劳了。
把文言语句改为现代语句,少了份简洁,多了份罗嗦;少了份韵味,多了份直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6-1 20:53:17 | 显示全部楼层
《大自然的语言》是根据《科学大众》1963年第1期竺可桢的《一门丰产的科学——物候学》一文改写,也许是对自己的水平不自信,改写者索性连名也没署。
改写的结果——不少重要的说明没有保留尚且不谈,更让人难过的是导致了前后意思的不连贯。“老师我看不懂!”是不少学生对该课的评价,而此种消极评价又是学生对该课文不甚感兴趣的根源。
原文:物主要是指生物(动物和植物),候就是我国古代人民所称的气和候。在二千多年以前,我国古代人民就把一年四季寒暑的变换分成所谓二十四节气,把在寒暑的影响下所出现的自然现象分为七十二候。
以上是对“物”和“候”下的定义,编者删除了。在我看来,给初中学生所陌生的知识的下定义是非常有必要的,不仅可以让学生更明白、晓畅地了解该事物,更可以加强学生对课文的整体把握。
为了说明课文删改后的前后不连贯,我不得不花费更多一点时间来把整整两大段逐字逐句地打出来。
原文:物候观测所使用的是“活的仪器”,是活生生的生物;它的构造比一般气象仪器复杂得多。因此,物候观测的数据是综合气候条件(气温、湿度等等)的反应,同时也反映了气候条件对生物的影响。把它用于农事活动,就比较简便,易为农民所接受。物候对农业的重要性就在于此。下面是一个例子:
去年(1962年)五一节前后在华北是比较冷的,但五一节当天早上的温度记录却比1961年、1960年同天早晨的温度记录高摄氏两、三度。北京的物候记录却反映出了这一事实。去年的山桃、杏花、苹果、榆树梅、西府海棠、丁香和五一节左右开花的洋槐的花期,总的说来,比1961年迟开10天左右,比1960年迟开五、六天左右。根据这些物候观测资料,可以判断北京地区农业季节来得较晚。去年,北京地区的农村人民公社在春初种植的花生等作物,仍然是按照往年的日期播种的,结果受到了低温的损害。假如能注意到去年物候延迟,选择适宜的播种日期,这种损失就可能得到避免。
课文:物候观测所使用的是“活的仪器”,是活生生的生物;它比气象仪器复杂得多,灵敏得多。物候观测的数据反应气温、湿度等气候条件的综合,也反映气候条件对于生物的影响。应用在农事活动里,比较简便,容易掌握。物候对农业的重要性就在于此。下面是一个例子:
北京的物候记录,1962年的山桃、杏花、苹果、榆树梅、西府海棠、丁香、刺槐的花期比1961年迟十天左右,比1960年迟开五、六天。根据这些物候观测资料,可以判断北京地区1962年农业季节来得较晚。而那年春初种的花生等作物仍然是按照往年日期播种的,结果受到了低温的损害。假如能注意到去年物候延迟,选择适宜的播种日期,这种损失就可能得到避免。
其中最大的删改,莫过于删除了黑体字部分三年来温度的比较。这无关紧要吗?否也!原文说“物候观测的数据是综合气候条件(气温、湿度等等)的反应,同时也反映了气候条件对生物的影响。”而所举的例子,则是根据这一段话来说明了气候条件与物候观测之间的联系。这样的删除实在是让人莫名其妙。
类似的例子不想多举,强烈希望我们的编者们哪怕实在到了不得不修改的地步,也要准确把握作者的原意,切勿自以为是,专做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2-25 00:27 , Processed in 0.227663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