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1557|回复: 3

[【文史类原创】] [首发]麻城宋埠叶姓“沈诸堂”号求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4-12 18:04: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麻城宋埠叶姓“沈诸堂”号求证


麻城宋埠青山叶村的叶氏宗谱中,写着其堂号为“沈诸堂”。 查有关文献,竟无“沈诸堂”叶姓之堂号,“沈诸”亦非地望,那么“沈诸堂”所自何来? 在此,谨向各路方家求证!


先看看叶姓始祖。提起叶姓,人们就会联想到“叶公好龙”的典故。“叶公好龙”典出刘向《新序•杂事》,是一篇传说故事。与传说相反,历史上的叶公,是一位勤政爱民、靖难救危、颇有作为的人。中国的叶姓,就源于这位叶公。
叶公姓沈,名诸梁,字子高,新蔡城东老沈岗人。因受封叶邑(今叶县旧县镇),世称叶公。公者,邑长,《史记•楚世家•集解》云:“楚邑大夫皆称公。”所以沈诸梁被称为“叶公”。其制不同于周朝公、侯、伯、子、男的五爵三级分封制。
叶公的生卒年月难以确考,大约生于公元前550年,卒于公元前470年,与孔子(前55l一前479年)是同时代人。
楚平王五年(前524年),叶公被封于叶邑,叶邑是楚国北部的边防重镇。据《叶县志》记载,叶公主持叶政49年,大兴富国强兵之策,在筑城固边、开疆拓土的同时,发动民众开挖东、西二陂,蓄方城山之水以灌农田,叶民深受其利,世代感恩戴德。他是继孙叔敖之后,我国第二位见诸史册的水利专家,比西门豹治邺早了一百多年。
楚昭王二十七年(前489年),孔子听说叶公政绩显赫,特意由蔡及叶,与叶公交流治国方略。孔子说:“政在来远附迩。”又说:“近者悦,远者来。”(《史记•孔子世家》)而叶公却向孔于提出了一个现实问题。他对孔子说:“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于证之。”孔子说:“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可见,叶公不仅向孔子请教了治国方略,而且还同他讨论了伦理道德的标准问题。孔于主张当亲人犯罪时应“为亲者隐”,而叶公主张应“大义灭亲”。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叶公问政”。
楚惠王十年(前479年),王族白公胜乘隙发动政变,与石乞袭杀令尹(宰相)子西、司马(兵部尚书)子期于朝堂,劫持惠王,楚国顿时处于风雨飘摇之中。这时,正在老家新蔡休养的叶公听说后,立即率方城之外的边防兵赶往楚都鄀(即“上鄀”,在今湖北宜城东南)平叛,沿途受到楚国人民的拥戴和支持,称赞他“国人望君如望父母焉。”叛军顷刻土崩瓦解,首领白公胜自缢,石乞被烹,楚国得以转危为安。
叶公因功被擢为楚令尹兼司马,集军政大权于一身。在短短几年时间内,他辅佐惠王东灭陈,南伐越,征服东夷,使濒于衰落的楚国走上了振兴之路,楚惠王十二年(前477年)十一月,惠王特地颁发诏书,高度赞扬叶公父子的丰功伟绩,赐予沈诸梁公爵封号,把南阳一带(含叶邑)划为叶公的封地(见广东梅县《雁阳叶氏宗谱》)。但叶公不恋权位,不慕虚名,在令尹兼司马这个位置上仅干了四年,就主动让位于子宁、子宽等年轻一代,自己回到叶邑安度晚年,终老于叶。临终时,叶公仍为楚国安危操心,语重心长地对身边的人说:“毋以小谋败大作,毋以嬖御人疾庄后,毋以嬖御上疾庄士、大夫、卿土。”(《礼记•缁衣》)就是说,不要因小失大,不要因宠爱女婢而非毁行为端庄的后记,不要因宠爱侍臣而非毁行为端庄的文武百官。这显然是对楚王和朝臣立下的遗言。  
由于叶公位高德隆、勋绩卓著,历来为史家所重,被誉为和楚国名相孙叔敖(淮滨县期思镇人)齐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水利专家。《战国策•楚策》评价他说:“叶公于高身获于表薄(身材瘦小单薄),而财(才)于柱国;定白公之祸,宁楚国之事;恢先君(沈尹戊)以掩方城之外,四封不侵,名不挫于诸侯。当此之时也,天下莫敢以兵南乡(向)。”班固著《汉书》,把古今名人分为上、中、下三等,叶公名列第一等。
关于叶公的身世,史载不一。一说为周文王第十子聃叔季之后,姬姓。聃叔季名季载,字子揖,食采于沈。晋灭沈,沈公子逞奔楚,遂为沈氏。逞生嘉,嘉次子为戌,戌生诸梁,字子高。一说为楚庄王之子公子贞曾孙,芈姓。公子贞因封沈邑,故为沈氏。叶公父名戌,曾任沈子国尹(相当于国君),世称沈尹戌。沈尹戌后来到楚国做官,升任左司马,于楚昭王十年(前506年)战死于吴、唐、蔡三国伐楚的柏举(传说在今湖北麻城县境内)之役。 两说的共同点在于,肯定了叶公祖上为沈国人,其父为沈尹戌。
叶公因是沈尹后裔,所以以国(沈)为姓。关于沈的位置,虽有临泉、平舆之争,但目前学术界更趋同于后者。至于沈国来源,当以聃季载封沈之说为正。因为楚公子贞封沈,是在楚共王八年(前583年)晋初灭沈国、楚据沈地为已有之后,与聃季载封沈之说并不矛盾。楚占沈地后,又使沈复国,不断派人到沈国担任沈尹,直至柏举之役当年,晋唆使蔡国伐沈,彻底灭掉沈国。因而,共王八年后的历任沈尹间并非世袭,不一定就有血缘关系。历史上许多学者为叶公祖上妄排家谱而又往往经不起推敲,原因就在于不明了这一点。
叶公父亲既然做过沈尹,当为公子贞后裔,芈姓。因楚国的政策是灭国不绝祀,即将灭国之君徙于他处筑城授田,而另派王族或旁系贵族治理灭国之地,存其国号,但封君称尹不称爵号。反过来说,如果叶公父亲是聃季载后裔,他做了沈国国君应当称沈子,而不会称沈尹。这也说明,史书记载“叶公为楚人”是正确的。因为,春秋末朗,吕国(新蔡)已沦为楚地。
由于叶公沈诸梁是沈姓、叶姓在我国历史上第一位有重大影响的正面人物,因而被尊为沈姓、叶姓的共同始祖。叶姓人至今认为,自己的祖上是“叶皮沈骨。”近年来,叶县定期召开叶公文化研讨会,对推动海内外叶姓、沈姓华人认祖归宗,发挥了重要作用。
《史记•楚世家•集解》云:“楚邑大夫皆称公。”所以沈诸梁被称为“叶公”。 沈诸梁的子孙以他的封邑为姓氏,就是叶氏。对此,东汉应劭《风俗通义•姓氏篇》概述为:“沈尹戌生诸梁,字子高,食采于叶,因氏焉。”宋人邓名世《古今姓氏书辨证》注音为:“叶,失涉切,今音枝叶之叶,盖摄、叶音变也。”这是说,“叶”旧读摄(音涉),今读如枝叶之(音页)叶。
叶姓在当今中国姓氏中居于第49位。叶姓望出南阳,故各地叶姓人大都以“南阳”为堂号。叶姓的堂号有南阳堂、祟信堂、树德堂、傅森堂、续古堂、素心堂、树滋堂、时思堂、启承堂、祟本堂、文举堂、合萱堂、点易堂、永思堂、厚厚堂、敦本堂、双槐堂、惇叙堂、衍宗祠、余庆堂、仁寿堂、永锡堂、惇裕堂、继美堂、天秩堂、世德堂、敦伦堂、毓秀堂、袭庆堂等。南阳堂:叶姓得姓于叶邑,而叶邑古属南阳郡,叶姓为南阳望族,故以“南阳堂”为堂号。祟信堂:宋代文学家叶梦得,在朝廷南渡时,任江东安抚大使,后任祟信军节度使,其后裔以其官职为堂号,即“祟信堂”。 1996年10月出版的《中华姓氏大辞典》将叶姓列为当今中国第49大姓,称其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42%。2006年1月11日《人民日报》报道的新的百家姓顺序将叶姓列在第42位,但末公布其占人口的百分率。叶姓分布很广,以广东、浙江居多,这两省叶姓约占全国汉族叶姓人口的43%。叶姓不仅是汉族大姓,而且也是一些少数民族所使用的姓氏。例如:清满洲人有叶姓,世居沈阳;清满洲八旗姓纳喇氏、叶赫氏、叶赫勒氏,后均有改姓叶者;德昂族亥氏族,汉姓为叶;彝、回、苗、蒙古、土家、锡伯、保安、台湾土著等民族均有叶姓。
叶姓“沈诸堂”号十分罕见,且麻城宋埠叶姓与上文归纳之堂号迥然不同,推测是取沈诸梁之“沈诸”为堂号,以存“叶皮沈骨”的史实。
如此妄推是否可取,一须证史料,二需方家指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4-12 18:05:26 | 显示全部楼层
叶氏宗谱。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097047jpg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097048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4-12 18:23:51 | 显示全部楼层
[color=#FF0000]麻城宋埠青山叶村在玉阁山麓。
山下的村子叫李华村青山叶。其先祖在洪武二年由南昌府南康县筷子巷迁蕲水,不二年,又迁至此地落籍。其堂号为“沈诸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4-13 10:11:59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楼zm799于2009-04-12 18:05发表的 :
叶氏宗谱。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097047jpg

.......
有图,但我没本事搬上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2-23 13:01 , Processed in 0.161076 second(s), 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